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45期:持戒,讓你更自在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45

定價:NT$180

會員價:NT$50 (2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持戒,得心自在

↑TOP
「習慣學」近來成為顯學,好習慣讓人生不一樣,
佛陀早為人們準備了有利修行的習慣——戒律,
持戒是佛教徒的行為準則,透過節制欲望,
創造有利的修行情境,淨化身心,
幫助我們達到減少煩惱,朝向解脫之目標。

■ 邱惠敏

新冠疫情蔓延全球,民眾自發性戴起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也減少不必要的交際應酬;許多團體更取消大型活動,避免群聚感染。雖然生活上有諸多不便、限制,卻因人們的自我節制,使得自身與群眾生命更有保障,生態環境也因此得以喘息。佛教的戒律也是透過節制欲望,常習善法,在修行上自護護人,達到解脫、成佛的目的。

節制帶來的保護

乍聽「節制」,總令人有不自由、束縛的感覺,甚至產生抗拒的心態,如同戒律給人的印象是繁瑣、保守,是不合時宜、不近人情的形式主義。然而,就像紅綠燈是束縛還是保護?不能通行無阻看似束縛,但交通因此順暢、不會發生車禍,實則是保護。

「人是很矛盾的,雖想擁有自由,但相較於自由來說,人們寧願少一點麻煩。」法鼓山僧伽大學副院長常寬法師發現,人們對自由充滿過度想像,他曾以禪修時選位置作為實驗,第一支香讓學員自由選位置,第二支香則事先排定位置,結果學員反映,還是按照規定的位置比較省事、省時。這說明人們寧可少一點自由,來換取事情或工作更順利推展。所以,早在二千六百年前,佛陀制戒也是為了讓世人少煩少惱,繼而穩定身心、開發智慧,也是修行的助緣。

佛教徒持的「戒」,音譯為「尸羅」(śīla),主要是指七眾佛子的別解脫戒,稱為「波羅提木叉」(pratimokṣa),有行為、習慣、性格、道德、敬虔等義;又有「學處」(śikṣāpada)、「禁戒」(śīla-vrata)、「律儀」(saṃvara)、「威儀」(īryā-patha)等名。

如果能體會戒的精神來自於護念生命、悲憫眾生,能以「自通之法」來以己度他情,不忍別人受苦,所以願意約束自己,這表示我們已經小小地學習、淺嘗了「無我」的法味,是朝向「無我」的目標的訓練。

持戒需具正見行中道

受戒、持戒也是養成好習慣,在修行上就是「串習」,長期堅持連續行善法。生命中充滿著道德習慣或者惡劣的癖行,都是積久成習,所以受戒、持戒是讓人在規範中不知不覺變成制約反應,讓自己絕大多數的時間走在中道上。

佛陀將中道的理念化約為「學處」,意思是持戒者要在這一處學、在那一處學,學了之後自然會形成道德習慣,在大多數情形下,言行舉止都能符合中道,因此持戒的意義,是在緣起法的觀照下做中道的實踐,開展下來就是八正道。

八正道中,正語、正業、正命都與戒律有關,還包括正精進,透過精進力讓自己防非止惡,不被欲貪所繫縛,而能逆著自己的性格去遵守規範,需要精進力,也需要知見,否則只是戒禁取見,充滿世間的禁忌,卻沒有正見。

善用習慣科學,創造持戒情境

近年來,「習慣學」變成一種顯學,許多專家經過長期追蹤觀察,發現所謂自律者只是擅長建構生活,就是透過養成好習慣來「串習」,來讓自己不需要時時挑戰意志力與自制力,換句話說,不讓自己常處於充滿誘惑的情境,也是一種自我節制。對佛教徒而言,戒律的目的也是在為自己建構一個適合修行的生活。我們可以善用習慣科學,創造有利的持戒條件。

修行必須先在生活上調整,天臺智者大師提出修行的二十五方便,其中便有調五事: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而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提倡的「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也是基於相同的道理。以睡好為例,人人都知道睡眠的重要,如果睡眠品質不好,不僅影響健康,在功課、工作上也無法專注、提高效率;參加禪七時,如果睡不好,進了禪堂就會現形,無法好好用功。因此平常就要建立規律的生活,活用這五戒,不僅可以促進身心健康,也有助於禪定與智慧的開發。

《習慣力》一書提出一套形成習慣的科學方法,其中一個步驟就是創造情境,移除阻力,書中提到:「事情只做一次是決定,但如果用相同的方式多做幾次,就會變得不一樣。」習慣一旦建立,只要環境裡的提示再度出現,行動的渴望便隨之而來。

原本自營事業的黃福君,學佛後決定過心靈環保的生活,希望找一塊土地,帶家人重新過生活,但他很清楚自己的限制,若一面找土地一面經營公司,貪心一定無法斷除,既然想要的是簡單、友善土地的快樂生活,就該斷除引發貪欲的環境,便毅然決然收起公司、斷除後路,繼而全家移居南投,過著不用衛生紙、不做危害大地的行為,縱使外人看他們如同持戒苦行,但這樣的少欲生活,卻讓他和家人心靈自在、沒有負擔。

持戒,生命的實驗

《原子習慣》強調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小改變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那持戒有什麼複利效應呢?戒,又名別解脫,意即每一條戒都有趣向解脫少分或多分的功能,我們也許會覺得這離解脫太遠了,但如果犯戒,內心不清淨,熱惱交煎,反而離解脫更遠;相反地,因為持戒,所以不幸的事都沒發生,無形中化解掉了,所以是別解脫。因此法鼓山蘭陽分院監院常法法師認為,持戒就像是「超前部署」,「在因地上下工夫,未來自然會結善果。」

自許為淨土行者的廣告創意總監林純綾,起初也覺得持戒不自由,但隨著深入淨土法門,明白持守五戒是前往極樂世界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基本條件,也是立足於社會的行為底線,學會不再為犯戒找藉口,身處在人際網絡愈來愈複雜的環境中,保持對戒律的明確意識,對她反而有很大的幫助。儘管很多時候必須和身邊的多數人反其道而行,卻能保有自覺,踏實地走在淨土法門中,期望在彌陀淨土入口處,順利通關。

「『禁』是我的保護咒,它阻礙我是為了保護我。」身兼作家與小農身分的徐正雄,用斷電、走路、禁語做為生命實驗,他吃素、在家不用電、盡可能走路,來減少垃圾,過不耗能的環保生活。十年來,他每年禁語一個月,以禁語作為他「思緒混亂的煞車皮」,讓他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反省自己、減少犯錯,同時避免了許多危險,還把禁語省下來的能量,轉為當義工、種菜、讀佛經、旅行、寫文章的動力,身心也更清明了。

由此看來,在日常生活裡發揮戒律的積極行動,為自己創造有利於守戒持戒的環境,減少煩惱的負擔,離身心的清淨自在又更近一步,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