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求法與弘法:漢傳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Seeking Dharma, Spreading Dharma: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s of Chinese Buddhism

作者:于君方等,釋果鏡、廖肇亨主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佛學會議論文彙編

規格:平裝 / 21x15 cm / 62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90071

ISBN:9789575986834

定價:NT$650

會員價:NT$507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研究論述】五臺山信移動的聖山--中日五臺山信仰的跨域交流 林韻柔

↑TOP
提要

本文的目的在於考察中國第一座佛教聖山-五臺山信仰在古代中國與日本的傳播、移植,以及期間產生的變化。中古時期五臺山聖山信仰的形成,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開啟中國佛教傳播與信仰的新面向。五臺山整個區域被視為一體,不同於單一的宗派本山或容納多寺的名山,不但是信仰的根據,亦是信仰實踐的所在。文殊菩薩是五臺山聖山信仰的對象,與文殊菩薩化現的相關聖跡成為信仰傳播的輔助。聖山信仰的基礎是寺院與僧人,入山巡禮是聖山信仰的實踐過程,巡禮者成為信仰擴展的重要媒介,而五臺山圖與清涼傳的撰(繪)成,則是輔教之作。

五臺山文殊道場在成為佛教信仰圈認定的聖山之後,吸引更多的信眾巡禮五臺山,並隨著巡禮的信眾傳播至各地。唐代以降,除了山西五臺山以外,中國其他各地亦可見小五臺、南五臺等地。此外,五臺山信仰也影響中國域外的國家,特別是日本與新羅的僧人,不僅將五臺山信仰傳入本國,更在本國之內仿建文殊聖山,可謂當時佛教文化區內的共同現象。本文將考察五臺山信仰在古代東亞國家之間跨域擴展的過程,冀能進一步觀察佛教在東亞地區的傳播與變化,探討五臺山如何成為在東亞地區移動、別立的聖山。

一、前言

本文的目的在於考察中國第一座佛教聖山-五臺山信仰在古代中國與日本的傳播、移植,以及期間產生的變化。

五臺山在北朝時期即被視為適合修行的靈地,並逐漸成為區域信仰的中心。北朝禪修風氣盛行,常有僧人以禪修頭陀行為主入山修行;然而北朝的五臺山除佛教信仰,還兼有神仙色彩。此時五臺山已被比附為《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所云之「清涼聖地」,但文殊道場尚未成為五臺山的發展主軸。在武則天大力推動華嚴學的發展之下,五臺山受到君主與國家的支持,確立以文殊菩薩道場為核心價值。玄宗、代宗二朝推動護國密教,在密教中扮演重要護國角色的文殊菩薩轉而成為君主大力支持的崇信對象,五臺山因而成為密教文殊信仰發展的一環。此後五臺山在會昌法難中受到嚴重破壞,宣宗雖多次支持興復五臺山,但在晚唐政治社會動亂的情況下,五臺山佛教的發展已大不如前。歷經唐末五代的動亂與阻隔,至北宋時五臺山的聖山地位雖已成定論,但因五臺聖山位處宋遼邊境,地理與戰略位置重要,便使五臺山扮演了雙重角色:一是延續中古時期以來確立的聖山地位,一是成為邊防後備的重要據點。這樣的情勢使得五臺山特別受到重視,除了信仰功能之外,更增加了軍事上的防邊功能。

日本學者山本謙治指出,「聖地」之所以被視為神聖的場所,是因為對於特定場所存在著具有神聖性的認知。「神聖」的概念,雖然受到不同宗教、民族、地區、時間的影響有所不同,但均需有「俗」來作對照才能成立。由此觀之,所謂的「聖地」,可以說是相對於俗世(無意識的日常生活空間)而存在的場所。被視為聖地的場所,往往與俗世有著一定的距離,存在或發生於其間的人、事、物,均隱含著不同於日常的特殊意識。由於存在著距離感,往返於俗世與聖地的活動-巡禮,便成為連結聖俗空間,以實踐聖地信仰的重要活動。

由此來觀察五臺山信仰的發展,可以見到在五臺山中發生的諸多神異事蹟、文殊化現等傳說,形塑了五臺山的神聖性,進而吸引信眾入山巡禮。巡禮者在過程中感應神蹟,越發堅定信仰,也加強了傳說的真實性。如此循環,使得五臺山文殊道場逐步確立,巡禮朝聖也成為五臺山文殊信仰的實踐方式。唐文宗時,山中寺院與僧團已具有一定的規模人數,支持眾多巡禮者的掛單、食宿。日僧圓仁(794-864)至五臺山巡禮時,記錄下巡禮風氣之盛,不但見到有百人規模的巡禮團參與千人齋會,山中各臺間亦設有提供住宿的普通院。然歷經唐武宗會昌五年的廢佛打擊,五臺山寺院大多受到破壞,僧侶四散,此後復興不易。但是,此一破壞卻也開啟了五臺山聖地信仰擴展的新契機。

中古時期五臺山信仰的形成與發展歷程,可謂佛教在中國義理教化、依法修行與崇敬興福等法門之外,體現信仰的新面向。五臺山信仰是將五座鄰近的高山圍繞而成的區域視為一體,形成具有神聖性的世界。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記載「此即清涼山金色世界,文殊師利現在利化」,說明五臺山是莊嚴的金色菩薩道場,不但是信仰的根據,亦是信仰實踐的所在。文殊菩薩是五臺山聖山信仰的對象,佛菩薩化現的聖跡成為信仰傳播的輔助。聖山信仰的基礎是寺院與僧人,入山巡禮是聖山信仰的實踐過程,巡禮者成為信仰擴展的重要媒介,而五臺山圖與清涼傳的撰(繪)成,則是輔教之作,強化了巡禮親炙五臺山的重要性,也促使各地出現模製與移動的五臺山。

中晚唐以後,受限巡禮距離過長,以及巡禮者在經濟、時間與身體等方面過大的負擔,使得巡禮活動的實踐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隨著時代背景下政治、社會的變動,五臺山信仰產生質化與量化,尤其是政治變動下交通阻隔,造成巡禮的困難。但五臺山卻也因此轉化發展出更多拓展形式,藉由巡禮實踐的聖地信仰,在各地產生各式的變容。本文的目的即在說明五臺山聖地地位的確立,以及傳播的過程,強調在此過程中,五臺山聖地信仰的內涵逐漸產生變化,並且透過論述使其可以別立、移動至各地與域外。

過往學界對於中國五臺山信仰形成與發展的相關問題,已具有一定研究成果,但關於五臺山信仰擴展的歷程,以及各地出現微型五臺山、別立五臺山,乃至於在中國境外另立五臺山等現象,卻較少關注。此外,並觀中國與日本五臺山信仰發展者亦不多見。本文將以中國五臺山信仰為基礎,以中日兩國為中心,考察仰在古代東亞國家之間跨域擴展的過程,冀能進一步觀察佛教在東亞地區的傳播與變化,探討五臺山如何成為在東亞地區移動、別立的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