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求法與弘法:漢傳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Seeking Dharma, Spreading Dharma: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s of Chinese Buddhism

作者:于君方等,釋果鏡、廖肇亨主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佛學會議論文彙編

規格:平裝 / 21x15 cm / 62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90071

ISBN:9789575986834

定價:NT$650

會員價:NT$507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專題演講】西遊與東遊--漢傳佛教與亞洲的跨文化交流 于君方

↑TOP
佛教是世界最早的跨國界和跨文化的宗教。早在佛陀初建僧團時,就吩咐他的弟子分頭到各地弘法。阿育王信奉佛教以後,從西元前三世紀開始,通過他的支持和推動,虔誠的傳教士積極地把佛法傳布到印度以外的地方。他們渡海到錫蘭和南亞,或沿著絲綢之路到中亞和中國。以致佛教成為泛亞洲的一個共同的宗教傳統。

漢傳佛教可以說是佛教在亞洲發展和本土化的一個最成功的例子。自從東漢即西元一世紀以來,先是由來自印度和中亞的僧人將佛教傳入中國。在以後的兩千多年中,佛教在中印文化的互動交流之下,漸漸地從「佛教在中國」,演變成「中國佛教」。不但如此,早在隋唐,尤其當佛教在印度式微和消失以後,中國代替了印度,成為大乘佛教的基地,將佛教傳入了鄰近的韓國、日本和越南。佛教經過與這些文化的交流和互動,從而又發展出韓國佛教、日本佛教和越南佛教等不同傳統。

我們共認宗教跟文化,包括政治制度、經濟組織和社會結構,都有密切的關係。佛教在這一方面,正如另外兩個世界宗教,那就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一樣,每傳到一個地區,必然與當地原有的文化展開相互影響而形成獨特的地方傳統。比方我們會說拉丁美洲的基督教或阿拉伯的伊斯蘭教,言下之意是它們有異於歐洲的基督教或印尼的伊斯蘭教。

漢傳佛教又是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例子,佛教能在中國本土化,跟它本身的特質有關。一如佛教在印度與信奉《吠陀》為聖典的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並行不悖,它傳入其他國家時,也從來沒有試圖取代當地原有的宗教。相反地,佛教提供中國一些必要的象徵和觀念,而且適應中國不同的宗教和文化傳統時,漢傳佛教也是開展出創新且互有差異的種種形態。天臺宗、華嚴宗、淨土宗和禪宗的創立,即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儘管漢傳佛教的主要教義和宗教實踐,雖然以譯自某些印度語原典的漢文經典為基礎,但是其特有的重點和思想體系卻反映出本土的思維模式和文化價值。我通常用「本土化」來形容這個現象。

跨文化的交流促成漢傳佛教的建立,而漢傳佛教也是通過跨文化的交流將佛教生根立足於東亞。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先是大批的僧人、經典、佛像從中國以西的印度和中亞來到中國。接著是陸續不斷的中國僧人到印度求法。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玄奘(約 596-664)。由於明代的小說《西遊記》將他的經歷戲劇化和神話化,玄奘成為國人心目中典型的西行求法的高僧。其實早在他兩百多年以前的法顯(337-422),和比他晚出生二十一年的義淨(635-713),也是功不可泯的求法高僧。除了這三位有名的高僧,仍然有不少不被人們熟知的僧人或信徒到印度求、取經或朝聖。義淨在七世紀寫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就載有六十位西遊求法人的生平。跟這些西遊的中國求法人一樣,同時也有印度和西域的僧人東遊來到中國。同樣地,漢傳佛教如何把佛教傳播到韓國和日本,也是通過東西兩方向的交流。只是在這裡,中國是西,而韓日為東了。我所以用「西遊與東遊」作為講演的題目,就是希望這一次的會議注意這個問題。

說到漢傳佛教的早期歷史,西方僧人東遊到中國是重要的關鍵。所謂西方,指的是包括犍陀羅的印度西北部,罽賓以及安息、康居、薩迦等地的所謂「西域」。學者通常將佛教的振興和流傳歸功於貴霜王朝第三位統治者迦膩色迦一世。貴霜人原為中國人所謂月支族中的一支,所居之地相當於現今中國西北的甘肅。他們在西漢時期被迫西遷,大約西元前一百三十五年到達大夏。迦膩一世的統治大約始於西元前一百二十年,他是佛教的大護法,在他統治期間,佛教藝術和傳教活動獲得極大的支持。結果佛教不但興盛於西北印度,也在絲路沿線的國家蓬勃發展。佛教就是從西域傳入中國的。

