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肇論白話輕鬆讀:用智慧尋找佛道

肇論白話輕鬆讀:用智慧尋找佛道

作者:蕭振士

出版社:大喜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07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176頁 / 14.8 x 21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商品編號:1151690091

ISBN:9789869646345

定價:NT$280

會員價:NT$238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已搶購一空
目前無法購買

可購買時通知我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TOP
釋迦牟尼因感於生老病死之苦,而出家學道,這學道的目的就在於解脫生老病死之苦。但除了這四苦,佛家所說的苦,還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合為八苦,道盡人生的苦!生老病死之苦,頂多只是斷斷續續的苦。現代人每天醒來,就要面對工作、學業、同事、情愛交相煎迫之苦,這連續不斷的苦,才是真苦!與不喜歡的人共事,為了生活不得不如此!工作所獲取的報酬,永遠比不上自己付出的代價!永遠有競爭者在追求自己的異性朋友,感情已不錯的,又要擔心吵架分手!不斷湧現的慾望,止息了又生起,滿足了又有更高的慾望!這些連續不斷的苦,日日時時不斷,要如何尋求解脫,才是現代人真正的煩惱!

拜佛誦經嗎?但是為了生活,總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誦經,不誦經時又該如何?打坐止息慾念嗎?那麼離開禪座時,又該如何?人連作夢時都會不斷地有慾念生起!「黃粱一夢」敘述一位書生立志當官成就一生事業,但就在短短的、煮熟一鍋黃粱的時間中,他在夢中歷經了一生高官顯赫、妻妾成群,終歸幻滅的人生經歷!

當我們知道人類看這世界,與飛鳥、走獸有主觀上的差異時,應該再進一步去看, 在人類的認知中,每個人對這世界的認知是不是都一樣?當然不一樣!每個人因為環境、成長過程、個性的不同、智慧的差別,而對世界都有不同的認知。就像飛鳥與人對這世界的認知,也是有所不同。

再深究下去,同樣的一個人也會因為際遇、環境、時間等因素的不同,面對這世界時,有不同的感觸!夏天洗冷水,一身清凉;冬天洗冷水,徹骨冰寒。不是一樣的冷水嗎?怎麼會有不同的感受?

泥土怎麼會變成瓶子?牛奶怎麼變成乳酪?兩者都是佛經中經常提到的譬喻!泥土與牛奶都是加上了其他的因緣,才變成瓶子、乳酪。莊子說了一個寓言,夜半有個大力士把山搬走了,誰是大力士?就是自然!但是在人們的認知當中,山是十分穩固的。九二一大地震,讓台灣人感受到了佛經中所說的無常!無常帶來了無法預知的苦痛!認為不變的事物,卻在突然間發生劇變,使人們的生活愈加充滿恐懼!

有一天在街上恰巧看到了一樁車禍。一位年輕小伙子,看到左側橫向車道已轉紅燈,以為自己的直向車道應該是綠燈,猛加油門,車禍便發生了!一念之間的錯誤判斷,不查該路口是三時相號誌,橫向的右側車道尚在綠燈。但如果他再快三秒、再慢三秒都沒事。對方車道如果沒有趕時間、爭綠燈時段而加速的車子,他也可以安然。巧合的因素(因緣)使他逃不過這場災難!

這一切都是因緣!這世界是因緣所成,沒有自性——沒有恆常不變的東西。也因為因緣主導了世間一切現象不斷變動,才說是無常。龍樹菩薩為這個不是真實的世間,作了說明:「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句話一方面為「空」下了定義,另方面也告訴人們,我們身處、眼見的世界,都是因緣所成,因緣散去以後,事物、現象便要消失、改變,這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石頭是我們認為不變的東西,但滴水可以穿石;房子是人們認為保值的財產,但地震、火災會毀滅它!什麼是不變的?那就是「空」,空就是一切現象的本質。也就是世界的「實相」。如果不是空,怎麼容得下這麼多虛幻的現象、事物?原始佛教以無常來解釋這現實世界,大乘空宗則進一步以空來說明這世界的本質。

面對慾望與人生之苦,般若學提供了我們一個智慧法門,用智慧尋求解脫,用智慧進入佛道的世界。般若是梵文的音譯,我們不妨就直稱「智慧」好了,不必拘泥於名相。這智慧簡單地說,就是轉念,對世間建立正確的觀念。
般若的大意

般若就是智慧,它與空不能分離,因為般若是工具,目的是要去認知空的實相,這實相就是宇宙的真實狀況。

佛陀不厭其煩地告訴弟子們,這世界的實相就是不真實存在,只是虛幻的世界。但我們眼所見、耳所聞,卻又是如此真實!不知道狗是如何看待這世界?飛鳥又是如何看待這世界?跟人類主觀認知的世界是一樣的嗎?當然不一樣!所以佛經中才說,世間的萬象都是人心所變現。人心所變現,就是人依主觀的意識來認定這世界。

這個「空」的實相,誰能夠去清楚看到?就是擁有般若智慧的人。為什麼要特別標明般若,而不說智慧?從龍樹到僧肇,都強調真理有兩種。一是真諦,二是俗諦。俗諦將這個具相、有形的世界看成是實有,也就是真實存在。這樣的認知,就是凡夫的看法。但是從真諦的理路去觀察,眼前具相的世界,只是看的人在主觀的認知上,認為它真實存在,也就是佛經上所說的「心所變現」。正如前面所說,飛鳥、走獸與人們用不一樣的眼光看相同的世界,肯定會有主觀上不同的認知。凡夫與具般若智慧的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同一個世界,當然也有不同的認知。

現在我們拿「沈魚落雁」來形容美女的風姿,但這成語在莊子的《齊物論》中,卻有不同的意義。西施是戰國時代的美女,人們無不希望有機會親近她。但是魚看到她,便要沈入水裡;雁看到她,便要高飛;鹿看到她,便要逃跑。魚、雁、鹿不見得就喜歡人們所認定的美女,可見凡夫俗子都是以主觀的意識,面對這個虛幻的世界。

智慧之用就是教導人們,要以客觀的角度,去認知這個世界是虛幻不實的,任何事物的存在是來自因緣。事物沒有自己的本質、本體(法性),所以本質就是空。從觀念上改變自己凡夫俗子的主觀意識,改以客觀的角度去觀察真實世界。當你見到「空」才是世界的「實相」時,自然不會去執取任何事物,也不懼於失去,這便是解脫!

僧肇主要的四篇論: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其實都是在闡揚般若學的基本主張——空。而般若無知、涅槃無名,則相對地更深入強調,妄念、 邪見都源於人們對名相的執著。有了名相以後,人們便會去執取名相所說的事物,因此要用無知論、無名徹底地打破名相帶給人們的繫累。

無知、無名的說法,另一個目的是告訴人們,真實的佛道不是言語、文字所能表述的。如果你要在語言、文字中尋找具體的佛道,恐怕只會徒勞無功。離開了危險的高峰,又掉入深淵中。這便是在語言文字中搜尋,認為否定有、便是無,這種二元觀可能帶來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