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釋淨土群疑論》提要校註
Treatise of Dispelling Doubts about the Pure Land: A summarized, collated and annotated edition

作者:懷感大師 著;中華佛研所 編註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漢傳佛教典籍叢刊

規格:平裝 / 15x21 cm / 66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30041

ISBN:9789575988173

定價:NT$680

會員價:NT$578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校閱序

↑TOP
聖嚴法師曾於《念佛生淨土》一書中提到:「在中國佛教的大乘各宗派,除了三論(中觀)派以及部分臨濟宗的禪士們,不用淨土的念佛法門之外,其餘諸家,幾乎無一不學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念佛法門。以此可知,念佛乃是中國佛教的特色。」的確,念佛法門為大乘佛教、漢傳佛教的重要特徵,唐代華嚴宗圭峰宗密(七八○─八四一)將念佛分為「稱名」、「觀像」、「觀想」及「實相」四種,其中以稱名(持名)念佛最為簡易,而早在宗密前即有弘揚淨土的大德善導大師(六一三─六八一)提倡以「持名念佛」為求生西方淨土的主要行門,由是影響了明、清以來中國佛教的念佛風氣。然而,卻也有知識分子譏其為老婆子工夫,認為念佛不如坐禪深刻,也不及教下玄妙,所以貶低念佛為缺乏教理基礎的迷信,這種此高彼低的立場,實是認識不足的門戶偏見。如《阿彌陀經》說,淨土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勸令行人「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可知要培養對淨土念佛法門的深信、切願,方能得其實益,所以建立淨土教理與釐清相關疑惑格外重要。

《釋淨土群疑論》的作者懷感法師(生卒年不詳)是善導大師之高足,他承繼乃師之風弘揚持名念佛,論中透過問答體式對當時各家教理與淨土思想間的矛盾衝突加以會通說明,如《攝大乘論》的「別時意趣」說、三階教的應機問題等都有精闢的論辯。此外,淨土教的往生條件說於經論相異處,《群疑論》也都能給予疏解說釋。不僅如此,《釋淨土群疑論》最大的特點是表現懷感法師豐富的學養,論中充分引經據典回應對淨土法門的質疑,其所援引不囿限於淨土所依經論,乃至般若、唯識、《起信論》都能隨手拈來以為註腳,尤其他深刻的唯識思想背景,在在展現於論文當中,成為淨土起信的強大理據。可惜此論未竟,懷感法師就已西歸蓮邦;末後,方由其師昆仲懷惲法師(六四○─七○一)補足。不過,《釋淨土群疑論》在唐、五代之後的全本流傳似乎是斷絕的,除了淨土相關論著偶爾引及的部分資料外,經錄對此論的錄著幾為闕佚,這或許與窺基法師(六三二─六八二)《成唯識論述記》等在漢地失傳的狀況雷同。雖說如是,幸而此論隨著唐代佛教興盛而傳至東瀛,在異域發揚光大,懷感法師更被日本淨土宗尊為漢地傳燈五祖之一。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秉承創辦人聖嚴法師之志,推廣漢傳佛教典籍的普及閱讀,所長果鏡法師曾於法鼓文理學院開設過《釋淨土群疑論》的課程,多年前即有整理校註本論之願,幾經人事變遷後,方由漢傳佛教典籍叢刊編輯小組葉紹玎專員承接執筆,並匯集組內各成員的意見,歷時近兩年的時間,將全論七卷逐一標逗、校註,期間所長更委託學人協助校閱。葉專員為法鼓文理學院之畢業校友,其思維縝密、筆力豐厚,將《群疑論》一百四十一個問答,依照懷感法師原著的次序及內容,編列為四十三篇,並為每個篇章撰寫深入淺出的「提要」,俾便讀者能快速掌握該篇的主旨,對減低閱讀古文典籍的困境,實有莫大助益。

此提要校註本除了提供《釋淨土群疑論》的引用出處外,更於不易閱讀之文句加以消文解釋,並對論中的佛學名相做了適切的註解,於初階學佛人士而言,此書是認識淨土法門相當好的一本著作,也極適合作為淨土課程的參考書籍。

能參與《釋淨土群疑論》提要校註本的編修,學人甚感榮幸,希冀讀者透過閱讀本書,得以了解漢傳佛教深切的內涵,建立對淨土法門的正確認識,並由解生信,培養出對「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的信心,復秉此信而切實發願、修學念佛,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皆能同生安養。


蔡金昌
中華佛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