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18期:好說好好說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6月01日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18

定價:NT$180

會員價:NT$30 (17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應用篇】 慈悲的說話之道,從聆聽開始

↑TOP
小時候「話多過貓毛」的常法法師,
長大後成了傾聽他人的助人工作者,
出家後更需要關懷大眾,
在聽與說之間,體悟到「當個無底垃圾桶」的慈悲。
■ 釋常法(法鼓山蘭陽精舍副寺)

從小我就是一個很愛講話的小孩,母親對我的形容就是:「這個囝仔哪會話卡多ㄟ貓毛(臺語)。」意思就是我的話怎麼比貓毛還多。記得小學時每一次開學,我都在心裡發願,這學期要當一個文靜的小孩,但不到半天就破功了,可見當時我有多愛講話。

後來發現自己愛講話,可能和我有一個「善聽」的母親有關。念國小時,每天放學回家,媽媽通常在廚房忙著,我連書包都還沒放下,就站在媽媽身後,開始跟她說今天學校發生什麼大小事。媽媽雖然一邊忙碌,但總對我說的一切興味盎然。「是喔?怎麼會這樣?那後來呢?」對小小孩的內心世界,她不但不覺得無聊,還充滿好奇,彷彿每一件事都是她自己的事。現在想起來,我真是個幸福的小孩,有一個無條件聽我說話的母親。

被聽懂,人類的基本需求
每個人都希望所說的話被了解,並且得到善意的回應,這是所有人共同的需求,包括嬰兒也是如此。觀察嬰兒的行為,當他有需求時,會想盡辦法表達自己;當大人看不懂,沒辦法回應他的需求時,他就會挫折哭鬧。能被理解、被聽懂,並得到善意的回應,是作為一個生命體的基本需求,甚至是一種愛的滋潤。

然而,這個需求要怎麼被滿足?當然需要有一個「聽」的人。而聽,最重要的就是「意願」,我們是否願意、樂意聽另外一個人說話?特別是忙碌的現代人,有時甚至連對孩子、伴侶、父母,都無法空出時間好好聽他們說話,難怪大家常抱怨人際間愈來愈疏離。

長大之後,成為一個助人工作者,後來又成為出家人,從一個自顧自講話的人,變成需要常常聆聽他人的角色。這樣的變化,自己也很意外,或許,媽媽的無條件接納,讓我「被聆聽」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也或許,母親的善聽與寬容,早已成為心中的美好身影,我也想成為那樣的一個人。

願樂欲聞,慈悲的聆聽之道
曾經有人來找我甘露(個別關懷),聽完他的故事,發現他的生命有太多環環相扣的議題,真是一籌莫展!當時我很抱歉,也很誠實地對他說:「我感受到你生命的辛苦,但對於你的困難,我好像也幫不上什麼忙,實在很抱歉!」沒想到我說完後,他不但沒有失望,還非常感動地告訴我:「法師,我覺得你比我自己還在乎我的生命。」這個經驗讓我非常意外,在事相上,我完全沒給到任何具體的幫忙,但一份發自內心深處的聆聽與陪伴,似乎也能讓人得到滿滿的力量與希望。

以前我的老師曾說:「不要擔心是否可以同理到案主,因為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如此獨特。只要帶著那份誠心,願意陪他到底,即使同理不到也沒關係。」因為發自內心,想要了解對方承受了些什麼,他都會感受到的。可惜人與人的溝通,常常總是急著想傳遞、交換「知識」與「訊息」,不小心就成為說教、講道理,這是用大腦在互動,不是用心在聽,很容易就會產生距離感。

我們常在經典裡讀到「願樂欲聞」四個字,我覺得這即是「慈悲的聆聽」之道。當聆聽眾生苦痛時,我們若能做到「願、樂、欲」這三個層次,就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真心真意的關懷。

以理解撫慰傷痛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關於「聽」的經驗,是發生在川震的救災工作。那時地震剛發生沒幾天,和勘災團隊到一處受災民眾安置所了解狀況與需求,才到入口,就有一位年輕人忿忿不平地來到我面前質問我:「我一直在等出家師父來,請你告訴我,我哥哥到底造了什麼業!為什麼會被地震埋了?」原來他一直無法接受哥哥在大地震中往生的事實,覺得天地不仁、錯殺無辜。

看著他瞪著大大的眼睛,微微顫動的臉龐,讓人心中充滿了不捨。等他把話說完後,我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只是對他說:「你一定很捨不得哥哥,他一定是一個很好的哥哥。」這位原本帶著憤怒的年輕人,竟然掩面哭了起來,開始說起哥哥對他種種的照顧,以及他的感謝與思念……

其實我當時只是把他的心情講出來。人的心只要被懂了,通常就能放鬆。就像一個在哭鬧的小孩,或是一個發脾氣的大人,通常不一定清楚自己做出這些行為的內在原因,這時如果有一個人能夠看懂他的狀態,幫他說出來,對方就可能平靜下來,而能開始比較理性的互動。

這樣的傾聽就像我們聽法時,常提到「聞」的三個層次:一是聞言,是用耳根聽到他說的「話語」,比較表層;二是聞義,是用意根聽他話中的「意義」,較為貼近;三是聞意,是神凝心一地從他表達的意義中,體會他的「心意」。如果能夠得意、忘義、遺言,才能夠比較深刻地理解對方。

無底的垃圾桶、無塵的反射鏡
而要做到這樣的了解,聽者的心必須是開放的,就像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像一片吸音板,沒有批判、沒有預設、沒有價值判斷,只是全心全意聽你說。

以前念書時,讀到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他說:「助人者要把自己整理得像一片空白的螢幕,才能映照出案主的樣貌。」年輕的我很嚮往這樣的境界。出家後,發現佛法出離自我中心的修行,可以更究竟地把自己整理成一個無塵的反射鏡,所以我相信傾聽和修行是相輔相成的。

記得曾有信眾來找聖嚴師父甘露,師父聽完後有時只是說一句:「你辛苦了!」菩薩聽了就心開意解。但同樣是「你辛苦了」四個字,很多人也都這麼說,可是感覺就是不同。在溝通上,我們常常以為主角是「語言」,但用完形心理學的觀點來看,語言只是浮現出來的「圖形(figure)」,更多的「非語言訊息」建構起的整個「背景(ground)」,才是被對方感受到的一切。因此菩薩聽到的不僅僅是「你辛苦了」四個字,而是感受到師父全然的理解、包容、與慈悲。

聖嚴師父有一句話說:「要做無底的垃圾桶,要當無塵的反射鏡。」真是心理輔導的最高意境,完全接納,並且讓人看清楚自己。而這樣深刻、有厚度的傾聽之道,需要從修行中來。正如師父在《找回自己》一書中告訴我們:須先「認識」自己對人常有哪些偏見與框架,學習開放、慈悲地「接納」自己的不足,並進一步調整、「成長」自己,而這樣的「解構」過程就是在練習「消融」自我,就是在重新「建構」成一個能與眾生同喜共悲,又能幫助他人如實照見自己的傾聽者。(黃憲宇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