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傑出的留學生:玄奘大師

作者:蘇尚耀 | 繪者:劉建志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高僧小說系列精選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3010121

ISBN:9789575984991

定價:NT$280

會員價:NT$218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與小乘僧辯論

↑TOP
玄奘出國,是繞道西突厥,進入印度北境,而後輾轉到達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的。他在那爛陀寺學習了五年才離寺出遊,巡禮東印、南印、西印,歷經整整四年。在這段時間,他的足跡幾乎走遍了全印度。所到之處,常朝拜佛教的遺址聖跡,向高僧問學,隨時隨地不放過學習的機會。

最後,他又回到那爛陀寺。不久聽說寺西約一百餘里的另一所寺院,有高僧修習小乘教派的經論、語文、邏輯等學問很有心得,就趕去那裡,住上兩個月向他請教。

之後,玄奘又前往在附近杖林山隱居的勝軍居士那裡,向他學習《瑜伽師地論》以外的經論。勝軍這個人,本來是西印度的貴族,從小就聰明好學。他最初跟賢愛法師學邏輯,再跟安慧論師學語文和大小乘的經論,又跟戒賢長老學習《瑜伽師地論》。打好這些佛學基礎後,他又去研讀教外的書籍,如四吠陀典、天文、地理、醫方、術數等,都做了深入的探究。因為他學問精博,品德又高尚,所以極受當時各界人士的推崇。

摩揭陀國的國王知道了,十分高興,派人邀請他,想請他做國師,封給他二十邑,勝軍卻加以拒絕。後來繼任的戒日王也邀請他出任國師,要封給他八十邑的莊園,他還是照樣拒絕。戒日王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人邀請,勝軍都不肯答應,還委婉地向戒日王說:「我聽說受人俸祿,就要為人分憂。我現在正急於想幫助眾人超脫生死煩惱,哪有時間來過問國王的事?」

戒日王知道無法強留,也只好讓勝軍離去了。從此以後,他就隱居在杖林山,以教授學生過日子。

勝軍雖然跟戒賢大法師學過《瑜伽師地論》,年齡也比較輕,但是在當時卻和戒賢齊名,為全國知名的大學者。玄奘在勝軍那裡先後住了兩年,向他學習《唯識論》等經論,還請教了一些在那爛陀寺學習期間所累積下來的疑難問題。

也在那個時候,一天夜裡,玄奘忽然夢見那爛陀寺裡長滿了荒草,還有水牛在吃草,可是卻不見有寺裡的僧人出來處理。他正覺得奇怪,抬頭卻看見對面第四層閣樓上站著一個金人,全身金光閃閃,照亮了整個房子。玄奘想上樓,卻找不到上樓的路,就請金人拉他一把。金人說:「我是文殊菩薩,你俗緣未盡,暫時還不能上來。」同時又指著寺外說:「你看那邊。」

玄奘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只見寺外火光通紅,有大火在焚燒,村舍田園霎時都燒成灰燼。金人又說:「十年後戒日王就要去世,到時候印度會發生戰亂,你要盡早回去東土。」說完這話,金人就不見了。
醒來以後,玄奘把夢中的情景告訴勝軍。勝軍說:「人間本來就是太平日子不多,你要自己早作準備才好。」

拜別勝軍居士,玄奘獨自在杖林山附近巡禮各處聖跡,八天以後又回到了那爛陀寺。

最初,玄奘是以留學生身分住進院舍的,這一次卻以學者的身分回寺,而且受到戒賢長老和寺眾的熱烈歡迎。戒賢長老還特別在寺裡開了一個講座,由他主講大乘派的重要經論。

這個時候,寺裡十大高僧之一的師子光,已經先開講另一派的大乘經論。他除了闡揚自己所精通的經論之外,還攻擊自己不了解的「瑜伽」理論。玄奘兼通眾論,認為當初佛陀說法,因時、因地、因對象不同作了各種不同的闡述,諸說並無衝突;後來傳法的人誤會了,反說是有所矛盾。

