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中國文化中的佛教:中國III 宋元明清
Buddhism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China III,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作者:編輯委員:沖本克己 / 編輯協力:菅野博史 / 中文版總主編:釋果鏡

譯者:辛如意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新亞洲佛教史

規格:平裝 / 15x21 cm / 456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10081

ISBN:9789575986698

定價:NT$520

會員價:NT$406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三章 第二節 佛教四大名山

↑TOP
一、聚集於「名山」的信仰

若說中國佛教聖地與香客的朝山巡禮,是在明代集其大成、發展出四大靈山信仰,此說法並非過言。所謂四大靈山,係指文殊菩薩道場五台山、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觀音菩薩道場普陀山。四大菩薩在中國被視為佛教教義之表徵,亦即文殊菩薩為「智」、普賢菩薩為「行」、地藏菩薩為「願」、觀音菩薩為「悲」的象徵。

中國自古即有將名山視為聖地的信仰方式,其中又以泰山信仰最為人所知。古代君主如秦始皇登泰山峰頂祭天(神),祈求長生不老及獲得仙力。如此祭祀以各種型態傳存,一逕發展至北宋真宗時期(一○○八年)。然而,四大靈山有別於皇朝主導的信仰型態,堪稱是以民眾佛教信仰為主而形成的聖地(有關現今四大名山及發展趨勢,可一併參考本書專欄三)。

二、文殊菩薩道場——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自古有「清涼山」之稱,五峰聳峙,頂無林木,呈平坦壘台之貌,故稱為「五台」。最高的北台葉斗峰,海拔高達三千零五十八公尺。

五台山在成為佛教聖地隆盛之前,其實自四世紀初就開拓為修行神仙方術的靈地,亦稱為「仙者之都」。佛教徒繼而入山修行,與修行神仙方術之道融混,尤其是北魏自五世紀起大興寺院,例如清涼寺、大孚靈鷲寺、顯通寺等名剎即為代表。

北魏名僧曇鸞(四七六—五四二)、亦是日本淨土宗五祖之一,據傳最初因聽聞五台山有仙跡靈顯而入山,親睹靈跡後感動至甚,決心出家。曇鸞為求道教「仙經」,赴江南師事於道士陶弘景,獲得仙經後,卻在北返途中遇見來自西域的高僧菩提流支,獲授《觀無量壽經》。據說曇鸞讀畢此經,隨即拋下仙經而去,如此傳說可反映出五台山佛教與仙道昔日融會的情形。

自《華嚴經》譯出流傳後,五台山方成為文殊菩薩道場,匯集四方信仰。具體而言,《六十華嚴》卷四十五〈菩薩住處品〉中出現的清涼山,據經文所載:「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六十華嚴》譯於西元四一八至四二○年,廣傳於中國各地。尤其是在北地研究不輟,據說北魏靈辨(四七七—五二二)即撰有《華嚴經論》一百卷。北魏時期,相傳文殊菩薩住清涼山(五台山),為五百仙人說法。北魏末期酈道元的著作《水經注》則有記載:「其九台之山,冬夏常冰雪,不可居,即文殊師利常鎮毒龍之所。今多佛寺,四方僧徒善信之士,多往禮焉」,可知當時已將五台山擬作文殊菩薩顯跡的聖地。《華嚴經》在中土弘傳,文殊信仰隨著研究過程愈漸篤厚,但在經典中完全不見任何有關清涼山即中國五台山的記載。決定兩山繫緣的經典,正是唐代初期(七一○年)譯出的《佛說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根據經文所述,佛滅度後,在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度,稱為大振那(中國),此國中部有號稱「五頂」的靈山,據說文殊菩薩即住於此。此經流傳之後,五台山被擬作《華嚴經》中的清涼山,五台山與文殊菩薩信仰就此結合為一。在五台山鑽研《華嚴經》的高僧居士甚多,最知名者如註疏六十卷本《華嚴經疏》的澄觀,以及撰著《華嚴新論》的李通玄等人。

