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愛的花園:通往真愛的禪修習題
Love’s Garden:A Guide to Mindful Relationships

作者:佩姬.羅伊.華德;賴瑞.華德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大自在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22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0760131

ISBN:9789575985653

定價:NT$250

會員價:NT$125 (50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原書序-一行禪師

↑TOP
原書序

一行禪師 (知名禪師、詩人、和平主義者)

與一個人定情猶若展開一趟冒險的旅程,你必須很有智慧、很有耐心,讓心中的愛持續活著,這樣的關係才能長久。兩人一旦承諾共結連理,頭一年可能會發現:要維持這樣的關係並不容易。當你開始許下感情的承諾,總會有種種美好的想像,與自己的想像結婚,而不是那個真實的人。一旦兩人每天二十四小時生活在一起,你就會開始發現,伴侶的真實面目與當初的想像有所出入。有時候,這讓人感覺很失望。

起初你非常熱情,但這股熱情可能只持續了很短暫的時間 ─也許六個月,也許一、兩年。然後,假使你缺乏處理能力、沒有修行,或智慧不夠,痛苦就會在你們心中產生。這時候若是看到另外一個人,也許會覺得與那人在一起可能比較快樂。越南有一句俗話說:「站在這山望那山,寧願身在那座山。」就是此意。

不管是經由婚約或私下定情,當我們對伴侶許下承諾時,通常是因為相信或想要一輩子鍾情於他。佛教裡有一個「五項正念修習」(編按:一行禪師根據傳統上的「五戒」改編而成,目的是更適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第三項就是對伴侶忠貞。這個修行極具挑戰性,需要決心與持之以恆的修習,一般人多半無法在周圍找到可供效尤的忠貞典範。美國離婚率大約是百分之五十,而沒有婚約只是私下彼此承諾者,分手的比率並不比有婚約者低。

我們很容易拿自己與別人比較,而且懷疑自己在這份感情中缺乏付出的能力,甚至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我們每個人都追求慈悲及靈性之美,但卻寧願相信這些東西不存在自己身上,因此拚命往外追求。有時候我們覺得,已經找到一位集真善美於一身的理想伴侶,此人也許充當我們的情侶、朋友或心靈導師等角色。我們因為在那人身上只看到美好的特質,便陷入愛河。可是,等到一段時間過去,我們往往會發現,自己對那人的看法其實是錯誤的,於是便感到失望。

美麗與善良始終都存在每個人心中,這是佛陀的基本教導。一位真正的老師、真正的心靈伴侶,會鼓勵你深入內心尋找美與愛。而真正的老師會幫助你找到自己內在的老師。

佛陀說,人類的出生不是開始,卻是綿延不斷的延續。在出生之際,所有不同的種子 ─善良、殘酷、覺醒等種子 ─已經存在我們心中。至於內在的善良或殘酷種子是否展現,則取決於我們選擇培養哪些種子,以及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和生活方式。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的當下,向世人昭示了一段話:「多奇怪啊!眾生皆有覺醒、徹悟、愛與自由的能力,但他們卻任憑自己在苦海裡隨波逐流。」他看到大家日日夜夜向外追求已經存在自身之內的東西 ─亦即佛性、悟性和解脫,那些奠定一切祥和與快樂的基石。開悟的能力不是別人可以給你的,一位心靈導師只能幫助你移除內在的混沌無明,讓清明的悟性顯露出來。倘若你能堅信自己內在的美麗、善良和明師,進而皈依它們,你的修行就會使這些品質逐漸清楚地顯露出來。

每個人都是自身存在的統治者,也是組成自身的五大元素的主宰,這些元素包含色、受、想、行、識,修行即是深入探索這五大元素,去發掘我們存在的真正本質 ─亦即我們的痛苦、快樂、平靜和恐懼的真正本質。

