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覺醒父母:找回你和孩子的內在連結,成為孩子最佳的心靈成長夥伴

覺醒父母:找回你和孩子的內在連結,成為孩子最佳的心靈成長夥伴

作者:喜法莉.薩貝瑞 Shefali Tsabary

譯者:蔡孟璇

出版社:地平線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30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2 cm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1910011

ISBN:9789869192774

定價:NT$420

會員價:NT$357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章節試閱

↑TOP
覺醒父母深深知道,孩子是應自己的召喚而來、陪伴自己成長的天使。

覺醒父母在面對親子衝突時,不會單方面處理孩子問題,而是當下先接受孩子的一切,並且全心投入將自己調頻到與孩子的感受同步,這樣才能真正觸摸到孩子的內在、給予符合他的天性需求的幫助。

用體諒和觀照,找到親子關係的轉機

孩子試著找我們談的時候,我們通常會立刻提出建議、批評、告誡,我們也傾向於為他們的經驗貼上標籤。為何我們會覺得非得不斷為孩子提供建言,總是想要傳授他們一些智慧,什麼事都要給點意見呢?我認為原因出在我們自己身上,而不是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我們就是無法安住於現狀及順其自然,無法如實接受當下的處境。

既然孩子不主動尋求我們的意見,也未邀請我們主導討論,那麼他們會迴避我們,開始對我們隱瞞,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大量以心理學為基礎的書刊、教導及諮商都在強調不要試圖去「擺平」事情,於是有些人似乎開竅了,他們開始在孩子身上練習同理心。或許你也曾對孩子使用過以下這些鏡像式陳述(mirroring statement),如同我的經驗:

我看得出來你很沮喪。
我注意到你現在很生氣。
我只想讓你知道,此刻的你看起來很焦躁。
你覺得好像沒人能了解你。
我了解你今天覺得很孤單。
我看得出來你現在沒有心情和我說話。
我看得出來你現在覺得很沮喪。
我看得出來你快受不了了。
我看得出來你對明天的考試很焦慮。

我們必須覺知到一件很重要的事,這些鏡像式陳述滿滿都是我們自以為是的小我及控制欲。要如實映照出某個人的感受及想法,而且不受到我們本身的污染,不是件容易的事。事實上,如果我們再回看上述的句子,會發現有些句子聽起來似乎我們高高在上,或是充滿了評斷。

例如,有人對我們說:「我注意到你現在很生氣。」我們應該會覺得他不是妄下評斷,就是一副居高臨下的施惠態度,因此我們可能會討厭這樣的優越感而不說話,或可能因為他們說了這樣的話而勃然大怒。在回答例如「我看得出來你很沮喪」或「我只想讓你知道,現在的你看起來很焦躁」諸如此類的句子時,我們或許也同樣會覺得自己受到鄙視,或成為別人同情的對象,然後做出類似以下的回答:「你他媽的說對了,我就是這樣。」

要對孩子做鏡像式陳述之前,我們必須先察覺到自己的焦慮和小我,否則,我們不但無法讓孩子坦然去接受每個體驗,反而我們還會不自覺地表現出居高臨下的施惠態度或是評斷他們,從而導致孩子隔絕了自己的感受。換言之,當我們使用鏡像式陳述時,重要的是先覺知到我們是出自什麼心態說出這些話。我們的用意是否想在孩子經驗到這些事時跟他們感同身受?又或者,在我們的無意識下,我們想讓孩子隔絕自己的經驗,不讓他們

去體驗正在經歷的事?

當你跟孩子感同身受時,經常是不需要言語的;相反的,言語只會破壞孩子與他本身經驗的情緒連結。因此,你所要做的,就只是跟孩子一起處於當下。全心融入當下的意思,就是面對孩子的經驗,單純當個觀照者,容許他們與自己的感受安坐,不做任何暗示去要求孩子盡快度過這種狀態。

千萬別跟你的孩子玩心理戰,只要體諒。體諒加上觀照,能讓你的孩子學會自我反思,而不是加重對你的依賴。

你是愛孩子本人,還是愛孩子的表現?

我們都知道這兩者的差異在哪裡。我們習慣說「我了解」來表達對他人的同理心,然而真實的狀況往往是我們「不了解」。即便我們曾經歷過類似的處境,但只是類似而不是一模一樣,你也無法完全體會他人獨一無二的心理狀態及情緒特質。我要強調的是,說出「我了解」這句話,其背後的意圖才是最重要的。當我們說「我了解」時,是因為我們想干涉對方的體驗?或者這是「我永遠支持你」的另一種說法?或是「無論你現在正在經歷什麼,我都全盤接受」的意思?其中的關鍵差異,就在於我們的出發點是自己的私心,還是真的與對方感同身受,並認同他們的本質。

