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法緣.書緣
A Dharma Life: Through Heart, Mind, and Practice

作者:單德興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琉璃文學

規格:平裝 / 15*21cm / 26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700381

ISBN:9789575988807

定價:NT$300

會員價:NT$210 (70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雙緣交會,四者合一

↑TOP
最近為了準備在敏隆講堂發表生平第一場有關禪、生活與文學的演講,特別慎重其事,除了翻閱手邊藏書,也到著名的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訪書、尋書,並在網路上多方搜尋資料。從一開始模模糊糊的架構與片片斷斷的靈感、觀念,逐步補充,再三修訂,方才緩緩成形。在翻閱、查找了眾多禪宗的書籍、公案、詩偈之後,赫然發現,還是回到最基本的兩冊書:聖嚴師父的《禪門修證指要》與《禪門驪珠集》。

一九七○年代初期就讀大學時,我就對禪宗感興趣,看了不少相關的著作與翻譯。服兵役那段期間面對諸苦,更是幾乎非佛書不讀。後來出國訪學,除了學術專業,也會留意英文佛書與禪書,多年下來累積了不少藏書,也有些閱讀的感想。然而,興趣雖然濃厚,也曾撰文介紹若干書籍,卻稱不上鑽研。手邊的《禪門修證指要》為民國六十九(一九八○)年十一月初版,由中華佛教文化館東初出版社印行,由於年代久遠,紙張有些泛黃,攤開時必須小心翼翼,免得傷及書頁。書末除了自己的簽名,還有兩段相隔超過二十年的手書。最先是簡短註明此書購於民國七十一(一九八二)年八月十八日;其後則是題記「二○○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到六月二十一日於加州」,並有如下文字:「此書出版不到兩年便購得,雖偶而翻閱,但全書從頭到尾讀完,卻是近二十四年後於美國加州遊學期間!」

購買此書時我還是一年級的博士生,正在修習學分,前途未卜,之後進入中央研究院、結婚、撰寫論文、取得學位、當兵、生子、退伍、返回研究單位、皈依、禪修……。爾後這些年,我曾多次出國開會與研究訪問,包含三度於美西、美東與英國各訪學一年。直到第四度出國訪學,再次隨身攜帶此書,才花了三個多星期看完全書,心有所感,註記於書後。這次為了準備演講,再次翻閱全書,竟又隔了將近十五年,距離最初與此書結緣已近四十年!

我一方面為自己的疏懶懈怠感到慚愧,另一方面益發感佩聖嚴師父的良苦用心,從汗牛充棟的禪門典籍,摘錄歷代祖師大德禪法精要,輯為一冊,方便有緣者閱讀。《禪門驪珠集》則可視為《禪門修證指要》的姊妹篇,收錄了自東晉到民國,一千五百五十年來一百一十一位禪師的行誼與修證體驗。此書初版為一九八四年,記得當時也曾請購,後來於二○○○年二版一刷,我手邊的版本為二○○八年修訂版五刷。兩書搭配閱讀,禪宗祖師大德的言教、身教,思想、行誼躍然紙上,典型現前。

我雖然自大學時期便開始閱讀佛書,而且由禪宗入手,一九八八年正式於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學佛打禪,也隨緣中譯了師父的幾本禪書,但從未就相關題目發表過演講。這次因為盛情難卻,貿然承接,戒慎多時,在構思與準備的過程中急切向外探求,焉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原來法寶早在身邊,只是自己蒙昧,不識明珠在握。這次切身的經驗,再次讓我體會到法緣與書緣的不可思議。

本書是我繼《我打禪家走過》(二○○六)與《禪思.文思》(二○一七)後,於法鼓文化出版的第三本文集,書名《法緣.書緣》再次來自編輯部的巧思,英文書名A Dharma Life: Through Heart, Mind, and Practice則來自多年好友、華裔美國資深編輯、詩人梁志英(Russell C. Leong)的建議,以示書中種種都來自一位佛法修學者的生活與生命。全書將近年來的這些文字,歸納為與我生命密切相關的法緣與書緣,並依照個人的多重角色,分為「行者之行」、「學者之學」、「作者之作」、「譯者之譯」四部分。隨著自己的閱讀、寫作與踐履,前兩本文集反映了個人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而自我認知的「行者」、「學者」、「作者」、「譯者」的「四者合一」的身分與意涵也逐漸明朗。本書延續前兩本書中所呈現的法緣與書緣的交會,並與幾位師長的世間法因緣相互映照,共同成為我人生道上的指路明燈。

