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翻轉人生的禪機
Turning Over to A Chan Way of Life

作者:楊蓓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平裝 / 15x25 cm / 18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171

ISBN:9789575988098

定價:NT$220

會員價:NT$187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世界,是自己的

↑TOP
人在判斷事情的好壞、對錯時,心裡其實都有個評價。

評價,往往是依據在社會、學校、家庭等團體中所建構的規範標準,所做出來的評斷。

從小建立的評價會是根深柢固的,而且往往成為日後待人處世和生活的依歸。因為在這背後,人們總有個想法: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人。於是便服膺這樣的規範在走,即便因著生命的轉折而有所變化,但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依歸。

功利化的成功評斷標準
可是,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以後,社會價值觀漸漸朝功利取向,成功的評斷標準也愈來愈功利化。主要的原因,在於工業革命帶出了自由競爭。我記得很久以前,人類學者李亦園在一場演講上說了一句很中肯的話:「二十世紀人類文明,最大的創造就是競爭。」

競爭,當然就會有評價,達到標準時就說很成功、很棒,達不到就說失敗了、真差勁。早期社會的主流價值還滿明確,評斷標準也很清楚。可是,高度競爭的效應下,主流價值、評斷標準,都變得多元化。其實這是很令人困惑的,就好像人原本被一張網(單一評價)給扣住,極力想要掙脫,但是在脫困的過程中卻因此織出更多的網(多元評價),於是把自己纏縛得更緊、更密,無所遁逃。

談「中年叛逆」這個議題時,我也常在想,在這種情況下,人到年紀漸長時,老人這角色會因此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以前的社會,對老人大都抱持著「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肯定認知,認為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人生的智慧已經累積到某個程度,看事可以透徹,處事也較圓融,是值得學習和請益的。可是,多元評價系統出現後,對於老人的看法和評斷標準變得相對複雜,不再單純地用「寶」來看待。也就是說,藉由家族、社會來建構老人價值的傳統文化,在多元評價系統面前,已經不足以成為依歸,就算我們很努力強調老人的重要性,讓老人維持價值,老人本身也很努力地緊緊抓住足以維持身價與榮景的方法,但是,至少在我的觀察,老人擁有智慧、處事圓融的圖像是消弱了。

可是,偏偏我們又進入高齡化社會,於是便出現了很弔詭、矛盾的現象:社會上的老人愈來愈多,可是存活的價值,卻愈來愈被稀釋。這讓我想起日本電影《楢山節考》中獨自走向深山靜待死亡的老人家。

這時,我也想起生命裡兩位重要的老人家。

一位是我的父親。如果七十歲算是真正進入到老年,那麼我的父親在他九十歲去世之前,整整二十年的老年歲月裡,他很努力地讓自己過得很好。他努力地照顧好自己,不依賴人家,也不成為子女的負擔;他到處遊玩訪友,甚至七十幾歲時,還到美國幫我妹妹做月子。朋友有任何事需要他,他也一定幫忙,從不放棄對社會公益與公義的思維。總之,他就是充分活在「今天還能用我,就盡量用吧」的狀態裡,一直到他過世。

另一位是我的師父:聖嚴法師。

師父曾經說過,他到了五十歲的時候突然覺得,與其天天寫文章教人家應該怎麼做,不如自己親自來做。於是,只要認為是有價值的事情,他就去實踐,其間堅持理念,但也隨順因緣。慢慢地,到後來促成了「法鼓山」的存在。師父說,其實他從沒有刻意想要做什麼,只是想到什麼是對眾生有利的、有價值的,他就去做,至於做成什麼樣子,他也從不介意。

利他展現生命意義和價值
我在這兩位老人家的身上,看到他們如何在行動中獲得自我肯定,並且按照自己的標準,活出自己的價值。同時我也發現,當他們把價值觀建構在自己所建立的評價上時,會產生影響力的。也就是當他們認為自己是有用的、有力氣的,就會透過行動來證明,即便人老了,對社會還是有貢獻,因為他們的評價標準中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利他。

這社會上的確有許多老人家活得很有意思,我相信即使面對複雜的多元評價系統,他們也絕對有自己很主體性的觀點和標準,所以才能夠讓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充分展現出來。

在道場上多次見到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家,每每有禪七的時候,她就到廚房護七,配合主廚做副手,樂此不疲。當我們謝謝她的時候,她反而會說:「謝謝你們讓我有機會來種福田。」我相信她的感恩不是來自於禪眾的感謝,而是來自於她還能有所付出。

建立自我肯定的評價系統
我們無法期待社會配合老人去做調整、改變,但是,反過來思考,怎麼樣在這個多元評價的社會裡,老人自己去建立一個可以自我肯定的評價系統,是很重要的。而我也相信,當老人能夠建構出這樣的自我評價系統,對於死亡的看法,多少也會比較開闊,因為活在自我建構起來的評價系統中,需要時時刻刻看見自己生命的每一個剎那,然後,在「當下」做出選擇,那是何等清醒的生命觀。

其實,對任何一個人而言,多元評價系統不該成為我們生命風景的主宰,而是從中選擇自己怎麼看待自己、自己能怎麼幫自己,甚至怎樣從自己身上找到價值和意義,然後有自覺地、有自信地活出自己的樣子。如此,當我們老的時候,不管外在的風景如何,外界的眼光如何看待、評價自己,生命依舊可以活得精彩、有味。我知道,這是我的想望。

對照著生活周遭日益增加的老人家,公車上、馬路上……,我常想,當我們老去時,如何「看見」積累多年的智慧與圓融,是看見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家被推著走在熙來攘往的東區街道上的無奈?還是用餘力笑看人間的紛擾,瞭然於胸,然後再想想,如何讓人多懂自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