然而,我們若拋棄自己的存在,也就成為不負責任的領導人。在尚未開始修行時,我們尚未開始修行,每天不僅不照顧我們的存在,反而選擇逃避,任隨衝突與混亂發生。我們害怕回到自己的存在中,面對困難與痛苦。無論何時,只要有十五分鐘,或者一、兩個小時的「自由」時間,我們都習慣利用電視、報紙、音樂、聊天或電話來遺 忘和逃避現況 ─那構成自己存在的元素,心裡暗忖:「我已經受了太多的苦,問題也太多,我再也不想回去面對它們。」

我們必須返回自己的身體,重新恢復秩序。佛陀傳授給世人非常具體的修行法則,他明明白白地表示,我們需要長養正念覺察的能量,才能淨化並轉化自我的這些元素,也才能找回回歸自我的力量。

正念覺察的能量非常具體,可以靠修習獲得。當我們練習以正念走路時,每個踏實、平和的步伐都能培養正念的能量,帶領我們回到當下。坐著的時候留意呼吸,覺察一呼一吸的過程,也能長養正念的能量。吃飯時也可以帶著正念,將我們全部的存在都投入於當下這一刻,覺察到自己吃進去的食物,以及和我們一起進食的人。走路、呼吸、工作、洗碗或洗衣服時,都能培養正念覺察的能量。若能如此練習幾天,內在的正念能量就能提高,這份能量能夠幫助你、保護你,賦予你勇氣回歸自我,去看見並接受自己統治領域中的一切。

真實的痛苦感受、強烈的情緒,以及令人苦惱的認知,都會令我們內心覺得不安、恐懼。擁有正念覺察的能量後,我們就能與這些難捱的感覺相處,不再逃跑了。我們可以像父母擁抱小孩一般地擁抱它們,對它們說:「親愛的,有事儘管說,我已經回來了,我會照顧你們。」這才是我們處理所有情緒、感覺和認知的方式。

剛開始修行時,你是個「兼職佛」,慢慢地,你會成為「全職佛」。有時候可能會倒退,再度成為「兼職佛」,但在不間斷的修習下,又會成為「全職佛」。成佛是可能的,因為就如佛陀一樣,你也是一個人,可以在任何時候成佛。佛就存在於此時此地,存在於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當你是個「兼職佛」時,感情生活可能只是有時順遂,而當你成為「全職佛」時,在感情關係中,不管什麼樣的困難生起,你總是可以找到完全活在當下並感到快樂的方式。

成佛並非如此困難。佛是一位擁有愛與寬恕能力的覺悟者。既然你也知道,有時候自己也是這樣,那麼就應當享受做一個佛的感覺。坐著時,讓內在的佛也一起坐著;走路時,讓內在的佛也一起走路。享受這樣的修行吧!如果你不能成佛,還有誰能呢?
每個人都蘊含了善良、慈愛與開悟的種子。我們全都擁有佛性的種子。若想在你和所愛的人的內在,給佛陀一個展現的機會,必須先給這些種子澆水才行。當我們相信所有人的內在都具有這些種子,並以此行動時,我們將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力量與能量,讓這些種子順利生長、開花。如果我們的表現宛若不相信自己天生具有良善品質,而且把自己的痛苦怪罪到他人身上,我們也會因此而失去 快樂。

你可以利用內在的良善品質來轉化痛苦,改變容易生氣、殘酷和恐懼的傾向。不過,你不用因此而摒棄痛苦,因為它們依然有用。痛苦是覺悟的肥料,它為你帶來了解,滋養著你和摯愛之人的幸福快樂。

兩座花園
你有兩座花園:自己的花園和伴侶的花園。但你首先必須照料自己的花園,先精通園藝之道。每個人的內在,不僅有美麗的花朵,也有垃圾,垃圾即是心中的憤怒、恐懼、分別心和嫉妒心。灌溉垃圾會強化負面的種子,灌溉慈悲、了解和愛的花朵,則會強化正面的種子。你想栽培哪些種子,由你自己決定。

