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心經的智慧

作者:釋繼程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人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192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110131

ISBN:9789575985066

定價:NT$250

會員價:NT$21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緒言(節錄)

↑TOP
五、印度佛教的概況

現在簡略講講印度佛教的大概情形。

一般,印度佛教可分成幾個階段,這些階段都是思想上的發展,也是佛教型態的一種實現。

原始佛教:我們把佛陀時代的根本佛教及佛滅後的一百年間,僧團和合的時期,稱作原始佛教,這是佛教最單純的一個面目。

部派佛教:從上座部和大眾部開始分裂,稱部派佛教。它的分裂因素很多,一是思想上的,有進取與保守兩種思想。另外還有地區關係、時代的發展及一些人為的需要,所以有內、外在的因素。據說最後發展到二十個部派,但比較重要的還是上座部裡的說一切有部,他們的特色是說一切都是有。

上座部的論師很多,他們在歷史的傳承裡面,地位較受到肯定。而大眾部則是經師較多,一般經師之名都不列入發展的過程裡,因為他們的經典和聖典都是結集出來。後來大眾部重方便和度世,常出新的經典,而與上座部不同。此部派所發展出的大乘佛教,在佛滅約五、六百年後,漸漸展示他們的力量;到龍樹菩薩出現,大乘佛教的勢力更占了優勢。但大眾部所遺留下的資料極少,就形成後人對大眾部的了解反而不多。另外,大眾部也分成好幾派,在考據他們方面較易遇到問題;上座部則因較規律化、學術化,而較容易考據。

大乘經典不只博大豐富,且極富藝術性,而部派佛教的經論則學術味道較濃。所以,學大乘者要有藝術細胞,否則不懂欣賞,因為大乘的重點不單在哲學的思想,更多在其精神。

佛也是阿羅漢,在佛的十號中便有「應供」,即阿羅漢之意。但佛所證智慧和阿羅漢弟子們在本質上雖一樣,量卻有差別。佛的量深,聲聞弟子的量淺,比如從門縫或洞口看外面、從窗口或走出去看,所看的空間雖一樣,但範圍就有大小。聲聞有如從小洞看,佛則如同在大門外看,虛空本質相同,量則有大小之分。

在《般若經》中有個比喻:有三獸渡河,河流(在此指法流或法海)一樣,但渡時的情況程度就有異。比如兔子浮在水面渡過,馬也一樣,但在岸的兩邊會碰到河床;而大象則是截流而過,腳會碰到河床。即《般若經》對三乘─聲聞、緣覺和菩薩,都用平等眼光看待,此為初期大乘佛教的觀念。發展到大乘佛教,對聲聞雖有點貶低,但並沒有完全否定他們,甚至肯定他們的涅槃境界是究竟的。就如三獸都過了河,故三乘都是究竟的。實際上,《般若經》是貫通大、小乘一部極重要的經典。講到這裡,主要告訴大家:佛和阿羅漢的境界不一樣,最主要是阿羅漢修行時間短,境界就淺;而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像阿羅漢,決心去修,三生到六十劫就能證到。

佛陀要強調大乘的重要時,常拿很多他過去世的故事,裡頭有寓言,有佛陀過去的行持,主要是在其精神。我們都知道,佛陀有一世做太子時,一次走過山崖,看到下面有隻母老虎很餓,身邊還有幾隻小老虎,母虎餓到要吃自己的小老虎時,太子為救牠們母子而捨身跳下讓老虎吃。在我們來說,養虎為患,虎死去不是更好嗎?太子養活牠們,不是會害人?但在菩薩的眼光裡,眾生是平等的。所謂﹁事事無礙﹂的境界,就是眾生平等,那老虎的生命和人不是一樣嗎?緣起本性空,那老虎活和人活還不是一樣?他那時的情況,最主要是眾生要死了,必須救活,這就是慈悲精神!如果不明其根本精神所在,就會覺得好像有很多問題。

