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禪悟之道
The Path to Chan Enlightenment

作者:釋繼程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人

規格:平裝 / 15x21 cm / 30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110331

ISBN:9789575987916

定價:NT$360

會員價:NT$281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話頭的用功技巧

↑TOP
諸位用方法,一定要了解文字的功能與局限,用話頭亦然。大慧宗杲禪師何以要將公案放開,直接用話頭?因為公案裡最關鍵、最核心的,就是那句話頭,既然如此,把這個句子拿出來參就好,這樣一來就可打破思惟的作用,因為參公案時,還是有思惟。現在還有些道場,用的方法是將公案一個個拿出來參,參破一個再一個,若干個為一組,當這一組都參破了,第一階段就過關,然後進入第二階段,就要運用更深一層的技巧,參破此階段為一組的公案,再至下一階段,直至參破最後一階段的公案,即是開悟。這個方法也是有次第的,不同階段各有其運用的方法,技巧深淺各不同,不過這個方法中國禪宗較少採用,禪宗所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把握一個話頭參到底,不會一直換話頭。

  諸位可能聽過有種說法,認為話頭還是有程度深淺的不同,所以參完了一個,還要再參另一個;不過大慧宗杲禪師提倡的,則是只參一個話頭,行者若是下工夫一路參到底,等到了有體驗時,便會發現只要把一個話頭透徹地參破,接下來便無須再參其他的話頭,若之後還要再用其他的話頭,目的則是為了保養聖胎,以做為修定之用。因為話頭是一個很猛厲的方法,通過方法把心凝聚到很穩的時候,其產生的作用,是很有爆發力的,所以當行者有了修行體驗,破參後有了悟境,這整個達致開悟的歷程,屬於頓悟,它雖然來得猛,但是心凝聚的定卻未必很深,我們知道話頭凝聚的定,必然有一定的深度,才能破參,但如果行者原本修的禪定工夫還不夠深,那麼他在破參之後,若沒有繼續保持既深且穩的禪定工夫,這個破參後見到清淨本性的悟境與體驗,還是有可能被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雜染所覆蓋,儘管修行時,很清楚地知道這些雜染都是外來的,但事實上,雜染依然存在於意識層面並繼續作用著,所以保持禪定的工夫,是破參後很重要的功課。

  初期佛教有所謂慧解脫阿羅漢,他們沒有修很深的定,可能就修到基本的未到地定或欲界定,一個因緣讓他們突破了我見而開悟,證得阿羅漢,他們因此解脫,並證到了初果,這時他們就會知道,接下來還必須修定。開悟後再來修定,是依慧起修,有的人修的是深定,但也有修基本的定而不修深定,不論是前者或後者,凡依慧修定,大抵都沒什麼問題。至於中國禪宗,不強調修深定。這是指教學上,禪宗不太談論深定的體驗,但其實有很多開悟的禪師,都能入深定。開悟者安住於深定,目的是為了保持他的悟境和體驗,因為在整個修行的過程裡,一旦第一次有了開悟的體驗,信心就不會退轉,不過修行的工夫卻還是可能上上下下,甚至退轉,所以保持禪定,就是保持修行的工夫不退轉。

  悟後再起修,聖嚴師父教的方法是:看住那個話頭。其實用的、念的還是原本的話頭,不過和修行之初的念法有些不同,此時因為已經有了體驗,所以這個話頭只是掛在那裡,行者只要看住它即可。悟後起修的話頭,與開悟前的話頭,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是斷斷續續、跑上跑下,所以必須抓住、提起它,而開悟後因為有了體驗,到了這個程度,話頭其實已經不會消失,它就是在那裡,天天都能見著它,所以爾後的修行只要看著話頭即可,以這樣的方式修定,讓自己的悟境得以保持不退轉。

  話頭是一個工具、技巧和方法,一方面可用來對治散亂心,另一方面也可用以凝聚心,通過專注、凝聚的過程,讓人深入內心,直至見到本來面目,然後再用話頭保持工夫的穩定性,讓悟境不退轉,如此,整個話頭的工夫就能連貫起來。

  諸位若想要把話頭用好,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的狀況,再者要了解所用的話頭,循的是什麼樣的修行方法。比如說無字公案,雖然參的是無,但當中還有思惟的作用,要等它由一則公案轉為一個話頭後,才會更直接地問什麼是無。其實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提起「無」,也就是用念的方法。念是心比較內在的一種功能,相較於用公案還有想的作用,念話頭則是連思惟都放下。中國禪宗後期的方法,以念話頭為主,因為它是更直覺的。先前我們提到默照的照,即是觀照,觀照和觀想的不同,在於觀想還有思惟的作用,而觀照則是更直接地直觀,由於禪宗的方法都是直觀的,所以同理可知,用話頭時,自然會演變為以最直觀的方法為主。用話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著、念著這個話頭,然後問這個話頭。所謂問,並非一種思惟的作用,也不是猜謎語,或是要找到一個答案,而是直接地問它,通過問的過程,讓內在的疑情生起,當疑情生起到一個程度後,便會發現這整個過程都是很直覺的,當中並沒有摻雜什麼思惟,更沒有什麼答案,它就是一個念:「我要見到,我要知道。」如此而已,所以它是很直覺的。

  中國禪宗的頓悟法門,就是循著直覺的方式用功,不夾雜思惟等其他作用。不過,這樣的方法,實際運作時會發現很容易夾雜著我們的慣性,所以用方法時,就要提醒自己:「只有方法。」若發現自己離開了方法,夾雜了很多公案、話頭等的思惟,就要知道這些都是妄念,然後回到方法上。

  我們用話頭,從開始的念話頭,到之後的問話頭,也是以這樣的方式用功。如此,我們的修行,就是循著一條直路走到底,既不走旁路,也不拐彎抹角,更不用去思惟。不過,這樣的方法,如果工夫用得不得力,會覺得滿苦悶,甚至會覺得快念不下去。話頭一直念、念、念,疑情卻始終生不起來,這情形就像成語所說的「味如嚼蠟」。為什麼有的人會有這樣的狀況呢?因為這個方法太直接、太簡單,甚至有些單調,如果禪眾的耐心不夠,或是還有很多的想像,想像著疑情生起時的情形,想像著要趕快開悟,這些未來心若是一直跑出來,工夫是沒辦法用下去的。不過,如果你能老實地照著方法用功,雖然初階段會有些單調,不過當話頭念到與心相應的時候,你將發現這念著、念著,回甘的滋味就出來了,此時切記不要以為自己得到了什麼,或是有了什麼特殊的體驗,而是要回到方法上繼續用功。

  由此可知,話頭的方法雖然簡單、直接,但心必須與之相應,才能品到它回甘的滋味。假如心還是那麼複雜,還有許多雜染,還是在過去心與未來心之間不斷輪迴,就不可能體會到工夫得力後的念話頭味道了。因此,耐心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打坐的初階段是最難熬的,觀察我們舉辦的禪修課程,雖然來學打坐的人很多,但能持續用功、精進的,人數往往會愈來愈少,因為如果方法用不上去,什麼味道都沒有了,加之如果對修行方法的原理和自己的身心狀態不了解,很多人的修行就會因此退失。

  用功真的是需要耐性,並且配合方法運用的技巧。諸位現在用話頭,就要知道如何把它用好,了解它的基本原理、原則,知道它的中心點在哪裡,以及如何把方法提起來,而後在實際運作時,要有耐心、有恆心地用方法。當方法用到與心相應,心被調得愈來愈直、愈來愈簡單,就表示你的方法已經貫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