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10期:動物也參禪?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10

定價:NT$180

會員價:NT$29 (16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已搶購一空
目前無法購買

訂閱雜誌 可購買時通知我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來動物方城市 解修行方程式

↑TOP
佛教的動物世界極為豐富,
本生談中,佛陀多生示現各種動物身,行菩薩道;
佛陀說法,也經常以動物作為譬喻,策勵弟子修行;
禪宗中許多琅琅上口的公案,也跟動物有關。
原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動物,都蘊含了禪機,也在對我們說法,
讓我們一起進入佛教的動物方城市,
解開佛陀給我們的修行方程式。

■ 釋演化
聖嚴法師說過一則關於蛇的趣事。他在山中閉關時,蛇經常不請自來,由於他不怕蛇,所以就和牠們做了朋友,也不管牠們有毒無毒,彼此相安無事。有一天,有位友人造訪,待得較晚,傍晚時,友人在屋裡見到一條毒蛇,心裡有了疙瘩,以致到了就寢時間還不敢睡,直到法師跟他一起確認房裡的確沒蛇,門窗也都關好了,這才睡去。

到了次日,法師等不到友人起來早課、用早齋,於是前去敲門。那位友人早就醒了,卻因為害怕門外有蛇,所以連房門都不敢開。法師進到房裡關懷,不經意往床上一瞥,竟然見到床上就有一條蛇!友人嚇得奪門而出,法師好笑地說:「真是的,蛇跟你睡了一個晚上也沒咬你,現在你看到牠還怕。」聖嚴法師藉著這個故事表示,對於恐懼的事物,害怕、躲避並沒有用,而是清楚地知道,並且不讓它造成妨礙,如此,即是默照的工夫。

動物本生,示現菩薩精神

千萬年來,動物與人類生活在同一個世間,與人類的生活與生命息息相關,如《過去現在因果經》所記載,遍及水陸空界的動物們,或因牠們身上的骨、肉、筋、角、皮、牙、毛、羽等,而被人類殺害;或者成為人類的食物;或者提供人類娛樂;或者被人類使役,負荷重擔……除此之外,有些動物可能因為會對人類造成傷害,而被驅趕;也有因其個性溫馴、外表可愛,而走入人類的家庭,成為寵物,甚至是家人。

正是因為與人類的關係如此密切,佛教典籍中不乏有關動物的記載,如牛、雁聞佛法往生天界;餓狗臨終前聞法,投生人道,精進修行後證得阿羅漢果……這些事例,顯示同在六道中輪迴的動物和人一樣,也有生天、解脫的可能。佛陀對弟子說法時,也多次以自己往昔在畜生道中的事蹟,揭示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菩薩精神,例如,像愚公移山一樣地,無數次以翅膀沾水,筋疲力竭救著森林大火的小鸚鵡;又如以自身做為橋樑,幫助猴群逃生後自己落河,又向國王請命,願以自己的性命換取猴群平安的猴王。牠的精神,連國王都感動落淚,歎道:「不過是猴群的首領,竟具有古代聖賢的仁德,願意犧牲自己,拯救同胞……身為人王的我,做得到嗎?」

雖然,歷來對於本生談中的動物本生的真實性多所討論,但法鼓山僧伽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純因法師認為:「把這類型的故事看成是兩千多年前形成的童話故事,並不為過。」法師指出,菩薩的十住階位中,有個階位叫「童真住」,意味著菩薩具有像兒童那樣單純、天真的心。「所以,具有童話形式的佛陀本生故事,也呼應了菩薩的童真特質。」

姑且不論真實與否,動物本生呈現的慈悲利他精神,以及弘揚菩薩行的作用,卻被高度肯認。在《大智度論》中,龍樹菩薩便如此分析:「菩薩受畜生身,為人說法,人以希有故,無不信受。」佛陀示現的法身菩薩,不僅以動物身為人說法,更顯現出比凡人更高超的德行,因此稀有難得,更容易讓人信受、感動。