所以,要了解佛陀的本生或寓言,還要去發揮他的那種精神。在他行菩薩道時,是強調慈悲心中的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並不是叫我們也一定要這樣做(如救老虎),而是要強調慈悲精神的重要,突出那難能可貴的行為。如老鷹餓了要吃鴿子,佛陀就割自己的肉給老鷹吃,此精神所在,許多大乘佛教的經典都有,但我們沒否定它的可行性,不可行性是因未達其程度之故。

有許多行為是我們想像不到,那些達到某種層次的人所做的事,有時真的無法了解。比方下棋,我們總喜歡和程度相等的朋友玩,否則對手棋藝高超,知道你會走哪一步,攻得你兵敗如山倒。所以,日本把中國圍棋分成許多段級,同級者才能夠比。這都是程度問題,比方布施,捐眼角膜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但我們要了解這些是可能實踐的。在現今來說,還是先把握它的精神與理論所在,做不到的也不能就此否定其精神、理論和價值。我們不能像佛以身餵虎、鷹,至少捐血總能做到吧?如果死後器官還能用,就應捐出給別人用。這種精神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量有深淺,也可看出大乘佛教所凸顯的精神。

六、信願、悲與智,三者莫偏廢
一般在實踐佛教的行持,入門有信願門、慈悲門和智慧門,即信行人、悲行人和智行人三種。大乘佛教的精神就是要這三者統一、融合,同時提昇到最高的境界。這三者須同等發展,但要完全做到確是不易。所以,我們常從經典裡發現到,某些經典特別強調其中的一項或兩項,如讀《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就發現其重點在強調信願─信行,一種信仰。不理阿彌陀佛是什麼樣子?西方淨土有多遠?總之你要相信,好好地念佛,發願往生,死後總有效果。這完全建立在信仰上,但過分地強調信願,很容易落入迷信,因沒有理論作基礎。

其實淨土宗並不完全如此,它是有豐富的宗教哲學,比如淨土便有很多種淨土的分類,說明阿彌陀佛的淨土是怎樣的一個淨土、往生時是怎樣往生、是否「帶業往生」等淨土哲學。這種信仰有了理論作基礎,就會堅固了。如果淨土法門的宗旨是念佛往生,這和天堂又有何分別?因此,從信願開始,尚需要智慧的理論來扶助,而主要的還要有慈悲心,否則不能往生淨土,因此三者要統一。

然而,一些經典都強調某一點。像《法華經》就講慈悲度世,《華嚴經》的重點在菩薩的境界,也講到度世、信願、慈悲和智慧方面。般若系統經典的重點則放在智慧,因﹁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若喜誦《般若經》、《金剛經》和《心經》,而能夠從中體會到佛法的人,一般較接近智行人,即重智慧的啟發。喜念佛的人則較傾向信願行,念〈普賢十願〉的人也屬信願方面。在這信願裡沒忽略另一種因素,就是慈悲。

如《華嚴經》中的華嚴三聖,中間的毘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一邊是普賢菩薩,代表信願,也包含慈悲;另一邊是文殊菩薩,則代表智慧。二菩薩合起來就是中間的毘盧遮那佛,也就是佛陀的境界了。但這也不是說文殊菩薩有智無悲,而是其所表現的精神,是一種智慧的精神。普賢菩薩亦然,他所教的法門都屬信願行,然在〈普賢行願品〉裡有個極重要的觀念,他說「眾生有盡,我願無窮」,這大願就是由大悲心引發的。所以在《華嚴經》裡,他們兩位凸顯了佛陀完整的境界。

另一位重要的慈悲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他發展到中國時是女身,而在印度卻是大鬍子的男身,為什麼呢?因為女性比較容易發揮慈愛,比如母親在照顧孩子時,為孩子做了許多犧牲,她那無條件與無私的精神,就顯現出菩薩慈愛眾生的精神了。由此看來,每位菩薩都有其精神特色,如把眾菩薩的精神融合,就是佛了。當然,菩薩都擁有信願、慈悲、智慧三者,否則就不能成就菩薩的境界了,只是他在三者中比較著重某一點的發揮。所以,完整的大乘是信、智、悲三者俱有。

