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承先啟後的孤僧:東初法師佛教文化學行略探
A Lone Monk Inheriting the Past and Inspiring the Future: An Introduction to Ven. Dongchu's Insight

作者:釋演正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

規格:平裝 / 21x15 cm / 52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00541

ISBN:9789575987602

定價:NT$620

會員價:NT$527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三章第四節 弘化、慈善與晚年事蹟

↑TOP
一、從事社會慈善工作

如前所述,釋東初自建好了中華佛教文化館做為立足基地後,旋即著手進行社會慈善救濟工作,並一直持續至其辭世為止。據其在圓滿了影印藏經工作之後,寫於民國五十年(1961)二月二十二日的日記所示,除了印藏外,他最告安慰的則是固定於「每年冬振舉行」 救助貧苦民眾的作為。此如同年七月七日的日記言:

吾人在此足衣足食,苟有一分能力能辦點有利於人者,無不樂意為之,此為東施衣之宗旨也。在此時此地,吾人能化有限之糧,結多數人緣,收無窮之效果,殆為慈濟事業耳。所以余從四十五年起,每年冬天施米施衣,均抱此種宗旨,不求人知、不求有功德,求於心無愧耳!六年來,東此心恆覺力不足,此外心想要做者多。常言之,「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從事社會慈善工作,雖然未必與佛教文化事業有著直接的關連,但在擴大社會參與以及持續累積與分放救助資源的過程,卻更能達到提昇佛教正面形象的實質宣傳功能;此與其重視佛教文化事業做為傳遞佛教理念的構想,確更有著相輔互助的作用存在。

再者,在從事救助貧民的活動以前,他其實也屢次於初始創辦《人生》的階段,每逢天災動亂時際,主動募款資助相關單位。而類似冬賑的這些舉動,其實更是始自民國四十五年(1956)的「冬令救濟」,發放物資區域,「除北投一地,並推及淡水、三重、宜蘭的貧民,桃園的無依軍眷,新莊的麻瘋病院,臺北市空軍育幼院等處」。他不但藉此捐助舉動,「率領貧民念佛、繞佛、開示佛法,普授歸依」,以之落實佛教理念,更從美國「勸募了舊衣物」,經由政府的「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協商赴美國接艦的海軍艦隊運回臺灣;故此「冬令救濟」乃由最初五十戶人家,每戶八斤米與冬季衣物」,逐步開展成聯合佛教界勸募與發起的盛大行動。

二、創辦《佛教文化》季刊

在《人生》雜誌於民國五十一年(1962)五月二十五日停刊之後,因應當時大陸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及強烈迫害與毀滅佛教 的外緣刺激,釋東初除了秉持一貫護教的嚴正立場,起草駁斥文革罪行的宣言外,更在民國五十四年(1965)的七月十五日,正式發行旨在抵禦文革毀佛暴行的學術性刊物-《佛教文化》季刊。

該刊雖然是他準備號召有志同人,編纂佛教歷史文化各種叢書的試金台,並且亦在藉此廣泛收集「具有歷史考核價值」,含括「繪畫、雕刻、碑版、石刻、建築之真跡或照片」,以及「有關大陸佛教文獻及各種圖書史蹟資料」,但其目的則仍首在:維護毀佛浩劫後,恐將造成集體文化斷層殘缺的現象,預作深度性的佛教文化史蹟搶救工作。如其言:

本館同人,以大陸佛教文化,正陷於危難之中,如何保存佛教文化史蹟,使下代對佛教歷史文化研究有所憑藉,其責任當在吾人,是為發行本刊之動機。

事實上,正因釋東初一直深信不疑地,懷抱發揚佛教文化的情操,認為從事佛教文化事業乃是「傳播佛陀德義」,以及「人類慧命與幸福所繫」之保障;尤其又逢佛教幾近滅亡的親身痛楚,是以在將近六十高齡之際,仍不得不再勉力經營此一「保存佛教文化史蹟」的根據地,藉以打動有志之士,凝聚佛門同道的討論與共識,做為標舉「復興中華佛教,發揚歷史文化」 宗旨的繼續推展。

同時,釋東初之所以要重操舊業,除了使命感外,乃是鑑於當時佛教通俗刊物,雖然已屆飽和,但卻未見對佛教文化與思想議題深入探討者,則屬未見之列。且多年存在於佛教界辦理刊物的稿源欠缺與品質低劣之現象,甚至藉此做為營造自身特定利益的舞台,更是當時迄今猶難擺脫的缺憾。正如闞正宗在分析戰後臺灣佛教期刊的發展概況所言:

期刊的創辦是佛教弘法運動中最普遍、最密集、時間最長的,從最初創辦時充滿著對佛法的熱忱,經過三、四十年的演變發展,隨著佛教在臺灣取得相當的成績,而成為所有宗教的「顯教」。有了一定的成績之後,「理想性」似乎也跟著消失,許多在八、九十年代所創辦的刊物,為了與信徒溝通,大半已成為山頭、宗派或個人的「宣傳品」。

這種造勢包裝、自我膨脹的山頭意識,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情形不但未能改善,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正因如此,翻開史頁,如釋東初主持《人生》與《佛教文化》期間,能夠稟持公正維護整體佛教的態度,不但長久關注佛教改革與講學勸化的多種課題,更能刊布其他相關刊物的出版、目錄等訊息,更屬難能可貴的範例了!

