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聖嚴研究第十二輯
Studies of Master Sheng Yen Vol.12

作者:聖嚴教育基金會學術研究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聖嚴思想論叢

規格:平裝 / 15x21 cm / 44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80121

ISBN:9789575988258

定價:NT$420

會員價:NT$357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四福與企業永續發展

↑TOP
四、佛教永續觀點簡介

佛教將身心內外世界視為整體,認為一切唯心造,同時肯定「利他」的重要價值。這些在佛教各界推廣並鼓勵學佛者實踐的教義,讓人們學習以整體的眼光來看待世界:每一份資源、每一個生命都是整體的一部分。就如同我們不會為了看一部電影而做出犧牲一條腿這樣荒謬的決定一樣,當我們要做決策的時候,佛教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做出太過於損傷整體的決定,而這正是整體永續所要強調的。

自一九六六年舒馬赫(Ernst Friedrich Schumacher)提出佛教經濟學觀點起,陸續有佛教經濟學者對永續議題提出關注。二○一九年三月中旬在香港大學舉行之佛教經濟學研討會,與會學者除了對經濟發展銷蝕自然資源表達憂心,也對永續議題做了多元的討論。但目前佛教經濟學相關文獻尚未直接談及佛教教義在形塑企業文化以促進企業永續發展的過程中所能發揮的功能。本文的目的即在引介聖嚴法師所提出的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嘗試對企業文化及企業永續發展提供實用的佛教觀點。

其實,企業應極大化其利潤之觀點所以為人詬病,不是因為企業獲利過高,而是因為此一觀點容易導致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太過漠視甚至侵害員工、上下游廠商、環境、社會等利害關係者之權益。在全球關注CSR、SDGs、ESG、SRI等議題,迫切追尋達成SDGs之途徑及方法的此時,若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能在決策前盡量完整考慮其決策對自己及利害關係者在各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則減少傷害、去惡增善、創造福祉等善果就更有可能水到渠成。聖嚴法師結合佛法的要義(佛典中提及四福之經典,詳見附錄一),並運用現代語言於一九九九年所倡議的心五四運動中的四福,正是一套內含佛教永續觀點,為當世及後世的眾生增進福祉,建立共好共榮關係的觀念與方法。

五、四福——增進福祉的主張

四福是心五四運動中,增進福祉的主張:
知福(Recognizing blessings)——知足常樂,安貧樂道。
惜福(Cherishing blessings)——珍惜擁有,感恩圖報。
培福(Nurturing blessings)——享福非福,培福有福。
種福(Sowing the seeds of blessings)——成長自己,廣種福田、人人有福。

換言之,四福就是「對已擁有的要知福和惜福,對尚沒有的要種福和培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雖然只有八個字,但就「如何永續地增進福祉」來說,不但架構清楚,而且切中要點。以個人來說,身在福中,卻習以為常、視而不見,就是不知福;一旦如此,則擁有再多都不會感到幸福,雖有福卻相當於無福。況且不知是福,就不會惜福;不惜福,難免就會浪擲所有、錯過幸福,終究無福。更積極來說,沒有福就要努力成長自己來種福,有福則要持續培福。若只是享福而不培福、種福,那就是坐吃山空,且內心是空虛的,這不是真正的有福。福不由自己享完,由內而外把培福的對象及範圍擴大,讓當世及後世的眾生都快樂幸福,這就是藏福於眾;如此則多也是滿、少也是滿,內心是滿足的。簡言之,知福才會感到幸福,惜福才能把握幸福,培福才會永續幸福,種福就有無限幸福;四福的觀念與方法,能為自己與他人創造福祉,共好共榮。

聖嚴法師歷年來(包括一九九八年正式提出「四福」一詞之前)提及「知福」、「惜福」、「培福」或「種福」之著作,遍及《法鼓全集》網路版八十五本(包括《聖嚴法師年譜》)著作中的三十七本(附錄二)。這三十七本著作雖非全書都談論四福,但以論及的著作占《法鼓全集》將近44%(37/85=43.53%)來說,占比相當高;這或許可顯示出聖嚴法師對四福相關概念的重視程度。進一步計算《法鼓全集》中談及四福(可能是分別提及四福的其中之一,也可能是談到其中幾個福或者四個福總論)之頁面數量在各輯中的分布狀況(如圖三)可發現,《法鼓全集》中談及「知福、惜福、培福、種福」等語彙之頁面,有47%是分布在「禪修、法門指導類」與「生活佛法類」兩輯之中,這可能顯示承襲臨濟與曹洞兩宗禪修法脈的聖嚴法師,認為「知福、惜福、培福、種福」與「禪在日用中」之修行運用是相符的。我們也統計了《法鼓全集》中提及「知福、惜福、培福、種福」四個字彙的相對次數(如圖四),發現惜福、種福、培福的比率皆在25%以上,且合計占84%,此與自古所有經典及祖師大德鼓勵學佛者要努力「種下還沒有的福德種子(種福)」、「往無漏的修行道路前進(惜福、培福)」的方向也是相當一致。

