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校長的三笑因緣
The President's Three Smiles

作者:釋惠敏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08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13x19 cm / 平裝 / 24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101

ISBN:9789575986209

定價:NT$240

會員價:NT$204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打坐的腦波研究

↑TOP
佛陀的打坐姿態與羅丹的沉思者雕像

近些日子,有機會拜讀長庚醫學院榮譽副院長朱迺欣神經內科醫師的大作《打坐與腦—打坐的腦中腳印》文稿,並受其邀請寫推薦序,因而學習到有關打坐的腦波研究的科學簡史,了解到打坐導致生理和心理(身心)的變化之各種研究成果,獲益良多。

相對於作者朱迺欣醫師的老師奧斯汀(James H. Austin)教授的大作《禪與腦》(Zen and the Brain),本書採用「打坐」語詞,有其「深入淺出」用意。在第三章「打坐是東方文化和宗教的特色」之圖二,比較西方社會最優美的沉思姿勢—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的沉思者雕像的「緊張」與佛陀的跏趺蓮花坐姿的「輕安」,一目瞭然看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同時也可以避免一般讀者望「禪」興嘆,或望「禪」卻步。

例如:在第二章第九節「為什麼雙盤坐?」中,將盤坐時的身體、呼吸、與腦的關係,非常簡明有據,說明雙盤坐的好處:1. 穩若金字塔:身體舒適穩定—三角底和三角身。2. 調息能「靜心」:呼氣會安靜許多神經細胞的活動:例如,杏仁核和孤立束核。此種神經活動的減低,可能產生打坐和誦經時基本的安詳作用。3. 打坐時的運動剝奪:產生如肌肉放鬆劑的效果,導致腦波增加同步化,妄念隨之減少。4. 打坐時的感覺剝奪:移向比較簡單的知覺,例如:聽覺變得更敏銳;額葉產生的思緒減至最少;感覺聯合區和邊緣系統的訊息消失,容易調和情緒。

打坐的腦波研究(I):靜慮、法喜

該書第五章第四節「打坐的腦波研究」中,朱醫師從眾多的打坐的腦波研究報告中,選擇做得比較好,或比較有影響的實驗,並且將許多實驗的不同結果中,力求做到「求同存異」的介紹與綜合。例如:1966年,日本東京大學的笠松明和平井富雄兩位精神科醫生的研究發現:坐禪前的腦波,主要為清醒但未安靜時的β波(12~30Hz)。進入坐禪的腦波變化,分為四階段(grade):

第一階段(grade I)α波(10~12 Hz)出現在後腦區。這是正常人在安靜清醒時段的正常現象。

第二階段(grade II)α波振幅增大,向前移動到頂葉區,是學禪者的境界。

第三階段(grade III)α頻率減低(8~10 Hz)出現,主要在額葉和中央區(似乎與認知和注意力有關),是進階學禪者的境界。

第四階段(grade IV)律動性θ波(6~8 Hz)出現,主要在額葉區,是資深禪師的境界。(此現象若如根據2001年俄羅斯科學家的研究,打坐時產生的喜悅、幸福、法喜等正面情緒,可能與額葉θ波有正面關聯。)

笠松和平井兩位醫師也測試坐禪時腦波對外界刺激,例如滴答聲的反應。正常人對於聲音的突然出現會產生腦波的「α波阻斷」。但如果刺激重複繼續出現,α波阻斷的腦波反應,會產生習慣化(habituation),即α波阻斷反應變微弱或消失。一般在刺激繼續出現5至6次後,α波阻斷反應會幾乎消失。相反地,資深禪師在打坐期間,腦波會對外界刺激持續有反應,對於外界的事件的注意力持續保持敏銳度。
我想這個研究成果可以說明:玄奘大師將印度梵文「dyāna」(中文譯音為「禪那」,簡稱為「禪」,或再添加「定」字,而稱為「禪定」)意譯為「靜慮」的理由,因為禪修者對於身心與環境變化可以保持適當的覺察力,容易體會無常、無我的真理。

打坐的腦波研究(II):當下的「情境」效果、腦功能重整的「性向」長期效果

此外,朱醫師認為:2004年威斯康辛大學的魯茲(Lutz)等人的研究是一個里程碑,因為其實驗結果顯示:1. 不同的打坐方法,可能產生不同的腦波變化。例如:他們研究的非專注打坐產生快波γ波,但禪宗的專注打坐產生慢波θ波。2. 長期打坐能改變腦運作,即所謂「腦神經重塑」(neuroplasticity, reorganization)。所以,此種打坐的長期效果,即所謂的「性格或性向效果」(trait effect),相對於大部分的實驗在釐清打坐的當下效果,即所謂的「情境效果」(state effect)。

我個人認為:此種長期禪坐的「性格或性向效果」很類似大乘佛教的「唯識學派」之根本論書《瑜伽師地論》的解說:禪定(靜慮,dhāynā)之成就者,乃依於不斷重複「止(定)、觀(慧)」修習圓滿時,伴隨「麁重」的身心次第地消失、伴隨「輕安」的身心漸漸地顯現,會促成「心一境性」(專注力,ekāgratā)的增長,如此「輕安」與「一心」展轉互相增長,成為良性循環,因而成就初禪、二禪等各種禪定。

此外,藉由這些禪定狀態,觀察無常、無我、涅槃等法則或諦理,讓禪定(安止)與禪觀(慧觀)互相適當地配合(止觀雙運)到非常純熟與自然的程度(無功用轉),則可以斷「三結」(我執、錯誤的宗教行為、對真理法則的疑惑),成就「見道」(慧見正道),讓修行者從凡夫身心性質轉換聖者身心。



此種「轉凡成聖」的學習,從以上的腦科學的研究,可以看出人人皆具備有此可能性。誠如《大乘起信論》卷1所論「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大乘)義」,所謂「人人皆可成佛」、「人成即佛成」,因為佛典說人類具備的三種特勝(憶念力、克制力、堅毅力),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勝,這都與腦功能有關。依此可以發揮為佛法的「菩提心」、「慈悲心」、「空慧」等三種心態,成就圓滿聖者(佛陀)之法身、解脫、智慧等德行,此乃是「即人成佛」的法門。

如同我在拙作《心與大腦的相對論》之〈自序〉中所提的觀念做為結尾。對於心與腦的關係,或主張「唯心論」,或主張「唯腦論」,但我們若參考愛因斯坦有名的「質量」與「能量」的互變物理方程式(能量=質量×光速平方),似乎可將「心」、「腦」的互變關係以來表示:微小的「腦」量可經由「眾生」量的累積(平方相乘),產生巨大的「心」力。


原刊於《人生》雜誌323期(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