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人生428期:無常的功課 佛說無常經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4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28

定價:NT$180

會員價:NT$29 (16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無常教我的事】當日常變成無常

↑TOP
天崩地裂的災難,給人最強烈、直接的無常感,
阿潑以志工與記者的雙重身分深入災區,
看著災區民眾遭遇日常的中斷,
面對無常,生命如何再起?
體驗到,日常與無常其實是一體的兩面。

■ 阿潑(《日常的中斷》作者)

2011年6月,東日本大地震(311大地震)即將滿三個月之時,我隨人道援助團體到三陸海岸採訪。頭幾天的活動範圍都在市中心,距離灣岸有些距離,即使如此,仍可以看見被清理過的大面積災難痕跡──除了路障、告示牌、毀損的鐵門與彎曲的電線桿之外,垃圾爛泥和建物殘骸都被推到巷弄裡隱藏,廣大街區路面空蕩整潔卻無一絲生氣。

受災民眾都在收容所,或是臨時的災難救助中心,如果要採訪,只能在這些地方穿梭。直到某天,一個災區民眾向我們招招手,說要帶我們去他家看看,我才真正踏上受災最嚴重的地區──車子從平穩的大馬路穿過管制號誌後,進入狹窄的海岸道路,海嘯造成的斷裂扭曲毀損,顯而易見,我們只能沉默。
車子停下,我立刻開門準備拍照。腳才落地,就踩在一個鑲著「壽」字的相簿上,敞開的塑膠頁面上雖有幾抹汙泥,照片裡的珍貴記憶卻很是清晰:畢業典禮、運動會、生日蛋糕……這些特別的日子在災難面前,都顯得黯然且悠長。

人生無常的震撼
「照片裡的人呢?還活著嗎?」當這個念頭在腦海盤旋,而我視線也往上移後,才發現往下延伸還有書包、玩具、考試卷和汽車碎片等生活細節和生命片段,若隱若現埋在岩石瓦礫泥土之下。眼前這個堆滿垃圾的廢地,比汽車卡在學校兩三樓高的情狀還令我震撼。

「人活著,也不過如此。」我忍不住這麼想,得了再多獎、結婚的幸福時刻、生日那天的記憶,都被封存在照片裡,而人生卻不見得走得下去,就被突如其來的災難打斷,而努力掙得、贏取的一切,再不屬於你。

之後,我還有很多機會在已成廢墟的災區走動,總會下意識地低頭看石頭,只因我承諾一個藝術家朋友要帶災區的石頭回去。好不容易撿取了一塊石頭,仔細擦拭時,攝影師卻阻止了我:「不要拿,人的執念會附著在物件上面。」因為這個提醒,在災難現場走動時,我會忍不住拍下那些失去主人的棒球手套、娃娃、眼鏡、碗盤或是各種家用品。他們是這片荒地上「有人在這裡活過」的唯一證明。而這種「執念」,其實反映了人跟土地的關係,以及他們對於回復日常的渴望。

在日本採訪時,我很容易感受到這類不知如何述說的感覺,而跟這一切相對比的,則是救災重建中心的公務員們倔強地維持災難前既有的行政運作,即使文件被摧毀、同事死傷大半,還是讓齒輪轉動著;狹窄的收容所裡,那些注重隱私、很在意距離、秩序與清潔的災區民眾,即使再痛苦、再不安,仍然認真地將每天都活成普通的日常。這個樣貌,對我一樣震撼。

走過災難書寫無常
我對災難並不陌生,畢竟,我也經歷過921地震,看過臺灣的風災水災,一起為地震過後的苦痛而掉淚。知道災難無預期而來,看到許多人的人生因此中斷,能想像那種無常感。但我同樣清楚,每一場災難過後,就是一次遺忘,除了當事人,沒有任何人會背負著他人的災難故事行走,直到下次災難再起,又是一次感嘆無常。

日常跟無常,其實是一體兩面。聽了過這麼多災難故事,我有個感覺:人每天過著自己的日子,卻被災難打斷這樣的日常,而後他們會做的,則是從那斷裂的谷底爬起,努力奪回、創造、重建原本的日常。然而,大部分的媒體,沒有時間、沒有耐性凝視受災民眾、陪伴受災民眾經歷這一段,於是,不論災難發生初期、發生一段時間,乃至於十年回顧,都成了篇篇刻板又乏味的災後重生記,彷彿一個跳躍,災區就重建了,人就走出傷痛了。

事實並非如此。不論城市、硬體、家園或心理重建,都是相當瑣碎的,是在爭論與無奈中逐漸妥協的。如果沒有張大眼睛看這些怎麼發生,沒有認真聽那奮力掏篩的心聲,災難永遠是個樣版而已。

記錄無常的痕跡
因為從事人道援助的經歷及記者的身分──包含生在一個颱風頻發的地震島──我常有機會到災難發生地,有時是純然當志工,有時是因為採訪,但更多時候是「偶遇」,沒有設定自己一定要去災區,沒有計畫要寫災難議題,但或許是921地震那一年,那無法到現場、無法實際幫助受災民眾的懊悔與遺憾,一直深藏在心裡,於是被因緣引導到各個災難地也不一定。這便也成了這書寫形成的背景。

例如,南亞海嘯發生的第九年,我跟著當地人一起去參加紀念儀式後,又隨他們去墓園祭拜逝去的親人。

南亞海嘯重創印度洋沿岸國家,約22萬人死亡,其中位於震央的蘇門答臘北角的亞齊,傷亡最慘重,屍體多到必須藉著航空母艦才能清理。伊斯蘭文化中,屍體需要土葬,但面對四萬具無法辨識、認領的遺體,除了集體掩埋,再也無其他方法。於是,亞齊境內有兩個以上的大型公墓,就是安葬這些遺體。

那天,我跟著當地華人到達墓園,看他們採用華人習慣上香致意,但當地的穆斯林則席地而坐,念誦《古蘭經》。那些念經的聲音,嗡嗡嗡地形成了一種共振的頻率,震撼了我,不知為何,在那一瞬間,突然明白過去的遺憾引領了我到這裡,也指引我必須將這些故事寫下來,讓這些災難與曾經活過的痕跡,不被遺忘。

另一個新生的開始
還有,讓我看見,人們如何從災難中站起來。長期在內戰狀態且封閉的亞齊,如何因此而命運輪轉,轉向一個和平、止戰的環境。當地青年跟我說,自己原本已被水覆頂,獲救後,雖然親人失蹤喪命,但之後跟著西方人救災,看著故鄉因此開放,自覺「終於像個人」,於是也成為一個「更好的穆斯林」。

像這樣藉著信仰克服傷痛,並找到災難意義的故事,很常在這塊土地上聽聞,而亞齊的例子讓我發現,災難並不一定只有毀滅,還有某種改變、重生的機會,臺灣921災區的社區重建、阪神地震震起的志工精神、四川掀開的公民社會實踐討論,甚至311後發動的核電使用的思考……在在開啟一種新方向的機會。

災難是什麼?我一直覺得就是一種打破日常又想辦法回到日常的中斷狀態,但這樣的中斷,指引的並非回到原來的樣子,而是另一種新生的開始;這種新生,是帶著反省的再出發。因此,災難不是毀滅,如同所有神話都以渾沌或開天闢地起頭一樣,都是一種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