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禪味奈良:大和古寺慢味

作者:秦就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琉璃文學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200頁 / 全彩印刷

商品編號:1111700231

ISBN:9789575985790

定價:NT$300

會員價:NT$234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金峰山寺:吉野山中藏王堂

↑TOP
日本是櫻花國,吉野櫻更是名滿世界,日本人提到吉野,除櫻花之外,還會聯想到日本的南北朝。但不管櫻花或南北朝,兩者都和金峰山寺有著極大關係。

樸質的堂宇

今日的金峰山寺是金峰山修驗本宗的總本山,二○○四年並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參訪海拔三六四公尺的金峰山寺通常坐纜車,下車後沿著街町道路行走,先後經過黑門、銅鳥居、仁王門,接著金峰山寺的伽藍便進入眼簾。筆者初次參訪金峰山寺,因為是沒有櫻花的盛夏午後,街町少有行人,店家的提燈在微風中飄搖,卻很能享受這份靜寂所帶來的輕鬆與自在。

銅鳥居(重文,室町時代)的粗柱立在蓮華座上,可視為日本自古以來的神佛混淆思想的產物。金峰山寺的仁王門(國寶,室町時代)在昭和時代解體時,得知建於一四五六年,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此門不但可說是金峰山寺的入口,同時也是通往大峰、熊野的修驗者的入口。

日本的仁王門左右都會立著金剛力士,傳說力士之名是因金剛有如鑽石無比堅硬,金剛杵是無敵武器,所以手持金剛杵的金剛力士成為佛教護法。

但另有一說,說兩尊仁王的稱呼一叫金剛,一名力士。唐時安祿山之亂,倉皇逃難的玄宗所率部隊來到馬蒐坡時就不動了,他們要求要處死楊貴妃,被派去執行此一任務的就是權傾一時的宦官高力士。高力士的名字是他被選為宦官,在進宮時取的,並非本名,和他同時進宮的另一個小宦官名則叫高金剛,也就是說他們的名字合稱金剛力士,只是後來高金剛早逝,所以也就不像高力士名顯於世。

佛教從印度傳至北方較為寒冷的中國,大概覺得力士半裸會冷吧,所以龍門和雲岡的力士像都穿著鎧甲。但日本的仁王,往往仍保有上身半裸,露出結實肌肉的造型,金鋒山寺的仁王門的金剛力士立像(木造,鎌倉時代),由墨銘得知1338年由佛師康成製作。康成利用箱狀木材組合成身軀。雙腳非身體重心的一隻,是在腰以下的地方,用另一隻木材以傾斜角度接續。

過仁王門後登上石階,就可看到高達三十四公尺,寬三十六公尺四方的巨大建築──巨大伽藍──金峰山寺的檜皮葺本堂藏王堂(國寶),這建築是安土桃山時代的產物,由豐臣家重建,大柱都未經雕鑿,而且經歷歲月的洗禮,整體給人厚重的感覺,讓參訪者彷彿置身森林,和大自然靈氣相接。

躍動的藏王

修驗道本尊是役行者所感應的藏王權現。傳說役行者在山上岳祈求適合這濁世佛菩薩現身,結果釋迦如來、千手觀音菩薩、彌勒菩薩相繼出現在他面前,但最後天地轟然一響,最後出現在他眼前的卻是現忿怒相的藏王權現。

三尊祕佛藏王權現立像(重文,檜木寄木造,安土桃山時代),中尊高達七百二十八公分,右尊五百九十二‧五公分,左尊六百一十五公分。中尊代表釋迦如來,象徵解救眾生的過去世(前世),右尊代表千手觀世音菩薩,象徵解救眾生的現在世(現世),左尊(五百九十二公分)則象徵彌勒菩薩,解救眾生的未來世(來世),是修驗道的根本本尊。因為是祕佛,平常都收藏於寺中,每年只公開幾天。

三尊都現降伏惡魔的兇惡形象,右手握三鈷杵,手臂上舉,左手第二三指結刀印指向腰,代表切斷情欲迷惘,左足踩盤石,右足抬腳做欲踢的動作,代表調伏充滿於虛空的惡魔。至於各像背後的火焰則代表偉大智慧,青色佛身象徵甚深慈悲。

另有一安置在本堂外陣東北角的木造藏王權現立像(重文,鎌倉時代),製作年代比三尊祕佛本尊歷史更早,是安禪寺的舊本尊,該寺原本位於吉野山深處,在明治神佛分離時廢寺。立像高超過四百五十五公分,雖然是一尊巨大雕像,卻能呈現向斜上方跳躍的動感。這是因為支撐身體的左腳是用另外材木插入的方式做成,也讓這雕像得以綻放出力與美。同樣安置於外陣東側的重要文化財還有木造聖德太子立像(重文,鎌倉時代)等。

外陣西側則有一六六一年獻給此寺的板繪著色迴船入港圖額(重文,江戶時代),長四百五十五公分,高二百八十八公分,這麼大的繪馬頗為少見。

愛染堂的木造愛染明王像,像高一百零八公分,製作於江戶時代。三眼六臂的忿怒像,手持金剛杵、五鈷鈴、蓮華、弓、矢等。身軀漆成紅色,但剝落頗為嚴重,背後的火焰圓光象徵燒盡煩惱。

本堂前的廣場植有四株櫻樹,以石柵圍繞,稱為「四本櫻」。是一三三三年大塔宮護良親王受北朝軍隊攻擊,在城陷之前,最後舉行酒宴的地方。石柵内所立的銅燈籠(重文)做於一四七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