果光法師於二○一四年發表《心靈環保經濟學》,首度以心五四的觀點探討經濟運作的架構與原則;其中就四福的部分,提出了「四福生產」的觀點,倡導「以『四福』增長善欲達到正命生產」。果光法師認為:「從生產面而言,四福中的培福、種福可以引導生產者朝正命生產的方向思考與行動,」且「四福中的知福、惜福,亦能引導生產者合理地降低生產成本,並視生產為培福、種福的工作,成為一種以利他為導向的良性經濟活動循環。」(釋果光,2014)承續聖嚴法師及果光法師對四福及四福生產的闡述,本節後續將進一步說明,四福是企業可賴以成就共好共榮、邁向永續發展的觀念與方法。

就企業來說,知福,就能深知:若沒有各種資源的挹注、員工的付出、利害關係人的支持及社會國家的扶持,企業是無法順利運作的,故將基於感恩、感謝而真誠地惜福、培福、種福,進而產生推動永續發展的內在力量。這樣感恩、感謝的心,還會讓企業在推動公司治理時更加用心,對社會及環境也將更為友善。而這樣的理解,則有助於企業在面臨競爭時,可以少一點埋怨,多一些努力。

真誠地惜福,則能讓企業更加善用天然資源,減少浪費及汙染;更加惜才留才,厚植人力資本;更加為顧客著想,鞏固客源;更加善待供應商,強化供應鍊。在盤點所有物質及非物質資源並珍惜地使用的過程中,甚至有機會找出隱形的可用資源;例如廢水回收再利用及廢熱發電。

培福,可讓企業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持續為所有利害關係者(包含文化與生物、社會與環境)創造價值;包括持續研發對員工及環境更友善的製程來生產消費者更需要的產品。甚至由內而外將培福的對象及範圍擴大:關懷員工家庭、培育專業人才、分享知識經驗、促進產業向善發展。企業提供其產品及服務而造福人類、社會、環境的同時,也有機會因為實踐了CSV(創造共享價值)而增加企業自身的獲利。

種福可以理解為「沒有機會,就設法創造一個可能性來讓這個機會發生」。種福的觀點,可以鼓勵企業開發新市場、新技術,或將原本不是資源的資源重新檢視再利用。換言之,當經營不善、獲利停滯、面臨惡性競爭、看似沒有機會的時候,運用種福之觀念與方法的企業會將眼光放遠,正面解讀、逆向思考,檢視並調整決策框架,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將資源重新整合,開創新商機或新市場,展現永續發展的續航力。

在現代職場上,大多數人的工作時間都超過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如果在工作上能產生出更多幸福感,生活中感到幸福的時間比例將大幅提昇,對所屬企業也會更有歸屬感與向心力;這就同時提昇了企業與利害關係者的福祉。若能將四福融入企業文化,每位企業成員都將因為知福惜福而尊重並珍惜自我與企業所擁有的一切,也因培福種福而懂得尊重他人與對手企業的觀點與發展。彼此尊重,也將使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係更加圓潤。當人在工作中感到被尊重,就不會只將工作視為累積物質財富的手段,而是會更加珍惜工作本身所帶來的自我實現等心靈上的財富。在企業中,若各個位階的員工彼此尊重,則每位員工都將更有機會把自我實現的力量轉化為工作上的創意與效率,並且感到幸福。

基礎經濟學認為企業應在給定產量下追求成本極小化,但這個成本極小化的觀念所要強調的其實是:企業應該珍惜並善用所有的生產資源。本文認為,珍惜並善用生產資源即是知福惜福,而能夠知福惜福(節流)就有機會留下更多的資源去培福種福(開源)。因此運用四福觀念與方法的企業有機會去思考:各種生產資源該如何搭配,才能減少無謂的資源耗損、提高資源的運用效率?如何讓原物料採購的碳足跡下降?生產流程如何調整才能進一步節能減碳?如何知人善任、育才惜才?如何增進資金供給者與公司的互信,進而減少溝通成本、降低資金成本?如何以「舉手之勞」幫助利害關係人減少困擾,進而減少無謂的交易成本?總之,就永續發展的觀點,所謂的成本極小化,絕不該是不擇手段的成本削減作為,而是要在使用資源時知福惜福,並將外部成本納入考量:生產過程用了哪些環境、社會資源等外部資源,或造成了哪些正、負外部性。在商業模式的設計上,則宜從培福種福的觀點出發,善用資源為社會解決問題、增加福祉、創造機會,在獲利成長的同時也提昇所有利害關係者的福祉,讓企業在經營上持續創新,在社會影響力上回饋永續,在企業發展上永續前行。

綜上所述,若能將四福融入企業文化,企業將有機會節省大量無效溝通內耗所導致的有形、無形成本,並提昇企業內在的幸福活力。每位員工都知道自己幸福,知足常樂,進而珍惜幸福,並積極地為自己、同事及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幸福。這便是一家正命生產、關照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對社會及環境友善、積極進取、永續創造福祉及機會的四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