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禪心默照
The Mind of Chan in Silent Illumination

作者:釋繼程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人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14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110201

ISBN:9789575986018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5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無法之法】只管用方法

↑TOP
佛經裡有個比喻,形容人的心好像一隻猴子;我們要訓練牠,可以用一條繩子先把牠綁起來,才讓牠跑出去;如果跑得太遠了,再把牠拉回來。繩子指的是什

麼呢?就是「方法」。所以,不管心跑到哪裡去,就是不斷地用數息的方法讓它安定下來,接著再用一些方法來觀照種種的相,一直往內心深處去觀。

只管用方法

但是,默照的方法就不一樣。當心因默照而靜止了,它並沒有刻意要去照什麼東西,所以到了這個階段就不再用方法了。當心完全默然,照的功能就自然地發揮;心愈是沉靜默然,照的功能就愈明顯。

有沒有看過完全平靜、沒有一絲波紋的湖面?我曾遊訪長白山的天池,它是中國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湖水深幽清澈。從山頂往下看,可以清楚看見湖面映現的藍天白雲倒影。當湖面完全平靜時,所有的相便自然地呈現出來;湖本身沒有想要映照什麼東西,它只是平靜了,所有的相就自然地呈現出來了。

前面提過,當所有的相呈現出來時,心保持默然不動,同時它也是清楚的。不管是所照見的相,或是映現出來的相,它的實體都是空的。所以,心或湖本身並沒有一個主體或實體在照見什麼東西,它只是很自然地將所有的相呈現出來而已。

在應用默照方法時,心要能夠保持靜默。可是我們的心有著太多的妄念、雜念,所以靜不下來。這個時候,可以運用修止的方法,讓心安定下來。當身心達到統一,接下來就是保持止的工夫,繼續讓它進入到深定。以我們欲界的色身,身心調和、統一後,從安止定就進入色界;再從初禪進入二禪、三禪、四禪。另外一種情況是,安止於身心統一境後,就提起觀想,現觀當下的因緣,直觀當下的因緣是空的、無我的。這當中還有一個能觀的作用。

多數人在用功時,都會依於一個方法,有一個能觀的心,還有一個所觀的境,才感覺比較容易掌握,這是因為心習慣了要攀緣。比如有些人應用數息法到了隨息的階段,就感覺好像有些空洞了。沒有了數目字,要覺察呼吸、隨呼吸好像不太容易,就會再提一提數目字;或者隨息一段時間,就想靜下來;止靜下來時,又感覺好像有一點空虛,因為沒有呼吸可攀,這時就不知道如何是好?

「止觀」在運用時,是有方法的;在不同的階段,要採用不同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深入。就好像爬階梯,假如你已經爬到最高處,不能再往上爬,這時該怎麼辦呢?有句話說:「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現在的高樓來講,大約是九層樓高,從九樓樓頂掉下去,真的不死也殘廢了。其實這句話源自禪宗,意思是:當你爬到第九層樓頂端,還要再進一步,也就是從九樓樓頂往下跳!這太可怕了,可是這樣才能開悟。當你想要開悟,到了「百尺竿頭」,會不會試著向上再走一步呢?當然不會,那該怎麼辦呢?只好下來。下來之後又怎樣?也就「恢復正常」了。

所以,禪修一定要用方法。為什麼一定要用方法呢?因為一旦不用方法,你就會胡思亂想;不用方法,你就會妄念紛飛;不用方法,你就會打瞌睡;不用方法,你就會忙著搬腿……。用方法,就是不讓你去追逐,什麼妄念也不去理會,只管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