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10期:動物也參禪?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10

定價:NT$180

會員價:NT$30 (17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已搶購一空
目前無法購買

訂閱雜誌 可購買時通知我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修行譬喻篇】四種良馬與四種善士

↑TOP
良馬喻是《雜阿含經》有名的譬喻,
藉四等良馬點出四種修行人的資質。
佛陀就像是駕馭馬的人,
佛弟子應聽從佛陀的勸導,
在苦的狀態,不管是聽聞、親眼目睹,或是自己正在承受,
都要生起怖畏心,依正思惟,
把握時機好好修行,不要白白受苦。

■ 楊郁文(法鼓文理學院教師)
四種良馬與四種善男子的對應,出現在《雜阿含經》922經,而「善男子」就是修行有道的人,不過我們可以改稱「善士」,包括了男士與女士,這樣比較周延。經裡雖然分為四種等級,但都是可造之才。

#懷悚懼心 好好修行

哪四等良馬呢?第一等即所謂「顧鞭良馬」,牠只要看到駕馭者鞭影的指向,就曉得要怎麼樣反應,或跑或停、或左或右、或快或慢。第二等,牠對鞭影視若無睹,一定要等到馬鞭碰到毛或尾巴的時候,才警覺要反應主人的意思。第三等,前兩種方式對牠都沒用,一直要到馬鞭打在身上,皮肉感覺疼痛了,才曉得要反應主人的命令。最後一等是對上述三種方式都沒感覺,要用帶刺的鐵棒往牠身體或腿打下去,等皮開肉綻、甚至碰到骨頭,痛得不得了,牠才反應。雖然如此,但因為會反應,還是可用的馬。

對應於四種良馬,善士也分為四種等級。第一等,「聞他聚落有男子、女人疾病困苦,乃至死,聞已,能生恐怖,依正思惟」,意思是說,他只要聽說在某個遙遠的村落,有人正在承受老病死苦,就會警覺自己有一天也會這樣,所以要趕緊用功修行。因為只是聽說,並沒有親眼看見,而聽說的還是其他村落的陌生人,卻能因此提起精進心來修行,就如同顧鞭良馬一樣,所以是第一等的善士。

第二等善士,如果只是聽說,並無法引起同理心,要親眼目睹老、病、死的苦狀,才會警覺要趕快修行。第三等呢?雖然也是親眼目睹,但第二等是看到其他村落的陌生人就能生起警覺心,而他是要看到自己村落,也就是熟悉的人正處於老病死苦,才想要修行。

熟悉的人總是比較容易引起感同身受的心情,可是第四等善士,要等到自己老了、病了、瀕死了,就像第四等良馬,要皮破了、肉綻了、觸骨了,才警覺要反應。

在這部經中,佛陀就像是駕馭馬的人,而一位好的佛弟子就要能符合佛陀的勸導,在苦的狀態,不管是聽聞、親眼目睹、或是自己正在承受,都要生起怖畏心,而依正思惟——努力作意,思惟無常、苦、空、無我,思惟的結果就能產生厭離心,然後把握時機好好修行,不要白白受苦。也由此可知,一位好的修行者必須要有高明的憂患意識--悚懼心。

#由苦生怖畏 而依正思惟

這一經的關鍵詞就是「怖畏」兩個字,以現代用語來說就是憂患意識,但它並非杞人憂天,也不同於一般的未雨綢繆。這個患是有漏的生老死苦,而有漏的生老死苦也不是一般的憂慮就能面對,一定要有聖、出世間的正見才能發現,然後尋找方法提早防範於未然。

在經典中有一個類似的辭彙——saMvega,我習慣以「悚懼心」來解釋它,也可說是一種宗教心、宗教情操。要了解saMvega豐富的涵義,還是要從巴利語來理解。但在說明之前,要先了解,印度人的習慣往往是先有身、心反應的動作,才有進一步描寫動作的名詞;而saMvega就是由saMvijjati的使役動詞saMvejeti衍生出來的。

