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第一時間:讓每個「當下」,成為生命中的黃金時光(二版)

第一時間:讓每個「當下」,成為生命中的黃金時光(二版)
Buddha standard time: awakening to the infinite possibilities of now

作者:舒雅達 Lama Surya Das

譯者:項慧齡

出版社:眾生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31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22*17*1.3(cm)

商品編號:1150860531

ISBN:9789866091995

定價:NT$380

會員價:NT$32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導言 與時間講和

↑TOP
永世以來,人們一直和時間的概念搏鬥。從索伏克萊思(Sophocles)、富蘭克林、愛因斯坦到米克.杰格(Mick Jagger),都傳遞了這種智慧:生命是由時間這個東西所構成的。時間即是金錢。時間至關重要。時間飛逝。時間是相對的。時間站在我這邊(Time is on my side)。時間是個殘酷的小偷。

我沒時間!

我們測量時間,也失去時間。我們打發時間,也缺乏時間。這年頭,我最常從人們口中聽到最後這一個觀點:我們缺乏時間。他們持續不斷地告訴我:「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其苦惱、激動或絕望的程度則各有不同。

許多人會有這種感受,一點也不令人驚訝。今日的生活步調遠比一個世代以前還要瘋狂,遠比摩西或孔子身處的世界還要快速,而且是到無可想像的程度。企圖趕上今日的速度,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那種壓力顯露在受到壓制的免疫系統、高血壓、心臟病發、中風、失眠和消化系統的疾病之中。壓力使我們無法清晰思考或做出適當的決定,也使我們脾氣暴躁,工作懶散草率。這進而導致更多的日常問題:在職場和家庭中引發爭執,一邊超速、一邊拿著手機喋喋不休而發生車禍,以及沒有時間好好面對悲傷而留下未解的哀慟。壓力也引起不孕,早生白髮,未老先衰。長期的壓力甚至會改變大腦結構,使我們更容易陷入焦慮抑鬱、體重增加和吸毒成癮。

1980年代晚期,個人在東方國家居住了將近20載之後返回美國,當時的我,從步調快速到令人生畏卻步的生活中學到了一些嚴峻的教訓。20多歲時,我大部份的時間都居住在步調緩慢、自然規律、沒有電力的印度和喜馬拉雅山區。30出頭的那段期間,我在寧瑪閉關中心(Nyingma Retreat Center)從事傳統西藏的大圓滿禪修閉關;該閉關中心座落於法國南部森林蓊鬱的多荷冬河谷。當我終於返回美國的家園時,我覺得自己落伍了:世界錯綜複雜的程度飛速激增,現代的美國生活對我來說幾乎面目全非。我不習慣猖獗蔓延的商業主義和持續兜售商品的喧囂。甚至連禪修中心和印度教的靜修會所都成為名副其實的靈修超市,設有精品店和咖啡館來販售進口的貨物和商品,支持他們非營利的身分。

在長期置身寺院的簡樸生活之後,開始適應西方的生活型態之時,讓我最受打擊的,莫過於人們對日常生活的差事所新生的反感。因此之故,即溶咖啡、速食、提款機、微波爐、個人電腦等省時的工具無所不在,彷彿如果我們能夠加快速度過日子,生活就會變得比較美好。今日的年輕人告訴我,他們甚至沒有時間用手機講電話或寫電子郵件。他們偏好收發簡訊。新科技提供的立即回應,改變了我們對時間的看法。諷刺的是,大多數人都覺得時間因此而更少了。

誰搾乾了我們的時間?

