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六十感恩紀:惠敏法師訪談錄(增訂版)
Sixty Journal Entries for a Life of Gratitude: An Interview with Ven.Huimin

作者:侯坤宏、卓遵宏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人

規格:平裝 / 21x15 cm / 552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110251

ISBN:9789575986902

定價:NT$500

會員價:NT$425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自 序

↑TOP
國史館卓遵宏、侯坤宏兩位教授從二○○七年六月十六日開始做我的口述歷史訪談,每次約三小時,由李美寬女士做錄音與摘要記錄等助理工作(彩圖73)。由於我的工作行程比較忙碌,一直到二○一二年十一月三日,總共訪問十六次,非常感謝上述訪談小組的教授與助理的耐心,以及提供訪談場地與午餐的北投法鼓山中華佛教文化館等增上助緣。之後,李女士於二○一三年七月完成逐字稿。接著,由我負責修訂與整編文稿。

自覺平凡,難以成傳,因從感恩,豁然開朗

一開始,我對這十六份逐字稿,有些束手無策。因為訪談歷程有五年半之長,口述的內容不容易連貫,再加上我的生平與成就也乏善可陳,躊躇難有進展;而且正逢「財團法人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已與「財團法人法鼓佛教學院」合併存續更名為「法鼓學校財團法人」、人文社會學院立案申請書,以及與法鼓佛教學院合併計畫書的各項準備事宜,也讓修訂進度再三延遲。

所幸,對於與我後半生的經歷有相關的內容與資料方面,特別需要感謝《人生》雜誌於二○○三年起提供我寫作「人生新視界」專欄的因緣,讓我有機會每月定期表達我該月前後的人生經驗,因此可以藉此看出我的生命與世事互動的軌跡,以及許多人協助我實踐夢想的歷程,也成為此訪談錄的基本材料,讓我可以再從我整個人生的觀點,刪補整編成新面貌的書籍出版。

於二○一四年二月一日,正好滿六十歲,也累積約二十二年的臺北藝術大學的年資,可以辦理退休。在我至今「六十歲」一甲子的生涯中,父母、師長、同仁、同學等所有的諸上善人與貴人們的恩德,是我可以將此書完成的最大動力,因為,每當我陷入修訂困境、不知所措時,都是由於感恩、報恩之心,而豁然開朗,這也是此書的主題名為「六十感恩紀」的原因。

六十自述:兩段學習、三頭工作、四個逐夢

如上所述,由於此次國史館訪談的因緣,讓我學習如何感恩我六十歲的人生如下的分期的諸多善緣貴人:第一、兩段學生時期(1954-1992年,1-38歲);第二、三頭工作時期(1992-2014年,38-60歲);第三、四個夢想(人腦、電腦、社區、學園)實踐(1992年-,38歲-)。這也是此書《六十感恩紀》三個篇名的由來。
學術界知道:胡適十分重視傳記文學,曾在北大教授「傳記文學」,也為多位古人、近人寫作年譜及傳記。因有感於中國傳記文學的缺乏,胡適於四十歲之後撰著《四十自述》,親自示範,期能拋磚引玉,開啟國內壯年作家撰寫自傳的風氣。不同於梁啟超傳記取材於「英雄人物,偉大事蹟」,胡適恰好相反,比較注重凡夫俗子成功的過程,因此提倡自傳寫作,對象不分販夫走卒或王公貴族。他視自傳為史學的重要材料,是要「給史家做材料,給文學開生路」。

這種觀點,雖然給我的訪談錄提供出版的勇氣,但回顧我至今六十歲的生涯是沒有「凡夫俗子成功」,倒是有許多需要懺悔與道歉的問題,因為,事實上,我個人品德、能力不足與學識有限,許多做人處事過失與瑕疵,行政、教學、服務等各方面的錯誤與疏失,時常感到愧疚與不安。所幸,相關單位的師友、師兄弟們、同仁們、同學們非常包容或護持,讓我可以持續維持「學以致用」的三頭工作,以及成就我四個夢想(人腦、電腦、社區、學園)的實踐,實在感恩不盡。