因為是使役動詞所衍生,表示saMvega是需要訓練、熏習才能展現,而不是自然就會有的。此外sa?這個詞頭,有「正、共」的意思,也表示這樣的訓練需要種種條件的集合,並且是以最正確的方式來反應。

saMvijjati的字根是√vij,√vij有兩種語態,為自言、為他言。為自言,是從某地後退、逃離;為他言,是使他悚懼、戰慄,這已經由心理引起生理反應了,不過它也有使從某地逃離的意思。為什麼會後退、逃離?因為有危險;危險使人恐懼,也使人警覺,最後產生厭離心而決定遠離它。

所以如果查工具書,saMvega有悚懼、感動,還有厭離的意思,而這一些概念其實就是構成宗教心、宗教情操的主要元素。

宗教心是一種昨日非、今日是的心境;凡夫本來是傾向於執取常、樂、我、淨,但透過對三寶的了解,而發現常、樂、我、淨就如劇毒一般,回想過去生活的種種,不禁嚇出一身冷汗而警覺起來,一定要遠離、避開原本的模式,立志過正確的生活。但另一方面,能找到正確的道路實在令人感動,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這樣的抉擇一定帶有對宗教的情感和信心,而立志不放棄即是一種操守,是為宗教情操。

廣義來說,佛法也是宗教,但千萬不要與一般宗教混同。一般宗教是他力,追求的是常、樂、我、淨,而佛法的信仰是自依止、法依止,所洞見的是無常、苦、空、無我。

此外,宗教情操還有程度上的差異,隨著體悟不同而有不同。譬如《金剛經》有兩度發心,初步的發心是建立在一般世、俗正見,當提昇至聖、出世間正見時,一定會再度發心,也才算是真正的發心。

#悚懼心於修行次第中的位置

怖畏而警覺、厭離而冀脫,即涵蓋了十六觀智的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冀脫智,這一連串的次第展開,就起於因現觀苦而產生的怖畏,也就是悚懼心。

可是談苦不能單獨地談,首先往前推:為什麼會苦?因為「無常故苦」;而無常的正見是透過生滅隨觀智、壞隨觀智建立的。現觀無常、苦後,又可以提起如理作意正思惟「苦故無我」,然後現觀無我,建立無我的正見。要注意的是,無常、苦、無我,甚至空,不是漸次提昇的關係,而是不同角度的正見而已。

對苦的正思惟除了「苦故無我」外,也可以由苦產生過患、厭離的心態,繼續推動以建立正志。因為有無常故苦的正見,回憶起過去對「常」的執著以及對「斷」的邊見,因此產生怖畏現起智。由怖畏而警覺,推動過患隨觀智,繼而生厭離心。但厭離不是存心而已,要開始計畫如何擺脫,這就是冀脫智。要擺脫必須採行有效的方法,而以無常、苦、無我來看,已能銜接到後續的省察隨觀智和行捨智。

這一連串次第開展的般若慧,一定要有聖、出世間的正見;要有聖、出世間的正見,一定要開法眼、明心見性。什麼是明心見性?見無常性、苦性、無我性、空性、緣起性,都算;這樣的明心見性不是用分別識來進行,但也沒有離開分別識為基礎所開發出來的般若慧。

所以要從世、俗的正見建立開始,再加上正志,再展開一連串的正行,為世、俗的八正道。繼而開法眼,確立聖、出世間的正見,再加上正志,再展開一連串的正行,直至涅槃,是為聖、出世間的八支聖道。相對於《金剛經》的五種菩提,發心菩提和伏心菩提相當於世、俗的八正道,明心菩提時即開法眼,此時會再度發心走上聖、出世間的八支聖道,確實執行出到菩提,終於完成究竟菩提,成就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從怖畏這個點開始,迅速地架構出修行佛法的線、面,還有立體,就是希望提供大家一個完整視野,反省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又該往哪裡努力。其實修行不離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正見的建立,這樣即使距離成佛還很遙遠,也不怕走錯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