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國際書展-書籍館

商品圖片

心在哪裡?:聖嚴法師西方禪修指導
Finding the Mind: Chan Master Sheng Yen’s Teachings in the West

作者:聖嚴法師

譯者:法鼓山國際編譯組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大智慧

規格:正25K / 平裝 / 136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0750151

ISBN:9789575985677

定價:NT$160

會員價:NT$125 (7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譯者序】

↑TOP
本書內容為聖嚴師父在美國的禪修開示,原文刊登於美國《禪通訊》(Chan Newsletter),後來因為設立新的英文網站,請了總編輯恩尼斯.侯(Ernest Heau)精選了一些短文,編輯刊登在網站上。之後,這些文稿陸續被翻譯成中文,於2009年6月起在《人生》雜誌上連載,受到不少讀者的歡迎,今收錄出版為書。

這些文稿,主要是師父於1979年至1985年間的開示,讓我們尋著師父的腳步,回到當時的時空因緣,一同做一回師父的早期弟子。1979年春天,師父自臺灣再度赴美,居無定所,流浪街頭一個多月後,先於紐約市皇后區租屋成立禪中心(Chan Meditation Center),是年秋天發行《禪通訊》。入冬後遷入購置於艾姆斯特(Elmhurst)的一棟二樓建築物中,但只有二樓一間房間可以使用,次年夏天全屋才收回,接著展開了長達一年的整修。1981年5月佛誕日正式開光啟用,命名為「東初禪寺」。1982年於此成立「法鼓出版社」(Dharma Drum Publications),出版了第一本英文著作《佛心眾生心》(Getting the Buddha Mind)。

師父在記述這段日子時,曾經說到:「1979年至1985年,人事很不安定」,「當我回紐約期間,不會沒有人來,當我回去臺北的時段,曾經幾乎要關門大吉。幸好每當緊急關頭,便會有人進來暫住照顧。」(《金山有鑛‧在美國十五年》)這情形一直到1986年,終於有了一位出家弟子在東初禪寺安穩地住下來,才有了轉變。

這段艱苦的歲月,師父是怎麼走過的,又做了些什麼呢?師父每三個月往返臺灣與美國兩地,剛卸下臺灣繁雜的事務,回美後也沒有稍歇過,除了維持道場運作、接引信眾之外,還開辦了多項課程和活動。包括週日早上禪坐共修和下午的講經開示,每週晚間開設一門禪訓助手培育課程,和一至二門佛學課程,週六還有初級、中級禪訓班。這期間,在經典方面,師父講解了《圓覺經》和《楞嚴經》;課程部分,教授了《禪門鍛鍊說》、唯識學、禪宗諸祖、《大乘起信論》、《中觀論頌》和《參同契》。

除此之外,每三個月舉辦的二次禪七也不曾少過,這些課程活動,在身邊無人的情況下,所有大小事務,全是師父一人親手打理。即便是這樣的情況,對外的弘化活動也同樣地積極展開,除了接受各中西道場、僑社、電台等的邀約演講外,師父走訪了紐約市及附近各州十三所大學和研究所,舉行了三十三場有關佛法與禪修的演講,和三梯為期各四、五週的校園禪坐課程。師父的願力悲心,讓人深深感動,衷心的景仰讚歎。

在獲得博士學位後的聖嚴師父,學行已臻飽滿,正是蓄勢待發的時機,抵美後即展開了弘化施教的人生另一個新階段。此時弟子多為西方大專青年,認真勤學,師父也盡心盡力,傾囊相授。每每應機變換各種修行方法,大膽施設,細心調教。禪期中,除了講述修行方法和禪師語錄外,苦、空、無常、無我和佛性等重要佛法觀念及戒、定、慧三學,也貫穿其中,一方面是落實解行並重的原則,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夠導正當時美國社會普遍對禪法的誤解,認為禪法無經教義理的寶藏,僅僅是打坐修行而已。

