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不一樣的佛法應用 (附VCD)【內頁泛黃】

作者:聖嚴法師、柏楊、李志希、鄭石岩等

出版社:法鼓文化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世紀對話

規格:14.8x21 cm / 平裝附CD / 232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900101

ISBN:9789575983796

定價:NT$240

會員價:NT$187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禪與生命潛能的開發

↑TOP
主持人(以下稱「主」):為什麼在生活當中需要有禪的智慧呢?各個宗教、歷史、文化對「禪」都有不同的定義,首先請問法師,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這個「禪」字呢?

聖嚴法師(以下稱「師」):「禪」即印度所謂的「禪那」,本來的意思是「定」,是指心念的定、靜,也就是讓念頭一直保持在同一點上。「禪」的音實際上是個印度字,在印度學禪的人講求定的功能,因此有所謂的「禪定」,有時又稱為「四禪八定」,都是在講定的工夫,這與中國大乘佛教主張──心若不定,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問題──意思一樣。但中國大乘佛教所說的禪,最終目的是在開發智慧,而非如印度所說的,要進入四禪八定中。

開發智慧就是要心中沒有雜念、妄想,最重要的是沒有自我中心。不以自我為中心處理事情,這種態度就稱為智慧,智慧一定要從定的基礎產生。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提到:「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當真正的智慧顯現的時候,定就在智慧之中;當定的時候,智慧就在定之中,這是中國禪的基本觀念。

因此,中國禪宗在修習禪法時,以打坐來修定,它是基礎工夫。但不一定要打坐才能修定,打坐也不一定就能理解禪。但是若沒有定的基本工夫,就不會有真的智慧出現。禪是專心一意,做任何事情都能顧及全盤,並清楚自己當下在做什麼。如果能夠這麼認真地從現實生活中去定義禪,時時用心,把自己放在當下,這便是禪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學禪是一輩子最好的禮物

主:兩位對禪的體悟又是什麼?

鄭石岩(作家、心理學者,以下稱鄭):我開始接觸佛法是在七歲時,那時為了求身體健康,跟母親一起到宜蘭的雷音寺祈求佛菩薩保佑。到了高一,我茹素、打坐,才開始真正學禪。小時候的心境非常純淨、專一,點一盞燈就可以坐得一心不亂,但有時也會打妄念,心想:「我這樣能不能接觸到所謂的聖界,然後變得神通?」

事實上,我覺得年輕時比較沒有妄念,學起禪來很容易。當時我清晨四點半就要起床去打工,八點要趕到學校上課,但我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就把該讀的功課準備好,也能很快入睡,甚至睡覺時也能達到定的狀態,我很早就能體會所謂的「臥禪」,躺下來就可以入定。所以,定的練習不是只有坐,也不是只有行,而是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步步踏實、時時用心。

姚仁喜(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以下稱姚):比起鄭老師的經驗,我應該算是剛剛起步的幼稚園小班。真正開始認識禪,大概是七年前接觸到剛出版的英文版《西藏生死書》,這本書完全改變了我的生命。

經過這些年的學習,我覺得自己有一些改變。首先是學會包容,最明顯的是脾氣變好,可以比較輕鬆、包容地看待事情;其次是聽得見別人在說什麼、看得見以前看不到的事情,心也比較柔軟。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很感恩。因為我的老師曾經說過:「你可以給自己一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學習禪。」我非常感激能有機緣學習禪。

主:透過禪坐,可以學習定、學習傾聽、學習包容,因而更加認識自己。法師也提到,打坐只是基礎,而非修禪的不二法門,但打坐並不一定就可以得到智慧,兩位的經驗又是如何呢?

鄭:我每晚就寢前都會先靜坐三十分鐘,並且做晚課,包括禮佛,以及「無相懺悔」。禮佛和懺悔本身其實就是一次禪的洗滌。此外,我會利用坐飛機或坐車的時間檢視自己,讓自己就像法師所講的「定一定」。之後,不管是上課、處理公務或處理衝突的問題時,就會感到比較篤定,反應也比較好。在我有限的寫作時間裡,我都是筆一拿起,很快就寫完。面對截稿在即卻又苦無靈感時,我會先靜坐,讓心安下來,文思自然而然就會來。

姚:我的方法也差不多。每天會盡量利用一些時間,例如開車等紅綠燈的一、兩分鐘,把身體坐直、注意呼吸,讓心定下來,不被外界雜事干擾。經過這幾年學習打坐後,我做設計的方法完全不一樣了。以前會一直想做出很偉大的東西,但都做不出來,現在設計則變得很輕鬆,就像是它自己會跑出來。這些可能是因為學禪的關係,就像鄭老師說的,因為心打開了,五官也變得比較靈敏。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主:如果我們也想像鄭老師或姚建築師一樣,想從日常生活中得到禪定的智慧,有什麼方法與程序呢?

