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蔬醒

作者:鄧美玲

出版社: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17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2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0960161

ISBN:9789866281846

定價:NT$280

會員價:NT$238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卷二「閒來且喫茶」

↑TOP
二○一四年年清明,正是梅子採收,大家忙著醃梅子、釀梅酒的時節,事茶人張弘陸在雲南易武茶山傳來的簡訊說,自二○一一年起,眾多財團投入普洱茶產業,茶山深邃的星空不再,多了爭先恐後的繁華;二○一一年以前要跟時間賽跑,後來,乾淨的好茶逐年減少,他在茶山的工作反倒不急了,因為大勢已去,國在山河破,再怎麼急,也不能力挽狂瀾。所以,原本預計要在山上待一個月,結果不到半月,他就收工回家了。問今年收茶多少?他說,只得五十斤。

二○一三年十一月,開創空間醫學的北京泰濟堂中醫院院長張克鎮先生一行,在弘陸先生鬧中尤靜的台北圓山堂書齋裡聽他款款說茶。臨行前,大家要求參觀他的茶倉,在滿室清新沁人的茶香裡,張院長忍不住問:「茶醉是怎麼回事?」弘陸先生的回答簡單乾脆,他說:「那是生態問題。」

張克鎮院長長期關心中草藥的生產、採收、炮製等問題,對於「中醫將亡於藥」的危機,深感憂急。聽弘陸先生這麼一說,他立刻就明白了。事後,我問弘陸先生,是微環境、還是大環境的影響?弘陸先生說,是大環境。當台灣社會為了反對興建蘇花改而民氣沸騰時,中國大陸光是雲南一省,大約就有三百多條像蘇花改那樣的公路建設,日夜趕工地滿山開挖。於是,這塊原本清淨無染、山幽谷靜的世界茶葉原產地,就一寸一寸地陷入塵土飛揚和各種汙染之中。於此同時,普洱茶卻在各種炒作手法之下,價格不斷飆升,而它原本「茶容天地雲露神韻,道通世間凡聖真諦」的品質內涵,卻悄悄地流失了。

弘陸先生對茶的敬意,表現在他收茶、做茶乃至飲茶、奉茶的態度上。他的本業是衡器製造,大半生的思維、做法,都不離如何做到精確的品質控管,加上他從小跟著爺爺喝茶,又是老實修行的佛弟子,他發現陳年普洱茶貴在「香、醇、氣、化。」「細品上品陳年普洱之香醇氣化,猶如深入經行一般。」而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俗稱「七碗茶歌」)提到的茶,以及那七碗茶是如何的益人身心,弘陸先生說:「盧仝非修道人,他喫的茶,是氣、化俱足的上上品!」

而這樣的上上品茶,如果茶樹生態環境維持良好,就可以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為有緣的茶人開啟靈性瞥見的契機。自謂「此生乘幸運船來的」弘陸先生就親自參與、投入這些珍貴茶葉的生產製造過程。所以他說:「如古德所言,一千多年前這樣的茶都如此難得,感恩得以親見親為。」

因為對茶的深刻理解,當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許多老茶倉、茶樓紛紛釋出塵封多年的陳年普洱時,他是第一批進入香港茶倉收茶的先驅者。當他意識到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已不可逆,雲南茶山那些未開發地區的茶樹,就成為瀕臨滅絕的珍貴物資。

為了保存最後僅存的實物資料,他放下體質穩健的本業,連續幾年在茶山一待就是好幾個月,除了示範樸實無華、保存茶性本色的製茶工序,又以他獨特的眼光,就地取材,做了幾件讓大家跟風模仿的茶箱竹簍;此外,他還做了旁人無法理解的很多傻事,例如他一一訪查山上的每一個茶農,並將其資料全部建檔保存;他又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誘導茶農敬惜物資、護生愛人;山上飲食不便,茶農多半就地行獵,但他堅持茹素,一次在彎弓深山裡,實在沒東西可吃,工人只好隨手摘幾把苦筍用火烤熟了給他吃,無油無鹽,他也吃得津津有味;平日晚餐若有米飯二碗、苦筍四枝、樹番茄二粒,那就是無上的人間美味。

這些作為,雖都是他自然流出的本色,但他也深深知道,茶益人身心,乃善調身心之助道因緣,而如今益人身心的茶難得,非茶之罪,非山河大地之罪,亦非茶人之罪。一旦有形的工商業汙染,跟無形的心靈汙染瀰天蓋地而來,即使茶樹還在,新茶嫩葉依舊年年生發不息,但茶的品質已截然不同。茶是非常敏感、非常愛乾淨的植物。弘陸先生常說,森林變成經濟作物,山氣就散了;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長不出偉大的東西。

他就曾指引人試試相鄰兩棵茶樹的生採茶葉滋味;其中一棵樹下是人家圈養的雞窩,臭不可聞、髒亂不堪;另一棵則生長在乾淨的林子裡。那兩棵茶樹在味覺、口感上的差異,環境造成的茶質劣化,任何人都可以明顯覺察,更何況用現代經濟作物規模大量繁殖、栽種、噴藥、施肥的台地茶?只是,現代人身體僵硬、感官遲鈍,靈明能知的心也麻痺了,喝茶追求的是口感、香氣,茶的本質性靈,倒沒人計較了。

陸羽《茶經》說:「茶之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唯精行儉德之人可以知茶、識茶,可以藉茶調身調心,領略天地之德。如果喝茶只喝它的香氣、口感,那麼現代製茶技術越來越迎合大眾口味的做法,也就罷了;但茶之所以為茶,是人在草木之間,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如果不能更深入地體會「其氣,微汗輕發,舒經活氣,鬆身寧神,緩緩騰騰」的調身功效,以及「其化,韻清而沁,化散周遍,心清性明」的調心妙旨,那麼,真就枉費我們這一生與茶相會的因緣了!

不過,螳臂難擋車,時代趨勢如此,也是眾生因緣如此,弘陸先生在能急的時候,盡其所能地將他觸手可及的天地瑰寶留存下來;在急也沒用的時候,他就鬆開手,聽任因緣的流轉變化。他說,該做的事在對的時間完成,無力回天的事,急也無益。只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雖為定則,還是觸動人心,所以常不免起心動念都難照顧周全;心無常造就世事無常,慚愧凡夫,願與有緣人切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