在成就菩薩道和佛道時,是以大悲為根本,從大悲心發菩提心,再以智慧為方便,才能提昇慈悲和菩提心而成就佛道。所以大乘佛教出現時,這些經典不斷湧現,裡面都包含這三者,而在強調某一者時並沒有忽略另外兩者。《般若經》就是凸顯智慧,比如《大品般若經》最後一品,講到一個菩薩要去親近一位善知識時,他那種精神純粹就是信願行。經中一段講到魔要障礙他時,故意把講堂弄得很髒,又使水都不見了。這位菩薩為了親近善知識,就割開身體的肉,拿血來洗淨講堂讓善知識說法,這就是一種信願精神。以今天來看,血怎能把地洗淨呢?在他認為,只要能把講堂洗淨就可不惜任何犧牲。所以,講智慧的般若經典也有信願行的現象。

我們現在修行,顧得了慈悲和一點信願,可能智慧就不夠了;或修信願法門,智與悲就不夠了。會如此,是因我們人的一種個性。若感情豐富的人,修信願或慈悲就較易入手;比較理智的人,就要從智慧入門。所以,要接引人入佛門,就要看其是重感情還是重理智?重理智的人較「冷」,可教導理性思想;重感情的人較「熱」,則要教一些信願方面的法。而慈悲亦屬感情。

一般信願行的人會想要佛菩薩的力量加持,有他力的觀念,這些求感應者多對自己沒有信心,自覺力量不夠。那些慈悲心特重的人,講到幫助別人就很喜歡,但這須有智慧,否則幫人不成反害人,我們叫「幫忙」─愈幫愈忙。如果是智慧行方面的人就比較理智,什麼都要講證據,對宗教的情操不夠,這樣學佛不夠完整。雖會得到某些好處,比如在哲學方面得些受用,但真正的受用就不易得到。因為許多修行和運用的法門,真的要用信願、信心去接受,若能把信心建立在理智上就較完整了。

因此在修學時,對自己要了解,屬於哪方面就不妨把注意力放在那邊,只是不要忘記其他方面,否則天天拜佛、念佛,卻不知為什麼要拜?要念?有的說梵唄和儀式很好,但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要念經呢?求感應或佛菩薩保佑?有的天天念卻不懂得其內容,即使懂得一點也很危險,如瞎子摸象,故要完全懂。有的把經文背起來,拿來嚇人,說幾句便「《金剛經》說」、「《華嚴經》第某某卷說」。背誦雖好,但要消化、體會它,而使經念得有意義、有價值。所以,行持信願行若有理論智慧在內,這種信仰就會堅固,這是佛教裡很好的法門。但要知道為何要往生西方、怎樣往生、往生後又怎樣都要搞清楚,否則念個什麼呢?

在我們進入佛門時,當然不可能一下三者都包含,但要慢慢從自己比較能運用的其一,把另兩者合在一起。喜歡研究佛法的人,莫忘了信願法門和發菩提心也很重要,因智慧入門的人很容易落入小乘性格,看看一些知識分子,多先為個人著想,只要自己活得好就夠了。大乘佛教裡,悲心是最重要的,悲行的人行菩薩道很熱心,常行利他,但智慧不夠的話,會變成濫情,這就叫作敗壞菩薩。修信願(感情)的人,最終要歸到理智去,否則其層次提昇不起來,故需要悲智的扶助。

學佛不要一開始就一門深入,這是我常強調的。比如一開始就說「我是修禪的」,結果就「慘」,這些人把自己先封閉起來,都不是大乘佛教的正常道。正常道是要信願、慈悲及智慧平衡發展,不能偏廢。如要運用某法門或某宗派,之前先要能夠涵蓋整個佛教的基本概念,從這完整的認識,才再往某方面作較深入的理解。因為有了基礎,當作較深入的理解或修持時,便不會忽略其他。如果從那兒又得到受用,就能夠開拓另外一個境界出來。

