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21期:懂孤獨,不寂寞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21

定價:NT$180

會員價:NT$29 (16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漢傳佛教學者第一人 于君方教授榮膺中研院院士

↑TOP
前言:
一生致力於漢傳佛教研究的于君方教授,
獲選為中研院新科院士。
除了投身佛學研究,她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
研究者與信仰者的雙重身分,無礙她的學術成就,
更為其專業注入一股堅定的中心思想,與特有的人文情懷。

■ 釋演真

中央研究院第32屆新科院士於7月5日揭曉,其中,人文及社會科學組中,喜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于君方,她是第一位獲選為中研院院士的漢傳佛教學者。「過去中研院選出的院士多半是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學的學者,極少見研究宗教的學者,可能根本沒有研究漢傳佛教的院士。因此本人這次當選院士,不但是我個人的榮譽,更希望這代表對此一學術領域的認可和重視。」于君方院士說。

帶動北美漢傳佛教研究

于院士是北美漢傳佛教研究的權威,她的博士論文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暫譯為《中國的佛教復興:祩宏與晚明的宗教融合》是第一本研究明代佛教的英文著作,影響所及,開啟北美學術界對於宋、元、明佛教的重視與研究,因為在此之前,多數學者皆認為唐以降的佛教沒有研究價值。

此外,當她從1985年開始研究觀音信仰時,就運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結合文獻學、歷史學、考古學、圖像學、田野調查,進行社會、文化、藝術、歷史等跨學科的創新研究,引領佛教研究學者擴大觸及偽經、佛教儀規、寺誌、地方誌、朝聖故事、靈異記、寶卷、小說、戲曲、繪畫、雕塑等材料。她曾分享:「從研究觀音信仰的經驗得知,綜合不同學科的內涵,是讓佛學研究做得更好的唯一方法。」由此,她更開拓佛教與性別的研究領域,包括觀音的女性轉變、佛教對中國婦女心靈生活的影響等,這些成果都顯見於她十多年來的心血著作《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中。

「目前國內研究漢傳佛教的趨勢愈來愈興盛,這使我非常欣慰。不過大家不太採用跨學科或多學科的研究方法。研究經典及教義的學者很少注意到它們的社會影響;研究佛教藝術的學者也不會關心到佛教的信仰和儀式,因此我們不能了解佛教在某一時代的全面。」于院士建議國內佛教研究學者,多採用跨學科或多學科的研究方法,以進行更全面、系統、深入的剖析。

同時關注歷史考察及現實信仰

除了《觀音》一書,于院士的另一本知名著作Passing the Light: The Incense Light Community and Buddhist Nuns in Contemporary Taiwan(暫譯為《傳光:香光僧團及當代臺灣的比丘尼》)中,更實際且深入地探訪,在佛教現代化的過程中,比丘尼僧團的發展與轉變。

于院士自述,對佛教與性別問題一向很感興趣。她觀察,不論在印度或中國,佛教都得到女信眾的大力支持;但在傳統父權社會中,她們沒有機會與男眾一樣研究佛法或領眾。「可慶的是,現代社會女性地位顯著提昇,這也反映在佛教僧團,臺灣比丘尼的質量提昇、女眾法師已經可以講經、教禪,還有女信眾扮演了重要角色,都是很好的例子。」至於美國社會,主要是在家佛教,出家僧侶占非常少數,有不少禪中心是由女禪師指導,八敬法在美國也較不成問題。她期許:「展望未來的漢傳佛教,也許比丘尼也能擔任方丈、傳戒或主法水陸法會。」

關於自己的佛教徒身分與學術的交涉,于院士認為:「信仰與研究其實可以相輔相成,我認為信仰能夠幫助研究得更深入,但不能因為信仰而忽略了判斷、探究真實。」在〈評于君方《觀音》〉一文中,姚崇新教授便提及:「于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佛教研究,視野比較開闊,既注重對中國佛教的歷史考察,又關注現實中國的佛教信仰狀況。」

姚崇新並觀察到:「作者早年在中國生活的背景,以及對中國民眾觀音崇拜的親身經歷,有助於她在後來的研究中對中國民眾的觀音信仰抱以同情式地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而這一點又恰是許多研究中國宗教的歐美學者所不具備的。」因為能夠貼近不同時代的信仰面貌及同理關懷,使得她的學術專業更有著一份堅定的中心思想,以及特有的人文情懷。

漢傳講座教授成果斐然

2007年至2013年間,于院士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的「聖嚴漢傳佛教講座教授」,指導六位博士生投入漢傳佛教研究,她說:「講座教授在哥大的設立乃是國外的創舉,受到學術界的重視,進而影響其他大學也開始設立同樣的講座教授,如史丹福大學,使得更多的大學生申請研究漢傳佛教的博士課程。」當這些學生得到博士學位後,又在不同的大學開設漢傳佛教的課程,讓年輕的大學生對漢傳佛教產生興趣;而他們的博士論文出書後,也引起佛教學者和一般宗教學者的注意。「這是當年我建議設立這個講座的動機,十一年後果然得到預計的成果。」

不僅擔任講座教授,從2009年起,她也擔任哥大出版社漢傳佛教叢書總編輯,六年間,在她的審稿和推動下,共出版了八本專書,對於漢傳佛教研究在國際間的推動與發展,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細數所訓練出來的博士生,于院士歡喜地說:「他們都已經有很優秀的表現:史考特(Gregory Scott)任職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isty of Manchester);史泰平(Rafal Stepien)在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做研究;畢可羅(Kevin Bickelew)剛通過論文答辯,就立刻被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聘為助理教授;林欣儀現在任職於佛光大學。」

量身訂做漢傳佛教教科書

從哥大榮退之後,于院士剛完成一本新書Chinese Buddhism: A Thematic History(暫譯為《漢傳佛教專題史》,預計一年後出版。于院士表示,寫這本書主要是希望提供給美國大學授課使用。「現有的漢傳佛教教科書,不是過繁就是已經過時,多年來迫切感受到需要一本新的教科書。我寫的這本書適合做大學授課的教材,一般讀者也可以用上。」

書中以專題史的方式,分九個主題介紹漢傳佛教的特色,包括:導論(簡述印度佛教及佛教傳入中國的初期發展)、漢傳佛教主要經典、佛和菩薩信仰、寺院制度、佛教節慶和儀式、天台和華嚴、禪、淨土、佛教與性別,以及現代的漢傳佛教。期待這本新書的問世,為漢傳佛教的研究學子,帶來更全面且與時俱進的寬廣視野及研究階梯。
(全文請見本期《人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