當釋東初辦理《佛教文化》之際,由於認為深入整理、探討佛教傳統的歷史與文化軌跡,特別是藉由古今人物地域的多種事蹟與思想之探述,不但能使研究佛教「在歷史上有了根據,然後始有精確合理的解釋」,更得以讓「復興佛教文化的責任」,進而「具有領導世界學術思想的使命」。是以便自然要在文革毀佛的憂患情境中,推動這一具有彙整傳統佛教史蹟與文化脈絡的工作。此可自釋樂觀於發刊詞的〈佛教文化宣言〉得知:

慨自大陸河山變色以後,我國佛教,更陷入艱難之境,法幢有折失之虞,慧燈有熄滅之憂,良以國家不興,國民之恥,佛教不振,佛子之羞,東初法師,有鑒於此,乃於民國四十四年,創建中華佛教文化館,以發揚佛教文化為職志,曾發行人生雜誌,影印《大藏經》,流通法寶於四方,續佛慧命於將絕,燃佛心燈於寶島,重振宗風,聯誼外邦,遍洒甘露,饒益群品,今已再接再厲之精神,發行佛教文化,宣揚正法,願法門大德,同發大心,同伸悲願,承擔如來家業,作獅子奮迅,利樂法界有情,學普賢願行,自利利他,淨化人間。

這一刊物雖然僅持續至民國六十年(1971)十二月二十日,到第14期特輯出刊後即告結束,但時間仍達六年之久,而含攝的內容確也相當豐富,不僅持續刊載〈民國高僧傳〉的傳略內容,也包括影印西藏《大藏經》、各區域佛教歷史與人物,乃至相關研究與各種佛教藝文趨向的專論。審視刊物內容,特別在仔細瀏覽釋東初的論述、通啟與信函後,讀者不難發現這份刊物確有生命力,見地高明、深入與精彩之處,更是所在多有。然而,釋東初礙於人力與財力匱乏,而使原本預定之出版時間與計畫,時有延宕的情況發生。最後,此一刊物亦因他的年事已高,且另有編述教史計畫而告終止。

三、晚年著述與國際弘化

在釋東初晚年,最值一提的是他致力耕耘於佛教史的探述與專著。《中印佛教交通史》、《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國佛教近代史》等三部史書即為具體呈現的成果。正如前述多處引文所示,這三本佛教史學專書,雖在教界內部受到讚譽與推崇,但也遭到重視客觀性研究的學者(如江燦騰氏),抨擊該著引用史料缺乏清楚的交代(如《中國佛教近代史》有關清代日僧在華活動的主要材料,便取用了水野梅曉與藤井草宣的著作),以及著作論述缺乏精嚴細膩品質的學術水準。江氏等人的批評,確實值得後進讀者與研究人員,留意其中是否存在問題,因而避免陳腔濫調、人云亦云,甚至陷入抄襲、擷取的學術危機,亦可接續前輩業績,進一步向上邁進。然而,我人翻開史頁,研讀歷史的責任也必須再深一層,契入原創者的視域及時代背景,設身處地體會其緣由,才能更清楚史家著述的貢獻功過與歷史洞見之所在。

且就釋東初晚年三部史學專書的成作,分別是在民國五十七年(1968,《中印佛教交通史》),五十九年(1970,《中日佛教交通史》)至六十三年(1974,《中國佛教近代史》)結集出版。當時臺灣的國際、政治與社會氛圍,可以說是處在風雨飄搖的多事之秋(識者回顧當時脈絡自不難發現其中處境),更由於中共的影響力逐步上升,強烈威脅、壓迫以中華文化道統自居的自由中國(臺灣),在大陸地區,延續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除了政治鬥爭外,對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寺院、僧侶、文物等,歷史教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內容載體,幾乎全面性、徹底性地摧殘毀滅,僅就中國史上歷代法難對比之,其場景與漫長的例證,確實也令人怵目驚心。

我人如果設身處地,將歷史的眼光,置放在釋東初當時所處環境,仔細翻閱其著作各章的鋪排安設,乃至書中行文寓意的強烈愛國護教、重視現實改革,寄寓未來佛教藍圖的弦外之音,其實不難發現他為何會把晚年的全副精力,投入在編述史書,表達自己畢生摸索佛教出路的主觀性認識。單就現代學術專業的立場審視,釋東初自難免有意無意地疏漏於純客觀分析的標準程序。但畢生投入在叢林制度、佛教教會與教育工作的實際背景,面臨佛教存亡關鍵的抉擇考驗,我們不難推知,自幼飽讀經史,治學側重古法,關心未來薪火相傳的釋東初,何以仍會歸宗於中國傳統史家偏重的方式:亦即藉助文獻史料的人事傳略,銓次史料、詳細探述,進而發揚作者自身經驗與理念的思想啟蒙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