大多數人覺得,現代人為了省時所做的努力已適得其反,為自己帶來繁重且麻煩的新問題。先進的科技和持續不斷的可得性,模糊了休閒和工作之間的界限。我們才把心思放在一個新的電腦程式上面,它就已經過時了。我們最後可能還是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和世界另一端的某個人講電話,試圖找出如何重設烘乾機、火爐或濃縮咖啡機裡的電腦。我們需要花時間學習如何使用網路銀行、在臉書上和朋友連繫、搞懂精密複雜的智慧型手機和衛星導航系統,以及下載暢銷的電子書給讀者。在截止期限之前花一小時輸入數據之後,微軟的電子表格軟體Excel當機,心血泡湯,我們的血壓飆升。甚至還用科技創造出解決壓力的科技。我最近得知Google有一種實驗性的功能叫做「伊媚兒上癮者」(Email Addict),可以關閉收件夾,強迫忍不住檢查郵件的人休息一下。

不要誤會。我認為我們活在一個驚人的時代,有如我年少時期「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和「摩登家族」(Jetsons)等影集裡的種種那般不可思議,充滿著未來氣息。我喜歡自己能使用筆記型電腦,和世界另一端的人面對面交談,或在瞬間下載一本書或音樂。許多人的問題在於,如何想辦法來切斷所有這些強烈的事物,以便獲得一些平靜和安寧。在生活中,有多少與時間相關的壓力是來自我們試圖去滿足每個有求於我的人?你是否飽受「取悅他人的疾病」之苦,努力去滿足所有瓜分你時間的人?許多人在「想要慷慨付出時間」和「需要保存精力」之間左右為難,痛苦萬分。只消幾秒鐘,就可以讀一則140個字的推特(Twitter)訊息,但分心散亂的代價卻遠比這幾秒鐘持久。活動越多,越是把自己弄得分身乏術,就越是輕輕掠過生活的表面,永遠不會深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我們都幾乎可被監測追蹤,簡直無處可逃。

教你不再當個癮君子

在以下的書頁之中,我將教導你如何戒除搾乾時間和精力之癮,清除所有殘骸碎片和分心散亂。有如不再搖動裝飾用的雪花玻璃球,讓裡面的雪花沈澱下來,雪花玻璃球就會變得平靜清澈。舉例來說,你將知道如何留在桌子前或車陣中,真正地把注意力放在當下——即使只是短暫的片刻——藉此尋找內在的寧靜。

我想要教導你們如何與無可避免、無可阻擋的時間行進和平共處。身為佛教徒,我長時間研究這個問題:如何真實且充滿喜悅地活在當下;不論面臨什麼挑戰,如何保持正念、專注與和諧。

就某方面而言,佛教是一門關於時間與時間管理的深奧研究,因為你越能夠好好管理心靈,時間對你的掌控就越少。我們可以把每個剎那活得淋漓盡致、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而每個剎那都擁有從新開始的無限可能和機會。每個深度覺察的剎那都珍貴無價,因為覺察是人類最首要的價值與財富。對我而言,佛教是一門研究如何真實且淋漓盡致過活的學問,不只是在地球的時區裡生活,也在我所謂的「佛陀標準時間」內生活。佛陀標準時間是永恆且不受時間影響的時間,是澈澈底底的當下。

最近幾年,有許多人要我幫忙他們在失控的生活中尋找心靈的重心,於是我把它當成本書的主題:讓讀者看看,如何發掘更平靜、生氣勃勃、令人滿足欣慰的生活之道。我們可以成為主人,而非緊湊行程和恆常變易的受害人,並且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沈著寧靜——既不會慌忙倉促,也不會無所適從,有的只是平靜。我們可以學習如何設定適合各自為人和人生旅程所需的步調。

你是生活人?還是做事人?

