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六妙門:禪修入門與進階

六妙門:禪修入門與進階

作者:果煜法師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14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60頁 / 22 x 17 x 1.1 cm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0771891

ISBN:9789865613747

定價:NT$400

會員價:NT$340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作者序】

↑TOP
疑情與話頭

很多人剛開始就一直問:「怎麼參禪?」等了老久,終於等到現在要講「參話頭」了。但事先聲明,我講的參話頭跟中國禪宗,甚至跟當前佛教界所講的,會有一些不一樣。至於哪裡不一樣?慢慢看就知道了。至於誰是誰非?其實看各人,合用的話就留著用,不合用的話則另請高明!我只是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式,供諸位作參考和抉擇。

前於觀慧門中,講到妄念的分類,乃有:帶迷惑性的妄念。

為何是這樣?為何非那樣?這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在講到參話頭前,首先要講「疑情」。因為有疑情的現起,才有話頭可參,所以我們須從疑情來定義話頭。

前面講到「觀門」時,講到妄念可整理歸納為三類:第一是無記的妄念,就是亂打的妄想,既沒什麼主題,也沒什麼意義。第二是有煩惱性的妄念,如貪瞋慢疑等,可用對治觀門去處理。第三是帶有迷惑性的妄念,當時卻未明講應如何處理?待此「參禪」法門時,才合講應如何處理。

迷惑性的妄念,就是既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同時又有很多疑惑。例如:這件事為什麼是這樣子,而不是那樣子呢?被罵時,想為何被罵的是我,而不是別人呢?如天下紅雨,想是什麼因緣而使天下紅雨呢?或者這件事,以前是如何?以後又會怎樣?反正我們活著,常會對很多人事現象、生命現象,或宇宙真理,起迷惑與懷疑。於是乎,迷惑與懷疑就可能變成話頭。但是如何變成話頭的呢?且先定義「話頭」吧!

話,即語言文字,動心起念。

若疑情是往「源頭」的方向去探究,是為話頭;

反之,若往下流的方向去尋思,則為話尾!

話,並不只是講話而已。因為透過起心動念,我們才能講話,所以話的頭,就是我們的心念。而心念的頭,又是什麼呢?更去追溯它的源頭。若現形為語言文字,就不是話頭了,動心起念才是更上源的頭。那動心起念之前,又是什麼呢?不斷地往上溯,以探究其源頭,這稱為「話頭」。

是以有了疑情後,大致可往兩個方向去思考:一個是往上頭的,一個是往下流的。若往源頭的方向,去思考參究,稱為「參話頭」。如果是往下流方向,去演繹擴張,就稱為「拈話尾」。

下面且來分辨何謂「往源頭的方向」和「往下流的方向」?

如有人惹我生氣了,我想:如何修理他?這便是話尾,而非話頭。

反之,若去追究:這等事,有必要生這麼大的氣嗎?便近於上溯的方向!

例如:現在發覺我生氣了,因為某某人講的一句話讓我生氣。於是我就想:這傢伙,我一定得好好修理他!至於怎麼修理呢?慢慢想、慢慢等,總會有辦法、總會有機會的。這便是「拈話尾」的思考方式。以拈話尾故,造業多端,而不離煩惱生死!

反過來想:為了他講這句話,我就應該生氣嗎?而生氣後,就得去報復嗎?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應該生氣、得去報復,那表示還在話尾打轉!若真往源頭去尋思,應該會得到:這樣的事情,其實是沒什麼好生氣的。源頭是什麼?涓涓細流!若是驚濤駭浪,那絕非源頭。

想到最後,「是我自己想不開,故庸人自擾。」這樣氣既消了,也就不用再去修理誰了。以參話頭故,不再造業生死。

若愛錢如命而千方百計去想弄錢的點子,這便是下流的思惟模式。

反之,若一朝反省:錢真有這麼重要嗎?便近於話頭!

世間上有很多人愛錢如命,千方百計在想怎麼去賺錢:去投資股票嗎?還是經營房地產?或者賣健康食品?如果只往這方面去想,便是下流的方向。因為這已承認「愛錢如命」的前提是正確的。

如果有一天他突然反省到:錢真有這麼重要嗎?有的人很有錢,不見得快樂;有的人很有錢,不見得健康長壽;有的人很有錢,可是別人照樣瞧不起他。過去錯認錢很重要,所以拼命去賺錢,而今才覺悟:金錢不是萬能的。