師:並沒有一定的程序,就是隨時把心安住在當下,如果心沒有著力點,就會有力不從心或心不由己的感受。安住當下有兩種方法:一是體驗自己的呼吸,不管其他的事情;二是觀照自己的心念,突破自我中心的執著,讓自己不受環境、心情困擾,此時一種自由的心就會出現,可以隨心所欲,容易指揮,而且頭腦非常清楚,智慧往往就在這種狀況下產生。

主:法師在《枯木開花》傳記中曾提到「默照禪」,它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學禪方式?

師:這個名稱是由南宋曹洞宗的宏智正覺禪師所提出來的。「默」是指心不動,「照」是清清楚楚,不受環境影響,也不受心念困擾,與印度傳統禪法中的「止觀」類似:「止」就是心止一念;「觀」是指很清楚地觀照。佛法的修行多半是從止著手,由觀產生智慧,由止而觀或止觀並用,這便是中國「默照」的源頭。

禪宗惠能大師的大弟子永嘉大師也主張「惺惺」或「寂寂」:「惺惺」就是很清楚,「寂寂」就是不動,其實這就是「止觀」。「默照」在中國沒多久便失傳了,後來傳到日本道元禪師,就變成另一個支系,用的方法是「只管打坐」,這其實只是默。過去,我閉關期間所使用的方法類似默照,因此後來我就發揚默照禪的修行方法。

主:法師告訴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禪機,但是要靠自己用心體會,但怎麼用心體會呢?

姚:在受建築教育時,從第一天開始,就被灌輸要做出沒有人做過及富有原創性的東西。但是到了某種程度後,我發現這是一條走不出來的路,會卡住所有的創作根源。學習打坐之後才得到解放,發現創作並不是憑空出現。事實上,每一項設計本來都是存在的,我只是「發現」它而已,不是我創造出來的。一位音樂家也曾說過:「美好的音樂並不是音樂家創作的,而是它本來就存在的,音樂家只是去發現而已。」就像中國古詩「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樣,是妙手去拿到的,而不是作者創作出來的。

學禪實際的好處是在工作上,我做設計時可以很專心,完全融入工作裡,好像是在游離的過程中,然後就看到東西呈現出來。另外,我也常提醒自己,這是我的老師教的,作為一個佛教徒,要把坐禪的「三善」應用在生活中:打坐一開始的動機,是希望眾生得到解脫;過程中要很輕鬆,不要去想一定要達成某種目的;最後則是迴向。我發現,不只在打坐的過程中,事實上,每天做任何事情如果都能如此的話,會有很大的幫助。

主:「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每一個人可以是這個妙手,為什麼可以成為妙手呢?是不是修禪得來的?

鄭:這是很有趣的事,我們做心理學研究時確實發現:當一個人學會了不被成見、情感或過去的刻板習慣所「綁架」時,會有比較深度的內在,《楞伽經》裡稱這為「正智聖智」,或稱為「佛性」或「如來智」。但在心理學中卻找不出可以對比的名詞,後來就創造了一個名詞「innermost self」,意即「內心最深處的自我」,它會發出一種很純淨、沒有成見、沒有雜染的彈性回應能力,回歸到人類潛能的發展。

做心理諮商時,我發現所有會陷入困擾中爬不出來的人,都是因為心被感情、功利心、衝突心或分別心所綁架,所以六神無主,無法創造。如果心能夠安住,創作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我把佛法和工作兩者融合在一起,所以看這邊時很清楚,看那邊時也很清楚,那種不被綁架的感覺在我們的情緒上很重要,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就會發現它像一股清泉,不斷地湧出來。

#從自我覺照中解脫

主:「innermost self」是人內心最底處的自我,觀照了以後,會很自然地產生「pure intention」。但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把心打開,讓自己的心不被綁架呢?

師:首先是願意去體會心是不是被綁架了,若不承認心被綁架,就永遠被綁架著;如果承認,此時你就已經離開了綁架心的雜念。其次,就是承認自己不自在,便可從被綁架的不自在中解脫,也就是覺照自己處於什麼狀態,心是否受到種種壓力、干擾而覺得不自在。

任何一個人在痛苦時多半都有這種覺察能力,但問題是,即使知道自己的心被綁住了,卻不知道怎麼脫困。其實沒有人綁得住你,是自己綁住自己,愈掙扎綁得愈緊,這時候最好不要掙扎,先思考一下被綁住的自我是誰、被什麼綁住。如果非常在乎被綁住的感覺,就真的會愈綁愈緊。

一個人的價值判斷如果寄託在他人對你的評量、看法上,便經常會覺得痛苦;如果這樣的價值判斷是出於自覺的,便不致有痛苦,反而覺得做對是應該的,做得不好就該懺悔改進。所以,禪是一種自我解放、自我解脫、自我覺照,覺察自己當下所處的狀況。

主:剛剛幾位都提到,當我們觀照自我內心深處時,智慧就會像泉水般湧出。請問法師,這和平常的知識學問、發明創意的關係為何?

