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圓融無礙金獅子:華嚴金師子章釋義

圓融無礙金獅子:華嚴金師子章釋義

作者:鄭振煌

出版社:大千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7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cm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0231751

ISBN:9789574473069

定價:NT$320

會員價:NT$272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已搶購一空
目前無法購買

可購買時通知我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章節試閱

↑TOP
華嚴金師子章 唐˙京大薦福寺賢首法師法藏述

【明緣起第一】

謂金無自性,隨工巧匠緣,遂有師子相起。起但是緣,故名緣起。

【辨色空第二】

謂師子相虛,唯是真金。師子不有,金體不無,故名色空。又復空無自相,約色以明。不礙幻有,名為色空。

【約三性第三】

師子情有,名為遍計。師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變,故號圓成。

【顯無相第四】

謂以金收師子盡,金外更無師子相可得,故名無相。

【說無生第五】

謂正見師子生時,但是金生,金外更無一物。師子雖有生滅,金體本無增減,故曰無生。

【論五教第六】

(一)師子雖是因緣之法,念念生滅,實無師子相可得,名愚法聲聞教。

(二)即此緣生之法,各無自性,徹底唯空,名大乘始教。

(三)雖復徹底唯空,不礙幻有宛然。緣生假有,二相雙存,名大乘終教。

(四)即此二相,互奪雙亡,情偽不存,俱無有力,空有雙泯,名言路絕,棲心無寄,名大乘頓教。

(五)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混成一塊,繁興大用,起必全真;萬象紛然,參而不雜。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圓教。

【勒十玄第七】

(一)金與師子,同時成立,圓滿具足,名同時具足相應門。

(二)若師子眼收師子盡,則一切純是眼;若耳收師子盡,則一切純是耳。諸根同時相收,悉皆具足,則一一皆雜,一一皆純,為圓滿藏,名諸藏純雜具德門。

(三)金與師子,相容成立,一多無礙;於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門。

(四)師子諸根,一一毛頭,皆以金收師子盡。一一徹遍師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無障無礙,名諸法相即自在門。

(五)若看師子,唯師子無金,即師子顯金隱。若看金,唯金無師子,即金顯師子隱。若兩處看,俱隱俱顯。隱則祕密,顯則顯著,名秘密隱顯俱成門。

(六)金與師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定純定雜,有力無力,即此即彼,主伴交輝,理事齊現,皆悉相容,不礙安立,微細成辦,名微細相容安立門。

(七)師子眼耳支節,一一毛處,各有金師子;一一毛處師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師子;又復一一毛,帶此無邊師子,還入一毛中。如是重重無盡,猶天帝網珠,名因陀羅網境界門。

(八)說此師子,以表無明;語其金體,具彰真性;理事合論,況阿賴耶識令生正解,名託事顯法生解門。

(九)師子是有為之法,念念生滅。剎那之間,分為三際,謂過去現在未來。此三際各有過現未來;總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為一段法門。雖則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無礙,同為一念,名十世隔法異成門。

(十)金與師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迴轉。說事說理,有成有立,名唯心迴轉善成門。

【括六相第八】

師子是總相,五根差別是別相;共從一緣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濫是異相;諸根合會有師子是成相,諸根各住自位是壞相。

【成菩提第九】

菩提,此云道也,覺也。謂見師子之時,即見一切有為之法,更不待壞,本來寂滅。離諸取捨,即於此路流入薩婆若海,故名為道。即了無始已來,所有顛倒,元無有實,名之為覺。究竟具一切種智,名成菩提。

【入涅槃第十】

見師子與金,二相俱盡,煩惱不生。好醜現前,心安如海。妄想都盡,無諸逼迫。出纏離障,永捨苦源,名入涅槃。



法藏賢首大師與「華嚴宗」

一、法藏賢首大師生平

《金師子章》是「華嚴宗」第三祖法藏賢首的著作。法藏賢首大師本非漢人,而是西域康居(今新疆北部及中亞一帶)人(即:白俄羅斯人),故俗家以「康」為姓。出生於公元六百四十三年,圓寂於七百一十二年,是第七世紀到第八世紀初唐代的一位高僧。 

