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法雨靈岩:中國佛教現代化歷史進程中的印光法師研究

作者:張雪松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漢傳佛教論叢

規格:15x21 cm / 25K / 392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60011

ISBN:9789575985578

定價:NT$450

會員價:NT$351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四章第三節 小結:從凡聖同具到超凡入聖

↑TOP
為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印光法師與近代中國淨土宗,我們在本章主要討論了印光法師的思想主張,以及其思想主張所引起的各種紛爭,力圖採用更加開闊的視野,在具體的時代背景之中,進一步討論近代中國淨土宗的基本教理教義的流變發展,在中國佛教歷史乃至當今佛教發展趨向上的作用和意義。

在戊戌變法的那一年,將近不惑之年的印光法師,在普陀山法雨寺給陝西名剎大興善寺的體安和尚寫了一封信。我們前文已經論及,印光法師早年相信算命者之言,自信壽命不過三十八歲,他在這封信的結尾說道:「今適滿其數。恐無常倏至,所以專持佛號,預待臨終。設無常果至,則後會無期。兼欲雪在家譭謗佛法之罪,故不避忌諱,略采野芹,獻於飽餐王膳大富長者座下。祈憫而納之,福我秦邦。提永明之正令,遵蓮師之遺規,使自他同出生死,幽顯共生西方。則淨土興而宗風不墜,眾生福而國運常亨。所謂移花賺蝶至,買石得雲饒。書此大旱望雨之誠,用卜同歸蓮邦之慶。祈垂海涵,則法門幸甚,眾生幸甚。」(上9)

這封〈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對於當時的印光法師來說,不亞於遺囑。信中文字份量極重,出家以來「自西徂東,由北至南,往返萬餘里,閱人多矣」(上8),是他生平思想的重要總結。在這封信中,印光法師比較全面地闡述了他對佛教的整體看法,他認為佛教的全部內容,最終皆歸淨土,「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上7)也就是說,一方面淨土法門是九界眾生,獲得究竟解脫唯一可靠且簡便易行的法門;另一方面,淨土法門是諸佛菩薩,普度眾生唯一可行的方式。眾生靠淨土法門而成佛道;佛靠淨土法門而度眾生—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教精神最集中的體現。由此印光法師力圖將「分河飲水,各自是非」的中國佛教格局,統一於淨土信仰之下,形成一個完整的「教理行果」體系。

縱觀印光法師的淨土思想,有兩個概念非常重要,一是「帶業往生」,二是「一心不亂」。中國的淨土宗是民俗信仰與建制佛教(正統佛教)之間的一個仲介,而這兩個概念正好是在兩者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帶惑(惡)業者,只要真心念佛,也可往生西方淨土,這樣就可以攝受一切民間信眾;而修念佛三昧能到「一心不亂」者,必定上品上生,維護了淨土佛教的正統性。也正因為如此,後世對這兩個概念辯論不已,以正統佛教自居者,常常批評甚至否定「帶業往生」;而力圖廣收信眾者,則認為念佛不必「一心」,散心念佛即可。

二十世紀以來,在中國圍繞淨土法門的辯論很多。印光法師在海峽兩岸,都被視為漢地淨土信仰的主流代表,但在當代圍繞其思想也頗多爭訟,我們在本章第二節討論的大陸佛教界關於夏蓮居會譯本和一心念佛的爭辯至今方興未艾,而我們在本章第一節討論的由陳建明居士引起的港臺佛教界關於帶業往生爭論,在臺灣「解嚴」後,由於各種思潮運動蓬勃發展,這個話題再度引發人們關注,當時的論辯文章多發表在臺灣頗具影響力的《當代》雜誌上,社會反響很大,印順、白聖、楊惠南、江燦騰,教界、學界等許多人物都牽扯其中。這場討論的重要當事人江燦騰教授,日後追憶他引發這場辯論的重要動機之一,就是表達「對李炳南居士所代表的傳統淨土思想的不滿」,而李炳南居士即是印光法師思想與實踐在臺灣的重要繼承人。

現當代圍繞淨土信仰的諸多論爭,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淨土思潮在我國一直是十分活躍的,淨土信仰中「向上」(正統、學理)和「向下」(民間、易行)的張力一直存在。印光法師繼承了明清以來,蓮池、蕅益、夢東等諸位淨土祖師的思想,逐漸形成近代中國淨土宗學,比較明確地提出了一套解決兩者之間張力的方法。淨土法門,以信、願、行為核心,即對淨土有「真信」,對自己往生有「切願」,淨土信仰者是否有真「信」切「願」最為重要,這決定了他們死後是否往生西方淨土;而「行」,即念佛的宗教實踐活動,則決定了信仰者往生西方淨土的等級。西方淨土分為四等,已得念佛三昧「一心不亂」者,與僅僅臨終十念的「帶業往生」者,往生的等級是不同的。「帶業往生」者,只能往生西方淨土中最底層的「凡聖同居土」,但即便如此,也可在此聞佛說法,永不推轉,速成佛道。

印光法師是用淨土的等級,來解決我們所說的「張力」,特別是「凡聖同居土」,凡夫可入,但入後即獲超拔。這種思路在曇鸞的思想中已有端倪,他在論述西方彌陀淨土不可思議時說到:「未階自在之位,而同自在之用,焉可思議?」(《往生論註》卷下)晉唐間關於彌陀淨土的性質,是化土、報土的爭論,牽扯佛性、法身諸多重要佛學理論問題。天台智者大師根據《維摩詰經》提出「四淨土說」,宋元白蓮教教團,則進一步明確彌陀淨土「四土說」,明末蕅益智旭有帶業往生者入凡聖同居土的說法。民國時期的印光法師則將「帶業往生」的觀念普遍推行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