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聖嚴研究第十二輯
Studies of Master Sheng Yen Vol.12

作者:聖嚴教育基金會學術研究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聖嚴思想論叢

規格:平裝 / 15x21 cm / 44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80121

ISBN:9789575988258

定價:NT$420

會員價:NT$357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聖嚴法師的殯葬革新社會運動:最後的身教——環保自然葬

↑TOP
在人類社會演進中,殯葬文化隨著時代背景的不同而改變。一九九○年代臺灣興起殯葬禮儀運動,在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觀念的影響下,地球的另一端的英國正興起「環保自然葬」(綠色葬禮,生態葬,Green burial, Ecological burial, Natural burial),隨之亞洲國家日本於一九九一年由民間組成「自由葬送協會」,推廣環保自然葬,引起許多國家注意與回響。韓國則透過修改葬墓法規,於二○○八年導入環保自然葬制度。臺灣於二○○二年通過《殯葬管理條例》,鼓勵「環保多元葬」——樹葬、灑葬、海葬、花葬、植存,推動「綠色殯葬」(「環保自然葬」)。所謂「環保自然葬」是指基於土地利用及回歸自然之意識,將遺體或骨骸經火化後再研磨處理成顆粒狀的「骨灰」,不做永久的設施,以「拋、灑」之作法,以回歸自然之形式(樹葬、花葬、海葬等),埋藏於主管機關劃設或核准的區域範圍,不造墳、不立碑,更不留記號,使骨灰融合於大自然,完全不占空間之多元化生態葬法。

二○○三年內政部基於環境保護及革新葬俗之理由,補助地方政府辦理「舊墓更新」與「多元環保葬」。多元環保葬與法鼓山核心價值——心靈環保——理念一致;土地循環再利用-自然環保,不造成後代負擔,有助生態環境與人類生活共存共榮。為響應此舉,同年十二月五日法鼓山依新頒《殯葬管理條例》第19條檢具「金山自然灑葬區興辦目的事業計畫書暨申請書」向臺北縣政府申請「環保生命園區」之設置。依據母法《殯葬管理條例》第19條及其子法《臺北縣特定區域內骨灰拋灑植存實施辦法》第2條法規,環保葬區必須是「公有土地」;為此,法鼓山於二○○七年一月二十九日贈與臺北縣政府(2010年升格為新北市政府)四百坪土地,做為環保自然葬用地。依《殯葬管理條例》第19條規定凡在「殯葬設施」外,主管機關劃定之公園、綠地森林或適當場所內進行骨灰拋、灑,稱之為「植存」。由於法鼓山生命園區並非殯葬設施(公墓),亦非骨灰(骸)其他形式之存放設施,且與本條例「樹葬」之作法不同,依法稱之為「植存」。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臺北縣立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現為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正式啟用,成為全國首創公墓以外骨灰「植存」之自然葬區,為國內殯葬文化史立下新的里程碑。生命園區將植存區分為四區塊,每年採總量管制,並做土壤監控,採分區單層輪流方式進行,將每位植存者的骨灰分置於事先挖好三處洞穴內,打破「據洞為親」的觀念。家屬須向新北市申請骨灰植存,同意放棄對植存骨灰有任何法律上的權利與主張,亦不得事先選擇日期、時辰、位置,植存後禁止挖掘取回。園區內沒有任何宗教色彩,亦不放置祭祀物品、焚燒冥紙、燃燒香燭等行為及祭祀儀式。園區不記錄植存者的植存位置,並視土地使用情況進行翻土作業,使土地永續循環使用,徹底打破國人對「存有」的執著。整個骨灰納土的過程中,沒有繁文縟節,沒有宗教儀式,僅由親人默禱追思、植存、撒花瓣、覆土,最後再次默禱追思,即完成植存手續。

法鼓山生命園區正式啟用當日(2007年11月24日),率先響應將東初老人的骨灰再處理後植存於園區。二○○九年二月三日聖嚴法師圓寂,已在遺囑中特別交代「我的身後事,不可辦成喪事,乃是一場莊嚴的佛事」,末偈寫著「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僧團依囑附「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當月十五日植存於法鼓山生命園區,留下最後的身教。果肇法師表示:

回想師父一生,弘法濟世,奔走東西方推動禪修,弘揚漢傳佛教,尤其近幾年來,倡導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運動,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這都要感謝大眾的鼓勵和支持。師父說:他的生命與佛教的生命相結合,並沒有個人的事業與生命。……法師只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的佛教人才,來弘揚佛教,修行佛法,燈燈相傳,代代相繼,以成就他人。這是法師一生的精神奉獻。

聖嚴法師一生奉獻佛法,四十五歲(1975)取得日本文學博士,六十歲(1989)創辦法鼓山,致力於導正社會風氣,推動社會淨化運動,自喻為「風雨中的行腳僧」,獲選為四百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法師常言「法鼓山的能力其實有限,旨在提倡新的觀念,帶動社會風氣改變的先驅,這都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縱觀社會趨勢,他表示:

任何風氣開始形成的時候,大家會覺得格格不入,或對新思維採取排斥態度,但之後會慢慢習慣的。樹葬、海葬,以及法鼓山現在正推行的環保自然葬,都是新思維,有其時代性與地區性的需要,原因是人口愈來愈多,可用的土地愈來愈少。

