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般若心經思想史

作者:東初老和尚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海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16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00022

ISBN:9789575985332

定價:NT$200

會員價:NT$170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竺摩長老序

↑TOP
  《般若心經》自梵土迻譯我國,千年以來,深入民間,流行之盛,諸經無匹。不特學佛者能知能誦,雖老嫗竪子亦能知能誦;不特佛學家能註能解,非學佛者的外道旁門,亦多東剽西竊,能註能解;其見地雖有正邪之別,是非之分,其誠信與愛好此經,還如同出一轍。為何本經的流行會有如此弘盛呢?本書的作者究其原因凡三:一以簡明切要;二以適合口誦;三以涵義深遠。有此三因,故本經在我國,能透過各宗派教徒的學習與傳播,使之深入社會各階層,如洪水氾濫般流行在民間了。

  從時代的眼光來看,《心經》雖是印度二千五百年前的古典法籍,但其不論在形式的體裁或理論的方式,都是很合乎現代化的辯證性或革命性的理論與形式的。辯證法上所講的正、反、合的理論方式,在《心經》中亦可以找出來:《心經》文中第一段從「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起,至「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正面的理論;第二段從「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至「無智亦無得」,是反面的理論;第三段從「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及般若心經思想史「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是經過正反而合的理論。這與《金剛般若經》中所說的「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般若波羅蜜者,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有同等的意義,和同等的理論方式。

  至於革命性的理論方式,是由消極的破壞,到積極的建設的,這在《般若心經》文裡,又是發揮得恰到好處;因《般若心經》的思想與理論,是全憑般若空慧的理智來破壞、掃蕩了一切雜染的垃圾,而重新建立起一切真淨妙麗的勝德。故本書說:「在般若的理智中有消極的破壞與積極的建設二大作用。」所以本經在消極的破壞方面,要說「五蘊皆空」,即從觀自在菩薩體驗甚深的般若智中,否定了自我的存在,達到諸法緣生性空的無我觀。再進一步的破壞,則不但「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而且還要「無智亦無得」,更否定了一切法相的存在,要破壞、掃蕩到渣滓不留,才顯出絕相泯智的真空中道是什麼一回事。可見在這大掃蕩的破壞性中,已含有建設性的意味,故接著說「度一切苦厄」,及「以無所得故」而「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在本書中,以觀自在菩薩度一切苦厄,是解脫道與救濟道的運行,即從大掃蕩和大破壞中解脫了自己的苦厄,同時也能救濟了一切眾生的苦厄,則佛法中所講的一切大悲無我的真凈勝德,都從這掃蕩、破壞裡面重新地建設了起來。若依此理推廣言之,這不獨《般若心經》為然,一切佛法的大悲無我的真淨勝德,都是從般若空慧的理智中經過一番蕩垢滌污的消毒作用,始能把它重新建設起來的。如佛法中所說的空、無常、無我、無法、無相、無願、無作,都是在破壞方面的掃蕩工作;如說常、樂、我、淨、菩提,這些又都是在建設方面的完成。這樣看來,佛法的思想理論,正是一種富於涅槃革命性的思想理論。而現在這部《般若心經思想史》,正是揭發這種深微而偉大的思想理論;且從有組織、有條理中作具體的表現,使人讀了,對佛教哲理的幽深微妙,不禁發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驚歎聲!

《心經》全文,只有二百六十字,而言約義豐,文質理詣,不但為六百卷《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亦是諸部般若的精髓結晶。古今講解極盛,註疏無慮數百家之多;但求其組織新型,思想入化,描畫精細,文字善巧如此書者,真是渺不可得。此書作者東初學長,與我一別二十年,學德內充,願力外溢,法化之弘,拜佩莫名!近禁足關房,潛心大藏,讀《大般若經》文,發現其與《心經》原文相同者頗多,乃參酌日人保阪玉泉依《心經》而寫的《佛教概論》,著成此書,對於《心經》在全部佛教中的地位、史要、組織、使命、思想發展的過程,與融攝佛法的精義,作深密明晰的闡述,頗能言所未言,發所未發。《般若心經》的思想,得此探討與觀察,可謂登峰造極,堪歎觀止了。

癸巳六月竺摩序於香港沙田南圃別業無盡燈社之篆香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