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心的鍛鍊:禪修的觀念與方法

作者:釋繼程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人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20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110141

ISBN:9789575985417

定價:NT$220

會員價:NT$187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正觀念

↑TOP
◇正觀念:修行須先建立正知正見,以減輕「我見、「我癡」。

前面已經談過方法的應用了,當工夫用不上時,一般上就是煩惱或者妄念比較粗重,我們就要懂得依正確的方法去調和它。假如是掉舉或昏沉的情況比較明顯,那一定是與生活習慣有關係,就不單在用功時要調,連平常的一些生活習慣也要調。若是身體狀況又不怎麼好,那就牽涉到身體的調和了。

我們學會了這些方法之後,如果能夠把工夫用上去,表示身心還不是處於非常粗的狀態,也說明了身心仍然具備能調的條件。我們在不斷地修學調整中,逐漸把身心調得更深細,甚至能夠達到解脫自在。

一、建立正知正見的觀念

在通往解脫道的過程中,方法的掌握固然是首要的,觀念的建設更是關鍵,而且是貫徹始終的。我們必須依據佛法的正知正見做為修行的準則,才可能逐步朝向正確的方向,最終必然證得解脫。不僅是尋求個己的解脫,在修行的過程中,也能夠帶領其他的眾生一同朝往聖道,共同獲得究竟解脫。

學佛修行的最終目標是「解脫」,所以在修學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是往出世間的方向去。修學佛法是逆流而上的,因此世間種種會障礙修行提昇的利益,我們必須不斷地淡化、放下;即使無法馬上捨下,也必須學習逐漸把它放下,訓練自己的心能夠遠離世俗種種的欲望。

在朝往出世間的修學過程中,在境界上並不是不斷地得到、擁有,而是逐漸地捨下、脫落。假如我們一直希望得到更多、擁有更多東西,那就要注意了,表示自己的觀念不是究竟了義的,並不是朝往出世間去。

當然在修學過程中,我們還是會得到一些利益,比如身心調得比較細、比較健康,這是最基本的功效。對於這些利益,我們要懂得用一種比較正確的態度來看待它,依正確的方法來處理它;而並不是說:既然佛法要我們離欲、放下,那自己所擁有的一些利益都捨掉不要了。如果這麼處理的話,並不是真正放下,而是以一種排斥、瞋恚的心,一股腦兒把東西都丟掉不要。實際上這是與煩惱相應,並不是真正能夠捨離、放下。

在享用世間種種物欲時,我們是否依循佛法正知正見的引導?我們現在得到這些東西,並不是真正地擁有,只是在因緣具足的情況下,有享用它的權利而已。因此在享用時,要清楚知道它是緣起和合的;甚至包括我們的身心,也是緣起和合,無常、無我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有生必有滅,生起的現象有其運作的功能,但總有一天,當因緣離散時,它一定會滅去。屆時我們要以怎樣的心態去看待這個必然的結果呢?我們是否能夠坦然地面對它、接受它、放下它呢?不一定啊!我們總以為自己能夠放下,然而當事情發生時,卻未必如此。

因此,我們要做好準備,如果要朝往出世間去,確定以徹底解脫為終極的目標,就要先建立正確的觀念,即佛法的正知正見。雖然在修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馬上達到這個最終的目標,但至少有一個比較具體的方向,做為一切行為的準則,讓我們在不斷地修學調整、訓練和熏習下,逐漸朝往這一聖道去。在生活中、在禪修的課程中,訓練自己能夠時時提起正知正見,以此正知正見做為我們所思所行的準則。

二、修行有必然的程序

你是否問過自己:「為什麼要來打坐呢?」很多人知道打坐會得到某些效果和利益,如果能依正確的方法去做,身心會比較健康。希求身體健康並沒有什麼不對,實際上也無法刻意去區分調身與調心的工夫,身心必然是一種相輔相成的作用;身體調得好,心自然也能夠調細,反之亦然。