如果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花園裡選擇灌溉的對象,你也不會有足夠的智慧幫助伴侶灌溉他花園裡的花朵。如果你自己的花園照顧得很好,也能協助他照顧好他的花園,即便只是一週的練習,都會產生明顯的效果。你擁有足夠的智慧來做這件事。你需要控制局勢,勿讓局勢失控。你辦得到的!每次在練習正念覺察的步行時,切記將身心專注於每一步,那就是控制局勢。每次吸氣時以正念覺察自己的吸氣,每次呼氣時對自己吐出的氣息微笑,那就是回歸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成為自己花園裡的園丁。若是能夠照料好自己的花園,你也能幫助伴侶照料好他的花園。

一旦成功處理好自己和伴侶的關係,「僧伽」(Sangha)就此產生 ─一個兩人和合的團體 ─這時候,你就可以庇護第三人、第四人等。就這個意義而言,「僧伽」將不斷擴大。你和伴侶之間若能互相了解、溝通良好,兩人就會快樂,進而成為庇護他人的所在。
假如感情生活受挫,想要與伴侶和解,你必須先回到自己身上。回去你的花園裡,培養平靜、慈悲、了解和喜悅的花朵,只有在這麼做之後,才能去找另一半,如此在和對方協調時才會具有耐心與愛心。

結婚或與一人彼此許諾,即是做出一起成長的承諾,共享修行的成果與過程。我們有責任彼此關照,每次另一半朝著改變與成長的方向努力時,我們都應抱著賞識的態度。
假如你已經與伴侶一起生活了許多年,便很容易自認為非常了解他,但事實往往並非如此。科學家可以研究一粒灰塵多年,仍不敢冒然宣稱自己了解它的一切。如果連一粒灰塵都這麼複雜,你又如何能了解另外一個人的一切?你的伴侶需要你去關注和灌溉他的正面種子,若缺乏這樣的關注,你們的情感就會枯萎、凋謝。

我們必須學習營造快樂的藝術。如果你童年時曾看過父母為家人營造快樂的行為,可能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然而,許多人並沒有這些可供效尤的楷模,所以還不知道該怎麼做。問題與誰對誰錯無關,而是誰對此事比較熟練,誰又比較生疏。共同生活是一門藝術,即便滿懷善意,仍可能無法為另一半帶來快樂。為他人帶來快樂的藝術,它的基礎便是正念覺察。若能保持正念覺察,便能更加熟諳這門藝術。

你和伴侶各有各的花園要灌溉,但這兩座花園其實阡陌相連。譬如,我們有一雙手,兩隻手各有不同的名稱:左手和右手,但你曾看過兩隻手互相打架的事嗎?我從來沒看過。我若有一隻手指受傷,就會注意到右手自動去幫左手。所以,我們的身體裡必定存在著一種叫做「愛」的東西,有時它們互相幫忙,有時個別行動,但從來不會打架。

我的右手敲罄、寫書、寫書法和倒茶,但右手從來不會因此感到自滿,不會因此瞧不起左手,對它說:「左手啊!你是個廢物,所有的詩都是我寫的,所有的德文、法文和英文書法都是我寫的 ─一切都是我在做。你實在很沒用,真是個廢物。」右手從來不會驕矜自滿,左手也從來不會有自卑感,這真是美妙啊!

當右手出問題時,左手就會馬上伸手幫忙。右手從來不會說:「你必須回報我,我老是幫你忙,這是你欠我的。」當你不認為伴侶與自己有分別時 ─不比你好、不比你差,也不等於你,你就會產生不分別的智慧,你會將別人的快樂當成自己的快樂,將別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痛苦。

看看自己的手,五隻手指就像同一家的五個兄弟姊妹。假設我們是五口之家,若能記得任何人受苦時,你也同樣受苦,你就能擁有不分別的智慧。你的另一半若是快樂,你也會快樂。快樂不是一個人的事。

不分別的智慧是修習正念覺察的目標,也是修習正念覺察所帶來的最珍貴禮物。沒有人天生高貴,我們的高貴在於我們如何思考、說話和行動。修習真愛者擁有不分別的智慧,這種智慧會在行為裡一點一滴地流露。他不分別自己和伴侶,也不分別伴侶與別人。這樣的人,他的心已經變得寬大無比,他的愛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