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佛教史叢談散集
Buddhist History Essay Collection

作者:淨海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人

規格:平裝 / 21x15 cm / 40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110281

ISBN:9789575987350

定價:NT$460

會員價:NT$322 (70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六篇 東南亞古代孟族人對南傳佛教先驅的貢獻

↑TOP
第三章 古代泰國境內孟族人的佛教

前說在公元前三世紀,印度阿育王派遣傳教師須那與鬱多羅至金地傳教,至公元二世紀,一直歷史不明。到公元三世紀後,緬甸的直通與泰國的佛統等地,都是古代孟族人居住的地區,從古代建築遺址發掘出來的文物,足可證明有佛教的存在。

一、古代孟人在泰境居住的地區

有學者認為,在泰族來到泰境之前,一個與下緬甸孟族近似的民族居住在泰國中部或湄南河盆地,孟人是進入東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據近人發現,在孟人來到之前,有土著泰族人,其形態與今日泰人相似,當時自朔北山區川流南下,但文化甚為落後。泰國領土上最早出現的國家在南部猜耶(Chaiya),為孟族人所建。公元三世紀,孟人在下緬甸和在泰境中部湄南河盆地建立了兩個小國,中國史籍稱之為金鄰和林陽。公元二四五年,吳時使節朱應和康泰出使扶南(中心地在柬埔寨)等國,在他們的著述中曾提到這兩個國家。林陽國在緬甸直通和勃朗,亦有人認為是在泰國的邦德,金鄰亦稱金陳。

朱應《扶南異物記》載:「金鄰一名金陳,去扶南可二千餘里。地出銀,人民多好獵大象,生得乘騎,死則取其牙齒。」(朱應原著《扶南異物記》佚,散見於《太平禦覽》引文中。)金鄰首府在今泰國佛統,泰國灣,古稱金鄰大灣,由金鄰國得名。

在泰國湄南河中、下游和夜功河下游,從已發現的佛塔碑銘來看,六世紀建國的墮羅缽底時期,當地流行佛教。有唐代愛州(越南東京一帶)人大乘燈禪師,「幼隨父母汎舶往杜和羅缽底(即墮羅缽底),方始出家」。出家後學習經論,通達大乘。後隨唐使入京,於玄奘三藏處受具足戒,留住數載,又舶行至師子國(斯里蘭卡),更歷西印度各地,凡十二年,多與義淨、無行等共行。後示寂於俱尸城(拘尸那城)般涅槃寺,世壽六十餘。墮羅缽底為泰境內最早流傳佛教的地區。

公元六至十一世紀,孟人統治泰國南部和中部,建立了墮羅缽底(Dvaravati)王國;公元六六二年在泰國北部以今南奔城(Lamphun)為中心建立了哈利奔猜王國(Haripunchai)。直到公元十三世紀後葉被泰人(Tai)征服。泰人征服孟人之後,採用了孟人的佛教傳統、孟人字母、孟人的藝術和文化。而且被征服的孟人,長期以來已被泰族同化了。也有些孟人,過去早幾個世紀在緬甸因受到緬族人的壓迫而逃到泰國來的。一直到公元十九世紀,還有一些孟人遷徙到泰國,形成今天泰國境內少數仍說孟語的孟人群體。

二、孟族人建立的墮羅缽底國

公元六世紀,聚居於湄公河流域的孟族人,已發展至沿湄南河流域,建立了墮羅缽底國。墮羅缽底分散在泰國中部平原,重要中心地點在佛統和素攀武里。至公元六世紀末,已成為重要國家,地位鞏固。墮羅缽底一名見於《舊唐書.真臘傳》,同書卷一九七〈列傳〉又作墮和羅;《大唐西域記》卷十中「三摩呾吒」條作墮羅缽底;《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作社和缽底,卷三又作杜和羅(卷一「社」為「杜」之訛);《通典》卷一八八作投和國。《舊唐書.墮和羅傳》說:「南與盤盤,北與迦羅舍佛,東與真臘接,西臨大海,去廣州五月日行。」《通典.投和羅》條:「投和國,隋時聞焉,在南海大洲中,真臘之南,自廣州西南行百日至其國……有佛道,有學校,文字與中夏不同。」到了公元六世紀末,因為柬埔寨扶南帝國已經解體,墮羅缽底乃得逐漸發展強大起來。又有說墮羅缽底曾分裂為三國,即羅斛(Lopburi)、烏通(Uthong)、南邦(Lampang),這些重要的城市,卻由其中權力最高的國王統屬。

