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小止觀講記

作者:釋繼程

出版社:法鼓文化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人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27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110091

ISBN:9789575984458

定價:NT$300

會員價:NT$255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序 言】

↑TOP
《小止觀》前面有一段短序,介紹智者大師四部止觀。這都是依當時的觀念寫出來。一本是《圓頓止觀》,一本是《漸次止觀》,還有一本是《不定止觀》,而《小止觀》被稱為《童蒙止觀》。實際上,它的內容,在修學的參考方面價值很高。

所謂止觀,可分成幾種說法,如定慧、寂照、明靜。一般上止觀是指方法,修行的成果是定慧︰修止便得定,修觀便得慧。寂是寂靜,是指禪定,而照是觀照,寂靜後必須起觀照,觀照外境,觀照種種現象,觀照一切本性,要起明覺的心。明是指明覺,靜是指定的工夫。這些都是異名,這些名詞在佛教中都有一定的意思。

中國禪定所運用的方法跟止觀的方法不一樣。但其中一派曹洞宗他們所運用的方法,跟止觀有相當密切的關係。臨濟宗最後發展到話頭禪,就是宋朝大慧宗杲禪師所提倡,而他們所用的方法與止觀有很多不大一樣的地方。

曹洞宗用的是默照禪,默照與寂照的工夫是一樣的。寂便是默,語默便心靜,在寂靜時要起觀照的作用。而觀照時又有靜的工夫,所以默時有照,照時有默,定中有慧,慧中有定,這便是定慧雙修。在曹洞宗所教的方法是只管打坐,但是「只管打坐」並非守著一池死水。真正的默照禪,止中一定要有觀的工夫,在觀照的作用發生時,內心也要能止靜下來。

平常我們用功,不是止得過分,便是觀得過分。平常散心觀照,沒有定力,一旦修行時便把全部精神放到止邊,忘記了觀照。在我們開始訓練,想將心平靜下來時,我們會偏於默或止,但工夫用上時,兩種工夫都得用上去。所以默照禪雖只坐在那裡,但在只管打坐時,要保持一個明覺的心,每一個念頭轉動時,他都清清楚楚發現那個現象,因為在發現自己微細念頭的這種觀照的工夫,比我們平時要敏銳。在日常生活中,這明照之心沒有失去,發生什麼現象時,他敏快的反應馬上出現,在明照的工夫持續時,他的心是止於一境,不被外境所轉,同時用明照的工夫來判斷外境是什麼。所以修這種默照禪,或止觀工夫修得好的,動中也有靜,靜中有觀照。

心安穩在定境,又要有明照工夫,修行能夠在平日生活中都能達到這種境界,在待人處事方面,都有個明覺的心,這便是修學佛法的主要目標。修學佛法就是要培養這明覺的心理。我們輪迴生死便是無明。要超脫便得培養這明覺的心,所以你們在用功時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用功;在做按摩時,要很清楚自己在做按摩,心不隨著按摩的動作散掉。按摩時把注意力放在手掌上,隨著手掌在按摩時與身體各個部位所觸覺而明覺、專注。做運動時,我們盡量要使動作細,就是不要使心散掉,配合你的呼吸,配合你的心念。如果工夫用得好的話,在平常運動中保持一種明覺的心,第二支香上去時,前面第一支香的工夫便不受中斷,而能加深延續下去。工夫一直加深,即使腿痛也影響不到你。腿痛之所以能影響你,是因為你在做運動時把工夫放掉了。在第二支香時,才又重新開始,可是你的腿痛卻是延續前支香的腿痛。所以第二支香不到十分鐘,工夫還沒用上去,便腳痛,只有跟腳痛鬥了。假如工夫能延續下去,腿功也練得不錯的話,那麼連續坐兩小時,心神集中,即使知道腳很痛,也覺得不要緊。你並非麻木,你明覺它痛,但是內心不受它轉。明覺而內心不動,所以一切要保持明覺的心。在做運動時、在用功時、在聽課時、在吃飯時,都要清清楚楚知道。不要你們講話,便是要你們有返照的心。在靜坐中有明照的心,在動中亦要有明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