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不一樣的教育理念(附VCD)【內頁泛黃】

作者:聖嚴法師、吳京、李鐘桂、侯文詠 等

出版社:法鼓文化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世紀對話

規格:14.8x21 cm / 平裝附CD / 26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900051

ISBN:9789575983598

定價:NT$240

會員價:NT$204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快樂學英語--史希如

↑TOP
主持人(以下稱「主」):大家都知道,現在是一個國際化社會,英文已經成為必要的語言,但是敢不敢開口、學得快不快樂,都是學習上會遇到的問題。
史希如,人稱「希希老師」,是一位以另類教學風靡青少年的英文老師,一身迷彩裝是妳最大的特色。
史希如(英文老師,以下稱「史」):其實我家裡的衣服、鞋子全都是迷彩的。為什麼要用迷彩造型呢?因為我覺得迷彩的圖案象徵一種戰鬥精神,因此我自許是一個戰士,我要用我自己的方式拋磚引玉,來「搶救英文大作戰」。
主:顯然妳感覺到大家在英語學習上有問題,才會用「搶救英文大作戰」這樣的說法。妳覺得存在什麼樣的問題呢?
創新教學,搶救英文
史:因為社會貧富差距的關係,造成小朋友學習的出發點就已經不平等了。還有,其實很多成年人也很想學英文,所以我覺得大家應該共同來解決這個問題,想辦法營造一個好環境讓成年人也有很多學英文的機會。所以我自許為一個戰士來搶救英文的學習,希望用我的方式能夠喚起更多老師的教學熱情。
很多老師都有教學熱忱,只因為那些老師大多是「四、五年級生」,教學方法通常比較死板。其實老師是可以放下身段的,把熱情活潑的一面拿出來,把「打、罵」趕出校園。一般來說,外籍老師的教學方法較活潑,但我覺得光靠外籍老師來加強英文學習並不是治本的方法。當然,外籍老師有他的優點,但台灣的老師應該先有認知,改進並創新我們的教學方式。
主:妳是否因為在學生時代遇過刻板的教學方法,所以當妳自己也成為一位老師時,就很希望有創新的教法?
史:是的。我的記憶裡,從前的老師上課大多一板一眼,非常嚴肅。但他們其實都很認真,對教學也很有熱情,就是教學方式比較嚴肅,上課的感覺好像參加頭七法會,學生則像是沉默的羔羊。因為我的個性比較活潑,很有想像力,所以如果用開朗的方式教學,我就會學得很快樂。
主:法師當初您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接觸英文的?
聖嚴法師(以下稱「師」):我最早開始學英文的時候只有十幾歲,是在佛學院的時候。但當時學的英文算是白學了,沒有多大用處,因為只是記單字,除了記憶單字以外,不會活用。
主:那時是學和佛學有關的英文還是日常生活的英文?
師:跟佛學沒有太大的關係,就是一般的初級英文,教我們英文的是一位法師。當時我的英文考得還不錯,每次都考一百分。我的記憶力很強,但因為老師沒有教我們如何活用,所以後來我就把英文放下了,一直到我從日本拿到博士學位後到美國,才重新開始學英文。在這中間的幾十年當中,由於沒有用到英文,所以只看得懂一點點而已,還要拚命查字典,也沒有人教。到了美國以後,很幸運地可以接受一對一的教學,上了一百多小時的課,前後有一年多的時間,都在學英文。另外,因為我的弟子英文都很好,而且有很多西方人,我從跟他們的互動中來學英文,達到所謂的「教學相長」。
主:您在學英文的時候,覺得最大的困擾是什麼呢?
師:小的時候,是只會單字但不會活用;到了美國的時候,是一開始生字很多,讓我覺得困擾。
主:剛才法師提到活用這部分,是希希老師最在行的一點,她就是希望小朋友或青少年朋友能夠活用英文,所以想出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加強記憶。
例如「rap 學英文」,因為青少年很喜歡這種饒舌歌,所以就用 rap 的方式來教學。但是我有一個疑問:rap 要講得好,用大陸用語來說,就是「口條要很溜」,也就是要很流利。所以用 rap 學英文時,一定要有相當的程度才可以嗎?