就個人此生的因緣而言,「行者」不單單是人生道上的「旅行者」,也是學佛參禪路上的「修行者」;「學者」不僅是學院中專業知識的鑽研者,更是方方面面的「終身『學』習『者』」;「作者」不僅是撰寫文章與書籍的「文字工作者」,而且是力求效法百丈禪師所示範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日日工作者」;「譯者」則既是轉化文字、使之變易(「改變」與「變得容易」)的「易者」,也是使作者、讀者、譯者三方受益的「益者」。

我將這些標舉為學術理想與人生目標,即便高遠,依然期許自己日有寸進。這些認知與體會,除了來自多年的思索與實踐,也具體衍生自與佛法、書籍的因緣,以及師長的示範。筆者有幸處於「雙緣交會,四者合一」的情境,一方面感恩於促成此情境的諸多因緣,另一方面也希望藉由語言文字的分享,達到個人早課的發願:「善用資源,廣結善緣,源源不斷,緣緣相續。」

書中收錄的十四篇文章與訪談,便是依照這四種身分歸類。「行者之行」的五篇文章,記錄了一己的閱讀經驗與學佛因緣:從人生不同階段接觸到的《心經》,一九七○年代友人結緣的師父早期著作《瓔珞》與工具書《佛學常見詞彙》,到師公東初老和尚創刊的《人生》雜誌七十週年暖壽,再到二○○一年法鼓山臨時寮房師父主持的默照禪七,以及二○一八年、年逾花甲之後於法鼓山禪堂參加的禪七。這些文章留下了人生旅程與修行道上的鴻爪。

「學者之學」收錄的兩篇文章,則由不同的視角出發:一是身為翻譯的實踐者與研究者,如何藉由學術會議的機緣,根據晚近成為顯學的翻譯學之觀念,重新學習,反思並剖析聖嚴師父禪書翻譯過程中的繁複微妙;另一是身為資深讀者與文學學者,重新回到閱讀與學習文學的初衷與喜悅,透過名家對於生死大事的省思與創作,與相隔近半世紀的故鄉母校學弟妹分享,希望能開啟他們欣賞文學的興趣、愉悅與智慧。

「作者之作」收錄的四篇文章,記錄了此生有幸結下師生之緣的老師,以及對我有深遠啟發與影響的學界前輩:大學時期文學與翻譯的啟蒙師余光中老師,研究所時期示現穩健踏實、一步一腳印的朱炎老師,有多次訪談與文字之緣的齊邦媛教授,以及開啟我學術翻譯之路的楊牧教授。這幾位名家兼具作家與學者的身分,豐富的著述與傑出的成就示範了「作者」的行誼。

「譯者之譯」的性質有別於前三部分,針對「譯者」進一步轉譯,強調其做為「中介者」與「再現者」的角色,成為受訪者與讀者之間的擺渡人。此部分收錄了三篇文字:一為演講與問答紀實,重點在於個人身為師父數本禪書中譯者的角色,以及這些翻譯的過程與意義;一為師父親近的在家弟子張光斗菩薩,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與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共同製播的《幸福密碼》,邀我進行訪談,在疫情廣泛衝擊人心之際,透過廣播與聽眾分享;一為時任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祕書長的年輕學者林嘉鴻博士,針對學術研究與終極關懷的殷殷扣問,促使我深自反省。三篇文字雖然性質不同,閱聽者有別,但體現了「中介」與「再現」的特色,共同建構了個人「四者合一」的角色,恰好做為本書收尾。

今年初領臺北市敬老卡,上下車於機台刷卡時發出的三聲音響,有人解為「三聲無奈」,有人解為「三生有幸」,表面上看似眾人聞聲各得其解,其實反映的是各自不同的心境。無論如何,成為「坐六望七」的資深國民已是不爭的事實,正可利用不時的提醒,敦促自己好好面對與處理,如何在「坐」與「作」、「望」與「忘」之間善巧拿捏,珍惜個人因緣,樂齡前行,持續學習,不斷轉化,努力寫作,隨緣分享,這些無疑是餘生的重要功課!

是為序。

單德興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臺北南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