此外,另一項將五台山與文殊信仰密切結合的理由,則是獨特的地理環境。當地可見自古在殊異氣候下生成的自然百象,聖威俱顯,其山容險峻,形成深具宗教意象的淨土。又據《般泥洹經》所述:「若稱名字,一日至七日,文殊必來。若有宿障,夢中得見形象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古清涼傳》卷一),據說虔信這段經句者,常能見五台山示現的文殊菩薩。

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各種靈異傳說,是朝禮聖地不可或缺的要素。建於七世紀末的尊勝寺,就是因梵僧佛陀波利與文殊菩薩在此相遇而聲名遠播。佛陀波利聞說文殊菩薩在清涼山(五台山)示現,便於西元六七六年,自北印度遠抵南方之地五台山,正當祈求瞻禮聖容時,山中驀然出現一位老者,以梵語詢問:「梵土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能消眾生所造惡業,不知大師是否攜此經而來?」佛陀波利回答:「貧僧只為禮謁文殊菩薩而來,不曾攜經來此。」老者便道:「大師應西歸取此經來,流傳於漢地。若取經書來,老身即指點文殊所在之處。」佛陀波利歡喜震顫,誠心禮拜,舉頭一望,老者已消失影蹤。佛陀波利隨即動身歸返西域,取得《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之後,於西元六八三年入長安,與漢僧共譯這部經典。此後再度入五台山,據傳踏入金剛窟後,再也不曾現身塵世(《廣清涼傳》卷中〈佛陀波利入金剛窟〉十二)。佛陀波利最初遇見的老者正是文殊菩薩,此後在遇聖之地建立尊勝寺,寺名取自西域傳來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經題中的兩字。根據這段因緣傳說,此後中國各地的寺院經幢便鐫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這些古傳中,有的是文殊化現顯靈、瑞雲瑞光湧現、感得異香妙音,或是虛空大地驀然浮現堂塔伽藍、文殊菩薩像安置其中等,其中尤以文殊化現傳說最為豐富。例如化身僧人為病苦者親予神藥或療疾,有時則化女身試探求道信念,或化為乞者測僧人悲心等故事均廣為流傳。

至唐、宋時期為止,五台山一貫維持固有傳統佛教。元代西藏佛教入華,此後陸續發展至清代,仍備受歷帝尊崇,素有「黃廟」之稱的藏傳佛寺數量遽增,西藏人和蒙古人也視五台山為聖地,至今朝訪不絕。此外,自古以來朝鮮、日本佛教信眾對五台山亦懷有憧憬,紛紛來此巡禮。日本比叡山延曆寺的三祖慈覺大師圓仁所撰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以及入宋僧成尋所撰的《參天台五台山記》,皆是記載當時風貌的珍貴紀錄。對許多佛教徒而言,五台山堪稱是一座聖地靈嶽。

三、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縣西南部,距成都一百六十八公里。根據《峨眉志》所述,昔日有蒲翁者入山採藥,朝山頂眺望之際,發現五色雲放白光,此時一隻鹿驀然現身,蒲翁隨鹿的指引來到岩上,觀見普賢菩薩在此示現。蒲翁便將此地視為靈跡,侍奉普賢菩薩,至晉代建立寺院,名為「白水普賢寺」。

峨眉山成為佛教道場之前,原本是道教信仰興盛之地,如今遺留許多道教遺跡,例如昇仙台、丹砂洞、三仙洞等皆為代表。根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述,峨眉山被視為仙人羽化之處,東晉道士乾明在峨眉山建立乾明觀,聚集道士百人,隆盛一時。乾明道人逝後,相傳有一尾巨蟒化身老道士入居觀內,每年食童子一人。僧人明果行經此地時識破此乃妖孽,代為驅除蟒害,道士們心生感激,從此棄道從佛,將道觀改為佛剎中峰寺。如此說法欠乏史實根據,難以令人信服,卻充分說明佛教在峨眉山已凌駕道教之勢,如今全域幾乎盡為佛寺。

