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佛陀的聖弟子傳II:僧伽之父大迦葉‧佛法司庫阿難

佛陀的聖弟子傳II:僧伽之父大迦葉‧佛法司庫阿難

作者:向智長老、何慕斯.海克

出版社:橡樹林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編號:1150770441

ISBN:9789867884398

定價:NT$200

會員價:NT$170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迦葉早年

↑TOP
佛陀在般涅槃前拒絕任命繼承者,他勸比丘們要以「法」與「律」為師,因為實踐解脫道所需的教法都包含在他四十五年的說法裡,他們可從中尋找。

似佛的弟子 ―― 大迦葉尊者

佛陀入滅之後不久,比丘們雖然未推舉繼承者,但是對一位獨居長老的敬意卻與日俱增,他渾身自然地散發出力量以及威嚴的光輝。巴利文註釋書描述這個人為「似佛的弟子」(buddhapatibhaga-savaka),他就是摩訶迦葉(Mahakassapa),或大迦葉尊者。

大迦葉能在剛失去領導者的僧團中脫穎而出,其中有許多因素。他擁有佛陀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中的七種,禪定的成就與智慧也受到佛陀讚歎。他是唯一曾和佛陀交換僧袍的比丘,那是一種殊榮;他擁有最高程度的「激勵信心的十種德行」;他也是持戒與苦行修禪的典範。

因此,由他來召集其極力主張的第一次僧伽大會,便不會令人感到驚訝。顯然地,基於同樣的理由,在很晚之後的中國與日本,這位令人敬畏的長老被認定為禪宗初祖。

父母逼婚

如同舍利弗與目鍵連這兩位上首弟子,摩訶迦葉也是婆羅門階級。在菩薩(佛陀)出生前幾年,摩訶迦葉誕生在摩揭陀國的大岸(Mahatittha)村,是迦毗羅(Kapila)梵志與其妻須摩那代毘(Sumanadevi)之子,名為畢缽離(Pipphali)。 他的父親擁有十六座村莊,儼然像個小國王一樣統治它們,因此畢缽離是在富裕與奢華的環境下長大。

然而,他從小即渴望過出家的生活,因此不想結婚。當父母一再慫恿他娶妻時,他告訴父母會一輩子照顧他們,而在他們死後,就會出家成為沙門。不過他們一再堅持他必須娶妻,為了安慰母親,他終於同意結婚 ―― 條件是必須找到一位符合他完美標準的女孩。

為此,他僱請金匠打造一個純金的美女雕像,並為她配上華服與美飾,然後顯示給他的父母看,說:「如果你們能為我找到像這樣的美女,我就同意過在家的生活。」不過,他的母親是個聰明的女人,她心想:「我的兒子過去一定累積了許多善德,而他一定是和這個金像一樣的美女共同完成的。」於是,她找到八個婆羅門,賜予他們豐厚的禮物,請他們帶著美女像四處去尋找類似的人。這些婆羅門心想:「我們且先去摩達國(Madda),那是個出產美女的寶地。」他們在沙竭羅(Sagala)城找到一個足可和金像媲美的女孩。她是一個富有婆羅門的十六歲女兒 ―― 拔陀迦比羅(Bhadda Kapilani),比畢缽離迦葉年輕四歲。她的父母同意對方的提親,於是婆羅門們便趕回去報佳音。

然而,拔陀迦比羅和畢缽離一樣也不想結婚,她想過梵行的生活,出家當女沙門。她和畢缽離這種一致的心願並非巧合,而是源於過去所造業力的緊密連結。這個連結在此世成熟,他們在年輕時以婚姻結合,然後再果斷地分開 ―― 又一次更高層次結合的決定。最後兩人都圓滿了修行,在世尊座下證得最高聖果。

聽到自己的計劃被破壞,父母親真的找到一個和金像相符的女孩,畢缽離很難過。他想毀約,於是寫了一封信給女孩:「拔陀!請另尋門當戶對的佳婿,和他一同過快樂的生活。因為我想出家成為沙門,請勿有遺憾。」拔陀迦比羅的心思和他一樣,也悄悄寫了一封相同的信給他。但他們的父母,早就料到會發生這種情況,便中途將信攔下來,換成為歡迎的信函。