其高曾祖曾任康居國宰相,至其祖父才遷來長安。法藏賢首大師十七歲時於「雲華寺」恭聽智儼大師弘講《華嚴經》,師資相契而投其門下。二十八歲出家為僧,住「太原寺」(原是武則天的住宅,她把它改為一座佛寺)。奉武則天之旨,在「太原寺」弘講《華嚴經》,當時講的是舊華嚴,也就是東晋•佛陀跋陀羅譯《六十華嚴》。

晚年奉詔參輔實叉難陀主導的《八十華嚴》翻譯;並襄助菩提流支譯出《大寶積經》。一生弘講「華嚴」三十餘遍;《八十華嚴》譯出後,因內容比較豐富、完備,並有新的思想,又奉武則天之旨,在洛陽的「佛授記寺」弘講新譯的《八十華嚴》。為武則天在長生殿講「華嚴」六相十玄門義時,引金獅子為喻,乃成《金師子章》。

法藏賢首大師將二祖智儼所提出的「十玄論」加以發揮,完成「華嚴宗」的思想體系,他是「華嚴宗」真正的立宗者。於唐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十四日圓寂於西京「大薦福寺」,世壽七十,僧臘四十三。

法藏賢首大師的「賢首」之名,為武則天所賜。「賢首」是《華嚴經》裡面的一尊菩薩摩訶薩。武則天認為法藏大師對《華嚴經》有深入研究,故以《華嚴經》中的賢首菩薩之名賜之。法藏賢首大師也曾獲唐中宗賜號「國一」。

傑出弟子有宏觀、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主要著作有《華嚴經探玄記》、《華嚴五教章》、《華嚴旨歸》、《華嚴遊心法界記》、《華嚴發菩提心章》等三十餘部之多。

二、「華嚴宗」簡介

「華嚴宗」一般都講有五祖:第一祖杜順大師、第二祖智儼大師、第三祖法藏賢首大師、第四祖清涼澄觀大師、第五祖圭峰宗密大師(帝心杜順⇒⇒至相智儼⇒⇒法藏賢首⇒⇒清涼澄觀⇒⇒圭峰宗密),實際創宗者是第三祖法藏賢首。「華嚴宗」依經而立宗,稱為「華嚴宗」;如依實際立宗者,「華嚴宗」又稱為「賢首宗」。賢首大師是「華嚴宗」真正成立的貢獻者、集其大成者,就好像「天台宗」真正成立的是第三祖智者大師。

「華嚴宗」、「天台宗」與「禪宗」,可以說是中國佛教所開展出來的。「南傳佛教」不用談,根本不可能有大乘教法。在「藏傳佛教」中,雖有《華嚴經》,但跟漢傳的《華嚴經》相差很多,沒有漢傳的《華嚴經》這麼豐富;在「藏傳佛教」中,也沒有成立所謂的「華嚴宗」。

中國佛教由於有一些智慧高超、禪觀功夫非常好的大師,才能夠開創「天台宗」、「華嚴宗」以及「禪宗」。這三宗中,「天台宗」最早,實際立宗者是隋末唐初的智者大師;之後是「華嚴宗」,實際立宗者是中唐的賢首大師;「禪宗」立宗者是六祖惠能大師,在嶺南說法雖稍早於賢首大師,但影響力顯然較小,其弟子神會北上洛陽弘法及五宗相繼成立的時間卻較「華嚴宗」略晚一點。

這三宗,是中國佛教自己創立的宗派,是以印度佛教的經典為基礎,而開創出具有中國佛教特色的教觀。當中,「禪宗」純粹是中國佛教,它雖也擷取印度的經典,但實際上是中國人的智慧,融攝了印度的佛教以及中國的道家、儒家思想,而成就「禪宗」的修行法。後來,「禪宗」跟「華嚴宗」有合流的現象,始自華嚴的第五祖宗密大師。宗密大師是一位禪師,可是又弘揚《華嚴經》,他曾撰寫一本書《禪源諸詮集》,追溯「禪宗」的源流,很可惜,現今已不存在,只留下它的序《禪源諸詮集都序》。

