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當牛頓遇到佛陀

作者:釋惠敏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168頁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041

ISBN:9789575984090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5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自序

↑TOP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VS.
佛陀「萬有心力」法則


 2005年9月,法鼓文化將本人在《人生》雜誌「人生新視界」的拙文(從2003年10月到2005年8月,共23篇)結集成書,編輯在「般若方程式」叢書,以《心與大腦的相對論》為書名出版以來,又過了兩年。天性疏懶、文筆笨拙的我,居然可以交稿不斷(從2005年9月到2007年8月,共25篇),真是感謝法鼓文化眾菩薩們的督促勉勵之功德。又承蒙不嫌棄這些雜文拙澀,提議結集出版,特此致謝。並且希望藉此求教各方善知識,也可作為我的夢幻泡影人生中「鏡鑒」。

 此25篇文章,經過大家討論,編為三類議題︰(一)珍護生命與環境,歸類為〔第一篇〕發現「娑婆世界」。(二)人心與科技的交會,歸類為〔第二篇〕探索「腦海網路」。(三)悠遊佛教與世學,歸類為〔第三篇〕悠遊「般若之海」。並且,以《當牛頓遇到佛陀》為書名。
因為,此三類議題,或許可以回歸到「人生新視界」2006年 3月〈奇幻星際之生命聖戰──無明業海之心靈大戰〉一文,「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之絕地武士問候他人時,總會說「願原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表達至高的祝福。此系列作品中,以「原力」(the Force)來說明人性中光明與黑暗的動力,有所謂光明原力(友好、仁愛、治療等積極元素)、黑暗原力(恐懼、憤怒、憎恨、惡意等)之分。
 從物理現象來看,人類從直覺到「力」而產生「力」(force)觀念之後,長期探索「力」的最佳定義。

中國戰國時代(西元前475~前221年)文獻《墨經》說︰「力,形之所由奮也」,就是說「力是使物體奮起運動的原因」。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認為︰力是從一個物體發射到另一物體中去的。這種發射的力是依賴於物質而存在的一種「形式」,其作用只限於相互接觸的物體。只有借由推或拉,才能相互影響作用。於是假設行星自我發力驅使自己運動﹔恆星自己也是有生命的。此觀念長久影響西方世界對於天體現象的週期性運動變化的研究,一直到伽利略(G. Galiles,1564~1642年)與牛頓(I. Newton,1642~1727年)才有所突破。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根據牛頓晚年朋友的回憶錄記載,牛頓曾經告訴他,是因見到樹上的蘋果落地,而將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與開普勒(J. Kepler,1570~1630年)的「行星運行定律」所計算的月球等天體運動之關係,加以深思。

 牛頓當時可能對於月球的運行軌道不是直線,而是繞著地球的圓周軌道而感到困惑。因為,他知道圓周運動是一種加速度運動,需要有力的作用,可是,這個力到底是什麼?牛頓的偉大體悟,就是看出了月亮是一直朝著地球「掉落」的,其道理就與蘋果的掉落相同。他推論月球與蘋果掉落的原因,都是由於地球重力在拉的結果。

 牛頓把月球的運動方式與在高山山頂發射的一枚砲彈的軌道做比較。假若此座山的山頂在大氣層之上,空氣阻力則不會阻礙到砲彈的運動。如果砲彈以很小的水平速率發射出來,它的運動軌跡就是一條拋物線,而且會很快地掉到地表上;如果砲彈以較大速率發射出來,則砲彈會是比較直的拋物線軌跡,而且飛的比較遠才掉落。於是,牛頓推論︰如果砲彈是以一個夠快的速率發射的話,它的軌跡就會是圓形,而它也將不停的作圓周運動,也就是繞著地球軌道運行。

 於是,在1687年,牛頓以《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發表了「萬有引力」定律︰「宇宙中每個物體都以一種力吸引其他各個物體。這種力與各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若用方程式來表示,則為︰


F︰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
G︰萬有引力常數
m1︰物體1的質量
m2︰物體2的質量
r︰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牛頓如此運用力學規律統一描述地面上的落體運動和天體的運行運動,例如︰蘋果落地的加速度與月球繞地球運轉的向心加速度是相同的力量定律。此項發表,震撼了把「地上世界」和「天上世界」對立起來的神學宇宙觀。

佛陀「萬有心力」法則

 佛陀(西元前463~前383年)之前的古印度婆羅門教,是從崇拜多元神力,到一元化的宇宙創造本原「梵」的追求的發展過程。「梵」假如人格神化,則是「梵天」;作為有情生命的本質,稱之為「我」,與真常本淨的「梵」是同一,故說「我者梵也」。此外,古印度婆羅門教也提出了「業力」思想,所謂「人依欲而成,因欲而有意向,因意向而有業,依業而有果報」,以此來說明生死輪迴相續的力量,並且以上述「我」作為輪迴的主體。

 相對於婆羅門修行者,佛陀時代出現了所謂「沙門」新興的修行團體,反對婆羅門教將一切看作是依神意而動的「自在神化作說」(尊祐造說),認為是依過去業而被決定的「宿命論」(宿作因說),或者一切都是偶然產生的「偶然論」(無因無緣論)。

 但是,佛教則開展出與傳統婆羅門「真我」、「一因論」不同,也與新興沙門「斷滅」、「無因論」不同,所謂「無我」「緣起論」之「不常不斷」中道說。因為,「真我」、「一因論」之恆常不變的「梵」如何與「無常」的世間產生關係?同樣的,「宿命論」與「無因論」也不合「無常」。

 如何說明佛教「無我」、「緣起論」之「不常不斷」中道說?我們或許不妨姑妄對比牛頓在蘋果樹下之「萬有引力」定律的體悟,佛陀在35歲時,於菩提樹下體悟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萬有心力法則」,一切眾生「心念」無量貪求外境無盡,為煩惱力所束縛,沉淪墮落,不得解脫,此為「緣起論」之「生死流轉」法則。

 但是,若能覺悟「無常」、「無我」,了知「能知」與「所知」如幻,進而體悟「能知」與「所知」不二,將「心念」與「意境」的距離融合,得無分別智,心不再貪求外境,煩惱力消解,則得解脫。此為「緣起論」之「涅槃還滅」法則。如此覺悟後,也能了知「能知」與「所知」無礙,善用各種「心念」與「意境」的距離,得方便智,心能創造各種利益眾生的外境,慈悲力增長,則得菩提。若用方程式來表示,則為︰



F︰「心念」(能知)與「意境」(所知)之間的引力
G︰萬有心力常數
m1︰「能知」的心念量
m2︰「所知」的意境量
r︰「心念」(能知)與「意境」(所知)的距離

 我們或許可說︰佛陀以此力學規律統一論述眾生的墮落運動和佛陀的解脫運動,突破「眾生世界」和「佛國淨土」的差別。
最後感謝法鼓文化《人生》雜誌總編輯果毅法師、主編果賢法師、「人生新視界」執行編輯邱惠敏小姐、「般若方程式」叢書主編陳重光先生、李書儀小姐等人成就本書出版因緣。若對大眾有利益,則是彼等的功勞;若有誤導眾生之處,則是本人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