與妻同發願成為沙門

所以拔陀被帶往摩揭陀,這對年輕的佳偶還是結婚了。然而,由於兩人都渴望出家修行,因此彼此同意保持獨身生活。為了顯示他們的決心,每晚上床前,他們會在兩人之間擺一個花環,並決議:「如果哪邊的花枯萎,就知道誰已生起欲念。」到了晚上,他們都徹夜保持清醒,以避免身體接觸;白天,甚至不彼此微笑。當父母健在時,兩人都遠離世俗的享受,甚至不需要照顧莊園農場。

畢缽離的父母死後,兩人得負責經營龐大的產業。這時,他們開始感覺到出家的誘因。有一天,當畢缽離巡視農地時,他似乎是帶著新的眼睛去看從前就看過的東西。他觀察到,農場工人在墾地時,會有許多鳥聚集,大啖犁溝裡的蟲。

對農夫來說,這個景象十分平常,卻令他驚嚇。那帶來財富的事業令他感到震撼,他的田產竟是其他眾生痛苦的回饋,他的生活是用許多土壤裡的蟲,以及其他小生命的死亡換來的。想到這裡,他問其中一個工人:「誰必須承擔這些惡業的果報?」

「你自己,先生。」他回答。

被業報的洞見所震撼,畢缽離返家並思惟:「如果我必須為了這個殺生而承擔罪果,那財富於我有何益處?我最好將它們全都交給拔陀,出家過沙門的生活。」

但在家裡,拔陀同時也有類似的經驗,對於從前經常看見的事物,有了耳目一新的深刻了解。僕人鋪開芝麻種子,曝曬在太陽下,於是烏鴉與其他鳥兒競食被種子吸引來的昆蟲。當拔陀問僕人,誰應該為這許多生命的慘死負起道德上的責任時,僕人回答業報的責任是她的。於是她心想:「單單這些惡業,就足以令我在一千世的輪迴大海中,無法冒出頭來。等畢缽離一回來,我就立即將一切都交給他,然後離家過沙門的生活。」

當兩人發現彼此想法一致時,他們從市集買來橘色衣袍與土缽,然後相互剃頭。如此看起來就像沙門遊行者,他們並發願:「我們一定要找到世上的阿羅漢!」雖然他們尚未遇見佛陀或他的教法,但他們直覺地知道應以大智聖者「準弟子」的身份,遵行沙門的生活。

與妻各自追尋究竟解脫

然後,他們將缽掛在肩上,悄悄地離開莊園宅第。然而,當抵達屬於他們資產的隔壁村落時,被工人與其家人看見。他們痛哭失聲,匍匐在兩位沙門腳下,叫道:「啊,親愛與尊貴的主人!你們怎麼忍心讓我們成為無助的孤兒呢?」

「那是因我們已看見三界猶如火宅,因此想追求出家的生活。」畢缽離允許奴隸者恢復自由,然後和拔陀繼續上路,留下村人仍在後面哭泣。
他們行路時,迦葉在前,拔陀緊隨其後。這時迦葉心想:「啊,拔陀迦比羅緊跟在我身後,而她是個大美人。有些人可能會想:『雖然他們是沙門,但仍無法離開彼此獨自生活!』如果他們竟因此心生邪念,或甚至散播惡毒的謠言,那就會嚴重傷害自己。因此,我們最好分開。」

當到達一處路口時,迦葉便將這想法告訴她,並說:「拔陀,妳走這條路,我走另一條路。」她回答:「對沙門而言,女人確實是個障礙。人們可能會懷疑我們行為不檢而來毀謗,因此讓我們分手,各走各的路。」

然後恭敬地對他右繞三匝,禮拜他的雙足,並合掌說:「我們無數世以來親密的伴侶關係與友誼,今天就此結束。您請走右邊這條路,我會走另一條路。」他們就這樣分手,各自上路,追尋崇高的目標 ―― 究竟解脫痛苦的阿羅漢果。

據經上說,大地有感於他們的戒德威力而劇烈震動,天上雷聲大作,連世界邊緣的山嶽都傳出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