這裡我們所要談的是「同理心」。同理心的核心關鍵,就是有能力去包容他人以自己的方式去體驗所有經歷,而我們只是在一旁單純觀照。因此,要教養出一個具有同理心的孩子,首先就在於包容孩子去體驗他的所有經歷,讓孩子能徹底擁抱每個經驗,不被我們所左右或控制。換句話說,同理心跟認可孩子的存在感有關,這也表示我們必須向孩子傳達一個訊息:他們有權保有任何感受,不需我們的同意或反對。為人父母,不要把精力放在否認、塑造或改變孩子的感受上,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不僅他們的聲音被聽見了,我們也注意到了他們話裡的真正意思。

要發揮同理心,我們必須願意暫時放下自己的感受,讓自己能與孩子的感受共鳴。這可能很難做到,如果孩子正在經歷某種煎熬的情緒化時刻,尤其是嫉妒、暴怒、內疚或怨恨等等黑暗情緒,更是父母難以消化的。

有一天,我接女兒放學回家的路上,她要求去公園玩,我說不行,然後她又問我可不可以去圖書館,我又說不行。最後,她問我是不是可以去找其他小朋友玩,我再次給了她否定的回答。每一次我都跟她解釋原因:我要準備晚餐,爹地快回來了,我們還有好多事要做……她不高興地嘟著嘴巴,然後開始鬧脾氣:「妳是壞媽咪,每次都不讓我做我想做的事。我討厭今天,爛透了。」那一刻,我沒有靜靜地當個觀照者,包容孩子的感受,反而介入了我的感受。我先斥責她「自私」,然後又說她的行為「任性」,接著又想對她說要「心存感謝」一類的事。正當我準備說教時,心裡突然生起一股愧疚感,我越是斥責她,就越感內疚,然後就越想要讓孩子也覺得內疚。

當我終於清醒過來時,我問自己:「她的話為什麼讓我覺得受到威脅?我是否太過執著於要她心懷感謝,以至於剝奪了孩子真實的失望感覺?我本來可以在她冷靜下來後教給她這些很棒的課題,但是我沒給她機會冷靜下來,反而選擇讓她覺得內疚,以減輕她叫我『壞媽咪』時被激起的無力感。」

我們慣常的做法就是在孩子被強烈情緒掌控時斥責他們,希望我們的介入,能讓孩子的負面情緒神奇消失,我們就不必處理他們那原始的,甚至醜陋的一面,我們會勸告孩子「不能生氣」、「不應該嫉妒」,或者「打起精神」、「不要沮喪」……

透過這些話語,我們希望孩子能將黑暗情緒驅趕到心裡的隱蔽角落。但結果卻是,孩子長大後不再跟自己的情緒連結,他們會活在否認中。這些深埋的情緒會在青春期或多年之後,因為某個事件或某段關係而復活,屆時我們那已經成年的孩子會發現自己不堪負荷這樣的情緒,因為他們欠缺安然度過這些情緒的能力。

缺乏同理心,無法包容孩子的所有情緒,等於是教導孩子在生活中畏懼及躲避這些情緒。舉例來說,我第一次帶女兒去水上樂園,她看見有些遊樂設施的坡道很陡後說:「我會怕。」我注意到自己的第一個反應是想著掃除她的恐懼:「別傻了,妳沒看見有那麼多小朋友都在玩嗎?」然後向她保證:「不會發生什麼事的,因為我會跟妳在一起。」我也聽見好多父母都是這樣告訴孩子的:「別怕,沒什麼好怕的。」

經過反思後,我克制了這樣的反應,我很清楚,孩子不會因為我告訴她不要怕就真的勇敢起來。於是我告訴她:「當然妳會覺得害怕,我也會。事實上,我怕死了,但重點就在這裡,即便怕得發抖也要去冒險。」她懂了。於是我們兩人都去排隊等著玩,然後對自己說:「我好怕呀!我好怕呀!」我們不畏懼害怕的感覺,反而對這樣的感覺興致勃勃。我們滑下坡道,平安地從另一頭出來,我也成功向孩子說明縱使害怕也要勇於冒險的重要性。

當然,我們必須教導孩子不要害怕、不要生氣,或者不要悲傷,但是為什麼孩子不該害怕,不該悲傷,不該真實地表達出他們的感受呢?為什麼我們會要求孩子忽視自己的感受?驅趕情緒不是幫助孩子最好的方法,反而是培養孩子安然度過這些情緒的能力,才能真正幫到孩子。

在親子一起體驗的經歷裡,無論多麼平凡無奇,我們都要鼓勵孩子坦白地為自己真正的感覺發聲,例如「我很難過,我的朋友不能來」、「我怕黑」,或是「這裡很吵」等等。

接納,是主動擁抱孩子的一切

接受,經常被視為一件被動的事,這是個天大的誤會。「接受」不可能只是個理智上的決定,我們全副身心都必須投入才能辦到。我想要強調的是,「接受」絕對不是一個不得不的被動行為,而是一個積極主動、充滿活力的過程。

