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叛逆中年
Middle Age Rebellion

作者:楊蓓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16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091

ISBN:9789575986049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5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軟化世故的心

↑TOP
在中年以前,我們像在爬坡一樣;爬坡的過程當中,不管自己願不願意,社會規範就是推著我們往前走,順從框架走。在我們努力爬坡的過程當中,只為了讓自己擁有生活中的位置,一直不停地努力。

事實上,每個人擁有的各自不同,然後從「所擁有的」當中,創造自己的價值與意義,因此有所謂的「五子登科」:妻子、兒子、房子、車子、銀子。可是一旦擁有了以後,就會出現另一個問題,就是「害怕失去」。在擁有之後,因為我們的不安全感在作祟,所以還想要得到更多。

努力擁有與害怕失去共生

「努力擁有」與「害怕失去」是共生的,因為人到了中年,擁有的東西可以告慰自己:「我擁有財富、名望、地位……。」讓人覺得前半生的努力沒有白費,換句話說,這些擁有是為自己爭取到了生存的位置。

等到中年時,「害怕失去」的心情也會開始明顯。為什麼?在害怕失去裡,有怕老、怕病,尤其怕孩子自立離開等問題,但我們不敢說出口,因為心裡明白孩子有孩子的前程,本來就會離開我們。因此,有些研究中年心理的書籍,都會提到空巢期和中年危機。不過,如果是因為空巢期造成的中年危機,只是一種現象,並不構成危機。

我們常以為擁有之後,這些東西是永恆不變的,事實卻不然。當我們以為擁有的一切不會失去時,一旦失去了,那真的讓人很心痛,足以讓我們的世界崩解,例如喪子之痛或喪偶之痛,那是非常難以承受的痛苦。另外,人到中年,最容易面臨的是父母身體衰老、生病,甚至亡故,這些在在都提醒我們:「擁有的終究會失去。」

在前半段的人生裡,我們在「努力擁有」的同時,很容易與「我」的意義、價值與永恆畫上等號。而「擁有後的失去」對中年人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在我們人生前半段,曾不停地希望爭取到的東西、抓在手上的東西,結果到了中年,會經驗到這些東西從手上溜走,這也是中年不得不面對的「改變」。

抓住青春尾巴的防衛機制

心理學有種機制稱為「防衛」,所謂的防衛其實就是保護。人們為了要讓自己的擁有能夠一直持續下去,於是衍生出各式各樣保護自己的方式。例如臉上有了皺紋,去微整形,這就是保護,保護自己能夠持續擁有青春,這就是為何會有「抓住青春的尾巴」之說。其實我們想要抓住的,不只是青春而已,是想保護自己擁有的一切,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反應。

然而在保護的過程中,我們無法避免失去,這實在令人感到害怕,因為我們會發現,「努力之後的擁有」不見了。此時我們會懷疑:「我的努力是為什麼?我的意義在哪裡?我的價值又為了什麼?」所以我們會為了要保有自己所擁有的,開始防衛或保護。最常見也最簡單的保護,就是從外表下手,例如美容、瘦身、養生等。

外在的保護是我們較能輕易做到的,但是內心的保護卻是最困難的,因為長期以來,我們都以為擁有是不會改變的,為了保護「擁有不會變」這件事,我們的心就會開始變硬,給人「鐵石心腸」、「不為所動」的感覺,事實上,這是長期保護下來,我們的心最大的一個損失。為什麼?

我小時候有過類似的經驗,只要看到有人乞討,心裡就會覺得他們很可憐,盡我所能給予。長大後,因為我本身學心理學,加上在社會工作系任教,讓我思考到社會上會有乞討的人,是因為我們的社會不夠公平,要想辦法解決,譬如透過社會政策與立法、改善社會環境等方法,讓所有人得到公平正義。站在個人的立場上,人世間有這麼多不平等的事情,不是我個人的責任,而是所有人的責任。於是當我再看到乞討的人時,想法就不一樣了,認為社會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可憐的人,都是因為我們的政府不夠盡力,開始將責任從自己身上改放到環境上去。

失去了赤子之心

因此,我以前看到乞討的人會掉眼淚,後來我不會了,然後開始出現指責,指責社會環境不夠公平,不夠正義。等到我開始工作,有人告訴我那些乞討團體背後都有組織,藉由苦肉計讓他們爭取到一個生存空間。當我聽到這樣的訊息時,我的指責不再只是外在環境,還包括那些用心不良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漸漸地失去了赤子之心,心變硬之後,是不會掉眼淚的。

有一次,我向一個老人家買烙餅,那個老人家頭髮已經都花白了,我問他:「都已經晚上九點了,怎麼還沒休息?」他回答說:「因為烙餅還沒有賣完。」因此,我就一口氣把全部烙餅都買下。買完後,我走在路上,心裡驚訝地想著:「我的心何時又變軟了?」

這樣的提醒或覺察,讓我發現,當我們開始努力往社會規範的成功方向邁進時,我們的心並不是不受影響,可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全力以赴往這個方向走,會慢慢將周邊干擾因素排除,保護自己可以往社會規範的方向繼續走,避免走岔。為了保護自己能夠往前走,我們內心柔軟的部分,就漸漸地變硬了。

我們覺得社會、職場、人際關係都藏著凶險,有人甚至可能經驗過被出賣、被背叛、挫折、失望等,可是為了要讓自己能夠繼續往前走,有時我們會有「能袖手旁觀就絕不插手」的心態。於是我們的心就開始慢慢變硬了,這就是保護的結果,於是,「世故」這兩個字,就開始在我們的身旁蔓延開來,成為我們最好的保護與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