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不教養的勇氣:阿德勒教你,接受孩子最真實的樣子,協助孩子自力解決人生課題

不教養的勇氣:阿德勒教你,接受孩子最真實的樣子,協助孩子自力解決人生課題

作者:岸見一郎

譯者:李依蒔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27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cm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0210731

ISBN:9789864791293

定價:NT$280

會員價:NT$238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推薦序】重建與孩子的心關係 / 蘇明進

↑TOP
從《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我自己獲得很大的啟發,再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發現從小至今仍保有討好他人、渴望獲得他人讚美的習慣。也因此,藉由閱讀,我努力放下內心長久以來的自責習慣,試著找到與自己身心平靜相處的方法。

於是看到《不教養的勇氣》一書出版,更讓我感到好奇:究竟阿德勒的學說,如何用於教導自己孩子的教養上?

這本書開宗明義就指出:教養孩子,應該是與孩子平等相處,而不是以上對下的姿態。整本書有多數篇幅在提醒我們大人:不該用責罵或讚美的方式,來教養孩子。

責罵,的確是傷害孩子成長最不利的教養方式。我教過許多學生,他們在家裡因受到父母長期的責罵,因此變成個性退縮、冷漠的孩子;也有孩子因過度的打罵,反而失去了在乎心,因此許多偏差行為都變得變本加厲,難以管教。

其實,我們都知道責罵不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但在事情的當下,很難不被情緒給淹沒。《不教養的勇氣》提醒我們:「生氣,是一種選擇。」我們用生氣來綁架他們、突顯我們的企圖,但事實上,生氣無助於事情的發展,而我們也許可以用其他更有智慧的方式來處理。

但是「不讚美孩子」的這個論點,確實讓正在閱讀中的我,產生極大的困惑。阿德勒說:「所謂的讚美,是有能力的人從上往下給予評價的用語。」因此容易讓孩子持續渴望認同、成為討好他人的原因。為了給予我們孩子面對人生課題的勇氣,就必須讓他們喜歡自己,在人際關係上獲得自由。

不讚美,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不教養的勇氣》提醒我們,就平鋪直述的說出正在發生的狀態,而不做任何的評價;說「謝謝」,來讓孩子認可自己的價值,來取代評論式的讚美。

這樣的論點很有意思。一直以來我是一位不吝讚美的人,只要看到學生或自己的女兒做得不錯時,我都會大大的稱讚他們。然而,此時我可以清楚區分:我的讚美,應該是讓他們感受到自我的價值感;而不是為了得到大人的讚美,而做出符合大人期望的事情。

昨天傍晚,我和六歲多的小蘇姑娘趕赴下一個行程。坐在後座的她正在生著悶氣,因為剛才外頭正刮著強風,而我忘了把她想穿的厚外套帶下車。此時,汽車音響正播著懷舊風格的搖滾樂,後座的小蘇姑娘更是心情不美麗,她大喊著:「我不想聽這種音樂!」

我不想用生氣、或責備的方式與她應對,我想要讓她先感受到自我的價值感。於是我說:「爸比也想換音樂,但是因為我現在正在開車,不方便選音樂,你可以幫忙操作手機嗎?」

小蘇姑娘說了聲「好」,於是她拿走我的手機,選了較抒情的爵士樂。

「謝謝你!」我不稱讚她,反而是謝謝她。「你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

後座回話的小蘇姑娘,語氣上聽起來冷靜不少。我繼續說:「我還要謝謝你,剛才你是用很好的語氣和我說話,我覺得聽起來很舒服。」

小蘇姑娘的語氣更是溫柔:「那我現在可以穿厚外套了嗎?」

「當然可以啊!」我也很溫柔的說。後來,我們聊到剛才事件的經過、生氣的情緒,以及下一次可以怎麼表達情緒的方式。

我說:「謝謝你跟我說這件事情。」我把平常會說的「你好棒哦」這句話,硬是吞進肚子裡。

我接著問:「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我們現在只剩下三十分鐘可以吃飯,你可以幫忙決定一個吃晚餐的地方嗎?」

「我們可以吃路上的牛排店。」

「但是三十分鐘沒有辦法吃牛排店,而且我們開到那邊,還要再開十五分鐘,所以只剩十五分鐘可以吃飯。你可以幫忙想一個好辦法嗎?」

小蘇姑娘說:「外帶啊!」

「這是一個好方法耶!可是要外帶什麼?嗯,我們可以一起來想辦法。」

小蘇姑娘反問我:「那你想要吃什麼?」

「嗯,若要外帶比較方便的話,通常是去買路邊攤的小吃,或是去吃速食店的漢堡,或是去包便當……」

本來選擇買「小吃」的小蘇姑娘,後來評估繞過去時間上會來不及,最後她選了買「便當」的選項。

「好啊,這真是個好主意。」

最後我們停在路邊一間便當店旁,因為已經快過晚餐時間,剩下的菜色賣相不佳,小蘇姑娘看了也沒多說什麼。

買「便當」,幾乎不會是平時小蘇姑娘的選項,而且她會因此表達不滿的情緒。因為那是大人決定的結果,不是她自己做出的選擇。

但這次是她自己評估後所做出的結論,她的內心底層獲得滿足感,覺得自己有貢獻,就不會再糾結在不喜歡的結果,反而很開心自己做了一個很具有貢獻的決定。

我驚訝的看到孩子在其中的轉變,不管是情緒的轉換,或是處理事情的思考完整度。我看到阿德勒教養法驚人的影響力。

最近的我,有了不一樣的轉變,不管是面對我的學生們或女兒,我都盡可能避免做出生氣的選擇;不責備、也不讚美,試著讓孩子得到有所貢獻的存在感。

也因為我自己在心境上的轉變,我發現孩子們也跟著穩定下來,連帶的感受到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確實都不一樣了。

誠摯推薦這本最近影響我極深的《不教養的勇氣》,讓我們有機會重新選擇對待孩子的方式,重建我們與孩子之間的心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