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吃飯睡覺、工作閱讀,都是修禪

吃飯睡覺、工作閱讀,都是修禪
読むだけ禅修行

作者:奈爾克.無方

譯者:蔡易伶

出版社:健行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29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21*18.2cm

商品編號:1151970011

ISBN:9789869854184

定價:NT$320

會員價:NT$272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修行之2 對深信不疑的「正確之事」保持懷疑

↑TOP
大丈夫

大丈夫顧名思義即真正的大人,也就是懂得反省自己、寬厚待人並對社會懷抱責任感的人。我們絕不能忘記,自己不過是個「平凡人」。沒有這般自覺的人充其量不過是個「小孩」,稱不上「大人」。

如同前述的「挨拶」,許多日常生活使用的詞彙其實原為佛教用語,日文的「大丈夫」也是其中一例。「大丈夫」原指「氣量恢弘之人」,也被用來當成佛的別稱。此外,指稱實踐佛教教義之人時,也會用「大丈夫」這個詞彙。

「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這段文字出自禪宗經典《證道歌》。持智慧劍粉碎外道心,天魔聞風嚇破膽……,具有如此驚人力量的人稱為「大丈夫」。

類似的詞彙還有「大人」。這個詞其實也是佛教用語。在現在的日本只要過了二十歲人人都是「大人」,但這些「大人」真的都符合佛教所說的「大人」嗎?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

「諸佛是大人也。」

道元禪師所著之《正法眼藏》中〈八大人覺〉一卷以這句話展開。

大人和大丈夫指的是覺醒之人,和佛是同樣的意思。此處的佛並非僅限於釋迦牟尼佛。只要覺醒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都是「大丈夫」。

「咦?平凡如我也可以是佛?」

沒錯。佛教所說的「大丈夫」指的是「覺醒之凡人」,凡夫俗子如你我皆可成佛。

只不過,比起成佛這個目標,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出發點,也就是「不忘自己是平凡人」。所謂的覺醒,也就是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一介凡夫。

平凡人的自覺也可說是成佛的第一步。寫到這裡,我想起了聖德太子有名的《十七條憲法》中的一段話:

「彼是則我非,我是則彼非。我必非聖,彼必非愚。共是凡夫耳。〈中略〉我獨雖得,從衆同擧。」

(他人認為正確的事,我說是錯的;我認為正確的事,他人說有誤。我不見得聰明,他人也不一定愚鈍。我們都只是平凡人。〈中略〉就算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也應該保持沉默,跟隨大家,採取相同的行動。)

意識到彼此都是平凡人

不管在哪個社會,免不了出現爭執。這種時候任誰都會覺得自己是對的,錯在對方,不認為自己錯怪了對方。

這並非一般社會才會發生的事。宗教信仰愈強烈的人,愈容易拘泥於「善惡」與「正邪」之分,因此不同的宗教互相對立,就算同一個宗教也可能產生分裂,出現爭執。

尤其現在猶太教、基督教、回教三大一神教的對立特別受到關注,手持智慧劍的「大丈夫」如果稍不留意,一個不小心可能會演變成十字軍東征的佛教版。為避免事態演變至此,我們必須經常意識到彼此都只是平凡人。

而聖德太子力倡「從衆同擧」,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雖然說以「和」為貴,但聚集了再多的平凡人,形成的「眾」不過就是「一群相處融洽的平凡人」。這一群「眾」何時會往什麼方向暴走沒有人知道,因此也有可能發展為極危險的思想。

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成長為「大丈夫」,成長為真正的大人,不能僅止於「以和為貴的平凡人」。

那麼,何謂真正的大人?

我認為道元禪師這首和歌給了很好的提示。

「愚者如我未成佛,願成渡化眾生僧。」

嚴格自省,寬厚待人,並對一切事物懷抱強烈的責任感,具備這些特質的人才是「大丈夫」。反過來說,如果無法培育出這樣的大人,整個社會或許就一點也不大丈夫*了。

*「大丈夫」在日文中還有「沒問題」、「無須擔心」之意,此處便是採此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