希求身體健康是世間法,身心調得好、身體健康,是修定所需要具備的條件,所以它可算是善法。假如你再進一步希望身體能夠產生某種特異功能,那與你求感應、求見光、求神通等一樣,都是偏差,都是與外道相應,是與正法背道而馳的。你必須把這種種不正確的要求放下,否則它將成為通往解脫道的障礙。

既然解脫涅槃是最終的歸宿,在修學的過程中,你就必須先調和身心,依它而得定;依定而起觀,從而證得究竟解脫的智慧。從正確觀念的建立,到不同層次的行持淨化,以及身心不斷地脫落,直到徹底圓滿的解脫,這其中有著必然的程序,即「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

對於一切存在的現象,你是否能夠很明確地了解、分析它,從其種種分別相中明瞭一切乃緣起和合而顯現的?在修學中,假如你不了解什麼是「我」,就不可能了解「無我」;你不了解五蘊,當然無法證得「五蘊是空」或者「五蘊皆空」。從佛法的角度,你要去了解什麼是有情、有情身心的結構是怎麼一回事、有情生命的運作程序、有情依什麼力量維持其生命,乃至有情生死流轉的動力。從分析到徹底了解這種種現象的實際情況,即因果緣起的必然性、普遍性,才能依之而通達一切法乃無常、無我,而證涅槃寂靜。

很多人在修學上常會出現程序顛倒的現象,每每是未得法住智,卻急求涅槃智。比如在方法的應用上,如果連種種阻礙你用功的煩惱、雜念都不了解,怎麼可能清理它?又怎麼可能投入方法裡去用功呢?你連身心流轉是怎樣一回事都不明白,怎麼可能讓它向於還滅呢?嚮往解脫並沒有錯,但絕不是說你現在打坐,立刻就明白什麼是無常、無我,就解脫了,沒有這回事!

世間一切所顯現的現象,有著種種的差異分別。你必須清清楚楚地了解這種種的差異分別,從中思考、分析與抉擇,而透徹了知其本性乃緣起、無自性、空。必先得分別智,才能證無分別智,這是一定的程序。無分別智不是說你打坐達到某一種定境,都無念、無想、無分別了,那是無記性!你說證得平等無分別智,那吃飯與吃草也沒有什麼兩樣,都無分別嘛!你以為證得平等無分別智,實際上是落入是非混淆、善惡不分的無記性狀態,而不是住在善惡清楚,然後超越善惡的無分別智,兩者是不同的哦!

你一定要依於世間法,世間正見有善、惡,有業、報,有過去、未來,有凡夫、聖者。從世間種種正見的建立與肯定,逐漸看出諸行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等出世間正見。依世間而出世間的這個過程,必須從「有」先建立起來,從種種緣生的現象(相對相)去掌握,通過修行去了解它、透視它、超越它。

但一般上人往往不是超越它,而是落入「相對相」以下的無記性。假如不依法住智、不依分別智,很容易掉入無記裡。許多外道行者都自以為修到無分別、一切都平等了,喝酒可以,淫亂也可以,甚至殺人放火都無分別了。這是善惡不分,絕對不是無分別,而是無記!

聖者可以包容惡人,但包容並不是苟同他作惡,而是清楚知道他在作惡,了解那人在造惡時,一定是受了煩惱的逼迫驅使,惡念現前之下,讓他造了惡業,所以必須承受這個果報。聖者是同情惡人的煩惱,而不是同情他所受的果報。既然他造了惡業,就應該承受這個果報。同情、包容他,是希望能夠幫助他,讓他自己把煩惱斷除;讓他在面對果報時,不再製造惡性的循環,甚至能夠從中超脫。不是說自己現在證得平等無分別智,別人作惡就沒有關係,就包容他、原諒他,佛陀不是這樣教導的。佛陀是同情眾生造業的因,但是眾生一定要去承受自身的果報。假如有人造了惡業,應該面對死刑的話,就讓他去面對;但是可以幫助他在承受懲罰時,從中得到超脫。