我的八個夢想歷程與築夢方程式

對於我的夢想歷程與築夢方程式的議題,二○一○年四月十三日,敝人以「我的八個夢想歷程」為題目,受邀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精彩人生」講座演講。主辦單位希望主講者分享其生涯發展規畫經驗,讓學生們更有追尋夢想的智慧與勇氣。之後,我於該年六月份的《人生》雜誌,發表〈我的八個夢想歷程與築夢方程式〉的拙文,可以與此《六十感恩紀 惠敏法師訪談錄》之「兩段學生時期」、「三頭工作時期」、「四個夢想實踐」互相對照,或可以看出一些心路歷程的演變,該演講與文章的內容如下。

夢想是人類的特色

對我而言,談論我的人生故事的演講或採訪的次數不少,但是我想藉由這次的演講達到兩個目標:一、我想仔細地計算我過去、現在、未來到底有幾個夢想?二、以我個人的經驗,探究如何追尋夢想?或者是尋找「築夢方程式」,以便自我檢討與分享他人。

在長達四十六億年之地球形成時間與三十八億年之生命演化時間,人類大約在五百萬年前才登上世界舞台。想像地球四十六億年的歷史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那麼人類的歷史紀錄只是最後的十分之一秒。但是,由於人類演化成有夢想的智能,因此也發展成各種文明的發展。人類文明的洪流是由無量無邊眾生夢想點滴,經過長久時間匯集而成。以下則是我的八滴夢想歷程。

四個學習夢:晴耕雨讀、出家、佛典語言、出國留學

我的國小時期(1960-1965)是懵懂期,除了應付緊張的初級中學升學考試的上課與補習之外,快樂的時光是在夜晚熄燈後,在蚊帳中點手電筒偷偷地閱讀《三國演義》、《水滸傳》與《安徒生童話》等的遐想,以及夜間補習後,偷空到廟口看布袋戲的片刻。

到了初中(1965-1968)與高中(1968-1971),對於文學與生物學的喜好,讓我對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歸去來辭〉等情景,有無盡的幻想。因此,填寫大學聯考志願時是以農學院為主,以「晴耕雨讀」的田園生活為人生夢想。但是,卻因「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詩句,無意間多填了藥學系的志願,結果因為考試成績的分發,我的第一個夢想則以臺北醫學院藥學系(1971-1975)為結局。

在大學期間,經由佛學社團而接觸佛教,也因閱讀李叔同(1880-1942)出家為弘一法師的傳記,醞釀出家的夢想。大學畢業後,雖然也順利通過藥劑師考試及格(1975),以及中醫師檢定考試及格(1978),沒想到可以在一九七九年完成了出家的願望。

出家後,經過傳統的寺院學習(1979-1982年,25-28歲),從諸古今善知識處,學習漢傳佛教諸宗大要。我也從近代前輩法師得知日本與歐美的現代佛學研究成果,因而對於現代佛學研究所需的經典語言(梵文、藏文、巴利文)學習,引發強大的興趣。所以,於一九八二年報考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前身)。進而於一九八六年(32歲)考取日本交流協會獎學金,到日本國立東京大學留學,完成碩士學位(1987-1989年,33-35歲)與博士學位(1989-1992年,35-38歲)。

四個教學夢:佛學資訊、佛教學院、社區淨土、健康助人

學成歸國後,有緣擔任大學與寺院的教職與行政職,也有幸於一九九八年(44歲)開始參與電子佛典、佛教文化時空資訊系統等「佛學資訊」相關的各種計畫,是我人生第五個夢想。二○○七年,「法鼓佛教學院」成立,我(53歲)受聘為首任校長,有機會與諸上善人合作建立將學術「研究」與實踐「修行」結合之機構,則是我的第六個夢想。