自法鼓山生命園區啟用至今(2017)年止,已辦理5,750件(含二次葬488件),許多人提問,為何法鼓山不開放更多人數,方便民眾呢?由於園區植存用地不大,再加上法鼓山並非營利事業,僅止於示範性、拋磚引玉,旨在推動理念。近十年間,全國新增二十二處環保葬區,一處公墓外用地,現今全國已有三十三處的環保自然葬區。再加上近年多位名人以身實踐環保自然葬,彰顯人的平等和尊嚴,促使人們思考生死的意義,有助於觀念的改變。為鼓勵多元環保葬,臺北市殯葬管理處推出諸項措施,如「生前預立環保葬意願書」,自二○一六年起自二○一八年二月止,已有9,655人響應;為使骨灰(骸)存放設施可循環使用,鼓勵民眾「二次葬」,並響應多元環保葬,發放「多元環保(二次)葬鼓勵金」,自二○一六年起自二○一八年二月止,已有1,995人響應;乃至藉由「環保葬徵文活動」,鼓勵民眾參加「節葬」、「簡葬」之環保葬法,透過文字書寫,彰顯回歸自然的精神,並呈現生命傳承的觀念。

以臺北市民為例,二○一五年選擇環保自然葬民眾占北市死亡人數的12%,二○一六年達15.9%,意味著國人的殯葬觀念、生死觀念已發生重大改變,聖嚴法師的身教功不可沒。如聖嚴法師所預期,環保自然葬將成為臺灣社會處理「人生最後一件大事」主流模式。


六、小結
隨著時代變遷,臺灣近百年來殯葬法令歷時五法四廢,反映出影響殯葬儀禮變遷的主要力量來自官方法令政策。受限於傳統孝道觀念,孝行的社會禮俗框架,導致臺灣的殯葬文化難以提昇。移風易俗絕非一件容易的事,必須從思想、觀念著手,建立民眾正確殯葬觀念是重要關鍵,有賴中央主管機關是否有前瞻性,各縣市地方政府是否有心配合落實。然而,光靠政府的倡導是不夠的,仍需宗教團體、民間團體協助推動與宣導。

聖嚴法師說:「我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帶動思想的人,帶動我們這個時代往前走的人。」在殯葬觀念保守的一九九○年代,人們存著「殯葬是做給活著的人看的,關乎活著人的面子」這樣的觀念;殯葬費用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認為「貧困的人才會用聯合奠祭」,很難接受聯合奠祭。現今的工商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不如農村社會頻繁,再加上核心家庭增多,人口結構改變等諸多社會因素,都會區的人們、中產階級和社會中間對於「做七」乃至告別式的繁文縟節,傳統「做給活著的人看」的殯葬觀念已經有了重大的改變和突破。許多人選擇就近寺院參加每週念佛共修為親人做七,土城承天禪寺每天晚課上百人共同為親人共修做七,更是莊嚴殊勝。又,雙北市歷年聯合奠祭場次及使用人次逐年增多等,反映出現代社會民眾對殯葬觀念的改變,能夠接受簡約莊嚴而不失隆重的喪儀。這是一個時代的改變,改變的動力就來自於聖嚴法師啟動了這個樞紐,新的殯葬禮儀運動已逐漸蔚為風氣,悄悄地改變臺灣傳統殯葬文化。

聖嚴法師本著「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常言「法鼓山不論做什麼活動,或者出錢,或者出力,都是為了拋磚引玉的教育作用」。二○○三年內政部基於環境保護及革新葬俗之理由,鼓勵環保多元葬法,宗教界僅有聖嚴法師於第一時間留意到,除了積極捐地做為「環保植存自然用地」,身後更以「身」示法,推動第二場以「綠色殯葬」為名的社會運動,此舉帶動國內環保自然葬風氣。從二○一六年臺北市民選擇環保自然葬民眾占北市死亡人數的15.9%來看,環保自然葬將是時代趨勢的必然,更是未來公立塔位應用推廣「二次葬」的建議作法。

社會運動是社會文化變遷的一種功能,傳遞某一新的文化價值。文化變遷並非因社會運動所致,但是社會運動一定會有發起者、推動者,有其清楚具體目的。卡瑪倫表示「藝術、文學和文化中其他象徵性的層面中的許多運動,都只要一小撮人就足以達到目的,但他們的影響卻可以在當代受到廣泛的注意。即使他們死後或分散以後,他們的影響還是可以在文化中流傳,甚至這個運動外表上已經不存在,它的影響力仍舊存在」。

聖嚴法師自創辦法鼓山以後,提出許多社會淨化的精神啟蒙運動、觀念,許許多多的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甚而內化為一般想法,例如有人購物時想到「是需要,還是想要」,遇到挫折時會提醒自己「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等。這二場殯葬革新社會淨化運動,聖嚴法師掌握了社會運動的現代性、反思性之核心,不同於一般的社會運動,它沒有衝突,亦無動員,寧靜且和平地進行著,透過時空輾轉地發揮影響力,默默地改變社會秩序,以及人們對殯葬文化行為、觀念。聯合奠祭花了二十年才被社會接受,法鼓山生命園區啟用至今第十年,法師推估三十年後,環保自然葬將成為臺灣社會處理「人生最後一件大事」主流模式。

宗教的社會功能之一在於社會整合,其體現於它對社會成員進行的價值整合及行為整合。綜觀中國喪葬史來看,厚葬、薄葬交替輪行,禮儀節文亦隨時代更迭,無論何種葬儀,「禮」的本質與「禮」的功用從未改變。該如何轉變傳統殯禮葬儀呢?簡而言之,唯有從「價值認知」、「思想觀念」著手,才有可能改變漢民族殯葬文化。聖嚴法師說:「人生的終點,不是生命的結束,乃是無限的延伸以及圓滿的連續。」倘若殯葬革新是一部社會經典,東初老人揭開了「序分」,聖嚴法師依「佛化聯合奠祭」及「環保自然葬」完成「正宗分」,「流通分」的部分,就由社會大眾從觀念上認同,並共同實踐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