峨眉山究竟在何時與普賢菩薩信仰結合,已無從考察,可確定在宋代(十世紀以後)達於鼎盛。北宋乾德四年(九六六),太祖趙匡胤(九六○—七六在位)因嘉州屢次呈奏當地有普賢菩薩現真身,便命內侍張重進至四川供養普賢菩薩。太宗趙匡義(九七六—九七在位)繼位後,於太平興國五年(九八○)敕命在成都鑄造二丈高的普賢菩薩金銅像,安置於白水普賢寺內興建的大閣,就是今日供奉於萬年寺內的普賢菩薩乘白象造像。此外,太宗又命修繕峨眉山白水普賢寺、黑水華嚴寺、中峰寺、乾昭寺、光相寺共五寺。北宋初期五十年間,屢次有類似敕令立像修寺。不僅大量使用黃金裝飾普賢像,各寺投入極為龐大的修繕費用,僧侶亦受豐厚供養,峨眉山佛教迎向全盛期。

峨眉山興起後卻三度遭逢火劫,明嘉靖年間(一五二二—六六)重整修復,再度毀於祝融之災。萬曆年間(一五七三—一六一九),白水普賢寺更名為聖壽萬年寺,歷經修復過程後,至清代繼續修繕,《峨眉山志》記載的現存寺院幾乎皆建於明、清時期。

《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在中國佛教史上極受重視,其中普賢曾立十大行願(誓願),誓言奉行,此十大願為:1.禮敬諸佛;2.稱讚如來;3.廣修供養;4.懺悔業障;5.隨喜功德;6.請轉法輪;7.請佛住世;8.常隨佛學;9.恆順眾生;10.普皆迴向。換言之,普賢菩薩具大悲心、履行救度一切眾生的形象,在中國漸能廣為民眾理解,生起信仰之心,峨眉山自此成為象徵普賢菩薩行願信仰的聖域。如今萬年寺供奉的普賢菩薩銅像深受百姓崇信,對巡禮者而言,觸摸普賢的白象座騎已成為例行儀式,可受普賢菩薩庇護,祈求慈悲、智慧之庇佑。

四、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青陽縣,山勢闊及一百餘平方公里,自古稱為陵陽山或幘山、九子山。唐詩人李白(七○一—六二)曾詠詩曰:「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此後方有「九華山」之稱。

八世紀中葉,唐僧檀號入山,在此之前,九華山被視為仙人棲居的靈境,亦被尊為道教聖地。根據《九華山志》記載,檀號在九華山結廬說法,卻遭當地強豪驅逐,此後佛、道相互妥協,漸能融會。九華山之所以成為地藏菩薩聖域,是源於以下這段因緣:釋地藏(亦稱金地藏,俗名金喬覺、金大覺)是出身新羅皇族的僧侶,唐開元七年(七一九)渡華後,行腳至九華山,隱修於山谷中。某日村民諸葛節等人入山,發現釋地藏住在洞窟中,僅食些白土和粟米。諸葛節眼見這番苦行,甚為感動,就在檀號昔日入山的舊地施財建造寺院,未經數年發展為大伽藍,建中元年(七八○)改名為「化城寺」。釋地藏的兩位舅父來造訪之際,見侄兒苦功修行甚為感動,最後也留居終老於九華山。眾人緬懷這兩位舅父,興建寺院做為紀念,據說就是保存至今的「二聖殿」。

釋地藏示寂之後,受信眾崇信為地藏菩薩化身、地藏轉世,九華山從此定位為地藏菩薩道場。此後新羅僧陸續來訪九華山,其中一位淨藏和尚創建了雙峰庵。由上述可知,九華山開山者是新羅僧而非漢僧,此點頗耐人尋味。近年有研究指出,九華山信仰始於唐代,其實是晚至明末清初時期,才出現金喬覺被奉為地藏菩薩化身的信仰。其理由在於明代中葉以前,已有五台、峨眉、普陀並稱為「三大山」之說,地藏道場九華山被列入「四大名山」的記載,則出現於清初王鴻緒(一六四五—一七二三)所撰的〈潮音和尚中興普濟寺記〉。此外,明末萬曆年間,僧人量遠在皇太后護持下修繕焚毀的化城寺,故受朝廷敕封為「護國月(肉)身菩薩」,賜以紫衣,金地藏信仰才漸而普及。

