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翻轉人生的禪機
Turning Over to A Chan Way of Life

作者:楊蓓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平裝 / 15x25 cm / 18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171

ISBN:9789575988098

定價:NT$220

會員價:NT$187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來面目

↑TOP
我家附近新開了一間醫美診所,每次經過看著斗大的整形看板,心裡總會浮現「本來面目」四個字。

到底人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什麼樣的本來面目,才是人們願意接納的呢?

家庭,其實是最容易找到這些面目的地方。

世界變遷造成家庭紛爭
長久以來,家庭總有許多的紛爭,很多學者會將原因推給女性主義造成女德中落,也推給工業革命引發整個社會結構的改變。但其實這些改變都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整個世界的變遷才是引發家庭紛擾的主因。試想,當世界的變化那麼大,家庭和個人有可能不跟著一起改變嗎?

不久前,一位朋友陪父親回大陸探親。返臺後,他告訴我,老家至今還維持一個習俗:媳婦嫁進門時,婆婆可以先打她三巴掌,另外,媳婦必須自己準備棺材帶進夫家。

這讓我想到臺灣這幾年開始有一個現象,公公、婆婆要等到媳婦確定懷孕了,才肯幫年輕人辦婚禮。原因是怕媳婦不肯生,或擔心媳婦不孕。

於是,我忍不住在想,如果臺灣的女子嫁到婆婆可以賞巴掌的地方去,不曉得會怎樣?另外,臺灣的父母這麼做,不怕與孩子之間的張力嗎?

的確,面對家庭紛爭,我們總以為是人和人之間對待的問題,是關係出了問題,但是,如果細究就會發現,世界的變遷才是真正的導因,是這些變遷的因子在每個人身上作用、產生影響。只是,我們並不清楚。

世界的變遷,就好像電磁波到處亂竄,並且在每一個人身上作用著、影響著,但就是看不到。因為看不到,我們會以為沒有,自然無法了解它的驚人力量。就是這些「波」具體而微地在家庭裡運作著。於是,每個人都像懸絲木偶,手腳被這些「波」的細繩給綁住、控制住,造成家人之間的胡攪蠻纏。公公、婆婆或許會說,自己辛辛苦苦幫年輕人辦婚禮,萬一他們兩、三個月就離婚,那婚禮不就白辦了。如果能夠先懷孕,就表示定下來了,婚禮辦起來才紮實、放心。

看不到動機來自關愛
但是,這樣的紛爭、戰場,我覺得是結果。如果人類夠聰明,或者願意,就該想辦法去了解,真正造成這樣結果的原由。也只有當人們一層一層地把外面的東西剝開了之後,才會看到,原來我今天不肯幫孩子辦婚禮,是因為心裡總覺得,我花錢是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安穩的家庭,關係穩穩當當,可以幸福過日子。有了孩子,除了傳宗接代之外,更重要的是,將來我的孩子老了以後,至少他們還有自己的子女可以依靠。

這些,都是人與人之間相依相存的關愛,可是為什麼都看不到呢?我覺得是因為並沒有真的去面對那些看不見的影響因素。說難聽一點,我們只是短視地想著財產有沒有人繼承、孩子能不能娶到稱頭會生的好老婆……,卻沒有看到所有在乎的底層,心裡那個真正的動機,其實是來自關愛。

愛,不只讓人心理上得到滿足,我相信更是活命的泉源;而關愛,不只是心情上的愛,更是生命之間的相互依存。尤其現代的家庭都生得很少,好似造成孤單的人變多了。但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人多人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是質的問題,不是量的問題。

所以,當我看到「本來面目」就時常在想,人如何看到自己在生存上最基本的需要,以及自己對關愛的渴求。能夠看到這些時,也就能明白佛家講的貪、瞋、癡,其實都是為了存活而延伸出來的:有了關愛,就要更多,要了更多之後,還想要長久保有……。貪、瞋、癡,就是這樣子來的。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修行的目的,便是希望貪、瞋、癡可以慢慢減少,但是其中有個很根本的問題必須先處理,也就是要先能夠滿足活命的「需要」。不過,當我們真的想通了自己的活命需求時,就會發現,人類真的是「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這就像美國家族諮商心理師維琴尼亞.薩提爾講的冰山底下的需求。我記得有一次,她的弟子約翰.貝曼(John Banmen)說到他從小就渴望擁有一輛Jaguar(捷豹汽車),那樣的想望一直無法放掉,所以後來他就買了一輛Jaguar模型車,擺在自己的會談室裡。

這真是有趣的事呀!人對於自己渴求的東西,有時候並不那麼明白為什麼需要,即便明白了,但也不一定能問到自己最根本的問題上,往往都是一般世俗講的:會有幸福感、會受到尊敬、會有價值感……。但是,我們是不是該看得更根本一點,很多東西其實就只是為了讓自己活命罷了!

如果能夠回到這個點上,就會發現我們真的是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而這時候,就可以離自己的本來面目近一點了。

我記得有一位朋友出國時逛百貨公司,想買些伴手禮。當他伸手拿起相中的物品時,突然想到聖嚴師父講的「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於是便問自己:「這是我『需要』的嗎?」然後就把東西放回去。接著卻想:「這東西拿回去送人挺好的。」再把東西給取下來。「可是,好像沒那麼必要性。」於是又放了回去……。他說就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他發現要做到師父的話真的很難。最後,他實在抵擋不住自己的渴望,於是讓「想要」變成了「需要」,還是把東西給買了下來。從這裡可以看見,生活中,人們好像一直在「擁有」與「放下」之間不停擺盪。

靠近自己,為自己負責
無論是需要或想要,我覺得都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由於我習慣隨身帶著環保筷,以前總會被朋友笑是乞丐,帶著碗筷到處乞食。但我認為這是一個練習,除了衛生之外,還有一份很重要的滿足,就是為自己的飲食負責。當我拿起自己專用的碗筷進食、用完後把它洗乾淨再放回袋子,那種滿足感,還包含一種俐落的獨立感。

在禪堂過日子的時候,我也常手洗衣服。剛開始覺得有點無奈,因為在家用洗衣機的同時,還可以做許多其他的事。然而,當我用手搓揉著衣服時,漸漸地一種貼近自己的感覺浮現,親近、溫暖又滿足,偌大的洗衣間即便人來人往,我也只和自己一起安定、平靜地享受每個搓揉的當下。我從中理解到,在相互依存的關愛渴求裡,只有回歸到簡單的需要時,我們才能逐漸靠近自己,這時我們與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會相呼應,即便是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