下面要跟讀者分享的例子,可用來說明這種「接受」會如何進行。這是發生在約翰與愛麗絲夫婦,以及他們那個跟一般男孩不同的兒子傑克身上的故事。傑克是個安靜、充滿文藝氣息的孩子,對體育或吵鬧的遊戲一向不熱中,他偏愛藝術、跳舞,從他年幼開始,父母就得忍受愛子被同儕圍攻的情景。他們曾設想過兒子可能是同性戀,但他們並不想因為兒子的陰柔特質就貿然將他定型。雖然有時候他們也會掙扎,想要他變得像大部分男孩一樣,但他們仍將自己的憂心放在一旁,用心培養兒子的音樂與舞蹈愛好。他們在一旁默默觀察、等待,而傑克也開始綻放自己「如其本然」的天性,成長為一個情感細膩、善良的男生。

約翰與愛麗絲夫婦打定主意,如果傑克真是個同性戀,他們也會讓他完全去接受自己的性傾向。他生命中的這個面向,對夫婦兩人而言並不重要,因為他們認為兒子的性傾向只不過是他豐富本質裡的一個呈現而已。當傑克受到同儕傷害時,身為父母的他們能夠為他做的,不是試著消除他的痛苦,而是陪他一起度過。

隨著傑克漸漸長大,夫婦兩人刻意為他打造了一個包括同志與非同志的朋友圈。他們想要他知道,當他準備好公開自己的性傾向時,將會有一群接受他的人在他身邊。因此當傑克進入青春期,向他們坦承自己的性傾向的那天來到時,夫婦兩人早已經了然於心,他們只是張開雙臂接納他。由於父母早在一開始便接受傑克「如其本然」的樣子,傑克才能在沒有任何條件、評斷或內疚感的情況下滋養真實的自己。這是一個得到全家人祝福禮讚的真實人生。

這也是一個不需要靠兒子來滿足自己幻想或實現夢想的家庭,他們沒有利用兒子來療癒自己尚未癒合的傷口,或利用他來強化他們的自我。本質上,兒子就是全然不同於父母的個體。在孩子與父母之間創造出一個距離感,這種能力反而能幫我們培養出親子之間最棒的親密感。

學會欣賞孩子的平凡

一個在童年時期否定平凡經驗的父母,將無法忍受孩子的平凡,他們的孩子會處於必須一直保持非凡而傑出的巨大壓力之下,而這樣的代價就是犧牲他們的真實自我。與其將這一切壓力加諸於孩子,我們能否享受孩子的平凡?我們能否在他們的平凡裡發現一些特別之處呢?

經常有父母對我說:「但是我們想讓孩子接觸一切最好的,這有錯嗎?為什麼我們不能送他們去學芭蕾舞、上網球課和游泳課?」我倡導的不是父母應該限制孩子探索的欲望。鼓勵孩子盡情探索是對孩子生命的尊重,我要強調的重點的是幫助孩子了解,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並非由成就來斷定。

儘管想要孩子勝出的想法十分自然,但是代價最好永遠不要是變得無法為孩子的平凡感到歡喜。當我們否定了孩子的平凡,我們教導他們的是只能為生命裡的誇大經驗感到著迷,他們將因而相信只有輝煌耀眼、卓絕群倫的事物才值得注意、值得喝彩,以致不斷追逐「更大」、「更好」。

反之,孩子若能學會欣賞並珍惜平凡,他們也將學會安住於生命本身。他們會欣賞他們的身體、他們的心智、分享一個微笑的快樂,會因為能與他人建立關係而感到榮幸。這一切都從我們父母教導他們欣賞什麼事物開始。

我建議你為孩子點出以下幾個非常平凡的時刻:

.手牽手時,肌膚的接觸
.剛睡醒時早晨安靜的時光
.淋浴時從蓮蓬頭流瀉而下的溫暖水流
.摺衣服時,洗曬好衣物的味道
.全家人一起吃飯時的團聚時光
.落日的餘輝
.關燈就寢時的靜謐月光
.孩子寫字時,鉛筆握在手上的感覺
.開始閱讀一本新書的興奮心情
.最喜歡的食物的滋味
.自然界裡每個令人感到驚奇的元素
.朋友來家裡過夜的興奮心情
.夏天吃到第一口冰淇淋的雀躍
.秋天踩落葉發出的聲音
.冬天的肅殺嚴寒
.經過比薩店聞到的烤麵團香味
.圖書館一排排書架間不為人知的祕密
.找到一塊錢時的欣喜

如果孩子能學會對這些時刻懷抱著崇敬之情,那些不斷追逐更多、更絢爛、更大的瘋狂心態將會消失。他們成年之後便能將注意力放在眼前所在的事物,而非不在的事物上。那麼,在沒有期待的自由之中,他們會享受自己的平凡,並且達成那些萌生自他們一己存在中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