《華嚴經》出現傳說及譯本

一、《華嚴經》出現傳說

《華嚴經》的出現,依照華嚴學人的描述,把它神化到無邊無際,謂《華嚴經》是佛初證道,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所說,初藏於「龍宮」。佛滅度六百年後,龍樹菩薩在大龍菩薩的引導之下,進入由天龍守護著《華嚴經》的「龍宮」。

由於大龍菩薩的引入,龍樹才得以進入「龍宮」而閱讀《華嚴經》。據說最大的一部《華嚴經》,它是恆河沙數的篇幅(10萬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1個四天下微塵數品),也就是無量無邊,這已不可能存在人間,不可能讓我們這些凡夫來讀誦修持。中品的《華嚴經》,也是幾千萬偈的(49萬8,800偈、1,200品),也是非一般人所能夠理解的。還有小品的《華嚴經》(10萬偈、48品),但對我們凡夫來講,已經無量無邊了。

龍樹菩薩只把最小品的那一部《華嚴經》背誦出來,他不是用vijñapti,而是用prajñapti,用般若的智慧,當心一回歸「一真法界」,一回歸「清淨心」,就擁有一切了,當我們回歸「零」,我們就擁有了一切,「有即空、空即有」、「空有不二」,他這樣子就把小品的《華嚴經》記住,然後回到人間,據說是這樣子,才有《華嚴經》流布到這個人間。

二、《華嚴經》的譯本

 《華嚴經》並不是一個人的作品,中文的《華嚴經》都是節譯本。藏文也有《華嚴經》,但跟中文有所不同。在印度現在也找不到完整的《華嚴經》,頂多只是在新疆、尼泊爾有發現到《華嚴經》的殘本、殘簡。所謂的殘本,就是只有一部分,如等於《華嚴經•十地品》的《十住經》,只有一小部分而已。

而後,經過中印的貿易,佛教傳到了中國。早先,《華嚴經》是一品、一品個別翻譯出來。即使在印度,《華嚴經》也是由很多小部頭的「經」組合而成。開始出現那些「小經」的時候,是公元第一、第二世紀;等到把所有的「經」通通收集在一起,已經是第四、第五世紀了。

因此在中國,第五世紀之前所出現的都是《華嚴經》的單篇,一品、一品的;第五世紀以後,因為印度有人把它集合在一起,而有了集合本。傳到中國,就有《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的翻譯,全是彙集本,不是一個人的作品,而是很多智慧者把它們結集出來的。

《華嚴經》主要有三個漢譯本,依譯出的先後順序,分別為《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

(1)《六十華嚴》:東晋•佛陀跋陀羅,公元418~420於建康(南京)譯

60卷、3萬6千偈。

(2)《八十華嚴》:唐•實叉難陀,公元695~699於長安譯

80卷、4萬5千偈。

(3)《四十華嚴》:唐•般若三藏,公元796~798於洛陽譯

40卷、2萬6千5百偈。

(一)《六十華嚴》

印度在第二、第三世紀開始出現《華嚴經》的單篇,一直到第四、第五世紀,才有彙集本,把不同的「經」放在一起。因而中國對於《華嚴經》的翻譯,早期從東漢開始(佛教是在東漢末年傳入的),歷經西晉、東晉,也就是南北朝時代,乃至隋朝、唐朝,都有單篇的《華嚴經》出現,即《華嚴經》的某一部分出現。

至於比較完整的,則要到第五世紀時,才有所謂《華嚴經》的彙集本,首先出現的是《六十華嚴》。

《六十華嚴》翻譯時,已經是東晉安帝時期。江西廬山的慧遠大師派遣他的弟子到于闐(即現今的新疆和闐)請回了梵文本,東晉安帝也請了一位西域僧人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佛陀就是Buddha,跋陀羅bhadra。Buddha也可以翻成「覺」,bhadra就是「賢」,所以,佛陀跋陀羅又可以翻譯成「覺賢」),就在當時的國都建康(即現今的南京)開始譯經,從公元四百一十八年開始翻譯,歷經兩年,於四百二十年翻譯完畢,共翻譯梵文三萬六千偈。