唐末之際,九華山建寺已達十餘座,宋代增至近三十座。明神宗(一五七二—一六二○在位)敕賜《大藏經》於化城寺,寺院因有朝廷尊禮,增建逾百座,僧侶雲集。入清後,聖祖(一六六一—一七二二在位)、高宗(一七三五—九五在位)分賜題匾「九華聖地」、「芬陀普教」於九華山,另有敕賜修寺費用。此後伽藍盡毀於太平天國之亂,清廷亦投以鉅資修繕,據說當時寺院多達一百五十六座,僧尼人數增至三、四千人,九華山就此獲得中國四大名山的地位。

金地藏(金喬覺)的墓地、亦即在肉身塔上築造的「肉身寶殿」乃於唐代創建,明代賜名為「護國肉身塔」。唐人一夔有詩云:「渡海離鄉國,辭榮就苦空。結茅雙樹底,成塔萬華中」,藉以詠讚金地藏。塔內安奉地藏王菩薩像,為祈求現世利益,掛起「有求必應」的紅旗。每年地藏菩薩的壽誕七月十五日與成道日七月三十日(皆為農曆),可見大批信眾集聚在塔下獻供或徹夜守塔、繞塔誦經的情景。

佛塔北門走廊上,刻有地藏菩薩的誓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意旨為地藏斷立誓言,地獄縱有一人未得度脫,即未願成佛,除非救度一切眾生,方證佛地果位。九華山成為地藏菩薩道場的信仰原點,可說盡在此句之中。

五、觀音菩薩道場——普陀山

普陀山是位於浙江省舟山群島的一座小島,東西長逾三公里,南北未達九公里。西漢末年(西元前後)以來有「世外仙境」之稱,古昔為道教神仙靈境。如同《重修南海普陀山志》所記載的「普陀山梵名補怛洛迦」,佛教界愈形強調普陀山和觀音菩薩居所「補怛洛迦」之間的關聯。

《八十華嚴》卷六十八〈入法界品〉中,有以下敘述:「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即說頌曰,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靜。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入法界品〉中的善財童子聞頌後,前往觀音所居的補怛洛迦山,但見觀音菩薩在金剛寶石上結跏趺坐,為無量菩薩及眾生宣說大慈悲法。中國百姓就將普陀山擬作觀音常住的寶山。

唐宣宗大中年間(八四六—五九),據說有梵僧遠渡此島,在潮音洞前結廬敬拜觀音菩薩。相傳在唐代,亦有日僧慧萼漂流來此開創「不肯去觀音院」。入宋後,皇帝敕令在島上建寺,佛教聖地於焉成形。元豐三年(一○八○),遣使高麗(朝鮮)的使節從此島出發,遭遇駭浪無法出航。使節眺望潮音洞,正祈求觀音庇佑之時,海上頃刻風平浪靜,終於平安成行。使節還朝後上奏此事,皇帝就賜名為「寶陀觀音寺」。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強行將島上七百戶漁民移居他處,又將普陀山的佛教各宗統歸為禪宗,從此成為佛教一大聖域。尤其在嘉定七年(一二一四),宋寧宗(一一九四—一二二四在位)御賜「圓通寶殿」匾額,信眾逐漸認定普陀山為觀音淨土。元、明、清三朝莫不投入鉅資,屢次修繕及興建普陀山諸寺。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壽誕)、六月十九日(觀音出家日)、九月十九日(觀音成道日),三慶日皆有眾多香客朝山禮拜。自古從中國往返於日本、朝鮮的渡客,甚至日後從鄰近港口出航移民全球的華人,皆來此島上祈求觀音菩薩保佑航行安全。

中國佛教聖地不僅有上述的四大名山,還包括天台山、樂山大佛、三大石窟(龍門、雲岡、敦煌)等。這些聖地信仰與朝禮活動,至今仍由許多民眾延續傳承,興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