能覺悟:錢真的沒有那麼重要!這問題算是解決了一半。為何只一半呢?因為得再追問:既然金錢本非這麼重要,我如何又會錯認了它?一定是有另外的心結來促成的。仔細尋思後,或許因從小家裡貧窮,讓別人瞧不起,所以奮發圖強,努力賺錢,只為爭這口氣而已!事實上,爭不爭氣跟賺多少錢,卻無等比的關係。

故所謂「話頭」就是去追溯問題的源頭,要往源頭的方向去尋思、參究,這才是解決問題的究竟方法。如果已承認有這樣的問題,然後再順此去思考處理的方式,便似「用大石頭去砸小石頭」,小石頭雖砸壞了,而大石頭又成障礙,問題永遠愈搞愈多。

如果是往下流的方向,所謂「下流」,以佛教來講就是順生死流的方向。

如果是往還滅門的方向思考,這是接近於源頭。

因此,迴向、還源、話頭,是一體相關的。

因此話頭,就是迴向的意思。因為眾生都習慣往下流的方向去思考,而往下流,即是造業煩惱的生死流。我們要迴向──反其道而行,而往源頭的方向去思考。因此,這三個名相,話頭、還源、迴向,是一體相關的。

剛才講,若往源頭的方向去思考,便接近於話頭。如參「我為何生氣?」「錢有這麼重要嗎?」但這些問題,就解脫道而言,還只算枝末,而非根本。再把問題往上溯,溯到「一以貫之」的根本問題,才能一了百了地解決一切問題。而這最根本問題,才是禪宗所謂的「參話頭」。

所以一般的人,是不會參話頭的,因為他只會向下流轉,而不會往上追溯。就算有少數人能往上追溯,也只能在枝末上探究,而不能切到根本的問題。要有非凡的善根,才能直接切到根本的問題。



明心見性

人生的問題與迷惑,雖似葛藤,剪不斷,理還亂。

但源頭,只因為「不能明心見性」!

所以一切與修道相應的話頭,必以此為旨歸。

人生的問題與迷惑,雖似葛藤,剪不斷,理還亂,但源頭卻只有一個──不能明心見性!至於其他的問題,都是從此而衍生的枝末。例如:錢有這麼重要嗎?如果明心見性了,連生死都不相關了,錢哪有什麼重要的?生不生氣也一樣,連生死都不是問題,人家罵你一句有什麼關係呢?所以問題追溯到源頭,只是如何能明心見性?

我們最初定義的話頭似較廣泛,但就修行有關的話頭,都會匯歸於「如何明心見性」這主題。跟這主題相關的疑情,才是禪宗所謂的「話頭」。問題似有不同,但宗旨卻是一樣的。

譬如參「我是誰?」「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在農禪寺最早參的話頭是「我是誰?」如果想:我是父母生的,名字是某某,家住何處。那就拈話尾去了。要知:這個「我」,主要是問「心是什麼?」尤其要往「性」上去作功夫。於是心是什麼呢?就去一參再參,參到最後,一定會跟剛才所講的心性觀相應!

同樣參「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父母在佛法裡,有特別的定義:因眾生以無明為父、欲愛為母,而生死不斷。故在無明未起、愛欲未生之前,我們的心,應是什麼樣子呢?這也是為參透「心性為何」。

或者參「拖死屍的是誰?」我們身體會動,會來會去,是誰叫它動靜、來去的呢?裡面有誰在主導、控制嗎?你去參,參到最後,也不過是明心見性!甚至問「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如果只在「隨業去來」上打轉,是絕對不會開悟的。最後要參到:眾生,其實不來也不去,因為心性不動不移呀!

所以,話頭好像很多,但事實上,它的中心應該是一樣的,就是匯歸到:眾生的心性是什麼?

何不直參「動心起念者是誰」呢?

參「念佛者是誰」與參「阿彌陀佛是誰」有何不同?

我過去就說:不要去參些有的沒的問題,直接參「動心起念者是誰?」不是更直截了當嗎?既然真正要參的也只是這問題,何必東拉西扯,去問些自己都不明白、都不相應的問題呢?

下面這個問題很有啟發性。在禪門裡常參「念佛者是誰?」但是否也可以參「阿彌陀佛是誰?」似乎也無不可。但如將「阿彌陀佛」當做外在的佛去參,便難開悟!但若參到最後,能覺悟於:阿彌陀佛乃是清淨法身,亦即眾生妙淨本明的心性,當然也不錯呀!但兩者相較,還是以參「念佛者是誰」,較不會往外求。

這是首先講到話頭的基本定義:就是要向內或向上去追溯到源頭,而能明心見性。如果方向確定了,問題怎麼描述,都沒關係,至少是往源頭的方向去探究。反之,方向都搞錯了,就只能順流而生死!以上是首先定義「何謂話頭」。



參的法門

懸而不思,曰「參」。思與觀、參的不同:

思,是以意識為基礎,而作的分辨、抉擇或統合。

觀,是對於一個已肯定的理念,以不斷提起,使銘記於心識中。

參,是對於一個疑情,以不斷提起,使烙入心識中。

至於為什麼稱為「參」呢?懸而不思,曰「參」──只把問題懸著,但不去思考,這就叫做「參」。下面且來分辨「思、觀、參」這三種有何不同?