在印度,經文多用偈頌gãthã的形式呈現,也就是用詩歌體的形式。但詩歌體的形式被翻譯為中文以後,中國人沒有耐心去讀那麼多的詩歌、那麼多的偈頌,所以大部分都把它改成散文。當時的散文受到魏晉時代駢體文的影響,很多都是用駢體文的形式來呈現。所謂「駢」就是兩匹馬一起走,因此駢體文都是兩句、兩句相對的,這兩句也許是四言,也許是五言、七言、九言、十言等等,上下對仗,辭藻華麗。這是東晉時候的文風,魏晉南北朝的南朝也是如此。因為當時漢人的政權從華北被趕到華南,天下大亂,文人就清談、遁世,跑到山裡面飲酒、作詩、畫畫,因而文風鼎盛,但卻落入駢體文講求對仗、辭藻華麗的窠臼。到了唐朝,有古文八大家出現,以韓愈為首,就呼籲文以載道,所有的文字都是為著載道,都要保留真理,才不再拘泥於駢體的文學。

當時參加《六十華嚴》翻譯的,有慧遠大師的兩個很有名的徒弟:慧嚴、慧觀,這兩位徒弟除了參與《六十華嚴》的翻譯外,也增刪北本的《大般涅槃經》成為南本的《大般涅槃經》。

《六十華嚴》梵文本有三萬六千偈,翻譯成中文,有六十卷的長度。經本的來源是現在的新疆和闐,也就是並非直接來自印度。所以,我們在印度找不到梵文本,在和闐、在尼泊爾,還可以找到一部分殘本。

《六十華嚴》翻譯出來以後,就影響了中國的佛教界。賢首大師以這部《六十華嚴》為根據,創立了「華嚴宗」。他尊杜順大師為初祖、智儼大師為二祖。

(二)《八十華嚴》

《六十華嚴》譯出後過了兩百六十七年,才有《八十華嚴》的翻譯;《八十華嚴》翻譯的年代是在唐朝中葉武則天時期。

武則天信佛信得非常虔誠,她派人前往和闐請回《八十華嚴》的梵文本;同時從和闐請回一位西域的大師實叉難陀Śikṣānanda,就在當時的唐朝首都長安翻譯,當然都是節譯,並沒有全部翻譯。實叉難陀將梵文本中的四萬五千偈翻成八十卷,翻譯的年代是自公元六百九十五年至六百九十九年,共花了四年的時間,是《六十華嚴》翻譯時間的加倍。為什麼花的時間加倍?一來篇幅增多了,二來內容比較複雜。

武則天非常重視這一部經,在《八十華嚴》開始翻譯時,她就去主持了,面見這些高僧,同時親自寫下《華嚴經》的中文經名。我們現在最完整的《華嚴經》就是《八十華嚴》,最流行的也是《八十華嚴》。

(三)《四十華嚴》

第三部《華嚴經》,我們稱為《四十華嚴》,那是又經過約一百年後唐德宗時代翻譯的。從公元七百九十六年開始翻譯,經過兩年,到七百九十八年完成。它的梵文本是由南印度的一位國王自己抄寫後,朝貢給唐朝的天子。當時唐朝的天子是唐德宗,他請了般若三藏在當時的國都洛陽翻譯,梵文是兩萬六千五百偈,翻譯成華文四十卷,內容就是〈入法界品〉,但在《四十華嚴》稱為〈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這四十卷中的最後一卷,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行願品〉在《六十華嚴》、《八十華嚴》都沒有。後來的中國大師就把《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單獨抽出來,加入《八十華嚴》的最後面,增為第八十一卷〈普賢菩薩行願品〉,而使《華嚴經》更為完整,可以有一個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