與時間言和的主要障礙之一在於,我們傾向用線性的方式體驗時間:持續向前,持續做事和完工,而非只是持續活著,持續做一個人。我們畢竟是生活的人(human beings),而不是做事的人(human doings)。隨著時間的軸線過活,讓我們付出昂貴的代價,與更深刻、最真實的自我失聯,太常把活動誤認為目的和意義。我們適應越來越快、持續讓我們覺得忙碌的速度,卻沒有一絲成就感。我們在事件的跑步機上蹣跚前進,逐漸增加動力,直到不曉得要如何停止。我們是適應環境的能手,但除了適應快速複雜的世界步調之外,還需要些別的。

如果我們培養明晰、無執和平等捨(equanimity,平心靜氣),就能夠學習在承諾和誓言的激流中保持寂靜,不再讓過度忙碌的生活剝奪原可用來重新調整自我,與大自然、自己和他人連結所需的時間。 不論匆忙度日或細細品嘗,時間都不斷向前行進。巨大的轉化可能發生在日常覺察的範圍之外,直到有個明顯的事情提醒我們:聽到成為青少年的兒子變聲,或看見白髮這個不受歡迎的驚喜,或納悶冬天怎麼「突然」降臨。

我們和大自然之間也失去連繫。對多數人而言,現在是白天或夜晚、冷或熱、夏天或冬天,似乎並不重要。我們在家中、車上、辦公室和購物中心控制天候;夜晚,在強力的燈光下觀看球賽。飲食時,幾乎不考慮時令或來源。這些人造的手段使我們遠離自然的節律和循環,遠離時光流逝的指標。在用盡有限的天然資源,看著臭氧層變得稀薄、冰河融化,聽聞物種接續滅絕的時候,地球本身也注定無常,肯定和所有人一樣都是時間和變化的羔羊。

一切都取決於心態,讓我們對時間有不同的體驗。在印度居住幾年之後,我回到紐約長島探望家人,當時的我不僅面臨文化的衝突,在時間方面,也和父母的意見分歧。家母不希望我從事禪修。她是一位很好的猶太母親,如果我每天下午睡個午覺,她完全支持,但她覺得禪修根本是浪費時間,而我大可把這些時間用來陪伴她和父親。

就某個意義而言,她絕對正確:她多年不見長子,我把自己關在房間或晃到後院禪修,剝奪了我們相處的珍貴時光。但我也體驗到另一種真實的情況,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學習到禪修和全心投入的靈修生活能賦予時間無限開闊的特質,提升我和父母相處的每個剎那。我知道時間不必是非此即彼的東西,並且我們總是有突破線性時間而進入更深刻領域的可能性。在我花一兩個小時輕輕進入不受時間影響的永恆之後,再和父母相處時,我更快樂、更處於當下、更有耐性、更有所覺察、更把心思放在父母身上。

放下,在未來與過去之間

你目前可能仍然在直線體驗時間的有限觀點內掙扎。「我不能一心二用」,你可能發現自己說這種話:「一天只有24小時!」甚至連追求靈修的人也納悶,哪可能會有足夠的時間來禪修、研習、誦經和祈請。我們的生活時程擁擠不堪,日曆到處填滿。看來,我們必須有所讓步,以便能有時間追求心靈的發展,突破直線的封鎖。然而那不是運作的方法。我們不需要在一天當中去尋找那不可能的多餘時間;相反地,我們可以重新想像、重新組織我們所擁有的時間,把心靈的寬闊觀點融入生活的分分秒秒。

2千5百年前,佛陀說,如果我們直接覺知生命真正的艱難與悲傷,我們就會像「火燒屁股」那般從事修行,以達至覺醒證悟。覺醒證悟的簡單定義是,深刻且瞬間地認識到,我們不僅僅是活在物質世界、受到時空束縛的奴隸;我們遠遠超過於此。有些人優雅地覺醒證悟,似乎毫不費力,但大多數人卻沈迷於過去或未來,分分秒秒駕著心的火車在軌道上來來回回。我們對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有一種局限的觀點。除非我們停住火車,並且下車,否則什麼也不會改變。