玄奘對師子光的見聞偏狹,感到惋惜。他多次前往勸說,跟他辯論,說得他啞口無言,但是心高氣傲的師子光並不心服。後來他的信徒們漸漸離開他,轉到玄奘門下。

玄奘為了調和、會通兩派學說使他們不相對立,於是撰寫了《會宗論》三千頌(共三萬字),呈送戒賢長老及僧眾審閱,看過的人都很稱讚,並且加以宣揚。師子光面子掛不住,就離開那爛陀寺,到別的寺院去了。

在師子光還沒有離寺的時候,戒日王在寺旁用青銅建了一所精舍,壯麗精美,聞名各國。後來戒日王帶兵出征,路過烏荼國(今東印度奧里薩邦北部)。那個國家中有些篤信小乘的僧人,都說大乘是空花無實的外道,並當面譏諷戒日王說:「聽說大王在那爛陀寺建了一所青銅精舍,工程十分浩大。為什麼不把它建造在別的外道寺院,卻偏要建在那裡呢?」

戒日王說:「你們講這話是什麼意思?」

他們回答:「因為那爛陀寺是空花外道,跟別的外道沒有什麼分別。」
信奉佛教的戒日王聽了,雖然心裡不高興,但是面對的是小乘僧人,而他們也是佛教的出家人,一時也不便發作。

原來這些小乘僧人,手上有一份《破大乘論》的文稿,是南印度一位老婆羅門寫的。他們把它當作攻擊大乘派的利器,還把它拿給戒日王看,並且說:「這就是我們的主要依據,難不成大乘派的人能駁倒這些內容嗎?」

戒日王看了看,就說:「我聽說狐狸跑到野鼠群裡,自誇比獅子還要威猛;等牠見到了獅子,卻嚇得魂飛魄散。各位還沒遇見大乘高僧,所以自吹自擂;倘若見到了,恐怕也如同狐狸見到獅子一般吧!」

小乘眾僧說:「如果大王不相信我們,為什麼不聚集雙方論定是非?」
戒日王說:「這個容易得很。」他立刻寫信並派使者送給那爛陀寺的戒賢長老,要他派四名高僧做代表來參加辯論。

戒賢收到信後,就從高僧中選出海慧、智光、師子光和玄奘四人。
海慧等人都有點擔心,玄奘勸慰他們說:「小乘派的各種經、律、論,我全都學過一些,也完全了解它的要點。如想以小乘來破大乘,是不可能。我雖然才疏學淺,還對付得了,各位不必擔心。萬一失敗,自由我負責,跟大家無關。」大家聽了都放了心,但是後來事情有了變卦而沒有去成。

就在玄奘他們接到戒日王邀請信,準備出發的時候,那爛陀寺門外忽然出現一個古代印度教派之一的順世外道。他原是婆羅門出身,十分自大,竟將寫好四十條教義的條文懸掛在寺門牆上,放話說:「如果有人駁倒其中任何一條,我就砍下頭來向他謝罪。」

一連過了好幾天,都沒有人理他。玄奘覺得再不出面,那名外道就會看輕全寺的僧眾,一旦傳揚出去,將使那爛陀寺的聲譽受到嚴重傷害。他叫在自己屋裡服務的小和尚,去取下那份條文,用腳踩爛它。那名外道看到了,非常生氣,問:「你是什麼人,竟敢踩我的東西?」

小和尚回答:「我是玄奘法師跟前服務的人,法師請你進去。」說完,就把外道帶進寺裡。玄奘立刻叫人去請戒賢長老和各高僧作證,然後跟他展開辯論。

玄奘一開始就列舉當時的許多外道名目,並數落他們以各種怪異的行為來行道的惡形惡狀,是愚蠢的表現;接著指出外道所立的教義,其中自相矛盾、偏頗不通的部分,加以批評。最後歸結到外道理論假而不實,教義條文不能成立。