二○○四年,敝人曾發表〈淨佛國土與社區淨土〉(見《人生》雜誌,254期)小文,說明「淨土行:自他行淨=眾生淨>佛土淨」的理念,以及以民眾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單元「社區」,做為「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的行動基點。於二○○九年底,西蓮淨苑僧伽教育期末回饋活動中,讓我確認「社區淨土」的「三願、六行」之菩提心(見《人生》雜誌,319期),則是我第七個夢想。此外,二○○九年,我(55歲)發表〈臨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見《人生》雜誌,316期)小文,希望︰我的身心狀況能在臨終前一天還可以幫助別人,是我人生第八個夢想。

築夢方法:發揮天賦?刻意練習?

有不少的書籍教導如何追尋夢想?例如:最近的The Element -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中譯本《讓天賦自由》,2009年),強調「資質」:什麼是我真正的力量所在?「熱情」:哪件事情讓我永遠充滿活力?「態度」:我讓際遇左右我的生命嗎?還是用態度創造運氣?「機會」:如何讓我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等四項要素。或者Talent Is Overrated: What Really Separates World-Class Performers from Everybody Else(《我比別人更認真:刻意練習讓自己發光》,2009年),則提醒:天賦被世人高估了,其實都必定經過「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才有可能嶄露頭角。

築夢方程式:
淨土願景=四無量心(利人)+多元智能(意樂)

我個人則參考佛教「四無量心」與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Howard Gardner)教授在一九八三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語文、邏輯數學、空間、肢體運作、音樂、人際、內省、自然探索),每天從自他的感受開始,學習發現與處理問題的各種適當的心態。一、學習「慈心」,思考我何德何能?可以幫助「無樂受」眾生。二、學習「悲心」,思考我何德何能?可以幫助「有苦受」眾生。三、學習「喜心」,思考我何德何能?可以幫助「有樂受」眾生。四、對於不需要我們協助的眾生,學習「捨心」,平等不染,默默祝福。
其實,這也是母親對其子女的四種感覺。因此,若能找出那種人、事、物適合讓我們可以發揮「母性」,將一切苦樂眾生當成家人,將波譎雲詭的世局當成舞台,隨時隨地,培育才德與智能,終身歡喜做自利利人的事業,應該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的人生、我的抉擇:三出、三入

於二○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李家維教授邀請知名的電視節目製作人和經紀人王偉忠先生與我,擔任由「清華企業家協會」與「交大思源基金會」所主辦的「梅竹講堂」,以「我的人生、我的抉擇」的題目,發表演說與參與座談。當時,我以如下的「三出、三入」來說明所謂「我的人生、我的抉擇」。

三出

一、出市(1971-1975年,17-21歲):是指因喜好田園而「出市集」,如上所述:到了初中與高中,對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有無盡的幻想,因此,填寫大學聯考志願時是以農學院為主。但是,卻因「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的詩句,無意間多填了藥學系的志願,由於考試成績的分發,卻以臺北醫學院藥學系為結果。
二、出家(1979年-,25歲-):學佛之後,出家的抉擇。
三、出國(1987-1992年,33-38歲):出家之後,出國留學日本,作佛學研究的抉擇。

三入

一、入行(1992年-,38歲-):學成回國之後,從事宗教與教育「行」政工作。
二、「入數」(1998年-,44歲-):擔任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s Association, CBETA)主委,接觸數位人文領域。
三、入滅(2025年?,71歲?):最後學習寂滅最樂、微笑而終。

以上,不論是「我的八個夢想歷程與築夢方程式」,或是以「三出、三入」來說明所謂「我的人生、我的抉擇」,乃至《六十感恩紀 惠敏法師訪談錄》之「兩段學生時期」、「三頭工作時期」、「四個夢想實踐」的分類方式,可以看出我個人不同因緣的人生面向,提供大家參考。