史:其實不是,主要還是看年齡層。只需把要讓學生學的內容,先整理得非常清楚就沒問題了。為什麼我要用 rap 的方式呢?因為我們常看到許多青少年,叫他背幾個英文單字,他就坐在那邊打混,而且背過就忘,可是如果叫他唱周杰倫的《雙截棍》,或唱阿姆的饒舌歌,歌詞有幾百個字,他都不會忘記。這就像他們也喜歡打電動玩具一樣,只要是他喜歡的,就不太會忘記。
年輕人喜歡這種有節奏感的東西,因為他的注意力沒辦法長久集中,所以我上課時,很可能就先來一段 rap 英文。如果是教青少年,我們還可以用一些他們習慣的俚語。
當然,除了這樣唱以外,還要加上講解。有許多學生在學了兩、三年英文後,還會向我抱怨說:「唉呀,我一聽到文法,頭馬上就脹得跟小叮噹一樣,大了好幾倍。」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用死背的方法在學英文,所以老是記不起來。假如我們把這些概念用表格方式呈現,然後再搭配他們熟悉的節奏,用 rap 方式來學,琅琅上口幾次以後,一不小心就記起來了,而且還記得很牢。為了搭配節奏感,我還會請出希希老師之「倚天屠龍大木魚」來,木魚這個樂器的聲音節奏感相當強,它能使教學方法變得有趣,我還特別幫它貼上迷彩膠帶。我經常使用這個器具,而且在不同的班級裡敲的內容都不太一樣。
像這樣,全班同學就會跟著念。但就像我剛才提到的,一定要把它表達得非常清楚,例如,我會扮成電影《魔戒》裡的角色--「咕嚕」的模樣,因為小朋友都愛看這部電影,角色的造型很炫,非常吸引他們。然後我就會開始表演,將台詞加到表演中。
經過這樣的表演後,學生們就有興趣了。然後台詞再加以延伸,就可以讓學生學到很多詞彙,而且記得很清楚。常常有學生向我反映,我的教法常常讓他們不小心就記起來了,而且過了幾年,甚至有時在洗澡時,腦海裡就突然浮現這些畫面。
主:希希老師的教學方法聽起來真的趣味橫生,令人覺得興味盎然。如果我們在很多事物的學習上,都可以有這種創意的教學,或者有這樣的人才不斷給我們新意,讓我們學得很有樂趣的話,其實學習會是很好玩的事,而且也可以很投入。法師,您看到她這種教學方式,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師:我覺得她很有天分與才華。所謂「行行出狀元」,要成為某一行的狀元,一定要有創意,否則就不能成為最頂尖的人才。因為模仿他人的人,再怎麼樣都無法超越原創者的表現。所以創意才是最好的方式,用這種方式來教學,讓學生容易記得,這非常好。
主:我想法師在弘法的過程中,應該也常常用到一些與過去不同、別出心裁的方法,讓佛法能夠順利地接近群眾。您可否談談過去曾經使用過的比較有創意的教學方法?
拿出熱情、善用教具
師:我自己的學習過程並不是很順利,老師上課時,我總是聽不懂,於是拚命記筆記,等到筆記抄完了,老師也下課了。那些我在筆記本裡寫得密密麻麻的內容,雖然都記得很清楚,但是並不懂它的涵義,感覺老師像在誤人子弟一樣。所以等到我自己也成為老師時,我就想,我不要接著也誤人子弟了,既然我曾經是個受害者,就特別希望避免學生再受害。所以我在課堂上雖然也有教學筆記,但原則上我是不考筆記內容的,重要的是讓學生瞭解我每堂課的重點,希望他們有所吸收。還有,我會事先瞭解聽課對象的背景,不管演講或上課,我都會先調查台下聽眾的程度與性向,然後再開始正式演講或上課。
舉個例子,到現在為止,我主持過的禪七,也就是七天的禪修課程,已經超過兩百次以上,但每次我在禪七中開示的內容都不盡然相同。因為,每一次來參加的人都不一樣,而且就算是相同的人,每次來時一定都比上次進步,程度已經不同。所以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活學活用,而非每次都照本宣科、一成不變。而教學的方法,也應該是活潑的,目的是學生能夠理解並真正的學會,否則,如果別人怎麼做,我也跟著怎麼做,就是讀死書。
主:一開始法師就提到活用,所以不管是學習語文或佛學,活學活用才是最重要的。教學方式要非常靈活、活潑,這也是希希老師不斷創造出各種教學方法的原因。希希老師,你的教學對象應該以青少年朋友為主吧?
史:我的職業是英文老師,主要是教升學班的學生。不過,除了正職以外,我還做了很多事情,目的是希望推廣全民學英文。
主:所以妳教過各種不同年齡層的學生。針對不同年紀的學生,妳的訴求會有所不同嗎?
