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人生402期:與佛菩薩團圓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02

定價:NT$150

會員價:NT$30 (20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已搶購一空
目前無法購買

訂閱雜誌 可購買時通知我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觀佛觀到心坎兒裡

↑TOP
石窟、寺院裡的佛菩薩像,
總讓人感受到一股安定心靈的力量。
隨著眾生的需要,二千多年來更發展出種種不同的供奉形式,
一佛二菩薩、三佛、五佛、七佛……
為芸芸眾生指引著通往真理的方向。

■ 林何臻

幽暗的洞窟裡,一位看守人以玻璃折射外頭的陽光,一尊偉然的石雕佛像,瞬間映現在畫家奚淞眼前,佛像雙眼低垂,淺笑安然,手肘彎向胸口,十指如花瓣般在胸前交扣成「說法印」。

回憶起1992年參訪印度阿疆塔石窟(Ajanta Caves),奚淞眼神發亮說:「這手印是一個『解繩結』的手勢,但雙手之間卻沒有實際的繩結,這意味著佛陀所教導給眾生的,正是要解開看不見的心結。」原來,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在其滅度後二千五百多年,藉著具象化的佛身,仍能跨越時空和語言藩籬,為眾生指引著通往真理的道途。

看見佛教弘傳與發展軌跡

佛像,原是佛弟子修行之用,藉由佛的形像為所緣,憶念、觀想佛的形象、名號、功德等,找到心靈安定的力量和生命追尋的目標。《增一阿含經》記載,佛陀成道後,有一年雨安居時,上忉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三個月,當時憍賞彌國的優填王因思念佛陀而病倒,群臣提議雕塑一尊與佛陀法相相當的造像,以解除國王的憂愁,於是優填王召集工匠,以旃檀香木造了一尊五尺高的佛像。後來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召集鑄像匠師,鑄造了一尊五尺的佛陀金像。這是佛像出現於世間的最早記載,不過考古上尚未發現這兩尊佛像的實物。

至於考古上的發現,最早的佛像可回溯至西元一世紀。在此之前,佛塔的雕刻中並沒有佛像,佛弟子只用菩提樹、金剛座、法輪等來象徵佛陀;隨著希臘神話及造像藝術傳入印度,加上當時統治階層的大力支持,弟子出於對佛陀圓滿人格的永恆懷念,佛菩薩的造像於焉誕生,而當時也正是大乘佛教興起的時期。

隨著時間推移,佛教從印度向世界各地傳播,在佛法弘傳的路徑上,不論是中亞或絲路上的石窟洞穴,東南亞一帶的佛塔廟宇,乃至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地的寺院殿堂,幾乎都可見佛菩薩像。常見的造像有石雕、木雕、金銅鑄或泥塑,更不乏壁畫、彩繪等經變圖像。

佛菩薩群像還有一身、二身、三身、五身、七身,乃至十一身、十三身等形式,如一佛二菩薩、一佛二弟子、雙佛並坐、三佛、五佛、七佛的布局。而一佛二菩薩中,又有西方三聖、華嚴三聖、娑婆三聖、彌勒三尊……等多種組合。從造像的供奉形式,可以窺見佛教在不同時代的發展軌跡,以及弘傳流布的影響。

印順長老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分析:「大乘佛法的興起,與十方現在多佛多菩薩是不可分的。」佛入滅後,弟子出於懷念,傳出有關釋尊的本生、譬喻與因緣。當佛法盛行於印度西北方後,為了適應不同眾生的根器,有「十方諸佛菩薩」之說的大乘信仰興起。根據大乘佛教經典,每一位佛菩薩都有自己的本生、譬喻與因緣,以及獨到的修行法門,作為教化、利益眾生的方便。

造像起信 化導眾生

大乘經典的流行,影響了造像的題材。研究佛教造像藝術的陳清香教授便分析,早先流行的造像群組,是一佛加上二天人或二護法像,但隨著菩薩造像的登場,三尊的形制,轉為以二菩薩為?侍,如現存於拉合爾博物館的佛說法圖,主尊為無量壽佛,兩旁的菩薩像,可能是觀音與大勢至菩薩,被認為是最早的極樂淨土圖。

後世佛弟子更依據不同的經典內容,造出各種「三聖」組合的造像,例如,釋迦牟尼佛的二?侍,有時是《法華經》中,為佛弘宣經典的文殊、普賢二大菩薩;也有依《地藏經》所述,將與娑婆世界眾生因緣最深的觀音與地藏二菩薩,和釋迦佛三尊成組供奉,稱為「娑婆三聖」,漸漸成為流行,也使得地藏、觀音信仰流傳更廣。

學佛菩薩 精進不退轉

所有的佛菩薩都是從一個單純清淨的願心,展開修行的道路,而他們的每一步行動,都是成就佛國淨土的力量。正因如此,自古以來,佛像藝術往往有著撼動人心的力量,不僅刻畫了大乘佛法的發揚軌跡,背後更是無數人的奉獻與傳承──崇佛帝王們的大力護法,高僧大德不畏艱辛跋山涉水,為眾生求法與傳法的悲願,以及許多不知名的工匠,以虔誠清淨的心,一筆一畫勾勒出佛菩薩的殊勝形貌……

當我們以恭敬心瞻仰、禮敬佛菩薩像時,除了從佛菩薩像的相好莊嚴感受到清涼與定靜,還能進一步從佛菩薩的悲願、果德之中,找到修行的典範,生起精進的願心見賢思齊,讓自己的生命一步步從煩惱中解脫,在利益眾生的行動中完成自利,與佛菩薩相約,早日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