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
網站公告
最新商品
最新書籍
-
人生449期:心靈防疫在雲端
定價180元
會員95折171元
-
平安自在:慈悲心待人,時時有平安;智慧心安己,處處得自在。
定價100元
會員78折78元
-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三版)
定價420元
會員78折328元
-
心經集註
定價250元
會員78折195元
-
48個願望─無量壽經講記(大字版)
定價160元
會員78折125元
-
人間淨土─理論與實踐
定價250元
會員78折195元
-
法華經的宇宙文明:不可思議的佛國星際之旅
定價280元
會員78折218元
-
僧人心態: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定價420元
會員78折328元
最新影音
-
【隨身聽好修行】法鼓梵唄MP3有聲書+插卡隨身音箱
定價1580元
會員87折1380元
-
法鼓梵唄MP3有聲書
定價790元
會員100折790元
-
【隨身聽好修行】觀音法門MP3有聲書+插卡隨身音箱
定價1580元
會員87折1380元
-
觀音法門MP3有聲書
定價790元
會員100折790元
-
光明真言
定價350元
會員90折315元
-
一默
定價440元
會員78折343元
-
綻放-和合共趣菩提路
定價500元
會員90折450元
-
大悲觀音-CD
定價300元
會員78折234元
修行‧生活
-
萬用禮袋-平安自在
定價160元
會員100折160元
-
胡桃木窗花吊飾-平安自在
定價80元
會員100折80元
-
60K隨身記事本-平安自在
定價40元
會員100折40元
-
迷你春聯貼紙-平安自在
定價30元
會員100折30元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平安鈔經組合(4本入)
定價120元
會員82折98元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平安鈔經本
定價30元
會員90折27元
-
莊嚴心地隨身佛堂組-釋迦牟尼佛
定價1980元
會員100折1980元
-
莊嚴心地隨身佛堂組-祈願觀音
定價1980元
會員100折1980元
影音線上
更多影片◆青少年崇拜偶像怎麼辦
偶像崇拜這幾年在國內可以說是蔚為風潮,也是青少年時期一個特有的現象,但是怎麼樣選擇正確的偶像,避免負面的效果,很值得青少年本身和為人父母的一起來關心,在這方面佛法能夠給我們什麼樣的幫助....more
熱門關鍵字
值日生文章
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有個年輕人,每天都工作到三更半夜才回家,回到家裡,累極了的他總是兩隻鞋子隨意一脫,兩腳一蹬,讓鞋子「碰」、「碰」兩聲落在地板上。樓下的老太太每晚都被這個噪音吵到睡不著。有個晚上,她終於忍不住,上樓去向這個年輕人抗議,要他以後脫鞋小聲點!年輕人道歉後也答應了。
⠀
第二天,這個年輕人半夜下班回到家裡,習慣性地「碰」地一聲蹬下右腳鞋子後,突然想起老太太的話,於是輕手輕腳地脫下左腳的鞋,小心翼翼地在地板上放好,確認老太太沒又上樓罵人,這才安心地去睡了⋯⋯
⠀
兩個小時後,睡得正熟的他突然被門鈴聲驚醒,他開門一看,竟是樓下的老太太。老太太一臉愛睏地問:「年輕人,你另一隻鞋什麼時候才要脫?我已經等兩小時了⋯⋯」
⠀
這個笑話,清楚呈現一個人若是不能細行,對他人會造成多大的困擾。佛陀入滅後,僧團由大迦葉、阿難、商那和修接續領導,第四位領導人則是優波毱多尊者。這時,距離佛陀入滅,已經百年左右了。優波毱多出家後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然而,他想到自己受惠於佛陀的教法,卻未能親睹佛陀聖顏,心中有些遺憾。
⠀
後來,他聽說有位一百二十歲的長老比丘尼曾經親眼見過如來,於是,連忙請人幫忙約見這位長老尼,好更認識佛陀的德行和威儀。
⠀
這位長老尼在優波毱多來訪前,先將一缽盛滿的油,放在門的後方。優波毱多到了,動作輕緩地推門進屋,然而,擾動的氣流,還是讓缽中的油溢出些許。他見到等待他的長老尼,有禮地請安問訊後,便殷切問道:「長老大姊,您能不能分享一下,您親眼見到的世尊,是什麼模樣?」
⠀
長老尼回憶道:「當時,我如同一般的女孩子,準備出嫁。有一天,我髮上的金釵掉到草叢裡,我從白天找到黃昏,甚至點了燭火,還是遍尋不著,正心灰意冷時,正好世尊帶著弟子遊行經過,一時之間,大地金光晃耀,好像同時有千百個太陽,在這樣無盡的光明下,周圍景物也無比清晰,我也因此找到了草叢裡的金釵。就是這樣,我才發心隨佛出家修行的。」
⠀
優波毱多一聽,嚮往不已⋯⋯良久,才又追問:「那麼,當時的僧眾,威儀舉止又如何呢?」長老尼感慨道:「當時,佛陀的弟子中,以六群比丘的威儀最為粗魯不文,不過,就連他們,進到屋裡,也不會讓油溢出一滴──」說著,她指向門後的缽,及地上的油。優波毱多見狀隨即明白,心裡慚愧不已。
⠀
長老尼繼續說道:「世尊在世時,就連六群比丘,也都能制心一處攝持六根,舉止安詳,不違僧眾的儀範。不過,世尊也說過,距離佛世愈遠的眾生,善根福德也就愈乏少,如今,世尊已離世百年,大德您的細行不如六群比丘,也是正常的,因此您也不必覺得慚愧。」
⠀
來果禪師曾指出何為細行,「行走腳不能響,是細行;居止站立,手垂直身不動,是細行;坐必端直,無諸偏歪,是細行⋯⋯」此外,還包括睡吉祥臥、低聲輕語、腳輕手穩、不未語先笑、不畏頭畏尾、持戒清淨、威儀俱足⋯⋯這些,都是細行。
⠀
來果禪師甚至說:「參禪人,最關重要是細行,缺細行難入那伽,全細行,動行即定。我人由一念不覺,才有無明。」指出一個參禪人不能細行,即難以入定。而不能細行就是因為心太粗、太放逸,沒有制心一處的關係,若是語默動靜,隨時都能保持細行,就是處於制心一處的狀態,那也就隨時在定中了。
⠀
不能入定,對一般人來說,可能覺得沒什麼關係。殊不知,我們平常人就是因為不能覺照、不能制心一處、不在細行中,而任由念頭亂動、亂轉,才會平白生出許多無明煩惱,才會造業、受苦。因此,不能細行,不只是會對他人造成困擾,更為自己徒增煩惱。若心能時時攝持六根,不任六根和心念放逸,距離「離苦」,也就不遠…