我們可翻看每一位開宗立派的祖師著作,哪一個不是涵蓋整個佛教的思想與系統?如印度的龍樹、無著和世親;中國的智者大師、賢首大師都是,他們都成為一代宗師。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成為宗師,但至少我們學佛要用比較完整的眼光去看。像《佛法概論》和《成佛之道》這一類的佛書,它們的涵蓋性就廣,如能把它們好好看完,對佛法就會有相當全面的認識,但這種認識是鳥瞰式的。

所謂鳥瞰式,是從高處看下,不是很清楚、很深入,但相當的完整和全面;有了全盤的認識,要往某方面深入時,就不會忽略緣起的道理。每個個體都必然與其他相關聯,但仍然都有它的獨特性。我們現在修習某一個法門,也可以與其他法門貫通。在深入某個法門時,因之前已涵蓋全部,就能用正確眼光來看世間和學種種法門;而在看一件事情時,也才會用多個角度去了解。所以學佛要得到受用的話,就要以這樣的理解去涵蓋。

我們都知道,大乘佛教的經典很多,每部都有它的特色及所要強調的,若能把這些經典看完是最理想。若無法,至少華嚴系統的《華嚴經》、法華系統的《法華經》;般若系統的《心經》、《金剛經》、《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或和《般若經》有關係的如《維摩經》等,都能看過。若唯識系統、真常唯心也知道,當然更理想;若辦不到,也要知道這些經典的精神與特色在哪裡?那些深入研究而有所體會的人,他多少就領略到這些經典的特色、法門的作用和它所能感化的眾生是哪一些等。我們如果有辦法深入,能夠把所有的經論看過一遍,乃至從原典上去體會,那是最理想,不然也要從多方面去涵蓋佛法。

印順法師在這方面就做了一些工作,有很多著作,比如《妙雲集》上編就是經論的講記,裡面就有大乘佛教的三個系統:性空、唯識與唯心系統,經和論都有。他講解這些經論,最主要是要把它們的精神和中心思想凸顯出來。假如沒有機會閱讀原典,至少都要把這些閱讀一下,那就會了解大乘佛教的三系。另外印順法師也說過,我們進入佛門或者修學菩薩道,要有所謂的「信願、慈悲、智慧」,所以在學佛方面有學佛三要,三個要門,若沒有把握這個方法就可能形成本末倒置的現象。像前面說過的吃素問題,為了吃素和父母爭吵。它本是好事,可培養慈悲心,亦是信願法門,但沒有理智來引導就出了問題。

在印順導師的著作裡,這些法門的運用,他都剖析得很清楚。我們在修學的時候要注意,如果把佛教當學術來研究,對身心氣質的改變與解脫是幫助不大的,最多拿到佛學博士學位。那當了博士有用嗎?有,至少是個博士,但對自心有用嗎?這就要看他是否能真正地運用?日本有很多學者,都真的從佛法中得到很多受用,並在生活中實踐。

很多博士進入宗派設立的學校服務,在信仰裡面有了佛教的基礎;有些是在研究後,受到佛學思想的熏陶而改變自己。所以在理智、學術方面,還是可以得到受用。如果當學問來研究,像研究物理學;或讀這個學位只是為了當大學教授及生活有著落,那就離佛法甚遠了。所以,大乘三個要門怎樣去發揮、怎樣平均發展,都要了解。即使做不到,可以偏重,但絕不可偏廢!

般若系統的經典重視智慧,但法門行持中也沒有忽略其他。行持任何法門,若無智慧的引導就容易走偏差。所以,在修行時要有智慧與正見的引導。但要修智慧也不容易,需要一段時間,所謂「多聞熏習」,從中得到理智判斷力。通過佛法的認識,先把自己的胸懷放大,從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佛法,才容易掌握到中心點。現在學佛的人多,但真正掌握到中心點的並不多。因此,有人學佛一段時間後,信心還建立不起來或者頭腦還亂糟糟,而佛法的知識道理懂很多,就是差一條線把它貫通。

《心經》的智慧是非常高的,如能從中體會到智慧則受用不淺。現在只是以文字和你們講講,真正的智慧還是要大家去體會。你了解以後,怎樣運用它,這才是比較完整和究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