動物做譬,映照人心習氣

投入黑猩猩研究五十年的珍.古德(Jane Goodall),在2007年的TED演講中指出,黑猩猩的行為有許多和人類一樣之處,如擁抱、親吻、握手等,也有許多發自同理心的體貼,與利他的行為。然而,牠們也跟人類一樣,有著天生的黑暗面,牠們也會殘暴、激烈地與其他社群鬥爭,這是由於牠們有很強的地域觀念――黑猩猩讓她發現,其實人與動物之間,並沒有一條明顯的界線。

臺北市立動物園的資深動物保育員王萬憲,同樣是照顧黑猩猩,身為佛弟子的他表示:「學佛後發現,很多動物是我們累世以來的六親眷屬,就能以平等心去看待牠們。」他並感受到,「用慈悲心去對待、照料牠們,往往也會獲得善意的回饋。」此外,在動物的行為訓練上,他也發現愈貪吃的黑猩猩,愈容易訓練,從中,他也反思自己對食物的貪著,進而自我節制。

同屬六道有情眾生之一的動物,有形體、有神經、有意識、有感覺,和人類一樣,有喜、怒、哀、樂、愛、惡、懼等情緒;動物的行為與習氣,也經常如鏡子一般反射出人類的行為與習氣,因此,善用譬喻說法的佛陀,也經常藉生動的動物譬喻,策勵弟子修行,如《雜阿含經》中著名的良馬喻。一生研究《阿含經》的法鼓文理學院教師楊郁文分析:「這一經的關鍵詞就是『怖畏』兩個字,以現代用語來說就是憂患意識。」他指出,好的佛弟子要能在苦的狀態中生起怖畏心,進而依正思惟,產生厭離心,並把握時機好好修行。

在《雜阿含經》第1169經中,佛陀則指出,就像一畝良田,可能因牧牛人一時放逸,任牛隻下田踐踏、噉食,而蒙受損失,若是凡夫放縱自己的六根,在對應六境時,起貪、欲、染著等,也將使自己的心田受到損害。

機鋒處處,不待驢年開悟

這個牧牛的譬喻,在中國禪宗得到進一步的引用及發展。例如,有一次,馬祖道一禪師見到弟子石鞏慧藏在廚房裡工作,便問:「你在做什麼?」石鞏答:「牧牛。」馬祖追問:「你怎麼牧?」石鞏解釋:「只要牛一溜到草堆裡吃草,就把牛鼻子拉回來。」馬祖稱讚他:「你真會牧牛。」後來,禪宗更發展出「十牛圖」,以牧童喻人、以牛喻心,以牧牛的歷程,對應修行的十個層次。

禪宗主張「禪在平常日用中」,生活中處處是啟發人的禪機,因此禪宗祖師也經常以動物做為機鋒,幫助弟子悟道。如前述的馬祖,有一次見一群野鴨飛過,便藉機問一旁隨侍的弟子百丈懷海:「那是什麼?」懷海回答:「野鴨子。」馬祖再問:「到哪裡去了?」懷海老實回答:「飛過去了。」馬祖回頭用力擰住懷海的鼻子,罵道:「都飛過去了還說!」懷海因而大悟。

「修行在生活中,佛法就是活法。」楊郁文強調,佛陀說法以人為本。只是,眾生顛倒夢想,覺得佛法遙遠、高深,因此,從佛陀到歷代高僧大德,為了讓眾生悟入佛法知見,煞費苦心生動說法,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蟲魚鳥獸,因而成了譬喻、禪機,佛法也「萌」了起來。

如法鼓山副住持果祥法師所說:「佛教講緣起,緣起就是環環相扣……所有的一切都是成就彼此的一環,每一個物種都與所有的物種息息相關。」在這個眾生平等、相互成就的佛教動物方城市裡,隱含著許多修行方程式,加一點戒定慧、減一點貪瞋癡,乘上六度萬行,再除去對自我的執著,生命實相的答案,終將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