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宗
The Dharma Drum Lineage of Chan Buddhism: Inheriting the Past and Inspiring the Future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間淨土

規格:平裝 / 15*21cm / 16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600501

ISBN:9789575988784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5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七、問答

↑TOP
問:禪宗的精華是人間性,因此未來禪宗開悟的機緣、機鋒的形式,還要不要沿用下去?這是讓人產生興趣的地方,也是讓人感到神祕的地方。

師:中唐到晚唐之間,禪宗的祖師們對修行相當有深度的人或者是根器特利的人就用機鋒。如果是剛開始學禪,既沒有工夫、根器又鈍的人,而套用過去人的語錄機鋒,那就像東施效顰、鸚鵡學人講話,完全沒有用處。機鋒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老師與弟子之間用之得當與否而已。

如果不用機鋒,就老老實實從基本的禪觀方法學起。天台止觀是可淺可深的,一般的中國禪者,若不從調五事及具五緣做起,便得有老師指導參究話頭,因此天台的教觀及華嚴的心境,是禪者必須借力的。可見不講「如來藏」的方便,漢傳禪法的無念、無住、無相是不易著力的。

中國禪法的發展也有幾個階段,請參考拙著《禪的體驗.禪的開示》。從達摩開始,進入純禪時代,在這之前,用的是禪數方法,近於禪定學,六祖惠能以下,則用禪機的禪學,唐末以後是綜合諸宗的雜修時代,南宋之世,禪宗中興,則出現了默照與公案話頭的禪風;禪宗之前的禪數方法是修九次第定的禪法,達摩二入的理入,及惠能的即定即慧,是頓悟禪(祖師禪)。其實此一頓悟禪,與天台《摩訶止觀》的「觀不思議境」相同。


問:請師父簡單地講解今天的主題「禪佛教」的定義和範圍?

師:廣義來講,所有的一切佛法都是禪佛教,「從禪出教,藉教悟宗」,所有的佛法都不離禪法;狹義來講,就是漢傳的禪宗佛教,禪宗雖含大、小諸宗的基礎及其精華,歸納起來就是法鼓宗的默照禪、話頭禪。


問:師父剛剛提到法鼓宗的禪是接續《阿含經》,又說我們所提倡的不是中國禪宗的禪,我想問的是:中國禪宗的禪是奠定在《般若經》的基礎上,《般若經》是否也是法鼓山的基礎之一,是不是我們只納入《阿含經》?

師:我沒有說我不提倡中國禪宗的禪,而是不同於光說不練的口頭禪或狂禪,乃是宗說具通的禪。達摩禪法是從如來藏系統的《楞伽經》出發,五祖、六祖都講《金剛經》,由於如來藏的佛性,即是《般若經》的空性。


問:這是接續著般若思想?

師:對!《阿含經》只講緣起法,沒有講空。空性是般若、中觀依緣起思想而發展出來的。《阿含經》講緣起,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這個佛是什麼?是空性,是一切諸法的自性本空!


問:我們所使用的方法如參公案、話頭之類,原本來自禪宗的基礎,現在加上《阿含經》的內容,則所體驗到的會不會和過去不同?

師:《阿含經》並沒有講什麼公案、話頭,也沒有講默照、見佛性。我們在方法上有話頭、有默照,在觀念上有佛性,這就不同於《阿含經》。但是此二法門探索其源頭,確是《阿含經》宣說的緣起,即無常、無我、空、得解脫。若背離了《阿含經》的緣起法(即我認知的「見法即見佛」的「佛性」),便不能算是佛法了,然而漢傳的禪佛教具有包容性、消融性,以及對於人間社會的適應性,因此法鼓山要堅持漢傳佛教的立場。

《阿含經》所代表的素樸性、人間性、實用性,是無可置疑的,然其涉及安心法的次第禪定,則非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能體驗的;所以禪宗將禪修的工夫,運用到擔水砍柴、飲茶喫飯等平常生活中,乃是佛教傳到漢地之後不得不然的發展,這也是《阿含經》所未能見到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