愛瑪霍!(奇異哉)我們可以停下火車。佛教智慧教導,日子的時時分分不僅是從未來前進至當下和過去——永遠從我們身旁逼近、吞沒和通過,相反地,每個剎那都與一個無限開闊的永恆界域貫穿交錯。在藏文裡,這個界域被稱為「平等分」(shicha,藏文ཞི་ཆ།)永恆的當下。我把這個珍貴的覺醒界域稱為「佛陀標準時間」,每個人在每個剎那皆可取得。

「放下過去」,佛陀說:「放下未來,放下介於兩者之間的事物,超越時間。讓心全然自在,就不會再度出生與衰老」。只住於當下,只觸及真如(what is),而不是觸及我們後悔、懼怕或料想的事物,時間的局限感就不再對生活造成負面的影響。這是永恆的古老智慧。人們一直以來都有對於活在當下的種種撰述,其還可遠遠追溯至埃及法老阿肯那頓(Pharaoh Akhenaton)。他在西元前十四世紀寫道:「忽略當下者,等於拋棄一切所有」。

這是每天都需要記住的事。我們無法等著去學習這個教訓。「把握現在,否則時不再來」,我喜歡這麼說。處於當下,彷彿它是唯一的剎那。這個呼吸,彷彿它是唯一的呼吸。這是禪修的方式,過著充滿正念和專注的生活,住於當下。這是開始與時間、自己言和的方式。

在佛陀標準時間裡活

在佛陀標準時間之中,對於心意所造的世界不會有心胸狹窄的扭曲。它是生活的處所,而不是工作的處所;它是遠比大多數人習慣居住的地方還要廣大的領域。我將教導你如何走出慌亂的時區,進入不受時間影響的領域。不論你身在何處或所做何事,在那個領域中,你將感到平衡、清明、喜悅,並且能夠展現最佳的效能。

當你學著居住在佛陀標準時間之內,把我所謂的當下覺性(nowness-awareness)帶入日常生活之中,你便能更處於當下、更專注投入於人際互動。你將更有能力去針對觸礁的困境進行協商,知所進退。最重要的是,你不會憂懼生命將在你和摯愛者的身旁流逝,而會認識到每個人各有各的步調和發光發亮的方式。你會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發掘快樂和成就的能力。當下覺性是覺醒證悟和自我了證的祕密,也就是內在的佛陀。

你將了解,生活在佛陀標準時間之中,完全不會和現代生活背道而馳,反而能提供方法,讓你神志清明、充滿喜悅地過著現代生活。不論是未雨綢繆或緬懷過去,都沒有必要障蔽當下覺性的明晰。佛陀會說:如果你要未雨綢繆,就未雨綢繆;如果你要緬懷過去,就緬懷過去。我們可以前瞻或回顧,卻不再煩惱癡迷,也不再用未來的憂慮約束當下的自在。想想看:甚至連思及未來或過去,都是當下覺性的功能。

我們總是可選擇要如何回應、做什麼事情、想怎麼過活;總是有時間能吸口氣,重新開始,恢復元氣,覺醒,覺察。當我們了解自己真實、不受時間影響的本質,並與其連結時,就會自動放慢腳步。放慢腳步,時間也緩慢下來,便能進而理解自己擁有更多的時間。我們越能覺察,心處理事情的速度就越快,事情出現的速度似乎越慢——正如第一個絢麗的秋晨,在全神貫注之下,秋天的色彩和微風都生動活現,而時間似乎緩了下來。

每一天,我們都可以學著體驗類似的高度覺察,於是就有更多空間去選擇、反思、留心、有意地做出回應,進而善用神奇人生所賦予的時間與機會。承受壓力時,可以學習理智且按部就班地行事,關閉一直打擾、讓我們覺得必須一心多用的內在叨絮。

我們越意識到主要的壓力來源、隨著時間養成的不良習慣是什麼,就更有可能從它們所結的網中解脫。我們和生命步調之間的善巧關係,代表著每個選擇、行為和呼吸都可以完整健全,可以澈底且生動地處於當下。這是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的祕密,唯有睜大眼睛,才會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