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16期:威儀好好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16

定價:NT$180

會員價:NT$29 (16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觀念篇(2)身在哪裡,心在哪裡——威儀養成關鍵句

↑TOP
佛教的威儀與美姿美儀有何不同?
好姿勢與威儀有何關係?
果暉法師教我們認識身心,再從四念處、禪修下手,
舉凡語默動靜、行住坐臥,
都以正知正念來觀察姿勢、覺照身心。
■ 釋果暉(法鼓山副住持暨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

佛教修行一向很重視威儀,所謂誠於中而形於外,威儀是透過戒定慧的修持,而表現於外表的姿勢、行為。這樣的修持也會產生莊嚴、和諧、放鬆的美感,比如我們看到佛菩薩的相好莊嚴,或祖師大德的慈眉善目相貌時,就會產生如此的感受,但這與一般世俗刻意追求外表的美姿美儀有所不同。同理,佛教的四威儀「行住坐臥」有益於身心健康,並非刻意追求養生,所以與一般偏於身體層面的養生觀不一樣。

認識身與心:根、境、識和合

從佛法的觀點看,表現於外的身儀與內在的心,有極密切的關係,可以從四種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成實論》說:「四大圍空,有識在中,數名為人。」這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就構成了我們的身心世界。地水火風形成身體(內四大),也造就了物質世界(外四大),這內外四大全部為空所容受,而主宰者便是心識--自我中心,這是第一種分法。

五蘊是另外一個敘述身心結構的方法,所謂「蘊」(skandha)是一個「集合體」的意思,五蘊裡,除了色(物質)蘊外,它將心識的活動再細分為受、想、行、識四個,這是第二種分法。另一種分法是將五蘊的色蘊,更詳細地分為十種:內部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的五根,以及感官所接觸的外部環境--色聲香味觸之五塵;而再加上意根及意根所認識的對象,即觀念或法塵,全部加起來共十二種,那便是十二處,這是第三種分法。最後一種分法,是將五蘊中的識蘊,再分為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種識,再加上面所說的十二處,那便構成十八界,這是第四種分法。

六大詳於物質的分類;五蘊詳於心的活動過程;十二處再將色法(物質)細分為內在的感官及其所對的外境;十二處加上六個識,心物並重,就構成了十八界。五蘊、十二處與十八界就是所謂的三科。

總之,以一期生命而言,身心的存在,是根(感官)、境(接觸對象)、識(認識主體)三者相互為依的關係,但從多生的生死過程來看,識--執著虛妄的自我存在,才是無量生死過程中的主導者。

觀照姿勢養成好威儀

威儀的好否可由姿勢來觀察,曾經有一段時間,發現自己打坐時身體偏向左側,後來知道原來桌椅靠近左前方的辦公室進出口,因此坐時不自覺地會朝向門口,造成上半身偏向左側,於是趕快調整。

成長於工商及科技發達社會中的現代人,與以農業社會為主的古代人,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現代人的生活、學習,乃至溝通、消費,都離不開3C設備,在講求速度、效率與競爭的大環境中,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緊張與壓力,而坐著上班、坐著搭乘交通工具、坐著與人商談,三餐也是坐著……長時間的坐姿,加上常常要注視電子工具,容易造成上身及頭部姿勢的問題。因應此一生活方式的改變,在禪修方式方面,可以用動禪及戶外禪來加以調和。聖嚴師父的〈四眾佛子共勉語〉,也鼓勵大家「勤勞健康最好」,多做勞動、運動,以及多到戶外接觸大自然,相信能夠改善由長時間坐姿所產生的問題。

如何透過身體姿勢的觀照,循序漸進養成好威儀?《壇經》說:「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這與自古儒家文化重視禮儀教育與訓練是相通的。所謂「威儀」,可簡單地歸納為「行住坐臥」四大威儀,並簡述為包括食衣住行的日常生活中,個人身口意三業所表現出來的「語默動靜」行為,以及與他人互動中「應對進退」的儀態。聖嚴師父也勉勵人人都需要學習「身儀、口儀與心儀」的淨化。

在《念處經》裡,有一個關鍵句叫做「觀身如身」(kAye kAyânupassI viharati);如何觀身如身?其中的關鍵字是「知」。在身體的行住坐臥的任何動作中,我們都知道當下自己在做什麼,那便是「知」。「知」不但是一種簡單而直接的修行方法,更是一種生活上的享受,因為吃飯時,我們可以真正體會菜根的香味;喝水時,我們可以好好感受水的甜美。

正知正念觀察身心變化

養成好威儀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生活習慣。一般人是以自己(心念)的欲望來命令、操作身體,但現在是要倒過來,讓我們(的心念)來好好感受身體的存在、動作與姿勢。

在學理方面,《雜阿含經》也強調正念(samyak-smRti)正知(saMprajanya),實用的方法則是觀察身、受、心、法四念處,而最基礎的是身念處觀照,這又可以區分為觀內身(adhyAtman)、觀外身(bahirdhA)及觀內外身(adhyAtma-bahirdhA)三種。所謂的內外,又可以有狹義與廣義兩種,狹義的內,是指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五臟六腑內部身體;狹義的外指眼睛看得到的皮膚表層以外的外部身體--所謂的九孔流不淨。廣義的「內」指自己的身體(=A),「外」指他人的身體(=B,A+B=內四大)以及環境(=C=外四大)。

不管是狹義或廣義的內外,都有對治的觀法--觀身不淨,這是別相念(svalakSaNasmRtyupasthAna);以及究竟的慧觀--觀身的苦、空、無常、無我,這是總相念。初學者需要用對治觀來對治貪欲,以便放下對身體的執著;久學者則可直接用來開發無我的智慧。

至於實踐方法,漢傳禪佛教強調:「舉凡語默動靜、行住坐臥,無一不是修行。」也就是聖嚴師父告訴我們的一個簡要原則:「身在哪裡,心也就在哪裡。」那就時時刻刻都在禪修的「正知正念」之中了,不但隨時隨地知道自己身體的變化,也能夠覺照心念上的變化了。學習過禪修方法(如禪訓班等)的人,應該比較能夠把握。對於初學者,我建議先練習將動作放慢,將心放在當下的動作上,一心一用,而習慣之後,再回到日常生活的自然動作,那就很容易觀察自己身體乃至心念的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