早期漢譯佛典的譯經師並非都來自印度本土,而是中國人稱之為西域的以上提到的那些人。比如姓安的(安世高)來自安息,姓康的(康巨、康僧會)來自康居,姓支的(支婁迦讖)來自月支。許理和根據《高僧傳》、《續高僧傳》和《出三藏記集》,依照到中國傳教的八十個僧人的出生地做了統計,其中四十四人來自印度,來自西亞的有二十人,細分月支十人,安息五人,康居五人,其他的十二人來自龜茲與和闐。另外的五個人則來自扶南及東南亞。早期來自西方的佛教傳教的僧人把佛經傳入中國,在中國僧人的協助之下逐漸將它們翻譯成中文,而構成漢傳佛教的漢文《大藏經》;因為漢文是東亞共同的語文,漢文《大藏經》也成為韓國、日本、越南佛教的聖典。

印度和中亞僧人的東遊及中國求法僧的西遊導致的中印文化交流,不但對中國,廣泛地對整個東亞,都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接著日韓僧人西遊到中國求法,和中國僧人到東亞鄰國的東遊弘法,如此中日或中韓文化交流的傳統,乃是前者模式的延續。在所有這些文化交流中,佛教一向是最強大的原動力。

我想簡單就四點討論一下從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漢傳佛教。第一是義理,第二是菩薩信仰,第三是進香朝聖,第四是僧團,尤其是比丘尼僧團。

我們知道早期來到中國的僧人代表不同的佛教宗派,他們帶來或根據記憶口誦的經,當然限於他們自己熟知的,所以大乘和小乘的經典在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情況下,同時進入中國。大乘佛教如何成為漢傳佛教,因此而成為東亞佛教的主流,乃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可以想像的,這一定跟王室的贊助、上層人士的推崇,和一般民眾的信仰有關。

經過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跟中國原有的儒道思想的互動,出現於隋唐時代的漢傳佛教的新宗派,可以說是中國本土文化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義理豐富多彩,我在此只提出空性和佛性這兩個觀念,對他們為什麼會成為漢傳佛教的核心思想,跟大家一同討論。

空性是最早翻譯成大乘經典中般若系統最重要的思想。《成具光明定意經》在東漢已經由支曜譯出了。接著倡導般若空性的經典不斷譯出,其中以《維摩詰經》最被文人欣賞。東晉時期,老莊思想和般若思想是法師和士大夫們最感興趣的討論題材。到了南北朝時,《涅槃經》和《法華經》介紹進佛性這個另一重要思想。出現於六世紀的《大乘起信論》應該是佛性思想的白皮書。

我認為空性和佛性思想所以構成所有漢傳佛教,也就是東亞佛教的基本教義,應該跟中國原有的老莊思想和儒家思想有密切的關係。雖然老子的虛無和莊子的齊物論跟空和不二並不相同。同樣地,孟子和荀子對人性是善還是惡的立論跟眾生皆能成佛的信念也有距離。但是如果在佛教沒有傳來中國的三百年前,中國的思想家已經在探究宇宙現象的本質和人類的本性,那麼,中國的佛教徒會對佛教這兩個問題提出的看法特別發生興趣,也就可以了解了。

代表空性和佛性的《維摩詰經》和《法華經》並不是知識分子和佛教高僧的專有讀物。我們從敦煌和其他佛教石窟的壁畫中,也可能看到很多取於這兩部經典的題材。可見一般的信眾也有可能對這兩部經稍有所聞,至於他們,甚至於比他們更有知識的人士,到底對空性和佛性有多少了解,至於他們了解得正不正確,那乃是另外的一個問題了。我們關注的,是佛教漢化的過程和原因,以及漢傳佛教如何在中國展開的媒介。

雖然《法華經》和佛性思想流行於漢傳佛教,但在漢傳佛教影響之下的日本佛教卻對《法華經》和佛性思想做出不同的反應。比方從平安時代開始,日本文學廣泛應用《法華經》的語言或比喻,而同樣的現象並不出現在中國文學。當然鎌倉時代日蓮(1222-1282)不但把《法華經》視為最重要,而且是唯一的佛教聖典,從而建立日本獨有的日蓮宗。這正好說明我已經提到的一點,那就是佛教在不同的文化區域會顯示某些嶄新的面貌。正如漢傳佛教是根據印度佛教的中觀、瑜伽和如來藏的系統而建立了自己的天臺、華嚴、禪、法相等宗派。日本佛教的日蓮宗和淨土真宗是不是也可以說是在天臺和淨土宗與日本文化交流之下才發展出來的呢?

另一個更值得我們思考的例子,是漢傳佛教的佛性思想如何啟發了日本佛教的「草木成佛」,以及從平安後期開始極為盛行的所謂「本覺思想」。日本佛教學者末木文美士曾就這一問題做了研究。據他說日本的「能」劇中,常常出現「草木國土悉皆成佛」的台詞。這個思想發源於漢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