一般的人都會用思考,就是用第六意識,把過去所記憶的重新拿出來比對、過濾,最後再抉擇或統合。這樣的思惟方式是諸位非常熟悉的,這稱為「思」。

佛法的智慧,從「聞、思」而來。聞是先從聽聞中,匯集很多資料;思是再作比對、分辨、抉擇或統合。思過後,就會整理出一個較明朗的架構,或較明確的導向。

「觀」前面已說過了。所觀的觀念,其實已確定了;只是很多人很容易又忘記了,今天覺得很有道理,明天就還給它了。這只是「思」,而非「觀」。觀,即是要把已確定的觀念,烙入心中,好像蓋印一般,永遠保持著非常鮮明、深刻的印象。

要怎樣使它烙入心中呢?以不斷提起。例如修無常觀,要時時刻刻保持著無常的觀念,即使看到什麼好吃、好玩的,也都能提起無常的觀念。最後這無常,就會清楚而深刻地保持在我們心中。於是面對一切境界時,即能不作意而現起無常觀。所以,聞是第一個漸次,思是第二個漸次,觀則為第三個漸次,能把真理,印入心中,即能斷煩惱、了生死。

下面再講「參」。參,不是一個肯定的觀念,而是一個問題。然這個問題也要不斷地被提起,一問再問,而讓這問題在我們心中非常鮮明、深刻。觀,是有很明確的理念;參,是只有問題而沒有答案。

為什麼要將一個問題不斷提起呢?因為眾生本來就是有問題的,可是常常事情一忙,就把問題丟了。每天忙東忙西,只在枝末中打轉、計較,卻對真正的問題漠不關心。所以要把問題看牢,才有力量滲透。如果偶而想想、久久才想,那是沒力量的。所以,要使問題非常深刻、鮮明地烙入我們心田中,它才有力量。

所謂「懸」,是不斷地提起。

如大問題未能釐清,它終將不斷地現起!

「懸而不思」的「懸」,就是要把問題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時時刻刻想到這個問題還存在,還未解決。若有大問題,在未解決之前,它一定會不斷地蹦出來、提醒你,甚至想逃都逃不了的。

所以前面所謂的「不斷地提起」,是有刻意的成分,因這問題你覺得還不夠重大;但是,若一再提起,力量會變得愈來愈大。到最後──已爆發成大問題了,便只能直接去面對它,而無逃避的可能。以上是講「懸」。

何謂「不思」?不用第六意識去分別、取捨。

其實大問題,單用第六意識去分別、取捨,也使不上力──山窮水盡疑無路。

其次,何謂「不思」呢?即不用第六意識去分別、取捨。為什麼呢?因為第六識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講白一點,如果碰上生命的大問題,單用第六識去想,也是沒有用的。因為想到最後,會覺得我們只是在問題外面打轉,而切不到核心。

所以剛開始教我們不要想,我們是按捺不住的,總還是要想;可是想了一段時間後,就覺得已山窮水盡,而想不出更好的點子了。可是問題還未解決,這時就自然進入「懸而不思」的階段──問題還是懸著,可是思惟作用已使不上力了。

事實上,我們在面對人生重大問題時,也都是這樣。小問題自己想想就解決了,或者請教人家就有答案。但大問題,卻得自己苦苦悶在心裡,或悶個三個月、五個月、幾年。或問:「這樣悶,有用嗎?」可能有用,為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悟的源由

不斷地參疑情,就能開悟嗎?未必!

若不斷地參疑情就能開悟,那外道也能開悟。

這樣不斷地參,就能開悟嗎?不見得!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斷地參疑情就能開悟,那外道也能開悟。不要認為外道就沒有疑情,就沒有道心,他們對「如何斷煩惱、了生死」一樣非常迫切。

至少在印度、在釋迦牟尼佛當時,這是大眾共同關心的問題。多數的修道者,也為這樣的目的而出家,所以不能說外道就沒有疑情。但外道為何不能開悟呢?無明邪見故。因此,若無明邪見無法去除,就算不斷地參話頭,也是不能開悟的。