本書收錄的二十四篇開示,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正值壯年的聖嚴師父的風采,撒放禪家手眼,任運自如。其中,最早的二篇,〈空與有〉、〈是夢?是醒?〉,分別講述於1979年6月兩個星期天,也即是在禪中心成立之後立即對外開放的星期天開示。1980年的七篇文稿,均是禪七中的開示,這一年禪中心雖然因整修沒有對外的例行活動,但仍擇期舉辦了幾次禪七。1981和1982年的九篇開示均是師父弘法行程留下的印記,因為對象不同,目的有別,開示的內容及接引的善巧也愈漸精彩。接著的五篇,均是星期天的大眾開示,從開示的內容與聽眾的問答中可見當時聽眾素質之淳良。在整理這些文稿,準備出書時,意外的發現這些短文奇妙地形成一個完整架構,分別是:(一)需要修行嗎?(二)禪修之路,(三)路上風光,(四)本來面目等四大篇章,現就這四大篇章做簡單的介紹。

(一)需要修行嗎?

第一篇章收錄三篇開示,從「眾生皆有佛性,還需要修行嗎?」的錯誤觀念中,指出眾生身處煩惱的熱海中而不自知。接著二篇指出無明是煩惱的根源,必須修心,祛除《金剛經》所說的人、我、眾生、壽者四相的分別執著,也不厭離世間,才能親見清淨、恆常本有的佛性。

(二)禪修之路

就像引導初學者入禪門一般,在第二篇章收錄的九篇開示中,師父娓娓道出修行人應具備的正確心態、觀念,修行的方法、次第進程,可能會遇到的重大阻礙及對治方法,其他輔助法門以及修行的利益。這也是老參久修者,可以時時拿起,處處受益的修行指要。

這些文章前後自相銜接,宛如禪七中的開示。啟始的一篇是在一次禪訓課程中,藉境開示的〈茶話〉。在茶水休息的時間,師父以濃茶、淡茶和水做譬喻,來說明三種類型的弟子和相宜的調教方式,含蓄而幽默,卻是一面明可鑑人的鏡子。接著的一篇,雖名為〈悟後的世界〉,卻強調要先起「信」,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見到悟後的廣大世界。不過,如果抱著得大利益或開悟新生的期待,反而會成為修行的障礙,所以最安全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釋迦牟尼佛的大願〉。

當已經上路,開始用功精進時,必須了解〈苦修〉的真義,並不是要去刻意受苦或自找苦吃,而是要看透生死,以大勇無懼的精神面對〈死亡的難題〉,才能減輕對身體、自我的執著。而這往往也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礙─放不下自我。除了觀念上的放下,師父也教導我們實地操作〈放下〉,但求掌握憨山德清禪師的「念起即捨」原則,每當念頭生起,便立即捨去,不排斥也不追逐,就是放鬆心情,回到方法。首先練習放下過去與未來,接著放下外在的環境,再接著放下身體,最後連「我」的這一個念頭也要放下。

方法說起來雖簡單,若是沒有〈禪修的必備條件〉─四心一情,即使是在禪修上有過很好的體驗,也難以持久得力。這四心一情是今日大家所熟悉的大信心、大憤心、慚愧心、懺悔心和大疑情,較少為人知的是師父已這般叮嚀了三十年,在國外的其他西方道場,也少見到將此納入禪七的正式課題中。最後師父在〈修行的態度及修行的結果〉一文中,教導我們少欲、知足,過簡樸的生活,也是在家、出家弟子所應遵行的清淨、倫理生活。在這一篇章裡,師父以現代語、平實易懂的文字教導佛教的戒、定、慧三學,此一原則,終生未曾偏離。現代人無論是東方或西方,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均可從中受益。

(三)路上風光

對已入禪門或修行得力的行者而言,第三篇章的六篇開示應該會感到特別的親切,或許會覺得師父正是對己所說。在〈禪、禪修和神祕主義〉的開示中,師父首先揭除了禪的神祕面紗,明示禪在生活日用中,最真實不過。禪的體驗必是超越禪定,待將統一心粉碎,進入無心,才是禪的境界。

