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佛陀的聖弟子傳III:阿那律‧迦旃延‧央掘摩羅‧質多比丘

佛陀的聖弟子傳III:阿那律‧迦旃延‧央掘摩羅‧質多比丘

作者:向智長老、何慕斯.海克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24日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編號:1150770451

ISBN:9789867884404

定價:NT$200

會員價:NT$170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努力證得阿羅漢果

↑TOP
「天眼」是指看見超出肉眼範圍之外的能力,就阿那律而言,他能延伸到一千個世界。這種能力的性質是世間的,我們底下會再詳細討論,擁有它者不必然已覺悟「法」。阿那律獲得天眼是在成為阿羅漢之前,為了攀上巔峰,他還得克服更多內在的障礙。藏經中有三處提到他的努力。

解脫十一種隨煩惱

有一次,當阿那律尊者和兩個朋友――堂兄難提(Nandiya)與釋迦貴族金毗羅,住在東竹林時,佛陀去探望並詢問他們進步的情形。於是阿那律告訴佛陀自己在修習一個非常微妙禪定時,所遇到的困難。他感覺到內在的光明,並看見一個微妙的色相。但那光明與影像很快就消失了,他不了解其中的緣由。

佛陀說,當自己尚在努力達到覺悟時,也遭遇過相同的問題,但他已了解如何掌握它。他解釋,要充分體驗這些微細狀態,並穩定地認知它們,人們得先解脫十一種隨煩惱(upakkilesa)。

首先是「疑惑」這些現象的真實性與光明想的重要性,那很容易就被視為一種感覺的幻相。

其次是「失念」,行者不再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光明想上,認為它不值得注意,或並不重要,而漠視它。

第三種隨煩惱是「昏眠」;第四種是「恐怖」,發生在突然受到來自潛意識的影像或想法驚嚇時。當能控制住這些隨煩惱時,「歡喜」會生起,令身心興奮,這種得意感通常是成功的習慣性反應。

當「歡喜」耗盡時,他可能會感到虛脫,並落入「粗重」,一種沈重的被動心態。為了克服它,他可能會勉強努力,造成「過度的精進」。覺知到過度時,他可能會放鬆,並再度落入「懈怠」。

在這種情況下,當正念微弱時,隨著光明想的專注範圍擴大,對於天界或人世可意的事物可能會生起「欲望」。「欲望」會觸及多種事物,而引發「種種之想」,無論是在天界或人間的層面上。由於不滿這種種的形色,他選擇思惟其中一種,無論它本質上是可意或不可意的。強烈專注於這個選定的對象,將導致第十一種隨煩惱 ―― 對諸色「過度地觀察」。

佛陀對阿那律與他的兩個同伴,如此清晰地敘述在禪定淨相中可能生起的這十一種隨煩惱,並解釋如何克服它們(MN 125)。

斷除慢、掉舉、惡作三結

當阿那律對於禪定與微細的禪想愈來愈通達時,有一天他去找舍利弗尊者,說:

含利弗吾友!我以超越世人眼界的清淨天眼,可以看見大千世界。我精進不懈,正念、正知且無疑惑;我的身體平靜無憂擾,我的心專注於一處。然而,我的心卻仍未從煩惱與貪著中解脫。

舍利弗回答:

阿那律吾友!當你想到你的天眼時,漫心就生起了;當你想到自己堅定的精進、正念、無憂擾的色身與專注一處的心時,掉舉就產生了;當你想到你的心不能從煩腦解脫時,這就是惡作。這將會對你有所助益,如果你能捨棄這三種心境,不再注意它們,就能將心引導到「不死界」――涅槃。

聽完舍利弗的建議之後,阿那律再次獨自隱居起來,認真斷除心中的這三結(AN 3:128)。

必存八種思'唯

之後,阿那律住在支提國的東竹林。於禪觀中,他體悟到一個真實大丈夫(mahapurisavitakka)應該抱持的七種思惟:

這個「法」是給少欲者,而非多欲者;這個「法」是給知足者,而非不知足者;這個「法」是給樂遠離者,而非樂群居者;這個「法」是給精進者,而非怠惰者;這個「法」是給正念者,而非混亂者;這個「法」是給專注者,而非不專注者;這個「法」是給智者,而非愚痴者。

當佛陀以自己的心感知阿那律心中生起的這些想法時,遂以「意生身」(manomaya-kaya)出現在他面前,並稱讚他:

很好,阿那律,很好!你已考慮到大丈夫的七種思惟。如今你可以考慮大丈夫的第八種思惟:「這個『法』是給傾向於無戲論者,愛好無戲論者,而非給傾向於世俗戲論與愛好此道者。」

佛陀接著說,當阿那律心存這八種思惟之時,他就能達到四種禪定,不再受世間法的影響,而會視比丘的四種資具 ―― 三衣、乞食、住處與醫藥 ―― 如同在家人享受奢華一般。這種簡單的生活,會讓他的心喜悅與平靜,因而有助於達到涅槃。

證得阿羅漢果

離開時,阿那律依照佛陀的建議而留在東竹林,就在這個雨季安居期間,他終於達到努力的目標 ―― 阿羅漢果,無漏心解脫(AN8:30)。在成就的時刻,阿那律說出以下的偈頌,對大師協助他完成心靈任務,表達感激之意:

了解吾心意,
世間無上師,
藉由意生身,
以神通出現。

吾心思惟時,
彼教我增上,
佛樂無戲論,
彼教我離戲。

了解彼之法,
吾樂住法上。
已達三智明,
完成佛教法。(AN 8:30; Thag . 9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