師:智慧不等於知識或學問,有智慧的人雖然頭腦清楚、心裡明白,但如果沒有專業方法,也無法表達。例如,鄭老師和姚建築師都有他們的專業訓練與知識,才可以自在地運用他們的知識或技能,因此即便文章天成,但若沒有專業方法,妙手還是找不到東西。

很多人學問非常豐富,但如果沒有創意,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就不是智慧;有創意的人多半是頭腦比較冷靜、比較清明、不混雜,禪的方法可以幫助達成這個功能,但也不一定非得用禪的方法不可。
 
主:智慧是一種無我的態度,很多知識分子常常陷入「我」字中,被過去累積的知識和技巧所阻礙,無法打開心胸,請問我們應如何袪除「知識障」?

姚:在學習專業的過程中,我們學了許多系統知識,仔細分析起來,這些系統知識其實都只是概念,日子一久,常會被這些自己深信的概念給綁住。此外,我們也常被自己的期望或恐懼綁架,無法解脫。事實上,我們深信的東西也常在改變,例如昨天相信的東西,不見得今天還是相信;今天相信的東西,明天可能又不相信了。

學習當然是必要的,可是到了一個時候,要把它看得很輕鬆,甚至是不要太當真,不要太相信它是絕對真實的,它應該是可以拿來利用的方法,而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如此才能夠真正接觸到事實的真相。

鄭:在這個功利的高科技社會,如果沒有把工具學好是不行的。語文、符號、邏輯都是工具,心靈安靜下來,工具才能運用自如;如果心亂的話,工具便會亂擺,需要時就無法加以利用。所以,有很多人學了很多東西、學位很高,卻無所成就,就是因為腦子裡混亂,聯想力、綜合的觸發就比較差。再者,運用工具而有了一點成就,這是聰明,卻未必是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具有智慧。

禪修時,我們經常會被很多成見、偏見給綁住,如果能從中解脫,心便能對各種經驗都開放,不同的經驗、角度、立場都可以進入內心世界而不起障礙。這個時候的心是開放的,心理學上稱為open to experience,也就是必須對各種經驗打開你的心靈,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是,當我們沒有這些障礙後,對他人便很容易產生同理心,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和事物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科學家可以發現箇中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與佛、與宇宙同理,形成非常美妙的宗教情操。

第三部分是,我們會回過頭來,真實地看見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它們都是生活中投射出來的影像,就像一齣戲一樣,我們懂得在戲中演得很歡喜,又能放下,那麼生活就比較能夠篤篤當當、實實在在,心理學上給它一個名詞,叫做the self-actualization(自我實踐),即體現真正的生活。

姚:self-accomplishment是一種外在的東西,用外面的成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例如得獎、或別人對文章的肯定;但self-actualization則是往內思考,能夠實踐內在「innermost self」的能力。這是兩種不同的態度,而禪應該是向內的。

主:我們如何在各種變化中找到安身立命之處、沒有任何執著,是開發生命潛能和面對生命很重要的智慧。請教法師,如果今天我們學禪,是因為欣羨別人學禪的智慧,這會不會在動機上就有點功利心?

師:做任何事情一開始都是由功利心出發的。這是個過程,如果沒有第一步的想要,就不會有第二步的放下。先擔得起才能放下,意思是指在人生的過程中,一定要先肯定自我,然後稱讚自我,最後才能放下自我。如果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沒有目標,那就不可能踏出第一步,也就不可能學到任何東西。禪的學習也是一樣,一開始一定是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什麼,想要完成什麼。

學禪是要開發潛能,潛能就是智慧,智慧就是當你肯定自我、稱讚自我之後,能夠把自我放在一邊,這個時候你就完成了。要放下自我,必須先肯定自我,踏出修行的第一步,照著修習禪法的觀念和方法努力練習,這需要每天不斷的練習,甚至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釋迦牟尼佛在成佛後也是常常打坐,為什麼?因為這就是生活。

一般人在某些部分或是片段的時間裡可以暫時放下,要做到徹底的放下,那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一開始學禪就說自己已經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放下,這就錯把目的當成方法了。

(二○○○年十二月十七日、二十四日、三十一日)

<禪是專心一意,做任何事情都能顧及全盤,並清楚自己當下在做什麼。如果能夠這麼認真地從現實生活中去定義禪,時時用心,把自己放在當下,這便是禪的學習態度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