因此,佛教裡沒有像上帝那樣的神,可以赦免人的罪行,讓人不受果報。即使是地藏菩薩也不會如此,他是要幫助人、度化人,而不是說:「既然你信我了,那你要做什麼都可以。」沒有這麼一回事!這是是非不分、善惡不明,是給壞人最好的藉口,這絕對不是佛教的觀念。所以不要以為造什麼惡業都沒有關係,只要臨終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定會接你過去,以前造作的種種惡行也都抵消了,這是不能如實知因果。

不管是善業或惡業,都一定是緊隨著你。業是否會顯現為果報,要看當下的環境因緣。比如你現為人身,但你以為自己沒有地獄的業嗎?你以往可能造過地獄的業,不過現在得到人身,地獄的業潛伏著不現行而已。假如繼續造作地獄的業,它的果報還是會現行的。即使是現為人身,地獄的業、畜牲的業偶爾還是會現形的。

三、學習時刻調和身心

極樂世界是一個淨土,那裡有著非常好的環境;即使你帶了一些惡業去,也沒有機緣讓它潤生而現為果報,但是惡業還是潛伏著。假如你在這清淨的環境裡不斷地修行,那惡業的力量就會逐漸減輕。這就好比有一杯參鬚茶,你不斷地加水,雖然參鬚的分量還在,但是它的味道相對地淡化了,並不是完全沒有。同樣的,我們現為人身,仍然潛伏著許許多多的惡業。現在修學佛法了,就不斷積極地行善,讓善的空間愈擴愈大、愈廣愈深,那惡業的力量就相對地減弱了。即使惡業現為報,它的力量也大大地消減了。

只要你能依正見的掌握,懂得明辨是非善惡,在修學過程中,便能不斷地提昇、淨化。當惡報顯現時,你會明白它是緣起和合的,必然會過去,所以能坦然面對而不覺得苦,如此就不會再製造另一個循環的力量。而在受報的同時,即能清理它;在止惡的同時,也建設了更多清淨的善業。

從善惡的肯定,到止惡行善,只要不斷地提昇、淨化,終能超越善惡。不管善業抑或惡業現前,都知道一切是無常、無我的生滅相,而能不為其所動,都能以正確的心態去接受它,以中道的方式去處理它。在生活中,學習時刻調和身心、調整生活方式,不再製造惡性的循環;在修學上,先建立正確的觀念,再通過分析、了解和實踐,最終一定能超脫。若不先建立正知正見,修行解脫將無從著手。

依此正知正見的掌握,必須清淨自己的行為。通過修定的方式,先把心調細至止的狀態,這時即可開始起觀。觀是一種思考、分別的作用。在細心中,要很專精地思考、分析,或從當下呼吸的狀態去觀其生滅相──現觀;或從事相上去追溯其理則;或是提起一個理論不斷地去剖析它。不管分析什麼現象,必然是依據緣起、無常、無我的理則,最終也必然如實證得緣起、無常、無我的法性。一切的緣生現象都是如幻的生滅相,其本質是不生不滅的。屆時的明白不再只是理論上的明白而已,而是一種非常親切、直下的體會,當下見到,不再經過思辨、分別。

從正知正見的建立,直到此正知正見圓滿的覺證,生命即進入寂滅了。無分別智(涅槃智)的證得,必然建立在分別智(法住智)之上。即始於分別智的建立,進而修行提昇,超越種種分別,最後證得無分別智。所以在用功時,觀念的建立及其程序必須清楚地掌握。不如實知分別智,不依於分別智,無法從中超越而得無分別智。

倘若無法清楚看到程序上的分野,在修行上容易落入無記或相似證。有些人進入定境,身心起了某種變化,就以為自己開悟了,一切都平等無分別了,隨心所欲做什麼都可以了。這也許是進入某種程度的定境,但煩惱仍然未斷,絕不是開悟,那是狂禪!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先建立正確的觀念。正見是最先的引導,也是最終的完成。要通往解脫這個終極的目標,必先有正確的知見;然後通過修定的方法,於定境中起觀,從分別智的建立,逐漸達到無分別智的圓滿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