關於墮羅缽底的歷史、地理範圍,甚至首都的位置,由於缺少史籍記載,對它了解不多。但因為墮羅缽底孟族人傳統上主體信仰上座部佛教,對後來東南亞中部地域,產生兩大明顯的影響,即從公元六至九世紀,在東南亞中部一種佛教文化的根基得以奠定,並且向四方擴展。其次從公元六至十世紀,是墮羅缽底佛教藝術達到最頂峰輝煌的成就,分布於泰國中部及東北部的學派。

墮羅缽底於公元十一世紀時滅亡,西部孟族為緬甸所征服,但在文化和宗教上,則為勝利者所吸收,蒲甘王朝熱心傳布上座部教義,孟族人也以和平友好的態度教導緬族人。東部孟族人也為柬埔寨吉蔑人所吞併,少數人仍保持原有上座部信仰,多數人被迫信仰印度教或大乘佛教。

三、墮羅缽底國的佛教文化與美術

墮羅缽底孟人早期自印度接受了文化、宗教、藝術等。公元六至九世紀期間,一個獨特以上座部佛教文化在泰國中部和東北部發展起來,這種文化一般被認為公元六世紀後利用馬塔班灣(Gulf of Martaban)和泰國灣(Gilf of Thailand),通過三塔徑之間內陸貿易而興起的。它留下許多碑銘是用孟族語雕刻的,分散在泰國中部的平原,並且沿著陸路貿易路線向外擴張,向西到緬甸,向東到柬埔寨,向北沿湄南河到清邁以及沿著帕薩呵到寮國北部,向東北到呵叻高原,這表明墮羅缽底商業和文化對外的聯繫。在佛統和素攀武里附近的地點,出土了一枚上面有題「墮羅缽底國大王」的硬幣,這可證實說明這個國家的存在。在佛統,出土有貝幣、螺幣(當地俗稱海貝、海寶)、銀幣以及公元二世紀的銅質小佛像,這表示更早期的金鄰國即與外通商,此國後來被扶南所征服。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法國學者戈岱司(M. Coedes)在佛統上端邦德附近勘察,除見到一些金銀佛像外,有二古物引起他的注意,其一為一尊小銅佛像,是阿摩羅缽底派作品,自其兩股之自由移轉式與袈裟褶紋之清晰,並含有希臘色彩,其年代可上溯至二世紀。其二為公元一、二世紀之希臘羅馬(Greco-Roman)式銅燈一盞,此種銅燈用時常置於矮三角架上,其接榫處仍可於燈底見之。這是一種普通油燈,中有芯管,上有加油嘴,其柄若梅花椿兩具間夾一棕葉,此可證明為地中海製造品,是經由商賈攜帶而來。

在那空沙旺(Nakhno Sawan)出土一把象牙梳子,據信來自印度阿摩羅缽底。由於年代較早,因此梳齒全都斷裂了,只剩短短的梳根和長方形梳柄的部分,經由曼谷國立博物館等辨識,刻劃著佛教的吉祥物,例如傘蓋、法螺、寶瓶等,表示墮羅缽底與印度之間已有來往,而且梳柄的圖像及其所代表的意義,說明墮羅缽底可能已經接觸到佛教了。

在佛統周圍及鄰近各地,曾發掘很多佛像等古物,其年代可遠溯至墮羅缽底時代,該等古物現保存於佛統寺內附設的佛統塔博物館(Phra Pathom Chedi National Museum),重要者珍藏於曼谷國立博物館。其中有完好之青石佛像數尊,其面貌與袈裟之褶紋式樣,非常接近印度笈多王朝時代或笈多以後時期的藝術(約公元三、四世紀)。石刻的法輪與伏鹿圖佛座、古塔、佛足印等,在佛統一帶也有不少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