比較特別的是一篇在1980年禪七中的開示,師父教導了〈觀空五層次〉,簡明扼要,讓人耳目一新,禪眾們可以明確地知道每次禪期中,自己是在哪一個層次,不用他人勘驗。緊接著的下一次禪七中,師父講述了〈禪修的四大障礙〉,這四種障礙是禪修已經上路,並得到一些受用的人,可能會發生的重大執著。文字內容描述清楚,若能參酌對照,應可以避免落入「未證謂證」,自誤誤人的陷阱中而不自知。

由於西方人對開悟的嚮往,尋訪明眼人印可的事情時有所聞,針對當時「冬瓜印」、「豆腐印」流傳的情況,師父特別開示了〈對於開悟的三種錯誤觀念〉,但也說明開悟的人生不是夢,只要具有爬登玻璃山的毅力與決心,再加上老師的指導,開悟是可以實現的。本篇章的最後二篇開示,〈空性與孤獨〉,為師父進一步對「空」及「涅槃」的知見釐清;〈空與有〉一篇則指出「真空妙有」才是「空」的真諦,而唯有到達這個層次時,才能算是進入禪的殿堂。

(四)本來面目

第四篇章也是本書的最後部分,指引大家如何見到本來面目。第一篇〈自心淨土〉,是1981年夏季郊遊,師父藉著公園的環境及寒山的詩,引導大家當下體驗大自然的開闊廣大。詼諧地譬喻人心的孤單、狹小,有如蝸牛把房子揹在背上行走,遇到另一個動物時就縮回去,慈悲善巧地讓大家看到了自己的現在面目。

第二篇〈正確的心態〉指出日常生活與精進禪修是不可二分的,如果平時練習放下自私心,以慈悲心對待他人,就能蘊涵巨大的潛能,自然而然地將生活與禪修融合在一起。而〈「無心」思〉一篇中,更上一層,以「有為」、「無為」的佛法觀念,闡釋心的運作及心相,勉勵大家以「無所求」的心來修行。第四篇〈主在什麼處?〉,則以高峰原妙禪師的證悟例子,描述見到本來面目的過程,然後才能做得了自己的主。

本書的最後兩篇,〈是夢?是醒?〉點醒眾生「人生如夢」的事實,唯有留意心念不造惡業,才能在夢中也不會做壞事。末了,以《楞嚴經》所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來說明〈萬法唯心造〉。人世間的苦難、戰爭及環境污染,皆起源於人的心念,在這場1985年的開示中,已見「心靈環保」的始胚。接著又以虛雲老和尚的事蹟,說明空花佛事,仍然時時要做,只要堅定信念,盡心努力,願望終究會實現。這也正是師父一生的信念,和實踐佛法的生命歷程,至此為全書寫下了完美的終結。

縱觀全書,清楚地呈現禪宗「直指人心」的頓悟法門,然在頓中開出層次化的漸法教學,明確的階段進程,讓禪眾對禪修天地有全面性的了解,利於現代人學習。1982年的二篇開示,指出修心的過程從散亂、集中,身心與內外環境的統一,直到最後捨去「我」的念頭,雖尚未以數目標示四個或五個層次,但名目與進程已昭然揭示,並非是一些人士認為的在1990年代以後,才逐漸形成的教學方法。

從收錄的七篇禪修開示中,可略見師父早期帶領禪七的運作模式,開示的內容架構及綱要,與今日法鼓山禪堂所行沒有什麼大的差別,唯見變動的是,針對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禪眾,而有觀機逗教的相應說法,這彷彿也是在向我們宣說著「常」與「無常」法。

行筆至此,終須放下。相信所有參與翻譯及修潤此書文稿的法師和菩薩們,都會覺得自己受益最多。最後,此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許多僧團法師和居士協助翻譯,還有法鼓文化的同仁們,一併在此致謝。

法鼓山國際編譯組組長 釋常悟
201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