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生活中的菩提:淨行品講錄

作者:釋繼程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人

規格:平裝 / 14.8x21 cm / 22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110121

ISBN:9789575984816

定價:NT$280

會員價:NT$218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淨行品〉清淨的行為或清淨的修行。

↑TOP
品題--淨行品

                              
本品品題--〈淨行品〉,簡單地解釋,即清淨的行為或清淨的修行。學佛者所要修的,即是清淨的行為。如前面所說,以般若來引導修行,即是淨行。沒有般若引導的修行是不淨而污染的,因為有煩惱的纏縛,所以是污染。例如為了名譽而做的布施,帶有貪的毛病和執著;所做的布施若得不到預期中的宣揚,即產生瞋恨心,這是瞋病。貪、瞋的毛病,都是由愚癡而來。由做一件善事而引起種種煩惱,這樣的修行是染而不淨的,其結果至多是上升天上或重回人間而不能成佛。

清淨的修行能防止各種污染,離開各種罪過,能成就無量功德。一般人做了各種善事以後,所得的是福德,福德並不一定是清淨的,而功德則是清淨無染地從內心發出來的。修行須悲智雙運,大悲大智是修行所不能缺的,少了這兩種,修行的心也就發不起來。

此種修行不只超越人的修行,也超越已了脫生死的二乘阿羅漢。因從《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思想上看來,仍不圓滿,總覺得他們過於自利而忽略了別人,所以不是真正淨行。真正領略到淨行、真正修清淨菩薩行的人,舉手投足盡文殊心,心無濁亂,是清淨的,見聞覺起皆普賢行。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與文殊清淨無濁亂之心相應,與普賢十大願心行契合,這些都是諸佛在成佛前所必須修習的。善財童子經過五十三參以後,最後找到普賢菩薩,依據十大願行修行,終究成佛。

普賢菩薩的修行在所有的菩薩中是最廣大,而文殊菩薩是諸菩薩中智慧最廣的一位。《華嚴經》裡,就以此二位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毘盧遮那佛為主角。所謂的華嚴三聖,是以法身佛為中心,右邊是白象普賢,左邊是青獅文殊。這說明了在修行當中,運文殊師利的大智慧,修普賢的大行,當兩者都圓滿時,即是毘盧遮那佛。換句話說,普賢、文殊即是圓滿佛果的兩面。

讀《華嚴經》若忽略了這兩位大菩薩,是還未把握此經的中心。我們常說學佛要解行並重,解即是智慧,行即是修行。當然,這並不是說文殊只有智慧、沒有修行,普賢只有修行、沒有智慧,只是表示他們在表現方面的偏重,而佛則是兩者並重。所以若得到淨行,就等於把這兩位菩薩的功德融合一起,這時可真是無量功德了。

至於我為何要解說這一品,那是因為修行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淨行品〉之前的〈菩薩問明品〉,較注重在「解」那方面,〈淨行品〉則把重點放在「行」這方面,在了解以後,接著就是實行,也使我們從了解中知道實行。

這一品的宗趣,是「隨事發願,防心不散」。當我們面對任何一件事時,都能把它化為願力,不論吃飯、拜佛,總之一日的生活裡,每一件事都要發願。這是為了讓修行者的心常與菩提心相應。菩薩心是要度眾生,讓自己也常常發願,漸漸地心就能廣大起來。

弘一大師對此品就非常重視,他以為一個行菩薩行的人,若能每日誦念此品,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從〈淨行品〉裡可以長養菩薩的悲智和大行。〈淨行品〉雖只敍述了一百四十一大願,表面看來它並沒有講到修行這一方面,其實它所闡述的內容從在家學佛到出家學佛的生活情況,都已經說到。

從個人到團體生活,各方面的細節若能真正依照〈淨行品〉中所說的情形發願,在發願的那一刻,就不會有妄念,當下即是正念。正念對一個學佛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正念為基礎,很容易一念之差就錯了。但是只要把這一念扭轉過來,那即是修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便能觸境不迷。造惡業是由於觸境的剎那已經昏迷了,若在不迷的情況下,遇到逆境即把它轉為願力,煩惱心就生不起來。學佛的人若能達到這個境界,即表示已經不會再墮落,因為你時時刻刻與佛法相應,正念常跟隨著你了。更重要的是,能以願力引導智慧,即是發菩提心、成佛之大願。

本品的另一宗趣,是要念念不捨眾生,即使這並不容易做到。如頌云:「自皈於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心。」這當然是不容易做到的,不過當你發這一個願的時候,即牢牢地記住了眾生,願心不捨眾生,盡自己的能力做去。

清朝一位對《華嚴經》很有研究的徐文霨居士就曾說:「淨行一品,念念不捨眾生,夫至念念不捨眾生,則我執不破而自破。」我們的執著深,因為忘記了眾生,忘記眾生也就表示只注重自己;欲破我執,想念眾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菩薩能破我執,也是因為他們能念念不捨眾生。這位居士接著又說:「縱未能真實利益眾生,而是人心量則已超出同類之上,勝異方便,無以逾此。」因為我們已經能夠把眾生的利益放在自己之上,對一些眼光短淺、心量狹窄、只看見自己利益的人,就超過他們許多了。宋朝名臣范仲淹曾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即是菩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