玄奘學問淵博,口才流利,說話有條不紊,而且據理駁斥,駁得那名外道婆羅門半天都說不出一句話來。最後,他羞紅了臉,站起來向法師謝罪說:「我現在認輸了,任憑法師依約處置。」

玄奘說:「我們是佛家子弟,從不會害人性命。如今你既服輸,留下來在本寺服役,聽我使喚就可以。」

這個婆羅門聽了,十分高興。消息傳出,全寺僧眾都認為玄奘法師處置得宜,稱讚法師不但具有大智慧,更有菩薩心腸。

這時候,玄奘及海慧論師等三人,原準備起程前往烏荼國跟小乘派僧人辯論。玄奘特地找來一份對方所著的《破大乘論》七百頌看了一遍,覺得其中還有些內容不是很清楚,就問那個婆羅門說:「你聽過這個《破大乘論》嗎?」

那個婆羅門回答:「我倒是前後聽過五遍了。」

玄奘要他從頭到尾講一遍他的心得和意見,婆羅門說:「我現在是你的下人,怎麼可以給法師講解呢?」

玄奘說:「這是別宗的學說,我以前還沒見識過,你儘管放心講說無妨。」

婆羅門說:「如果法師認為這樣做妥當,讓我們在夜間進行吧!否則我怕外人誤會法師竟然跟一個僕人學習,有損您的聲譽。」

就這樣,到了夜間,法師支開其他的人,請那位婆羅門把《破大乘論》從頭講說一遍,完全弄懂了它的內容。於是玄奘就找出其中的破綻,用大乘的教義一一加以駁斥,並趕寫出一千六百頌(三萬二千字)的長篇大論,名為《制惡見論》(或稱《破惡見論》),送呈戒賢長老指正。
戒賢長老讀了,十分稱讚,並當眾公布。大家知道了,無不讚歎說:「講得這樣明確透徹,不論什麼樣的論敵,沒有打不倒的!」

玄奘認為《制惡見論》的完成,得力於那位婆羅門的地方很多,就對他說:「你辯論失敗,做我的下人,受委屈不小。現在我要還你自由,你可以隨意行動了!」

讓婆羅門恢復自由以後,玄奘也動了思鄉之心,懷念起故國。他著手整理幾年來在印度陸陸續續蒐集的佛經和佛像,作了回國的準備。

同院的僧人們看到了這個動作,都關心地問:「法師可是想回國了嗎?」

玄奘回答:「出國這麼多年,是該回國貢獻所學,回饋大眾了。」

僧人們勸他說:「印度是佛陀降生的國家,雖然佛陀已經圓寂,但是還保留著許多聖跡。法師既然來了福地,又為什麼捨得離開它呢?」

玄奘解釋說:「佛祖立教,意在普遍流通,豈有自己得了恩賜,而忘記那些等待救援的人?何況我的國家是一個衣冠上國,講求忠義、慈孝、仁賢,難道說世尊沒有到過,就不需要弘法了嗎?」

僧人們見勸說無效,便一齊陪著玄奘去見戒賢長老,報告情況,希望長老能夠留住他。

戒賢長老卻要玄奘自己做決定,玄奘委婉地說:「這裡是佛陀的降生國,不是我不留戀。只是弟子來這裡的目的,是為了求取大法,推廣給一切的人都能受福。自從到了這裡以後,承蒙老師為玄奘講授《瑜伽師地論》,解決許多學習上的疑難,還參禮聖跡,並學到了各部深奧的義理,內心深感欣慰、慶幸。也確信自己這一回出來冒險,大有收穫,沒有白跑。玄奘願以所學,回國翻譯,使有緣的人們都能有所見聞,藉以報答師恩。」

戒賢長老聽了,高興地說:「這很符合菩薩的意願,我也希望你能這樣,好好準備行裝吧!」說完這話,他就黯然回房。可見戒賢長老雖然嘴裡不說,他的內心還是捨不得這位愛徒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