回顧自己的生涯,非常感恩父母師長、長官同仁、同修同學等諸大善人,讓我得以學習與成長;非常慶幸生長於沒有戰爭煎迫的地區,但有稍感受戰後的艱苦的磨練,也經歷臺灣的經濟奇蹟與民主化過程,以及大陸的改革與開放的變化,冷戰前後國際間的各種變遷,乃至全球化衝擊的利害得失。這個世紀,人類正處於人口與汙染、經濟興衰、貧富差距、能源與生態危機、氣候變遷等各種社會與環境問題的十字路口,我們每個人都有造成改變的影響力,正如國際知名保育推廣教育家珍古德博士 (Dr. Jane Goodall)所說:「每一個人都可以造成改變(Every individual can make a difference)」,由個人做起,進而改變自己號召他人,拓展良好美善的網絡,猶如聖嚴法師所呼籲︰由個人「小小的好」,匯集成「大大的好」。
讓希望生根發芽

二○○六年十月二十八日,法鼓山文教基金會邀國際知名保育推廣教育家珍古德博士到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分享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根與芽」 (Roots & Shoots)計畫。這是一九九一年她在坦尚尼亞開始推動一項青少年教育計畫,目的在於鼓勵青少年關懷環境、動植物與社區,並採取行動改善問題。她深信年輕的一代是未來的希望,「希望」猶如種子,可以生根發芽,「根,可以向地底無盡地延伸,形成穩固的基礎。芽,雖然看起來嬌小脆弱,卻能夠為了尋覓陽光而突破土石。如果地球現在所面臨的種種困難是一道道堅固的城牆,那麼,遍布世界的千萬顆種子,一旦生根發芽,就能衝破城牆,改變世界」。
抱持希望的理由

在珍古德博士的演講與《希望 珍‧古德自傳》(Reason for Hope: A Spiritual Journey)中,提到她抱持希望的四個理由︰

一、人類的頭腦︰它讓我們祖先得以在艱困而原始的世界存活下去,製造從原始的工具到複雜精良的工具,而導致現代科技。我們只要將心、手、腦相連,就一定可找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例如︰現代各個綠化的企業的決心與成果。

二、自然界的復原力︰只要我們給她機會,而且在必要時伸出援手,從泰晤士河下游的整治,核爆後長崎的重生,因鎳礦洩出有毒物質而汙染的加拿大蘇德柏利(Sudbury)的復原……等許多成功的例子。

三、全球年輕人(明日世界的主人)已經呈現的正確知見與行動,以及即將被點燃的熱情。

四、人類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們絕不放棄,克服萬難,做出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達成目標,或照亮一條路,讓別人可以跟隨。或許是突然面臨一個機會,做出事先沒有人會相信他們能做的英雄之舉。或許是克服可怕的身體殘障,過著令人鼓舞的生活,成為我們的典範。他們或許是世界領袖,或許是街頭流浪漢,科學家、服務生、藝術家、卡車司機,在我們身邊許多默默貢獻一生為他人服務。
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

對於成佛希望的理由,《法華經》說:「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眾生雖是凡夫,以無凡夫的定性(無性、空性)故,佛種(菩提心種)遇善緣而行善,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則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法華經》甚至說:「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如此一香一華的供養,一舉手一低頭的敬禮,一稱佛名,這些微小的善法,如能確定成佛的目標,這一切都是成佛的方便。

進一步說,行菩薩道者,若能體悟空性,了知三界如夢,苦樂如幻,一切平等一味相,知緣起之苦樂生滅,而自性皆空,則可以發大願,以法持心,在塵不染而度化世間。

以上「讓希望生根發芽」的內容是我曾在二○○六年十二月份《人生》雜誌發表的文章的一部分,以此做為拙序的結尾,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最後,再次感謝國史館卓遵宏、侯坤宏兩位教授、李美寬女士等人成就此口述訪談因緣,以及國史館願意出資出版流通。若對大眾有利益,則是彼等的功勞,期待或可就教諸方賢達;若有誤導眾生以及文章與相片疏漏、錯誤、文體不一之處,則是本人之責,敬請原諒,期待有緣更正與改善。


惠敏 序於法鼓佛教學院
2014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