必先有正見的基礎,參禪才可能開悟。

因此,應該有正見的基礎後,再參禪才可能開悟。眾生之中未聞法而能開悟的,只有釋迦牟尼佛而已!剩下的都是聲聞弟子,就是從聽聞佛法後,才能順正見的方向去思考,而得到開悟。

就以舍利弗為喻,舍利弗最初也是外道,因在路上聽到「緣起」的偈頌而開悟。何以之前未能悟,而此時卻悟了呢?這表示:1.他的疑情,也是很深,也參了很久。2.因為聽到這偈頌,而把他過去外道的知見,一下子打翻了,所以能夠只聽一偈頌就開悟了。這偈頌,就是正知見;所以沒有正知見,要開悟是不可能的。

中國禪宗後來倡言「不立文字」,而反對學禪者看經、聞法。我覺得這是「矯枉過正」。因為聽經聞法是正見的基礎,而有了正見,才可能開悟。後期的禪宗一方面強調「禪不在坐」,二方面又倡言「不立文字」,因此免不了愈來愈沒落。不只能開悟的人,愈來愈少;更且著魔發狂的人,還愈來愈多。為什麼?不具正知見故。因此,不管是先有知見了,再去參禪,還是在參禪的過程中,再不斷吸收知見,總之,正知見的基礎是少不了的。

所謂「參」,即是將相關的知見,於第八識中作整合、結晶。因為有此問題,我們才會把跟這個問題相關的知見作整合。一般人的整合是用第六識去處理,但面對生命的大問題時,單用第六識卻使不上力。

於是這問題就時時刻刻都在現行,前面所謂「烙入心田」,即是印入第八識。於是在第八識中,會把我們所聽到的佛法,與此相關的作整合,整合到最後完成時,稱為「結晶」。結晶時,就很容易現行為開悟的體證。那時,一個小小的因緣,就可能讓他開悟──因為他已整合出來了。

在第八識能作整合嗎?這是我們用過之後,才有的肯定。事實上,有很多問題,你一想再想,還是沒辦法解決。但禪坐幾天,心定下來,不意之間,卻已水落石出!因為第八識已在我們修定的過程中,作好整合了。

若之前已搜集很多相關的知見,則整合的過程便迅速多了。

若在參禪之前,就已聽經聞法,而搜集到很多相關的知見──相關於這問題的知見,則整合的過程便迅速多了。反之,之前未搜集得很多相關的知見,則於參禪後,對相關知見會更加敏感,也更勤於去搜集。

所以,我說過:要有疑情,才有道心。因為自知有病,才會勤快地去找藥。否則,搜集得一堆藥方,也似與我無關哩!

整合的動力來自探究的決心。道心愈強,整合即愈有成效。

其次,整合的動力來自探究的決心。也就是這問題對你而言,有多重要?有些人還不覺得它是問題;有些人雖覺得它是問題,然如未解決,還是每天照樣吃飯、睡覺,所以不解決也沒關係。如果是這麼想,決心、毅力就不夠,那就像溫火一樣慢慢烘,烘到什麼時候會熟也不知道。而有些人就覺得:這問題不解決,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那動機、意願,就非常強烈了。

參究的決心愈強,整合的速度就會愈快。因此道心強的人,這問題一提,就已烙入心版中,根本不用再提,甚至逃也逃不了。另有些人因動機不夠強,所以只好不斷地再提起,以便拉攏它,而拉攏久了,這問題的力量也會愈來愈大。

這跟修定的方法,在心態上大不同:

修定,只是守一;而參禪,必下「勘破」之決心。

這跟修定,在心態上有很大的不同。修定只是把一個方法守住!比如數息法,只是把數字守住,而不打其他妄想。因此,方法本身是靜態的,心態也是靜態的。而參禪卻是動態的,不只要守住話頭,且有一個非常強烈的動機,要把問題切穿、勘破。

其次,所謂「話頭」,也非單一的「問句」。我們雖有疑情,但未必都得用同樣的問句。比如「我是誰?」可變成「念佛者是誰?」或「拖死屍者是誰?」「動心起念者,又是誰?」問句似不同,但核心的疑情是一樣的。這如我們正在想念某個人,或想念他的容貌,或想念他的聲音,或想念他說的話,或想念他做的事,但核心都是同一人。

所以也不是對著同一個問句,一念再念,一提再提,就叫參話頭。而是圍繞著同一個核心的問題,一參再參,尤其要有勘破的決心,這才是參話頭的法門。

所以不是把「固定的問句」,一念再念,就是參話頭。那倒不如念佛,念佛還可迴向求生淨土,而只是念「什麼是無?」究竟有什麼意思呢?問題不是這樣!因為若無疑情,無勘破之決心,便非參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