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禪的智慧:與聖嚴法師心靈對話 (大字版)
Zen Wisdom: Conversations on Buddhism

作者:聖嚴法師

譯者:單德興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家中寶

規格:平裝 / 19*26cm / 36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0100211

ISBN:9789575988623

定價:NT$360

會員價:NT$281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因果】

↑TOP
●問:因果與業是否相似?

師:業意謂著力量或行動。業必然與因果有關,因為行動有力量,可以造成結果。其實,十二因緣有時被稱為來自業力的十二因緣。

●問:那麼物理現象呢?純粹的物理現象,如白雲飄過天空,是因緣和因果所生,但似乎與業力沒有任何關係。業力似乎指的是與眾生有關的行動。

師:這個世界的存在,或者說我們認為這個世界存在,這個事實本身是因為眾生的業力。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因為眾生的業力,世間沒有純粹的物理現象。

●問:這使我想到相對論,我所謂的相對論,一方面是愛因斯坦的觀念,一方面是一般的觀念;換句話說,此之為此是因為彼之為彼。沒有任何東西是單獨存在或由自己形成的,所有的現象都依賴因緣、因果以及眾生的業力。這種說法正確嗎?

師:正確。因緣是在時間、空間上的作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萬物之所以動作,是相對於其他的事物。對於這個說法,佛教並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某件事在轉變、作用,那是因為在時間上、空間上受其他現象的影響。而這件事也會在時間上、空間上影響其他事物。

●問:我記得聽您說過「因緣是空,但因果不空」,這是什麼意思?

師:所有因緣的產生是由於其他的因緣,它們是無常的,一直在改變,因此我們說因緣是空。就因果來說,這就是前後的關係。對眾生來說有因果,對諸佛來說沒有因果。之所以不再有因果,是因為諸佛沒有自我中心,不以自我的角度來看待任何事情。事情依然會發生在諸佛身上,但諸佛並不把它們視為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把所有事情都看作是空的。相反地,眾生無法以這種方式來看世界,因此依然把發生在身上的事當成是自己以往的業力所致。

釋迦牟尼佛曾活在這個娑婆世界,和人、環境互動。眾生以他們的方式來看這件事,而說佛陀做了善事、傳授佛法、濟度眾生。但佛陀並不以這種方式來看,而只是很自然地做。佛陀的出發點是智慧,而不是自我中心。

佛陀成道後,依然體驗到身體的疼痛。眾生會認為佛陀之所以受苦,是由於因緣和以往的業;但是對佛陀而言,由於他不再感受到自我,在心理上並不會受苦,只有在肉體上體驗到疼痛。

●問:因緣能否控制?能否藉著操縱因緣而直接控制自己的人生?

師:《華嚴經》說:萬法唯心造。如果我們的心改變,因緣也會隨著改變。不管心往何處轉變,因緣也會隨著轉變;態度改變,感受也會改變。如果不努力改變生命和心靈,就會被自己以往造作的行為、意念所影響。如果我們採用佛法來看世界,那麼因緣就會轉變方向,生命中的事物也會改變。

●問:但是在生命中,有時感受到自己的惡業很強,以致無法減輕痛苦。我們能否減輕惡業,以改變我們人生的因緣?

師:的確,有時業力強大,個人無法控制自己,也無法擺脫已陷入的煩惱。這可能是由於以往許多的行為累積而成,而現在因緣成熟,所以這些累積的業力一次現前。這也可能意謂一時造下很深重的惡業,而現在因緣成熟,惡果現前。這種情況發生時,就像洪水氾濫,除了隨波逐流,別無他法。

避免、減輕這種惡業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惡果現前、因緣完全成熟之前,先採取行動。用先前的比喻來說,看到洪水來了,就走避高地,那麼洪水的影響就不致那麼大。要避免惡業現前,可以藉著精進修行,懺悔往昔的惡行,多多行善—供養、布施、行善。從做這些善事所累積的功德以及修行的力量,有助於減輕或消除惡業。

當然,如果你是真正的禪修者,就能明確知道煩惱就是煩惱。真正的修行者會努力在任何順境、逆境中都維持泰然自若。然而,受過洪水之困的人都知道,在那個時候要維持個人的修行和泰然自若,是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