史:當然會不一樣。我很贊同法師剛才講的,要先瞭解聽眾的族群,用他們的語言來「因材施教」,用他們的語言來表達我要傳達給他們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教學效果是最重要的,形式只是其次。
例如,針對二至四歲的小孩,可能就要教一些比較有趣的卡通歌曲,再帶到一些簡單的英文。這主要是啟發他的興趣,對英文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等將來再接觸英文時,心理上才不會有排斥感。
我也教過年紀很大的,例如,我會義務性地去社區大學上課,學生都是銀髮族。我會改編他們都很喜歡的老歌,像《可愛的玫瑰花》,我把它改成英文版,再配合一些歌舞動作,阿公、阿嬤就會站起來跟著唱、跟著跳,因為這首歌曲是他們很熟悉的,藉由這種方式讓他們接觸英文。
還有,我也教過中年學生,很多中年人習慣講閩南語,我就改編台語歌曲,在有趣的情境下,他們自然就學會了。
很多學生常對我說,上我的課時間過得很快,雖然整堂課都在歡笑中,可是英文都記得起來。我不喜歡用填鴨及打罵的教育方式,我喜歡用愛心與耐心來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為我自己學習過程也是這樣。
主:史希如老師告訴我們說,教學最重要的,一個是 passion「熱情」,一個是 patience「耐心」,還有一個是 performance「表演」。可是,問題就在這裡,passion 與 patience 可能很多老師都做得到,不過 performance 似乎不是每一個老師都做得到。每位老師都有辦法像妳這樣教嗎?
史:我覺得可以。每位老師只要用自覺可以接受的表達方式去呈現,效果就差很多,不一定都要學我用很誇張的肢體動作。例如,可以搭配道具,或自製圖表來輔助教學,我覺得這都算是表演化了。而且我相信,透過表演的張力,學生除了聽你講,還用眼睛看到,所以效果是加倍的。我自己實驗的結果是這樣,所以大力提倡老師教學時要performance「表演」出來,把熱情拿出來,點燃學生的學習熱力,他們的潛力是無窮的。
主:聽到史希如老師用這樣充滿創造力的手法在傳承知識,甚至還帶有表演色彩,我就聯想到,未來在佛法的傳承上,如佛學課程等等,有沒有可能也跳脫傳統模式呢?
師:現在其實已經常利用多媒體來教學了。它也許不是由老師自己表演,但是我們把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呈現出來,包含聲光、影像、動畫或是繪本等形式,這樣的方式也非常生動活潑,很吸引學生。有的老師個性比較木訥,不善於表演,如果要他表演,簡直是要他的命,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認為可以用這些多媒體教材來輔助,以彌補他的不足。
以我自己為例,我並不是一個很會演講的人,但我的演講整體來說還不錯。我也不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但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很少打瞌睡,因為一打瞌睡就會錯過很多東西。所以老師要用全部的生命投入教學,同時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有興趣,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聽完課後一定要有印象深刻的感覺。如果上完一堂課後,學生覺得好像沒有吸收到什麼內容,這就是失敗的教學,很對不起學生。我想,希希老師的這種創新精神很值得每一位老師學習,但在方法上,每位老師可以參考她的方式,然後再調整成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
主:也就是說在「表演」的這一部分,不必一定非要像希希老師這麼放得開,但是可以用各式各樣方式作為輔助,也一樣可以表演出來。最重要的還是引發出學習者的興趣,就像法師一樣全心投入教學,如此一來,一定會有很好的教學成就。
(二○○四年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